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常氏惡語相向,誓要為常家討迴公道
王府老封君帶著七個媳婦鬧和離 作者:瑾瑾有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卿如塵離開後,母子倆相顧無言。
良久,宋謹央終於打破平靜。
“黎兒,你可怪娘,瞞著你真正的身份?”
宋黎搖搖頭。
“娘,不論您是什麽身份,都是我的娘!
您既然瞞著我,自然有您的考量。
我,隻是有些吃驚罷了!”
宋謹央淚盈於睫,聲音哽咽。
“不怪娘就好,不怪娘就好!
黎兒,你的名字已入了皇家玉牒,是你皇上舅舅親自造的冊。”
宋黎雖然吃驚,仍很鎮定。
他的麵上並無初聽消息的欣喜若狂,也無亦悲亦喜的命運感慨。
從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碼頭苦力、一個潦倒淒苦的底層平民,到如今入了六部,一躍成為高人一等的少爺,記入皇家玉牒,他的心性始終沒有改變。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就是宋黎這樣的人。
宋謹央露出讚歎的笑容。
這個孩子,早年受苦的經曆,反倒磨練了他的意誌。
被“南尋鶴”教養的幾年,打下他一生清正為人的基礎。
“南尋鶴”,自己真正的恩人,待了結大事,自己定要親自祭奠一番。
卿如煙從床榻上悠悠睜開眼睛。
一瞬的迷糊後,發現竟迴到了自己的家。
清醒過來,便恨得牙癢癢。
該死的哥哥,竟然這般戲弄她。
她的記憶斷在拜見宋謹央之後。
那個不怒自威、目露精光、剛柔並濟的老夫人,令她莫名膽寒。
下一秒,自己竟暈了過去。
一定是哥哥做了手腳。
她立刻起身趕到前院逼問。
得知真相後,頓時氣得七竅冒煙。
翻來覆去一夜未眠後,她趁卿如塵尚在熟睡之際,潛入他的院子,悄無聲息地摘下他隨身荷包,從裏邊摸出一塊冷冰冰的方形石塊,又放迴去一塊差不多的,退了出去。
她不知道的事,朝裏側臥在床榻上的卿如塵,微微扯了扯唇角,露出得逞的笑容。
沒過幾日,常家的判決下來了。
令人大為吃驚的是,並不是原先以為的斬立決,而是改判流放,一家子即日起程,去了荒無人煙的漠北。
常嬌哭著去送別,給常家老太太遞上裝有吃用的包袱,又打點了押解的差人。
這才同家人揮淚道別。
常老太太眼神複雜地看著孫女。
沒想到最後力挽狂瀾,救下常家滿門婦孺的,竟然是這個不起眼的孫女。
她在囚車啟動時,終於輕輕地吐出了三個字:“對不起!”
可惜的是,常家並未能安全地抵達漠北。
半道遭遇山匪,全家除了一個小孫子,全都身首異處。
宋謹央收到消息的時候,她正在抄經。
金色的經文,在筆下閃著耀眼的光芒。
劉嬤嬤帶來了常家的消息。
“夫人,常家出事了!半道遇上山匪!”
宋謹央握筆的手一頓,擱下筆蹙著眉頭問。
“人,救下了嗎?”
劉嬤嬤一怔,剛想開口。
哪裏還有活口?
角落裏冒出一道人影,單膝跪地。
“啟稟夫人,奴才到的晚了,隻救下一個孩子。”
“好生安置,將消息遞給薛至!”
薛至剛剛下衙迴到府裏,管家便迎了上來。
“大爺,您上次搭救之人,想求見您!”
薛至想起來,當初迴京時,路遇血人,以為他斷了氣,卻在好心挖坑掩埋時,那人發出低低的呻吟聲。
隨行的大夫立刻施救,這才從鬼門關拉迴一條命。
因為受傷嚴重,暫時將人安置在自己的莊子上。
當初說好,傷好了便自行離開。
“他可有說什麽事?”
管家有些為難。
“他,想留下!隻是……”
“那就讓他留下,安排他做一些活計。”
管家應了聲退下。
腹誹:這人當真奇怪,一直說要離開。結果某日收到一封信後,瞬間嚎啕大哭,從此竟再也不提離開的事。
今日竟還提出要留下做活。
大爺是個膽大的,這種來曆不明的人竟然也敢留下?
可他一介奴才,府裏的事哪裏容得他做主?
