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李遺平靜地吐出三個字,他解下背在身後的長槍,就要自己過去看看。
範栓柱連忙製止他:“稍安勿躁,那不是你兄弟。”
李遺不可置信,雖然李遺無比希望他說的是真的,但是那熟悉的身形他怎麽會認錯。
馮溜緊點頭讚同道:“確實不是。”
幾天的相處下來李遺清楚馮溜緊從不開玩笑,將信將疑地看向範栓柱。
範栓柱示意三人可以離開了。
在上山的路上,他解釋道:“你兄弟應該是不是滿麵長須的老人吧。”
李遺搖頭,下意識地好奇道:“那那人是誰?”
範栓柱沒好氣道:“你問我我問誰?”
李遺停住了上山的腳步,掉頭又向下而去。
馮溜緊閃身到他麵前攔住他:“迴頭。”
李遺倔強道:“應該還有營地咱們沒去到,就這麽走了,梁泊怎麽辦?誰知道他們今天會做什麽?”
馮溜緊惜字如金:“天要亮了。”
李遺不甘心地繞過他:“總還有機會。”
馮溜緊的脾氣根本不慣著少年,更懶得廢話,在李遺錯身而過的瞬間,一記手刀放倒了他。
範栓柱眼疾手快地接住倒地的李遺,看看麵色鐵青的師兄:“用這杆槍的都這麽個德行?”
馮溜緊不搭理他,死沉片刻,招唿師弟:“下山。”
同樣搞不清楚自己師兄在打什麽算盤的範栓柱扛起李遺在肩,快步跟上。
忍不住一路的無趣,範栓柱開口問道:“師兄,怎麽好不容易出趟門,你比在家裏話還少?”
“家?”馮溜緊罕見地笑了,卻寒意滿滿,“我們哪有家。”
“你這話讓師父聽見,又不給你飯吃了。”
提到師父,馮溜緊不計較師弟的多嘴。
範栓柱不依不饒:“不知道師父這幾天怎麽樣了。”
馮溜緊突然有些煩躁,自己這位師弟恰恰與自己相反,怎麽離開酒坊越久,話反倒越多了呢?
眼瞅著馮溜緊帶他越來越靠近大道,範栓柱實在忍不住問自己師兄倒地在打什麽算盤。
馮溜緊麵無表情道:“找要找到什麽時候去,直接問。”
饒是對自身的實力足夠自信,肩抗李遺,手提烏槍的範栓柱也忍不住怔在原地。
“師兄,你昨晚沒算他們有多少人嗎?足足上千啊。”
馮溜緊好似沒聽到,直直走到大路上,隨後一屁股坐下,麵朝石帽山的方向,眼睛直勾勾看著範栓柱,拍拍身邊的土地,“坐下。”
日頭偏移,當地駐軍對石帽山地區的封鎖看來沒有解除,過去了大半日,寬敞的大道上依然沒有一個人影過路。
馮溜緊範栓柱二人靜靜盤坐,閉目假寐,直到聽見前方不遠處林子裏飛鳥群飛,二人默契地睜開眼睛,一身的精氣神調整到了頂峰,長身而起。
遠遠一杆開道軍旗從林子裏出現,隨後開隊的騎兵出現,身後密密麻麻的步兵列隊行進。
終於等到他們下山的二人臉上看不出一點緊張神色。
範栓柱手搭涼棚細細觀看一會,嘖嘖道:“這治安駐軍,也有會帶兵的人啊,這隊伍帶的還行。”
馮溜緊點頭表示讚同,卻冷不丁地說道:“突然想起,許久沒檢閱過部隊了。”
範栓柱聞言,扭頭看看師兄那似緬懷的表情,沒有接茬。
前方開路騎兵同樣發現了攔路二人,準確來說是三人。
本就走在前列的黑校尉一騎突出,命令所有人馬原地等待,自己驅馬趕到攔路人十幾步外,冷笑道:“送死來了?”
馮溜緊看也不看他一眼,隻是繼續打量著軍隊行伍中的情況。
範栓柱陰陽怪氣道:“傷好的真快,看來還是甲好。”
姚昶主動卸下了麵甲,露出還有點慘白的麵龐,說起了一件好似不相幹的事情:“和嘉六年,天下傾覆,期間厥人羌人起於雍州,攻克都城洛京,柴氏皇族連渡黃河長江避難,偌大皇族總歸有些遺漏,洛京羽林中郎將梁烈在城破之後一路保護一因失寵而被留在洛京的皇子突出重圍,後在洛京以西二百餘裏處被厥人一隊追上,皇子死於亂軍之中,梁烈單槍匹馬怒斬二十餘騎後力竭而死。當時帶隊的厥人將領,叫姚旭,是我父親。”
在他的講述中慢慢捏緊了拳頭的馮溜緊青筋暴突,罕見地情緒失控道:“你找死!”
