李恪搞定工部,來到兵部。


    兵部現在也頭疼,因為李世民和杜如晦說了自己的打算,打算明年對突厥用兵。


    杜如晦支持對突厥用兵,但杜如晦不支持這麽快用兵。


    光這次對梁師都用兵十萬,李世民還到處籌錢,甚至很大一部分還是李世壽賣珍珠得來的錢。


    突厥可不是梁師都那個小卡拉米,要是一打仗就是幾十萬,甚至會陷入長時間的作戰。


    到時候需要的錢糧就是天文數字,按照今年大唐的情況,明年也好不到哪裏去。


    杜如晦不止一次的勸說皇上不要這麽著急。


    但李世民能不急嘛,渭水之盟這麽大的恥辱,就像一根刺一直紮在他心裏。


    李世民必須把突厥弄死,不然這個皇帝坐的不安穩。


    當李恪來到兵部,杜如晦正在為怎麽向戶部要五十萬貫軍費發愁。


    因為打了勝仗,為了鼓舞士氣,肯定得給這些士兵一點獎勵。


    不能光是你們這些武將封爵升官,我們這些小弟一點毛也沒有,那下次誰還賣力打仗。


    就這五貫錢,其實一點不過分,換算成李恪上輩子的錢,就是每人三萬,除此之外還有每人幾畝地的獎勵。


    但是杜如晦知道,戶部的鐵公雞肯定不給。


    皇帝跟他要都不給,自己連丞相都不是,更別說給自己了。


    真是打瞌睡來枕頭,李恪一來就說要借兵蓋房子,還是發工錢的那種。


    “杜伯伯,忙著呢?”


    杜如晦抬頭一看,李恪歪著他的虎頭虎腦,就站在門外喊自己。


    “蜀王殿下客氣了,這是有什麽事找我嗎?”


    杜如晦如臨大敵,畢竟李恪要麽不找你,找你肯定沒好事。


    這是皇城官員總結出來的,畢竟李恪也是這麽幹的。


    李恪還挺客氣,就站在門外說:


    “杜伯伯,你還沒讓我進去呢。”


    杜如晦更不明所以了,蜀王怎麽客氣起來了?


    “那蜀王殿下請進。”


    杜如晦也站起來給李恪行禮,畢竟李恪這麽講禮,自己也不能沒了禮。


    李恪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屋內,臉上掛著一抹燦爛的笑容,眼睛裏閃爍著靈動的光芒。


    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看似隨意地說道:


    “杜伯伯,我聽聞兵部如今正為軍費一事發愁啊。”


    杜如晦心中一凜,臉上卻依舊保持著沉穩的神色,微微歎了口氣道:


    “殿下消息倒是靈通,如今這軍費之事,確實讓我頭疼不已。”


    其實這是李恪剛剛在兵部大院裏,找了個官員問兵部尚書在不在。


    那人以為蜀王是來搗亂的,為了兵部大院不被禍害,這才說尚書大人在為了軍費煩惱,最好不要打擾他。


    李恪身子前傾,雙手撐在膝蓋上,認真地說:


    “杜伯伯,實不相瞞,我此次前來,是想跟您借些士兵。


    我在城外的廠房建設正缺人手,若能有大量士兵相助,這工程進度必定能大大加快。


    而且,我會給士兵們發工錢,絕不會讓兵部為難。”


    杜如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他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


    “殿下,借兵之事,可不是小事。我也沒有調兵的權利。”


    李恪還是年輕了點,明明知道了對方的痛點,還這麽快的暴露自己的痛點。


    這樣不利於自己討價還價。


    再說了,兵部怎麽會沒調兵權,隻是不能沒有公文的情況下調兵。


    李恪沒聽出杜如晦討價還價的話裏話,依然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說:


    “杜伯伯,您想想,我借兵不過是短期之事,待廠房建成,士兵即刻便能歸隊。”


    杜如晦在心裏是已經想答應了,其實那些士兵在折衝府訓練也沒事幹。


    不如借出去賺點錢,但這事不能自己做主,萬一被人抓到把柄怎麽辦。


    中立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粘鍋,事情我能辦,但鍋不能我來背。


    杜如晦一臉的愁容,無奈的說:


    “雖然我也想幫殿下,但這事我不能做主啊。”


    “那杜伯伯說說,到底怎麽才能借我兵?”


    “這樣吧,杜伯伯呢,就替你,向陛下申請一下吧。”


    李恪點了點頭,臉上依舊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


    “杜伯伯所言極是,我也知曉此事急不得。


    隻是希望杜伯伯能在阿耶麵前美言幾句,讓此事能盡快有個定論。”


    李恪的這次建造,完全不亞於在長安重新修建一個坊。


    長安有一百零八坊,但是大小都不一樣。


    最小的有三百七十五畝,最大的就有一千畝。


    所以李恪等於重新修建一個最大的坊。


    如果按照一畝地十個人來建房,再給配五個幫忙運送建材的,就是一畝地需要四五個人。


    一千畝就需要一萬五千人才能緊湊著,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


    當李世民看到杜如晦上報的奏書,和那些建材掌櫃想的一樣,也以為這是逆子準備建王府。


    從來沒見過,除了建王府和皇宮外,誰能圈這麽大一塊地。


    大唐上一次這麽大興土木,還是李淵時期,為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修建的,大安宮,也隻有七百五十畝地。


    李世民剛想發火,就看到後麵杜如晦的第二份奏書。


    兩份奏書分別是經過尚書省的申請公文,還有杜如晦直接遞交給李世民的。


    這份直接遞交給李世民的奏書說的很清楚,按照《宗親起居令》規定,王府最大不能超過五十畝地。


    如果蜀王不是建王府就合規了。


    這也是李世民剛剛想發火的原因,這個逆子怎麽歇幾天就又整出幺蛾子?他難道不知道他才得罪了宗親嗎?


    奏書裏還寫著,蜀王願意出錢請士兵幫忙,這正好能解決一部分的軍費問題。


    一提到錢,李世民就不困了,在心裏思索著怎麽多坑點這個逆子的錢。


    要是放在以前,李世民是真的看不上李恪的錢,李恪那才賺多少啊。


    但李恪前不久抄了長孫安業的家,分了三百萬貫,那李世民就不得不惦記了。


    你一個小孩子家家的,留著那麽多錢也沒用,不如給阿耶幫你保管著。


    等你未來娶媳婦了,阿耶就拿出來給你當彩禮了嘛。


    李世民也就敢在心裏這麽想,要是當著李恪麵說,李恪肯定大罵昏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無敵死了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無敵死了沒並收藏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