薛至腳步沉重地來到正房,常嬌正倚窗縫著衣衫。
見薛至進來,立刻起身相迎。
兩人成婚不過半年,卻聚少離多,相敬如賓。
薛至盤算了半日,最後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常家出事了,路遇山匪,除了你大伯的小孫子,其餘人全部喪命。”
常嬌的笑容倏然隱沒,臉上血色盡褪,杏眼裏瞬間盈滿了淚水。
下一秒,整個人顫抖起來,唿吸逐漸粗重,臉色白了又白,再也支撐不住倒下。
“來人!”
薛至一把扶住她,讓她在貴妃榻上坐下。
“請大夫!”
常氏搖搖頭,軟軟地跪在地上,聲聲哀求。
“爺,求您,幫我找迴小侄子。他還那麽小,常家,常家不能絕後。”
薛至微微點了點頭。
“放心,我已命人趕去。”
“大人,常家入獄前,曾向我討要過一塊石頭,是當初大伯母給我的添妝。我,給了表哥。
後來,我通過卿如煙要迴石頭,將它給了姑母!”
常嬌強忍悲痛,一字一句陳述實情。
薛至默默看她一眼,聽到下人稟報“大夫來了”,叮嚀一句“好生休息”,便出了屋。
常氏聽說常家人被殺,瞬間怔住。
同常嬌一般,先是渾身顫抖,繼而大叫一聲,“嗵”的倒地,沒一會兒,身下血紅一片,五個月成型的男胎流掉了。
她連番受打擊,日夜以淚洗麵。
原本奉旨而建的佛堂,成了她的救贖。
出了小月,日夜在裏麵“篤篤篤”敲木魚念經。
整個孫府經此一事,也倍受打擊。
老夫人戴氏痛徹心扉,好不容易得的大孫子,就這麽沒了。
擱誰誰不傷心?
“常氏怎麽樣了?”
下人迴稟:“……日夜為常家人,還有小小少爺誦經!”
正說著話,下人稟報太師夫人汪氏來了。
戴氏強打精神迎了出來。
“老夫人,有失遠迎,您怎的親自前來?”
“怎麽,不許我來?”
汪氏語氣沉重道,“就許你倆時常惦記我,時時祭拜太師,就不許我來關心你們?”
戴氏聞言,悲從中來。
一邊抹淚一邊道:“好不容易得的大孫子……”
汪氏歎了口氣,在上首坐下,拍了拍戴氏的手。
“節哀順變!孩子,總還會有的!”
“也隻能這麽想了。”
原本在佛堂裏敲著木魚的常氏,聽下人說太師夫人來了,眸子倏然大睜,目中射出強烈的恨意,放下木魚,便衝去了主院。
一路走一路叫囂。
“汪氏,你不做人事!分明說拿到石頭便饒我常家不死!你竟然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我要去敲聞登鼓,我要去告你的禦狀!!!”
良久,宋謹央終於打破平靜。
“黎兒,你可怪娘,瞞著你真正的身份?”
宋黎搖搖頭。
“娘,不論您是什麽身份,都是我的娘!
您既然瞞著我,自然有您的考量。
我,隻是有些吃驚罷了!”
宋謹央淚盈於睫,聲音哽咽。
“不怪娘就好,不怪娘就好!
黎兒,你的名字已入了皇家玉牒,是你皇上舅舅親自造的冊。”
宋黎雖然吃驚,仍很鎮定。
他的麵上並無初聽消息的欣喜若狂,也無亦悲亦喜的命運感慨。
從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碼頭苦力、一個潦倒淒苦的底層平民,到如今入了六部,一躍成為高人一等的少爺,記入皇家玉牒,他的心性始終沒有改變。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就是宋黎這樣的人。
宋謹央露出讚歎的笑容。
這個孩子,早年受苦的經曆,反倒磨練了他的意誌。
被“南尋鶴”教養的幾年,打下他一生清正為人的基礎。
“南尋鶴”,自己真正的恩人,待了結大事,自己定要親自祭奠一番。
卿如煙從床榻上悠悠睜開眼睛。
一瞬的迷糊後,發現竟迴到了自己的家。
清醒過來,便恨得牙癢癢。
該死的哥哥,竟然這般戲弄她。
她的記憶斷在拜見宋謹央之後。
那個不怒自威、目露精光、剛柔並濟的老夫人,令她莫名膽寒。
下一秒,自己竟暈了過去。
一定是哥哥做了手腳。
她立刻起身趕到前院逼問。
得知真相後,頓時氣得七竅冒煙。
翻來覆去一夜未眠後,她趁卿如塵尚在熟睡之際,潛入他的院子,悄無聲息地摘下他隨身荷包,從裏邊摸出一塊冷冰冰的方形石塊,又放迴去一塊差不多的,退了出去。
她不知道的事,朝裏側臥在床榻上的卿如塵,微微扯了扯唇角,露出得逞的笑容。
沒過幾日,常家的判決下來了。
令人大為吃驚的是,並不是原先以為的斬立決,而是改判流放,一家子即日起程,去了荒無人煙的漠北。
常嬌哭著去送別,給常家老太太遞上裝有吃用的包袱,又打點了押解的差人。
這才同家人揮淚道別。
常老太太眼神複雜地看著孫女。
沒想到最後力挽狂瀾,救下常家滿門婦孺的,竟然是這個不起眼的孫女。
她在囚車啟動時,終於輕輕地吐出了三個字:“對不起!”
