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奇女子
啥?京城的小神棍封官拜相啦?! 作者:摸魚巧克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接過遞來的典籍,隨手翻閱起來。
看到其中的一頁,他挑起眉頭,指尖放在書麵的某處。
“這首詩作的不錯,春夜喜雨......筆觸細膩,雖寫喜雨之情,但亦見其對民生之關懷。”
威嚴又平和的聲音響起,三皇子連忙抬頭看向父皇,就聽到皇上又繼續說道。
“這一首也不錯,清麗絕俗,像一幅淡墨山水,空靈而富有禪意。”皇帝眼角透出一股淡淡的笑意。
他專注的盯著這首詩,似乎被上麵所描述出的景色吸引。
“尤其是這首山居秋暝,新雨之後,晚秋之氣,明月鬆間,清泉石上,浣女歸舟,好啊!有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高致。”
三皇子聞言心底驀的一鬆。
在看到皇帝眉梢止不住的揚起,三皇子便多了幾分底氣。
他的目光不著痕跡的掃過葉清挽,暗暗慶幸自己將她帶了進來。
皇帝讚許的目光投在三皇子身上:“這次的典籍編纂的很不錯,詩歌部分很是脫俗啊,我兒有心了。”
三皇子連忙謙虛低頭應和。
他頓了頓,正要開口向父皇引薦葉清挽,就又聽到一句。
“還有這首......為賦新詞強說愁,卻道天涼好個秋!妙絕!妙絕!”
皇帝撫掌大笑,眼中躍動著驚喜的光芒:“我竟不知我大齊有此等人才!皇兒,你可能將這三人都找來?”
三皇子的笑容僵在臉上,背後瞬間滲出一層冷汗。
他竟然忘記了這件事!
三皇子喉結滾動,袖中手指死死掐進掌心。
那日消寒會上,他雖是親眼看著葉清挽在燈籠上揮毫,三首詩的墨跡都未幹透便被他掛在木架上。
但他當時便覺得這三首詩風格迥異,不像同一人所作。
不過當時他為了結交有才名之人,亦沒有過多計較。
此刻,那些字句在禦前被父皇一一念出,字字如針,紮得他坐立難安。
\"父皇......\"他聽見自己聲音發顫,餘光瞥見席間已有數位翰林學士交頭接耳。
“兒臣......”他幾次張開嘴,又猶豫的合上,怎麽也說不出葉清挽的名字。
若是父皇詢問葉清挽跟這首詩有關的問題,葉清挽答不上來,從而被發現這幾首詩不是他一人所作,那可是欺君大罪。
弄不好連他也要被連累。
三皇子額頭滲出虛汗,緊緊的低著頭,腦海中瘋狂思索對策。
葉清挽坐在宴席末尾,緊張又期待的看著三皇子的側影。
方才陛下提起這三首詩時,她簡直壓製不住上揚的嘴角。
今天在場之人,不是皇親國戚便是達官貴族,陛下居然在這個場合主動問起她。
葉清挽激動的簡直要飛起來!
今日過後,哪裏還用得上什麽父兄助力,她才女之名名揚京城,不怕三皇子不來上門提親!
隻是......葉清挽攥緊了手中的軟帕。
三皇子為何僵直的站在那裏,一直不開口說話,等的葉清挽一陣焦心。
高台上,皇帝見他吞吞吐吐不肯迴話,兩條眉毛擰成一團,麵上當即閃過一絲不悅。
這時,左相家的嫡孫忽然起身。
\"陛下容稟!\"少年嗓音清越,腰間玉佩隨著動作輕晃,\"臣上月參加消寒會,恰遇葉姑娘在眾人麵前揮毫''天涼好個秋''。彼時秋風穿林,落葉紛飛,當真情景交融——\"
“哦?葉姑娘?”
皇帝一聽是個女子,眼底的興趣更加濃厚。
沒想到這首飽經滄桑,盡顯愁緒的詩作出自一位姑娘之手,這未免.....有些新奇了。
他還以為能做出這首詩的人,應該是個千帆閱盡的耄耋老人了。
皇帝的目光在三皇子和左相嫡孫之間來迴遊移,眉梢微挑,顯然對這位“葉姑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放下手中的典籍,身子微微前傾,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皇兒,左相家的小公子所言,可是屬實?那‘天涼好個秋’真是出自一位姑娘之手?”