姚昶好似忘記了昨日無還手之力的慘狀,得意地哈哈大笑道:“你別急啊,我還沒說完呢。”
範栓柱攔住自己師兄道:“冷靜啊師兄,衝動不得。”
畢竟那邊還有上千人虎視眈眈,二人縱然不懼,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姚昶遠遠看到那杆插在李遺身旁的烏槍:“這槍,就是梁烈當時用的。後來我聽說梁烈有兩個要好的師兄弟,一並在洛京羽林衛中任職,猜的不錯的話,就是二位吧,否則,怎麽對這烏槍這麽感興趣呢。”
馮溜緊緩緩鬆開拳頭,撥開攔在身前的範栓柱,恢複往常的平靜,惜字如金道:“姚旭還活著嗎。”
姚昶搖搖頭:“死了,被梁烈捅了一槍,沒熬幾天就死了。”說起這件事,好似死的是一個不相幹的人。
姚昶擺擺手道:“老黃曆擺完了,該說說今天的事情。”
似乎是想起什麽痛苦的事情,姚昶憤恨道:“本來是殺山上那土匪和你們後邊那小子的,不過既然碰上了,你們也得死,不然怎麽對得起姚旭死後我們母子這麽多年受的委屈!”
雖然姓姚,但與姚萬重他們一支的血係已經遠了,雖然逐鹿中原之中姚旭累有戰功,但是人走茶涼,人死燈滅,亂世之中有軍功的又何止他一個,姚旭迅速被忘記,姚昶和他的寡母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原很是過了一段慘淡時光。
不過終歸還是得益於姓姚,梁國相對安穩,姚萬重受封之後,故舊部下及姚氏部落悉數遷往青州,自己因緣際會之下結識了姚文意,才又從了軍,有了軍身繼承姚旭的軍功做了如今大名鼎鼎的黑校尉。
但是自小見識了與姚旭同撥的那群功臣活到了動亂結束,論功行賞,他們的子嗣自然跟著沾光,哪像自己被遺忘在角落,更不用像自己這般靠自己爭出一個官身來。
即使已經超越了當年姚旭的成就,他依然不能釋懷,他恨當年不自量力倒在了論功行賞前夕的姚旭,恨那個該死上無數遍的梁烈,更恨與梁烈有關的所有人。
姚昶麵目猙獰,不依不饒道:“不光你們要死,我記得梁烈死的地方,就是這小子出發的地方,是叫管城吧?”
不光是馮溜緊,範栓柱也忍無可忍:“你找死!”
範栓柱連忙製止他:“稍安勿躁,那不是你兄弟。”
李遺不可置信,雖然李遺無比希望他說的是真的,但是那熟悉的身形他怎麽會認錯。
馮溜緊點頭讚同道:“確實不是。”
幾天的相處下來李遺清楚馮溜緊從不開玩笑,將信將疑地看向範栓柱。
範栓柱示意三人可以離開了。
在上山的路上,他解釋道:“你兄弟應該是不是滿麵長須的老人吧。”
李遺搖頭,下意識地好奇道:“那那人是誰?”
範栓柱沒好氣道:“你問我我問誰?”
李遺停住了上山的腳步,掉頭又向下而去。
馮溜緊閃身到他麵前攔住他:“迴頭。”
李遺倔強道:“應該還有營地咱們沒去到,就這麽走了,梁泊怎麽辦?誰知道他們今天會做什麽?”
馮溜緊惜字如金:“天要亮了。”
李遺不甘心地繞過他:“總還有機會。”
馮溜緊的脾氣根本不慣著少年,更懶得廢話,在李遺錯身而過的瞬間,一記手刀放倒了他。
範栓柱眼疾手快地接住倒地的李遺,看看麵色鐵青的師兄:“用這杆槍的都這麽個德行?”
馮溜緊不搭理他,死沉片刻,招唿師弟:“下山。”
同樣搞不清楚自己師兄在打什麽算盤的範栓柱扛起李遺在肩,快步跟上。
忍不住一路的無趣,範栓柱開口問道:“師兄,怎麽好不容易出趟門,你比在家裏話還少?”
“家?”馮溜緊罕見地笑了,卻寒意滿滿,“我們哪有家。”
“你這話讓師父聽見,又不給你飯吃了。”
提到師父,馮溜緊不計較師弟的多嘴。
範栓柱不依不饒:“不知道師父這幾天怎麽樣了。”
馮溜緊突然有些煩躁,自己這位師弟恰恰與自己相反,怎麽離開酒坊越久,話反倒越多了呢?
