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包餃子速度極快,餃子剛包好。大姨把燒好的菜也端了上來。
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燒了四個菜,但這4個菜都很精致。
糖醋排骨、紅燒白魚。清蒸海蟹、魚香肉絲。
完了,蘇萍又拿過來一瓶m國一九一五年產的紅酒。
從這桌菜的質量和價格來看,明山的生活水平比伊春要高出一大截。
蘇萍招唿楊軍和邵慧瀾挨著她坐在兩邊。然後端起了酒杯,激動的說:
“今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的幹女兒邵慧瀾領著北大荒最出色的知青來看我,我都不知道如何來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來,孩子們,咱們幹上一杯”。
說著,蘇萍一抿嘴,一杯酒先幹了。
蘇萍的情緒深深的感染了邵慧瀾和楊軍,他倆相互看了一眼,把杯裏的酒也幹了。
大姨是個農村的女人,喝不慣紅酒。隻是端起杯來,象征性的喝了一口。就借口煮餃子去了廚房。
蘇萍給邵慧瀾和楊軍每人夾了一筷子糖醋排骨,笑著對邵慧瀾和楊軍說:
“慧瀾小的時候最愛吃糖醋排骨,尤其愛吃大姨做的糖醋排骨。我記得有一年春節。她家裏沒有給他做糖醋排骨,她不敢和林老師講,就跑到我這裏來哭鼻子。我和大姨沒辦法了,大年初二去供銷社給他買了一副排骨。迴來後,大姨親自給她做了糖醋排骨,這鬼丫頭才破涕為笑了”。
當著楊軍的麵,邵慧瀾被蘇萍說的很不好意思,她放下手中的酒杯。搖著蘇萍的胳膊,撒嬌的說道:
“蘇阿姨,俺現在是幹部學校的教師啦,你還說人家小時候的事”?
說完邵慧瀾看了一眼旁邊的楊軍,臉更紅了。
蘇萍撫摸著邵慧瀾柔順的頭發笑著說:
“孩子們,不說了。我們家慧瀾是大姑娘了。給我家的大姑娘留點麵子吧,哈哈哈哈”。
說完,蘇萍又拿起了酒瓶,給邵蕙瀾和楊軍各倒了一杯酒說:
“孩子們,多喝點兒紅酒對身體很有好處。可以軟化血管,還能降低血脂。我剛到m國時,在m國的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的m國國慶節,校方給我們送來一批m國產的紅酒來,這種紅酒喝起來很清爽,口感極好,而且還不上頭,很多在m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都喜歡上了m國的紅酒,我也就是那個時候喜歡上了這種酒。1938年,我被m國中央分配到了伊爾庫茨克城市工作,正好我去的那一年。當地發現了一座大地主的酒窖,裏麵藏有不少m國1915年產的紅酒,那個年代藏的紅酒,極其珍貴。我的一個m國朋友幫助我搞到兩瓶。之後我換了好幾個地方工作,這兩瓶1915年產的紅酒一直帶在身邊。五二年迴國,我就把這兩瓶紅酒帶迴來。這麽多年,我一直沒有舍得喝。去年過春節,農大的黨委書記於懷寶來我家拜年,說起了這兩瓶酒,我都沒舍得給他喝。今天我的幹女兒和北大荒最優秀傑出的知青來我家,我把它拿了出來,喝掉它”。
說完後,蘇萍又給邵慧瀾和楊軍滿滿的倒了兩杯。
然後飽含深情的又說:
“來,孩子們,為了你們在北大荒有個美好的前程,幹杯”!
楊軍又一次被蘇萍的情緒所感染,他把杯中的酒幹完後,滿懷深情的對蘇萍說:
“蘇媽媽,你給我講講你的過去好嗎?我很想聽聽你在m國的那段傳奇經曆”!
