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買了左家的老宅,又在張老爺手上買下了屋後的兩畝多地,就開始著手建房的事。


    這件事春暖就直接交給春寧去辦。


    春寧自然是找羅大叔幫忙。


    “建房子,還是要講究風水,特別是大門的方位很重要,還是請許先生看,你覺得如何?”


    “好。”


    春寧曾經懷疑過羅大叔與許先生,心裏還有些內疚呢,這次一定要熱情相待。


    許先生再次被請到了村子裏,在老宅坐下,春寧連忙端茶水上來請他喝。


    “你當真將後麵的地拿下來了?”


    許先生其實是很感慨的,看了這麽多宅基地,屋後空地真正是一塊好地方。


    聽說是張老爺的,張老爺與師傅是忘年摯交好友,可以肯定的是,張老爺是知道後麵那兩畝地是一個好陽宅。


    若不然,當年左家想要擴建也就買下來了。


    張老爺知道這是一塊好陽宅,但卻依然賣給了肖家,說明兩家關係非同一般。


    “張老爺大義,將後麵的兩畝地賣給了我們。”


    “那是你們的福氣。”


    許先生更相信這是肖家祖上積的福德蔭積子孫。


    “修房子前要有明堂,後又要靠山,背山麵水,藏風聚氣,你這個宅基地就是這樣好。”


    許先生對這個房子屋基是讚不絕口。


    又根據春寧的八字再次合了一下,然後就給春寧說了,新修房子的大門在現大門的位置上再往左邊移兩尺。


    “動工時辰選在晨時……”


    許先生又用紅紙寫了一張禁忌注意事項給春寧。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安大門的。


    這一次給許先生的辛苦費春寧給封了一兩銀子。


    “羅大叔,要修房子我不懂的地方還很多,請您給我指點指點。”


    “修房子請工匠有講究,是包飯還是不包飯,不包飯工錢就要給高一些。”羅大叔自然是毫無保留的教導春寧。


    “羅大叔,我們家不適合包飯。”


    除了阿姐外,其他的人煮飯都是新手,磕磕碰碰的能煮熟就不錯了,要招待工匠,那可是一二十號人的飯菜,真沒有信心能煮得熟。


    “那就不包飯。”羅大叔想的是肖家都一群婦孺,確實不宜包飯:“工錢上給適當的添加一些即可。”


    “請哪些人來幫我們呢,他們會來嗎?”


    “在我們鄉下,修房造屋或者家有大事,有一種叫換工,不用付工錢,你修房時他來幫你,他修房時你幫他。”羅大叔想了想:“因為你來我們村不久,然後又搬走了,很多人都不熟,可能換工有點難。”


    實際的情況是,肖家全是婦孺,誰願意來和他家換工,肩挑背磨一樣不行,吃飯倒是和好幾口人。


    鄉下人是淳樸,但不傻,他們也是懂權衡利弊的。


    “那就請人,這事兒還有勞羅大叔幫忙了。”


    春寧這會兒很清楚,就憑著自家在村裏的交情,能請人來幫忙都不是那麽


    容易的。


    “春寧,我倒是有一個主意。”羅大叔突然想起一件事兒來。


    “大叔,您說。”


    “我在碼頭上有幾十位兄弟,春上船少,拉纖的活兒也少,他們很多都在碼頭上一歇就一天,一天也掙不了幾文錢,不如,我請他們來幫忙幹活。”羅大叔道:“他們都是一身的蠻力,幹活那是絕對妥妥的。”


    當然,吃飯也是棒棒的,不包飯倒也不存在這些問題了,要不然真怕將他們一家子嚇壞。


    “那工匠?”


    “木匠請鄧木匠,他的活兒做得好,都是榫卯結構,牢固,我們村上的姑娘們出嫁都找他打床;石匠請張石匠,他的牆腳石安得好;瓦匠請鍾瓦匠……”


    春寧聽羅大叔說後就明白了,每一個匠人你隻需要請一個大師傅即可,他們會根據你家的情況帶幾個幫手或學徒,所有要做的事也是由大師傅安排。


    “找對了大師傅就很輕省,主人不用操心,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另外就是材料的采買了。


    春寧是第一次經曆這種大事,要采買石頭、木材。


    羅大叔是一個很好的師傅,帶著他貨比三家。


    事實上老羅對鎮上幾戶賣材料的人早已熟悉,也知道哪一家價格實惠材料好,但是為了讓春寧懂得多一些,特意繞著彎的轉悠。


    在整個采買過程中,春寧真正是受益匪淺。


    不禁感慨萬千,以前在京城當少爺,真正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外有祖父撐著,內有大伯母當家,他隻需要好好上學堂即可。


    那時候,還覺得上學堂蠻辛苦。


    真正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阿姐給自己的銀子根本就不夠花。


    一番采買下來,就花了十八兩銀子了。


    連羅大叔都有點替他擔心。


    “春寧,你們這個院子是要修多大啊,你這……”


    錢夠不夠這話都不好多問出口,畢竟有懷疑人家家人財力的意思。


    人家的家底不能隨意打聽的。


    “家裏人多,長姐在京城派人送來了銀兩,想的就是把屋子修多一點,家裏兄弟姐妹多,一天天長大了,合住一起就不合適了。”


    羅大叔……我家兒子住一屋,女兒住一屋,那是不是真的不合適?


    可是,也比不了肖家人的財大氣粗啊。


    果然應了那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肖家雖然落難了,但是人家嫁在京城的嫡長孫女時刻惦記著家人,指縫裏漏出來一些也夠修一個大宅子了。


    人啊,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別看著他們這會兒不如意就落井下石,待到他們東山再起時,你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羅大叔迴去了媳婦說了這事兒。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討口子還有幾個兄弟呢,更不要說這種富貴人家了。”羅大嬸道:“要不是他們落難,我們這種人家巴結都排不上隊。這會兒能幫得上他們一點忙就好好幫,我看小剛最近跟著你們跑也學了不少。要說肖家迴村裏修房我也很高興的,我尋思著,三丫能和春暖春燕她們多打打交道多學點本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魄藥女養家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竹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竹枝並收藏落魄藥女養家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