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之和診斷了傷勢,確實有點嚴重。不過也不是不能治療,鄭之和拿出自己的療傷丹藥,為齊雲服下。
鄭之和藥珍貴,藥效也很好。
齊雲在服下藥不久之後,臉色開始好轉,就知道鄭之和的藥很管用。
鄭之和又為齊雲把了下脈,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跟王小福說道:“你們這位村長,已經沒事了,後期後好好養病,有沒有紙跟筆,我寫一個方子,你們去縣城或者附近的鎮上抓藥來,為他每天服藥,不用半個月就可以下床走動了。”
齊雲主要所受的傷是內傷,所以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隻能靜養。
“謝謝你們,你們的恩情,我們無以為報。”
王小福能看到齊雲的臉色變化,知道鄭之和所說不假。
其他人聽到齊雲沒事了,也感謝的看著鄭之和。
既然齊雲沒事了,王小福也沒有忘記,玉暖他們來是所為何事,起身說道:“三位大俠,你們隨我來。”
王小福帶著玉暖他們來到一個空著的房間,說:“你們還有什麽想問的,我王小福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玉暖看了眼鄭之和,現在她也不知道怎麽處理這件事了,如果看到這裏那些小孩婦女,玉暖想著既然他們犯法,就有官府定罪。
可是現在,玉暖心軟了,因為她知道,一旦這些人被官府收押之後,這裏的婦女小孩老人,可能就沒法生活下去了。
“王小福是吧!你跟我講講,你們村子是如何來到這裏的?還有你們打劫多久了?手上有沒有沾上人命?”
“沒有,我們真的沒有傷過任何人的性命。”
王小福連忙搖頭,擺著雙手,否認道。
“三位大俠,我們以前也是普通百姓,哪敢做這些傷人性命的事,之前,我們隻是打劫一些錢財,也是在實在是沒法活下去的情況下,村長才會帶著我們這些兄弟們去路上攔截過路之人。”
“可是,你們搶劫是不對,無論是因為什麽原因。”
玉暖有些不讚同的看著王小福。
“小女俠·······”
王小福想要解釋什麽,卻被玉暖打斷,說道:“你也不用叫我們大俠了,我叫謝玉暖,他是江堇楓,這位,你就稱唿他為鄭先生。”
玉暖指著江堇楓跟鄭之和說道。
玉暖有些不習慣,被別人一直大俠大俠的叫著。
“好的,謝小姐,我們也知道我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你也看到了,現在這個山穀裏有幾十口人,都是些小孩子和弱體的老人婦女,如果我們不去打劫他人,這些人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王小福說著,聲音開始變得哽咽起來。
“我們知道我們這些人,在你們眼中可能人命輕賤,可是我們也想要活下去,什麽氣節,什麽自尊,都比不過活命重要。”
王小福一聲聲的話語,道出了底層人的無奈。
玉暖避開了王小福的眼睛,不敢看著他眼中對命運不公的控訴。玉暖知道自己說什麽,都是無法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考慮。
“王小福,我們沒有這樣想,我知道你們活的艱難,可是,世上可憐之人很多,如果人人都放棄了自己的良心,隻為活下去,那麽我們這個時代將無法延續下去。”
鄭之和語重心長的說道。
“鄭先生,不是這樣的,我們這裏的人都是很善良的,打劫這件事隻有我們幾個哥們參與了,剩下他們都不知道。”
王小福著急的解釋道。
王小福的意思,是想要將那些普通人分割開了,如果玉暖他們還是想要他們去官府投案自首,也希望玉暖他們能放過這些普通人。
“我知道了,可是他們也知道你們在做什麽,也坦然接受了。”
玉暖有點看不懂鄭之和的想法態度了,玉暖覺得鄭之和不是一個沒有慈悲之心的人,所以不會一直抓著王小福這些不放。
玉暖想要開口為王小福他們說話,卻被江堇楓拉住了手腕,對著她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說。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說,玉暖還是聽從了江堇楓,沒有說話。
王小福看到鄭之和並沒有因為他們這些人可憐,而同情他們,臉上的絕望掩飾不住,是不是他們注定是沒法逃脫罪名了。
“鄭先生,謝小姐,我求求你們放過外麵的那些村民,我給你你們跪下磕頭了。”
王小福從凳子上滑下,跪在地上,準備要磕頭。卻被鄭之和伸手抵住,說:“你先起來,起來我們慢慢聊。”
江堇楓站起來,一隻手就將王小福拉著站起來。
“王小福,我們沒有想找普通村民的麻煩的,你就放心吧!”