眼瞅著馮溜緊帶他越來越靠近大道,範栓柱實在忍不住問自己師兄倒地在打什麽算盤。
馮溜緊麵無表情道:“找要找到什麽時候去,直接問。”
饒是對自身的實力足夠自信,肩抗李遺,手提烏槍的範栓柱也忍不住怔在原地。
“師兄,你昨晚沒算他們有多少人嗎?足足上千啊。”
馮溜緊好似沒聽到,直直走到大路上,隨後一屁股坐下,麵朝石帽山的方向,眼睛直勾勾看著範栓柱,拍拍身邊的土地,“坐下。”
日頭偏移,當地駐軍對石帽山地區的封鎖看來沒有解除,過去了大半日,寬敞的大道上依然沒有一個人影過路。
馮溜緊範栓柱二人靜靜盤坐,閉目假寐,直到聽見前方不遠處林子裏飛鳥群飛,二人默契地睜開眼睛,一身的精氣神調整到了頂峰,長身而起。
遠遠一杆開道軍旗從林子裏出現,隨後開隊的騎兵出現,身後密密麻麻的步兵列隊行進。
終於等到他們下山的二人臉上看不出一點緊張神色。
範栓柱手搭涼棚細細觀看一會,嘖嘖道:“這治安駐軍,也有會帶兵的人啊,這隊伍帶的還行。”
馮溜緊點頭表示讚同,卻冷不丁地說道:“突然想起,許久沒檢閱過部隊了。”
範栓柱聞言,扭頭看看師兄那似緬懷的表情,沒有接茬。
前方開路騎兵同樣發現了攔路二人,準確來說是三人。
本就走在前列的黑校尉一騎突出,命令所有人馬原地等待,自己驅馬趕到攔路人十幾步外,冷笑道:“送死來了?”
馮溜緊看也不看他一眼,隻是繼續打量著軍隊行伍中的情況。
範栓柱陰陽怪氣道:“傷好的真快,看來還是甲好。”
姚昶主動卸下了麵甲,露出還有點慘白的麵龐,說起了一件好似不相幹的事情:“和嘉六年,天下傾覆,期間厥人羌人起於雍州,攻克都城洛京,柴氏皇族連渡黃河長江避難,偌大皇族總歸有些遺漏,洛京羽林中郎將梁烈在城破之後一路保護一因失寵而被留在洛京的皇子突出重圍,後在洛京以西二百餘裏處被厥人一隊追上,皇子死於亂軍之中,梁烈單槍匹馬怒斬二十餘騎後力竭而死。當時帶隊的厥人將領,叫姚旭,是我父親。”
在他的講述中慢慢捏緊了拳頭的馮溜緊青筋暴突,罕見地情緒失控道:“你找死!”
姚昶好似忘記了昨日無還手之力的慘狀,得意地哈哈大笑道:“你別急啊,我還沒說完呢。”
範栓柱攔住自己師兄道:“冷靜啊師兄,衝動不得。”
畢竟那邊還有上千人虎視眈眈,二人縱然不懼,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姚昶遠遠看到那杆插在李遺身旁的烏槍:“這槍,就是梁烈當時用的。後來我聽說梁烈有兩個要好的師兄弟,一並在洛京羽林衛中任職,猜的不錯的話,就是二位吧,否則,怎麽對這烏槍這麽感興趣呢。”
馮溜緊緩緩鬆開拳頭,撥開攔在身前的範栓柱,恢複往常的平靜,惜字如金道:“姚旭還活著嗎。”
姚昶搖搖頭:“死了,被梁烈捅了一槍,沒熬幾天就死了。”說起這件事,好似死的是一個不相幹的人。
姚昶擺擺手道:“老黃曆擺完了,該說說今天的事情。”
似乎是想起什麽痛苦的事情,姚昶憤恨道:“本來是殺山上那土匪和你們後邊那小子的,不過既然碰上了,你們也得死,不然怎麽對得起姚旭死後我們母子這麽多年受的委屈!”
雖然姓姚,但與姚萬重他們一支的血係已經遠了,雖然逐鹿中原之中姚旭累有戰功,但是人走茶涼,人死燈滅,亂世之中有軍功的又何止他一個,姚旭迅速被忘記,姚昶和他的寡母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原很是過了一段慘淡時光。
不過終歸還是得益於姓姚,梁國相對安穩,姚萬重受封之後,故舊部下及姚氏部落悉數遷往青州,自己因緣際會之下結識了姚文意,才又從了軍,有了軍身繼承姚旭的軍功做了如今大名鼎鼎的黑校尉。
但是自小見識了與姚旭同撥的那群功臣活到了動亂結束,論功行賞,他們的子嗣自然跟著沾光,哪像自己被遺忘在角落,更不用像自己這般靠自己爭出一個官身來。
即使已經超越了當年姚旭的成就,他依然不能釋懷,他恨當年不自量力倒在了論功行賞前夕的姚旭,恨那個該死上無數遍的梁烈,更恨與梁烈有關的所有人。
姚昶麵目猙獰,不依不饒道:“不光你們要死,我記得梁烈死的地方,就是這小子出發的地方,是叫管城吧?”
不光是馮溜緊,範栓柱也忍無可忍:“你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