三皇子隻覺得喉嚨發緊,額角的冷汗幾乎要滴落下來。他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低頭恭敬道:“迴父皇,左相公子所言不虛。那日消寒會上,葉姑娘確實當場揮毫,寫下了這首詩。兒臣親眼所見,心中亦是驚歎不已。”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撫掌笑道:“好!好!我大齊竟有如此才女,當真令人驚喜。皇兒,你為何不早些引薦?倒是讓朕險些錯過了這等人才。”
三皇子心中一緊,連忙解釋道:“父皇日理萬機,兒臣不敢貿然打擾。本想等典籍編纂完畢,再一並呈上,請父皇過目。”
皇帝點了點頭,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但隨即又問道:“那另外兩首詩呢?‘春夜喜雨’與‘山居秋暝’,這兩首詩也是同樣出彩。”
三皇子露出為難的表情。
皇帝更為驚訝:“難不成這兩首詩的作者也是女子?”
三皇子心頭一沉,正欲開口含糊帶過,卻聽左相嫡孫再次出聲:“陛下,臣鬥膽稟報。那日消寒會上,葉姑娘不僅寫了‘天涼好個秋’,還當場作了一首‘春夜喜雨’。至於‘山居秋暝’,臣雖未親眼見她寫下,但聽在場眾人所言,亦是葉姑娘所作。”
“哦?”皇帝聞言,眼中驚訝之色更濃,隻不過這次他心底生出了幾分狐疑。
同一位年輕姑娘?
這三首詩?其心境意味以至於遣詞造句,都大不相同。
怎麽看也不像一人所做啊。
三皇子隻覺得背後冷汗涔涔,心中暗罵左相嫡孫多嘴,卻不得不硬著頭皮答道:“迴父皇,兒臣……兒臣當時忙於應酬,未曾留意細節。不過既然左相公子如此說,想必……想必是實情。”
皇帝眉頭微皺,顯然對三皇子的含糊其辭有些不悅。
他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既然如此,那便請這位葉姑娘上前,讓朕好好瞧瞧,究竟是怎樣的才女,能寫出如此佳作。”
三皇子心中一凜,連忙道:“父皇,葉姑娘身份低微,恐不便……”
皇帝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無妨。才情不分貴賤,朕今日倒要見見這位奇女子。”
看到其中的一頁,他挑起眉頭,指尖放在書麵的某處。
“這首詩作的不錯,春夜喜雨......筆觸細膩,雖寫喜雨之情,但亦見其對民生之關懷。”
威嚴又平和的聲音響起,三皇子連忙抬頭看向父皇,就聽到皇上又繼續說道。
“這一首也不錯,清麗絕俗,像一幅淡墨山水,空靈而富有禪意。”皇帝眼角透出一股淡淡的笑意。
他專注的盯著這首詩,似乎被上麵所描述出的景色吸引。
“尤其是這首山居秋暝,新雨之後,晚秋之氣,明月鬆間,清泉石上,浣女歸舟,好啊!有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高致。”
三皇子聞言心底驀的一鬆。
在看到皇帝眉梢止不住的揚起,三皇子便多了幾分底氣。
他的目光不著痕跡的掃過葉清挽,暗暗慶幸自己將她帶了進來。
皇帝讚許的目光投在三皇子身上:“這次的典籍編纂的很不錯,詩歌部分很是脫俗啊,我兒有心了。”
三皇子連忙謙虛低頭應和。
他頓了頓,正要開口向父皇引薦葉清挽,就又聽到一句。
“還有這首......為賦新詞強說愁,卻道天涼好個秋!妙絕!妙絕!”
皇帝撫掌大笑,眼中躍動著驚喜的光芒:“我竟不知我大齊有此等人才!皇兒,你可能將這三人都找來?”
三皇子的笑容僵在臉上,背後瞬間滲出一層冷汗。
他竟然忘記了這件事!