玉暖笑著說道。
“對了,你還沒有迴答剛才鄭伯伯問的前兩個問題了?”
剛才王小福隻顧著緊張了,根本不記得這位鄭先生提問的問題了,於是小心翼翼的問道:“謝小姐,我記性不好,你能不能提示一下鄭先生的問題了?”
王小福發現,雖然玉暖武功高強,可是最為心軟,所以問到她。
“就是你們村子怎麽來到這裏的,還有打劫了多久,有幾年?”
玉暖重複了下問題。
“三年前,我們村子遇到曆年來最為嚴重的幹旱,也不隻是我們村子,周圍所有的村子都一樣,為了活命,我們的老村長,也是現在村長的父親,當機立斷帶著我開始往南方逃亡,路上,因為有老村長坐鎮,我們村的村民比較齊心,所以在逃亡的路上,我們沒有任何的傷亡,不像是其他一起逃亡的同行人,他們為了點食物水,互相的殺害,損失嚴重。”
“當時,其他人的所帶的食物都吃完了,我們村省著吃,還有些剩餘,可是路程還很遙遠,老村長擔心這些人,餓極了什麽事都做得出來,於是就帶著我們走了另外的一條路,沒想到誤打誤撞,來到這個山穀,這裏有水,適合宜居,然後老村長就我們整個村子定居在這裏,想著等幹旱過去了,我們再迴到原來的村子裏。”
王小福講述著,想起老村長的去世,濕了眼眶。
鄭之和藥珍貴,藥效也很好。
齊雲在服下藥不久之後,臉色開始好轉,就知道鄭之和的藥很管用。
鄭之和又為齊雲把了下脈,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跟王小福說道:“你們這位村長,已經沒事了,後期後好好養病,有沒有紙跟筆,我寫一個方子,你們去縣城或者附近的鎮上抓藥來,為他每天服藥,不用半個月就可以下床走動了。”
齊雲主要所受的傷是內傷,所以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隻能靜養。
“謝謝你們,你們的恩情,我們無以為報。”
王小福能看到齊雲的臉色變化,知道鄭之和所說不假。
其他人聽到齊雲沒事了,也感謝的看著鄭之和。
既然齊雲沒事了,王小福也沒有忘記,玉暖他們來是所為何事,起身說道:“三位大俠,你們隨我來。”
王小福帶著玉暖他們來到一個空著的房間,說:“你們還有什麽想問的,我王小福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玉暖看了眼鄭之和,現在她也不知道怎麽處理這件事了,如果看到這裏那些小孩婦女,玉暖想著既然他們犯法,就有官府定罪。
可是現在,玉暖心軟了,因為她知道,一旦這些人被官府收押之後,這裏的婦女小孩老人,可能就沒法生活下去了。
“王小福是吧!你跟我講講,你們村子是如何來到這裏的?還有你們打劫多久了?手上有沒有沾上人命?”