蘇萍看著楊軍期待的眼神,便緩緩地講起了她的過去。講起了她傳奇的一生:
我於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敘永縣的一個大戶人家。我家很有錢,在當地有上千畝良田,在敘永縣城有酒樓,飯莊,當鋪,錢莊,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富戶。在我懂事的時候,共產主義思想已經傳播到了這個川貴高原的小縣城裏。我父親雖然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但他讀過很多的書,很有學問,是我們敘永小縣城唯一的進士,曾做過湖南的布政史。因支持康有為變法,戊戌變法失敗後被革職迴家。迴家後,他把富國強民的思想都寄托在了我和我哥的身上。因此很早就把我和我哥送到了省城讀書。我和我哥在成都師範進步教師的影響下,都先後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我到武漢參加革命,從事地下工作。1927年10月1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為了保留革命骨幹,同年我經中共中央派往m國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按照共產國際的規定,同年轉為m國共產黨員,同時也改變了國籍,成為m國公民。1930年學校分配我到了m國布爾克斯克邊疆工作,在那裏工作了5年。1935年我和在伊爾庫茨克工作的25位同誌。被m國中央派到新疆做軍閥盛世才的工作,1938年8月奉m國中央之命調迴m國。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m國的伊爾庫茨克邊疆做婦女工作,在m國衛國戰爭時期,我被m國授予1941年至1945年光榮勞動銀質獎狀。1952年經中m國兩黨協商,我們這一批滯留在m國的中國共產黨員被調迴祖國,迴國後我一直在東北局工作。先後任合江省委婦女工作部部長,東北局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58年王震在籌建八一農墾大學時,考慮到我是一名資格很老的中國共產黨員,便把我從東北局調到了八一農墾大學任黨委副書記。在八一農大一幹就是10年,直到現在退休。
總結我的一生,我的人生一少半交給了m國,人生的一多半在為自己的祖國奮鬥。但我不後悔,我在m國工作了那麽多年,對當年的m國還是很有感情的,我把m國當成了我的第二個家鄉”。
說到動情處,蘇萍早已是潸然淚下。她端起手中的酒杯,獨自一個人幹了。
聽了蘇萍對自己人生的概括,楊軍不禁暗暗驚奇,蘇媽媽1909年出生,到今年剛好60歲。
歲月的動蕩並沒有給蘇媽媽留下多少皺紋,一張白淨而平和的臉頰是那樣的恬靜舒展。
楊軍見邵慧瀾不住的往蘇萍碗裏夾菜。便拿起酒瓶來給蘇萍倒滿了酒,向蘇萍問道:
“蘇媽媽,你是1927年到達m國,十月革命勝利整十年。m國百廢待興,工業和農業還沒來得及恢複和發展。物資極度匱乏,麵包靠配製,就連能填飽肚子的馬鈴薯也不能隨意買到。m國人民都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你們在m國留學,生活會更加困苦吧?
蘇萍兩頰潮紅,搖了搖頭說:
“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我於1927年到達m國的時候,還正是嚴冬季節。m國勞動者大學,同學們稱他為中山大學。先去的同誌很快就掌握了m文,為我們這些剛到的同學當翻譯,大家親如兄弟姐妹。學校為我們準備了大衣、帽子和外套,還有皮鞋、內衣等其他生活用品。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學生證,用m文寫有姓名,性別和年齡。我的m國字叫卡林葉娜,這樣,我便成了中國籍的m國人。
我們這些同學每四五十人分成一個班,我分在了第4班。當時m國為了支援中國革命。盡管他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他們還是為我們這些中國來的留學生創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學校有美麗的校園和寬敞的教室,宿舍,文體設備也比較完善,冬天有滑冰場,夏天有遊泳池,假期還可以到黑海旅遊勝地去療養。學校專門為中國學生設立了一個大食堂。每天早上8點。中午12點,晚6點按時供餐。兩餐供應的是白麵包、肉蛋和小菜。為了適應中國學生的生活習慣,還經常更換大米飯和麵條。這樣優厚的條件和國內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說到這兒,蘇萍停動了一下,然後對楊軍說:
“孩子,你剛才不是要煙抽嗎?給你拿出來,又不抽了,別聽慧瀾那個鬼丫頭的”。
說完,蘇萍站起身來,從旁邊的桌子上把煙拿了過來,抽出一支遞給楊軍,然後自己也點了一支。
楊軍驚訝蘇媽媽抽煙的姿態,很優美。
蘇媽媽不是在抽煙,她是在點綴生活,在煙霧中品讀屬於她自己的曆史!
