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了《極限職業》,另外一個《平原上的夏洛克》自然也不能錯過。


    要不然讓本山大叔知道了,還以為自己是偏心眼呢。


    拍攝的地點,距離京城也不遠。


    就在冀省,導演徐壘的老家。


    這次徐嘉想要微服私訪的心思是徹底失敗。


    主要劇組所在的地方實在過於偏僻,一個小縣城,有個外鄉人就容易被發現,何況還帶著京牌的車。


    “徐總,徐導還有本山老師和範圍老師都在裏麵拍戲呢,本來說過來接你,但是本山老師那邊剛好有靈感,就先開拍了。”助理連忙跑上來解釋道。


    畢竟這可是公司大老板,雖說都說徐嘉心胸寬廣,但誰知道會不會就此記仇?


    “不妨事,肯定是你們拍戲重要。”


    徐嘉擺擺手,他還不喜歡排場太大呢,“片場的事兒你先給我說說,徐導和本山大叔還有範老師的相處模式怎麽樣?有沒有鬧什麽矛盾?”


    他在這兩個劇組,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誰讓主演都是圈內資曆頗深的大前輩,還都一個比一個創作欲望強烈。


    百分百會插手導演的工作。


    換成是知名導演,恐怕很難忍受這點。


    比方說江文,自打出了名後,基本上就不再跟老謀子、陳楷歌這種級別的大導演合作了。


    兩方都不自在。


    再比如說,本山大叔,那連電影都很少再參演,反而電視劇偶爾還拍一拍。


    “相處模式?徐導對本山老師還有範圍老師都挺尊敬的,三個人經常湊在一塊討論劇情,有靈感了現場就開始拍攝,好多劇情和台詞都是現想出來的,至於矛盾我真沒感覺到。”


    助理搖了搖頭,說道:“您是不知道,本山老師和範圍老師兩個人演起來有多可樂,隻要稍微一對戲,我們現場就樂成一片,而且拍攝氣憤也很輕鬆。”


    眼瞅著助理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段時間拍攝的趣事,徐嘉也放下了心思。


    看來自己是白擔心一場,這樣最好不過。


    想想也是,三個人都不是執拗的人,要說不懂人情世故,那都是扯淡。


    如果有問題的話,一開始恐怕就爆發出來,而不是拖到現在。


    跟著助理到了片場。


    就見本山大叔跟範圍老師比比劃劃著。


    兩人隨口一句台詞,都是令人笑到不行的金句。


    “呦,小徐來了,帶什麽好東西沒有,我可聽說《極限職業》那邊,伱帶了海鮮粥。”


    本山大叔聽到周遭的騷動,就瞥到徐嘉的身影,笑嗬嗬地打招唿道。


    兩人的關係,可比徐嘉跟周星星之間要來得更親近。


    後者是純粹因為利益與嘉行合作,而本山大叔是徐嘉三顧茅廬,且許諾照顧趙家班的人,才請出山的。


    最近這段時間,劉老根大舞台的生意格外興隆。


    就是徐嘉這邊讓嘉行的營銷部門幫劉老根大舞台進行了宣傳和推送。


    嘉行的宣傳渠道,包含了全網所有平台。


    覆蓋麵幾乎遍布全國,甚至能夠通過鬥映團購進行直銷。


    劉老根大舞台那邊給點優惠,這邊半個小時就能把票賣完。


    而宋曉寶、文嵩這些本山大叔的弟子也上了嘉行的各種綜藝跑通告,這幫人的綜藝素養其實普遍比正常的藝人要高得多。


    畢竟一個個都是從微末中摔打出來的,而且還都吃過劇場的苦,受過磨練。


    到了綜藝上,一個比一個遊刃有餘。


    隻要豁得出去臉麵,節目效果就不會差。


    所以綜藝部門的人對本山大叔的弟子們還比較歡迎。


    倒是小沈楊那邊,雙方稍微接觸一下,就沒有接著往下聊了。


    這哥們兒紅得早,雖說起起落落落落落,但能感覺得到心態還是膨脹。


    嘉行不需要這種自覺牛逼的人物。


    因為再牛逼也牛逼不過徐嘉。


    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跟本山大叔提了,後者也清楚這裏麵的彎彎繞繞,在知道嘉行那邊確實在盡心盡力後,就沒有再過問過。


    反而是叮囑下麵的弟子,接人差事就好好辦事。


    他現在的影響力就有些被局限在山海關內,再往後的話,這些弟子怕是想提攜都提攜不動。


    嘉行這邊,是他提前為弟子們找的出路。


    “嗬嗬,海鮮粥這地方不好訂,但我派人把嘉行酒樓的宴席給運了過來,大家敞開了吃,而且還是老規矩,紅包一人一個,別嫌少,一份心意。”徐嘉說道。


    這一聲落下,現場所有人歡唿了起來。


    本來因為連軸轉拍戲,變得有些疲憊的心情立刻鼓舞了起來。


    要知道《平原上的夏洛克》,工作人員都是嘉行的內部人員,多得是很久以前就跟徐嘉幹活的。


    宴席和紅包還是其次,徐嘉本人的身影出現在這,對他們來說就是莫大的鼓勵。


    很簡單,隻要徐嘉重視的項目,就沒有不成功的。


    他們不怕努力,怕的是努力沒有迴報,顯然徐嘉的出現就打消了這點疑慮,比本山大叔和範圍兩個老前輩的威名都來得有效。


    這個信仰,已經持續了n年了。


    “這麽說的話,徐總應該常來,咱們這戲怕是沒拍完,收紅包就收到手軟了。”範圍開玩笑道。


    “這都小事,等電影上映那天,還有更大的呢。”


    徐嘉從來不吝嗇自己對工作人員的獎賞,他很清楚自己的基本盤在哪。


    超前的眼光早晚會過去,積累的財富也不一定能夠永存,可這些工作人員卻是嘉行獨有的寶藏。


    要知道在娛樂圈日漸浮躁,接下來馬上要麵臨的影視寒冬下。


    許多幕後人員其實素質都變得低了許多,這點從影視劇的質量下降就能看得出來。


    歸根究底,就是在於沒有傳承。


    影視圈還是比較封閉,多是人帶人。


    再加上大部分人是跟著劇組走,拍完一個劇組換下一個劇組,自然而然就形不成一個成體係的技能。


    但在嘉行,由於徐嘉對幕後人員的重視,這方麵早就給補全了。


    好幾個能力出眾的幕後技術大佬,現在都專職在嘉行教授幕後工作人員,服裝、化妝、道具等等都在行列當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葛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葛黯並收藏文娛:開局拿楊老板小金庫搞投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