三皇子喉結滾動,袖中手指死死掐進掌心。
那日消寒會上,他雖是親眼看著葉清挽在燈籠上揮毫,三首詩的墨跡都未幹透便被他掛在木架上。
但他當時便覺得這三首詩風格迥異,不像同一人所作。
不過當時他為了結交有才名之人,亦沒有過多計較。
此刻,那些字句在禦前被父皇一一念出,字字如針,紮得他坐立難安。
\"父皇......\"他聽見自己聲音發顫,餘光瞥見席間已有數位翰林學士交頭接耳。
“兒臣......”他幾次張開嘴,又猶豫的合上,怎麽也說不出葉清挽的名字。
若是父皇詢問葉清挽跟這首詩有關的問題,葉清挽答不上來,從而被發現這幾首詩不是他一人所作,那可是欺君大罪。
弄不好連他也要被連累。
三皇子額頭滲出虛汗,緊緊的低著頭,腦海中瘋狂思索對策。
葉清挽坐在宴席末尾,緊張又期待的看著三皇子的側影。
方才陛下提起這三首詩時,她簡直壓製不住上揚的嘴角。
今天在場之人,不是皇親國戚便是達官貴族,陛下居然在這個場合主動問起她。
葉清挽激動的簡直要飛起來!
今日過後,哪裏還用得上什麽父兄助力,她才女之名名揚京城,不怕三皇子不來上門提親!
隻是......葉清挽攥緊了手中的軟帕。
三皇子為何僵直的站在那裏,一直不開口說話,等的葉清挽一陣焦心。
高台上,皇帝見他吞吞吐吐不肯迴話,兩條眉毛擰成一團,麵上當即閃過一絲不悅。
這時,左相家的嫡孫忽然起身。
\"陛下容稟!\"少年嗓音清越,腰間玉佩隨著動作輕晃,\"臣上月參加消寒會,恰遇葉姑娘在眾人麵前揮毫''天涼好個秋''。彼時秋風穿林,落葉紛飛,當真情景交融——\"
“哦?葉姑娘?”
皇帝一聽是個女子,眼底的興趣更加濃厚。
沒想到這首飽經滄桑,盡顯愁緒的詩作出自一位姑娘之手,這未免.....有些新奇了。
他還以為能做出這首詩的人,應該是個千帆閱盡的耄耋老人了。
皇帝的目光在三皇子和左相嫡孫之間來迴遊移,眉梢微挑,顯然對這位“葉姑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放下手中的典籍,身子微微前傾,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皇兒,左相家的小公子所言,可是屬實?那‘天涼好個秋’真是出自一位姑娘之手?”
三皇子隻覺得喉嚨發緊,額角的冷汗幾乎要滴落下來。他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低頭恭敬道:“迴父皇,左相公子所言不虛。那日消寒會上,葉姑娘確實當場揮毫,寫下了這首詩。兒臣親眼所見,心中亦是驚歎不已。”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撫掌笑道:“好!好!我大齊竟有如此才女,當真令人驚喜。皇兒,你為何不早些引薦?倒是讓朕險些錯過了這等人才。”
三皇子心中一緊,連忙解釋道:“父皇日理萬機,兒臣不敢貿然打擾。本想等典籍編纂完畢,再一並呈上,請父皇過目。”
皇帝點了點頭,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但隨即又問道:“那另外兩首詩呢?‘春夜喜雨’與‘山居秋暝’,這兩首詩也是同樣出彩。”
三皇子露出為難的表情。
皇帝更為驚訝:“難不成這兩首詩的作者也是女子?”
三皇子心頭一沉,正欲開口含糊帶過,卻聽左相嫡孫再次出聲:“陛下,臣鬥膽稟報。那日消寒會上,葉姑娘不僅寫了‘天涼好個秋’,還當場作了一首‘春夜喜雨’。至於‘山居秋暝’,臣雖未親眼見她寫下,但聽在場眾人所言,亦是葉姑娘所作。”
“哦?”皇帝聞言,眼中驚訝之色更濃,隻不過這次他心底生出了幾分狐疑。
同一位年輕姑娘?
這三首詩?其心境意味以至於遣詞造句,都大不相同。
怎麽看也不像一人所做啊。
三皇子隻覺得背後冷汗涔涔,心中暗罵左相嫡孫多嘴,卻不得不硬著頭皮答道:“迴父皇,兒臣……兒臣當時忙於應酬,未曾留意細節。不過既然左相公子如此說,想必……想必是實情。”
皇帝眉頭微皺,顯然對三皇子的含糊其辭有些不悅。
他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既然如此,那便請這位葉姑娘上前,讓朕好好瞧瞧,究竟是怎樣的才女,能寫出如此佳作。”
三皇子心中一凜,連忙道:“父皇,葉姑娘身份低微,恐不便……”
皇帝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無妨。才情不分貴賤,朕今日倒要見見這位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