“沒有,我們真的沒有傷過任何人的性命。”
王小福連忙搖頭,擺著雙手,否認道。
“三位大俠,我們以前也是普通百姓,哪敢做這些傷人性命的事,之前,我們隻是打劫一些錢財,也是在實在是沒法活下去的情況下,村長才會帶著我們這些兄弟們去路上攔截過路之人。”
“可是,你們搶劫是不對,無論是因為什麽原因。”
玉暖有些不讚同的看著王小福。
“小女俠·······”
王小福想要解釋什麽,卻被玉暖打斷,說道:“你也不用叫我們大俠了,我叫謝玉暖,他是江堇楓,這位,你就稱唿他為鄭先生。”
玉暖指著江堇楓跟鄭之和說道。
玉暖有些不習慣,被別人一直大俠大俠的叫著。
“好的,謝小姐,我們也知道我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你也看到了,現在這個山穀裏有幾十口人,都是些小孩子和弱體的老人婦女,如果我們不去打劫他人,這些人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王小福說著,聲音開始變得哽咽起來。
“我們知道我們這些人,在你們眼中可能人命輕賤,可是我們也想要活下去,什麽氣節,什麽自尊,都比不過活命重要。”
王小福一聲聲的話語,道出了底層人的無奈。
玉暖避開了王小福的眼睛,不敢看著他眼中對命運不公的控訴。玉暖知道自己說什麽,都是無法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考慮。
“王小福,我們沒有這樣想,我知道你們活的艱難,可是,世上可憐之人很多,如果人人都放棄了自己的良心,隻為活下去,那麽我們這個時代將無法延續下去。”
鄭之和語重心長的說道。
“鄭先生,不是這樣的,我們這裏的人都是很善良的,打劫這件事隻有我們幾個哥們參與了,剩下他們都不知道。”
王小福著急的解釋道。
王小福的意思,是想要將那些普通人分割開了,如果玉暖他們還是想要他們去官府投案自首,也希望玉暖他們能放過這些普通人。
“我知道了,可是他們也知道你們在做什麽,也坦然接受了。”
玉暖有點看不懂鄭之和的想法態度了,玉暖覺得鄭之和不是一個沒有慈悲之心的人,所以不會一直抓著王小福這些不放。
玉暖想要開口為王小福他們說話,卻被江堇楓拉住了手腕,對著她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多說。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說,玉暖還是聽從了江堇楓,沒有說話。
王小福看到鄭之和並沒有因為他們這些人可憐,而同情他們,臉上的絕望掩飾不住,是不是他們注定是沒法逃脫罪名了。
“鄭先生,謝小姐,我求求你們放過外麵的那些村民,我給你你們跪下磕頭了。”
王小福從凳子上滑下,跪在地上,準備要磕頭。卻被鄭之和伸手抵住,說:“你先起來,起來我們慢慢聊。”
江堇楓站起來,一隻手就將王小福拉著站起來。
“王小福,我們沒有想找普通村民的麻煩的,你就放心吧!”
玉暖笑著說道。
“對了,你還沒有迴答剛才鄭伯伯問的前兩個問題了?”
剛才王小福隻顧著緊張了,根本不記得這位鄭先生提問的問題了,於是小心翼翼的問道:“謝小姐,我記性不好,你能不能提示一下鄭先生的問題了?”
王小福發現,雖然玉暖武功高強,可是最為心軟,所以問到她。
“就是你們村子怎麽來到這裏的,還有打劫了多久,有幾年?”
玉暖重複了下問題。
“三年前,我們村子遇到曆年來最為嚴重的幹旱,也不隻是我們村子,周圍所有的村子都一樣,為了活命,我們的老村長,也是現在村長的父親,當機立斷帶著我開始往南方逃亡,路上,因為有老村長坐鎮,我們村的村民比較齊心,所以在逃亡的路上,我們沒有任何的傷亡,不像是其他一起逃亡的同行人,他們為了點食物水,互相的殺害,損失嚴重。”
“當時,其他人的所帶的食物都吃完了,我們村省著吃,還有些剩餘,可是路程還很遙遠,老村長擔心這些人,餓極了什麽事都做得出來,於是就帶著我們走了另外的一條路,沒想到誤打誤撞,來到這個山穀,這裏有水,適合宜居,然後老村長就我們整個村子定居在這裏,想著等幹旱過去了,我們再迴到原來的村子裏。”
王小福講述著,想起老村長的去世,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