很長時間抽上一口,白色的煙霧,輕輕的從她的嘴裏飄出,顯得優雅而深動。
蘇萍輕輕的吐了一口煙後,微笑著對楊軍說:
“孩子,從你的眼神裏能看出來,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特別想了解你的蘇媽媽嗎?我剛才把我的三分之二講給了你,可是你的眼神裏還是流露著渴求。我知道你還想問蘇媽媽,這麽多年我就和大姨兩個人生活嗎?我的丈夫呢?我的孩子呢?我的家呢?很多和我接觸過的人都這麽問過我,我可以告訴你,我都有過,我曾經有過一個非常優秀的丈夫。一個特別可愛的女孩,一個很幸福的家庭。現在都沒了,隻剩下和我相依為命的姐姐。都讓那場可惡的戰爭給毀了”。
說到這兒,蘇萍端起酒杯,輕輕的呷了一口,又繼續說道:
“我丈夫是中共早期黨員,1925年,他去m國中山大學學習。他的m語很好,政治理論水平很高。因此他沒有和其他同誌一同迴國,而是留在了m國的共產國際部工作。我於1927年到達m國中山大學時,他已進入中山大學學習軍事。他先在中山大學學習過炮兵和工程兵課程?我們兩人在中山大學的一個黨支部過組織生活,來往很密切。我的丈夫很優秀,她的m語成績非常好,能說一口流利的m語。能用標準的m語方言和當地人交談,他特別有才,中文和m文寫的都特別漂亮。他寫的自由詩也很美,在中山大學學習時期,他還翻譯了不少m國大詩人的詩詞。1928年的冬天,我們相愛了。就在那一年的冬天,我們一起遊遍了m國的名勝古跡,我們去了黑海旅遊勝地,我們愛的很深,曾許下誓言,生不同衾死同穴。經過中山大學黨組織的批準,我們在m國結了婚,在m國郊外租了一間房。過了一年相對平穩、幸福、美好的生活。1930年,中國革命戰爭呈星火燎原之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全國發展了大小十幾塊根據地,這些根據地發展和壯大,急需一大批軍事幹部。因此我丈夫和一大批懂軍事的幹部迴到了祖國,參加國內革命戰爭,因為我當時有了身孕,因此沒有跟丈夫迴到祖國,而是留在了中山大學繼續學習。我丈夫迴國後,被黨中央派到了鄂豫皖蘇區工作,任鄂豫皖蘇區宣傳部的副部長,紅四方麵軍政治部副主任。我和丈夫相隔萬裏,通信很不方便,因此我們就失去了聯係。在丈夫走後的第二年,我生下了我們的女兒,由於我在m國工作不穩定,調動頻繁,我就把我們不到兩周歲的女兒寄養在m國保育院!m國和德國開戰後,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在m國狂轟濫炸,m國的保育院被炸成了廢墟,我們的女兒也埋在了廢墟中。就這樣,我失去了親愛的女兒。
人們常說,福無雙致,禍不單行。第二年的春天,我聽來m國參加共產國際會議的中國同誌說,我摯愛的丈夫在鄂豫皖蘇區,因堅持真理,被鄂豫皖蘇區主席張國濤改組派殺害在了長征的路上。就在那一年寒冷的冬天,我先後失去了兩位最親的親人。
就在我就要崩潰的時候,在m國工作的同事知道我的情況後,都熱情的關心我,幫助我,使我又挺了過來。
後來,在m國工作的同誌幫助我介紹幾個對象,但我始終忘不了我摯愛的丈夫,因此就一直沒有再參加。說到傷心處,蘇萍已是熱淚盈眶!。
邵慧瀾掏出手絹要給蘇萍擦拭,蘇萍擺了擺手,站了起來,自己一個人走進廚房。等他再次從廚房裏出來時。
手裏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笑吟吟的對楊軍和邵慧瀾說:
“孩子們,開飯啦,咱們吃餃子吧”。
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燒了四個菜,但這4個菜都很精致。
糖醋排骨、紅燒白魚。清蒸海蟹、魚香肉絲。
完了,蘇萍又拿過來一瓶m國一九一五年產的紅酒。
從這桌菜的質量和價格來看,明山的生活水平比伊春要高出一大截。
蘇萍招唿楊軍和邵慧瀾挨著她坐在兩邊。然後端起了酒杯,激動的說:
“今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的幹女兒邵慧瀾領著北大荒最出色的知青來看我,我都不知道如何來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來,孩子們,咱們幹上一杯”。
說著,蘇萍一抿嘴,一杯酒先幹了。
蘇萍的情緒深深的感染了邵慧瀾和楊軍,他倆相互看了一眼,把杯裏的酒也幹了。
大姨是個農村的女人,喝不慣紅酒。隻是端起杯來,象征性的喝了一口。就借口煮餃子去了廚房。
蘇萍給邵慧瀾和楊軍每人夾了一筷子糖醋排骨,笑著對邵慧瀾和楊軍說:
“慧瀾小的時候最愛吃糖醋排骨,尤其愛吃大姨做的糖醋排骨。我記得有一年春節。她家裏沒有給他做糖醋排骨,她不敢和林老師講,就跑到我這裏來哭鼻子。我和大姨沒辦法了,大年初二去供銷社給他買了一副排骨。迴來後,大姨親自給她做了糖醋排骨,這鬼丫頭才破涕為笑了”。
當著楊軍的麵,邵慧瀾被蘇萍說的很不好意思,她放下手中的酒杯。搖著蘇萍的胳膊,撒嬌的說道:
“蘇阿姨,俺現在是幹部學校的教師啦,你還說人家小時候的事”?
說完邵慧瀾看了一眼旁邊的楊軍,臉更紅了。
蘇萍撫摸著邵慧瀾柔順的頭發笑著說:
“孩子們,不說了。我們家慧瀾是大姑娘了。給我家的大姑娘留點麵子吧,哈哈哈哈”。
說完,蘇萍又拿起了酒瓶,給邵蕙瀾和楊軍各倒了一杯酒說:
“孩子們,多喝點兒紅酒對身體很有好處。可以軟化血管,還能降低血脂。我剛到m國時,在m國的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的m國國慶節,校方給我們送來一批m國產的紅酒來,這種紅酒喝起來很清爽,口感極好,而且還不上頭,很多在m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都喜歡上了m國的紅酒,我也就是那個時候喜歡上了這種酒。1938年,我被m國中央分配到了伊爾庫茨克城市工作,正好我去的那一年。當地發現了一座大地主的酒窖,裏麵藏有不少m國1915年產的紅酒,那個年代藏的紅酒,極其珍貴。我的一個m國朋友幫助我搞到兩瓶。之後我換了好幾個地方工作,這兩瓶1915年產的紅酒一直帶在身邊。五二年迴國,我就把這兩瓶紅酒帶迴來。這麽多年,我一直沒有舍得喝。去年過春節,農大的黨委書記於懷寶來我家拜年,說起了這兩瓶酒,我都沒舍得給他喝。今天我的幹女兒和北大荒最優秀傑出的知青來我家,我把它拿了出來,喝掉它”。
說完後,蘇萍又給邵慧瀾和楊軍滿滿的倒了兩杯。
然後飽含深情的又說:
“來,孩子們,為了你們在北大荒有個美好的前程,幹杯”!
楊軍又一次被蘇萍的情緒所感染,他把杯中的酒幹完後,滿懷深情的對蘇萍說:
“蘇媽媽,你給我講講你的過去好嗎?我很想聽聽你在m國的那段傳奇經曆”!
蘇萍看著楊軍期待的眼神,便緩緩地講起了她的過去。講起了她傳奇的一生:
我於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敘永縣的一個大戶人家。我家很有錢,在當地有上千畝良田,在敘永縣城有酒樓,飯莊,當鋪,錢莊,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富戶。在我懂事的時候,共產主義思想已經傳播到了這個川貴高原的小縣城裏。我父親雖然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但他讀過很多的書,很有學問,是我們敘永小縣城唯一的進士,曾做過湖南的布政史。因支持康有為變法,戊戌變法失敗後被革職迴家。迴家後,他把富國強民的思想都寄托在了我和我哥的身上。因此很早就把我和我哥送到了省城讀書。我和我哥在成都師範進步教師的影響下,都先後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我到武漢參加革命,從事地下工作。1927年10月1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為了保留革命骨幹,同年我經中共中央派往m國共產主義大學學習。按照共產國際的規定,同年轉為m國共產黨員,同時也改變了國籍,成為m國公民。1930年學校分配我到了m國布爾克斯克邊疆工作,在那裏工作了5年。1935年我和在伊爾庫茨克工作的25位同誌。被m國中央派到新疆做軍閥盛世才的工作,1938年8月奉m國中央之命調迴m國。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m國的伊爾庫茨克邊疆做婦女工作,在m國衛國戰爭時期,我被m國授予1941年至1945年光榮勞動銀質獎狀。1952年經中m國兩黨協商,我們這一批滯留在m國的中國共產黨員被調迴祖國,迴國後我一直在東北局工作。先後任合江省委婦女工作部部長,東北局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58年王震在籌建八一農墾大學時,考慮到我是一名資格很老的中國共產黨員,便把我從東北局調到了八一農墾大學任黨委副書記。在八一農大一幹就是10年,直到現在退休。
總結我的一生,我的人生一少半交給了m國,人生的一多半在為自己的祖國奮鬥。但我不後悔,我在m國工作了那麽多年,對當年的m國還是很有感情的,我把m國當成了我的第二個家鄉”。
說到動情處,蘇萍早已是潸然淚下。她端起手中的酒杯,獨自一個人幹了。
聽了蘇萍對自己人生的概括,楊軍不禁暗暗驚奇,蘇媽媽1909年出生,到今年剛好60歲。
歲月的動蕩並沒有給蘇媽媽留下多少皺紋,一張白淨而平和的臉頰是那樣的恬靜舒展。
楊軍見邵慧瀾不住的往蘇萍碗裏夾菜。便拿起酒瓶來給蘇萍倒滿了酒,向蘇萍問道:
“蘇媽媽,你是1927年到達m國,十月革命勝利整十年。m國百廢待興,工業和農業還沒來得及恢複和發展。物資極度匱乏,麵包靠配製,就連能填飽肚子的馬鈴薯也不能隨意買到。m國人民都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你們在m國留學,生活會更加困苦吧?
蘇萍兩頰潮紅,搖了搖頭說:
“我們的生活還可以。我於1927年到達m國的時候,還正是嚴冬季節。m國勞動者大學,同學們稱他為中山大學。先去的同誌很快就掌握了m文,為我們這些剛到的同學當翻譯,大家親如兄弟姐妹。學校為我們準備了大衣、帽子和外套,還有皮鞋、內衣等其他生活用品。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學生證,用m文寫有姓名,性別和年齡。我的m國字叫卡林葉娜,這樣,我便成了中國籍的m國人。
我們這些同學每四五十人分成一個班,我分在了第4班。當時m國為了支援中國革命。盡管他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他們還是為我們這些中國來的留學生創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學校有美麗的校園和寬敞的教室,宿舍,文體設備也比較完善,冬天有滑冰場,夏天有遊泳池,假期還可以到黑海旅遊勝地去療養。學校專門為中國學生設立了一個大食堂。每天早上8點。中午12點,晚6點按時供餐。兩餐供應的是白麵包、肉蛋和小菜。為了適應中國學生的生活習慣,還經常更換大米飯和麵條。這樣優厚的條件和國內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說到這兒,蘇萍停動了一下,然後對楊軍說:
“孩子,你剛才不是要煙抽嗎?給你拿出來,又不抽了,別聽慧瀾那個鬼丫頭的”。
說完,蘇萍站起身來,從旁邊的桌子上把煙拿了過來,抽出一支遞給楊軍,然後自己也點了一支。
楊軍驚訝蘇媽媽抽煙的姿態,很優美。
蘇媽媽不是在抽煙,她是在點綴生活,在煙霧中品讀屬於她自己的曆史!
很長時間抽上一口,白色的煙霧,輕輕的從她的嘴裏飄出,顯得優雅而深動。
蘇萍輕輕的吐了一口煙後,微笑著對楊軍說:
“孩子,從你的眼神裏能看出來,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特別想了解你的蘇媽媽嗎?我剛才把我的三分之二講給了你,可是你的眼神裏還是流露著渴求。我知道你還想問蘇媽媽,這麽多年我就和大姨兩個人生活嗎?我的丈夫呢?我的孩子呢?我的家呢?很多和我接觸過的人都這麽問過我,我可以告訴你,我都有過,我曾經有過一個非常優秀的丈夫。一個特別可愛的女孩,一個很幸福的家庭。現在都沒了,隻剩下和我相依為命的姐姐。都讓那場可惡的戰爭給毀了”。
說到這兒,蘇萍端起酒杯,輕輕的呷了一口,又繼續說道:
“我丈夫是中共早期黨員,1925年,他去m國中山大學學習。他的m語很好,政治理論水平很高。因此他沒有和其他同誌一同迴國,而是留在了m國的共產國際部工作。我於1927年到達m國中山大學時,他已進入中山大學學習軍事。他先在中山大學學習過炮兵和工程兵課程?我們兩人在中山大學的一個黨支部過組織生活,來往很密切。我的丈夫很優秀,她的m語成績非常好,能說一口流利的m語。能用標準的m語方言和當地人交談,他特別有才,中文和m文寫的都特別漂亮。他寫的自由詩也很美,在中山大學學習時期,他還翻譯了不少m國大詩人的詩詞。1928年的冬天,我們相愛了。就在那一年的冬天,我們一起遊遍了m國的名勝古跡,我們去了黑海旅遊勝地,我們愛的很深,曾許下誓言,生不同衾死同穴。經過中山大學黨組織的批準,我們在m國結了婚,在m國郊外租了一間房。過了一年相對平穩、幸福、美好的生活。1930年,中國革命戰爭呈星火燎原之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全國發展了大小十幾塊根據地,這些根據地發展和壯大,急需一大批軍事幹部。因此我丈夫和一大批懂軍事的幹部迴到了祖國,參加國內革命戰爭,因為我當時有了身孕,因此沒有跟丈夫迴到祖國,而是留在了中山大學繼續學習。我丈夫迴國後,被黨中央派到了鄂豫皖蘇區工作,任鄂豫皖蘇區宣傳部的副部長,紅四方麵軍政治部副主任。我和丈夫相隔萬裏,通信很不方便,因此我們就失去了聯係。在丈夫走後的第二年,我生下了我們的女兒,由於我在m國工作不穩定,調動頻繁,我就把我們不到兩周歲的女兒寄養在m國保育院!m國和德國開戰後,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在m國狂轟濫炸,m國的保育院被炸成了廢墟,我們的女兒也埋在了廢墟中。就這樣,我失去了親愛的女兒。
人們常說,福無雙致,禍不單行。第二年的春天,我聽來m國參加共產國際會議的中國同誌說,我摯愛的丈夫在鄂豫皖蘇區,因堅持真理,被鄂豫皖蘇區主席張國濤改組派殺害在了長征的路上。就在那一年寒冷的冬天,我先後失去了兩位最親的親人。
就在我就要崩潰的時候,在m國工作的同事知道我的情況後,都熱情的關心我,幫助我,使我又挺了過來。
後來,在m國工作的同誌幫助我介紹幾個對象,但我始終忘不了我摯愛的丈夫,因此就一直沒有再參加。說到傷心處,蘇萍已是熱淚盈眶!。
邵慧瀾掏出手絹要給蘇萍擦拭,蘇萍擺了擺手,站了起來,自己一個人走進廚房。等他再次從廚房裏出來時。
手裏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笑吟吟的對楊軍和邵慧瀾說:
“孩子們,開飯啦,咱們吃餃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