可惜的是,常家並未能安全地抵達漠北。
半道遭遇山匪,全家除了一個小孫子,全都身首異處。
宋謹央收到消息的時候,她正在抄經。
金色的經文,在筆下閃著耀眼的光芒。
劉嬤嬤帶來了常家的消息。
“夫人,常家出事了!半道遇上山匪!”
宋謹央握筆的手一頓,擱下筆蹙著眉頭問。
“人,救下了嗎?”
劉嬤嬤一怔,剛想開口。
哪裏還有活口?
角落裏冒出一道人影,單膝跪地。
“啟稟夫人,奴才到的晚了,隻救下一個孩子。”
“好生安置,將消息遞給薛至!”
薛至剛剛下衙迴到府裏,管家便迎了上來。
“大爺,您上次搭救之人,想求見您!”
薛至想起來,當初迴京時,路遇血人,以為他斷了氣,卻在好心挖坑掩埋時,那人發出低低的呻吟聲。
隨行的大夫立刻施救,這才從鬼門關拉迴一條命。
因為受傷嚴重,暫時將人安置在自己的莊子上。
當初說好,傷好了便自行離開。
“他可有說什麽事?”
管家有些為難。
“他,想留下!隻是……”
“那就讓他留下,安排他做一些活計。”
管家應了聲退下。
腹誹:這人當真奇怪,一直說要離開。結果某日收到一封信後,瞬間嚎啕大哭,從此竟再也不提離開的事。
今日竟還提出要留下做活。
大爺是個膽大的,這種來曆不明的人竟然也敢留下?
可他一介奴才,府裏的事哪裏容得他做主?
薛至腳步沉重地來到正房,常嬌正倚窗縫著衣衫。
見薛至進來,立刻起身相迎。
兩人成婚不過半年,卻聚少離多,相敬如賓。
薛至盤算了半日,最後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常家出事了,路遇山匪,除了你大伯的小孫子,其餘人全部喪命。”
常嬌的笑容倏然隱沒,臉上血色盡褪,杏眼裏瞬間盈滿了淚水。
下一秒,整個人顫抖起來,唿吸逐漸粗重,臉色白了又白,再也支撐不住倒下。
“來人!”
薛至一把扶住她,讓她在貴妃榻上坐下。
“請大夫!”
常氏搖搖頭,軟軟地跪在地上,聲聲哀求。
“爺,求您,幫我找迴小侄子。他還那麽小,常家,常家不能絕後。”
薛至微微點了點頭。
“放心,我已命人趕去。”
“大人,常家入獄前,曾向我討要過一塊石頭,是當初大伯母給我的添妝。我,給了表哥。
後來,我通過卿如煙要迴石頭,將它給了姑母!”
常嬌強忍悲痛,一字一句陳述實情。
薛至默默看她一眼,聽到下人稟報“大夫來了”,叮嚀一句“好生休息”,便出了屋。
常氏聽說常家人被殺,瞬間怔住。
同常嬌一般,先是渾身顫抖,繼而大叫一聲,“嗵”的倒地,沒一會兒,身下血紅一片,五個月成型的男胎流掉了。
她連番受打擊,日夜以淚洗麵。
原本奉旨而建的佛堂,成了她的救贖。
出了小月,日夜在裏麵“篤篤篤”敲木魚念經。
整個孫府經此一事,也倍受打擊。
老夫人戴氏痛徹心扉,好不容易得的大孫子,就這麽沒了。
擱誰誰不傷心?
“常氏怎麽樣了?”
下人迴稟:“……日夜為常家人,還有小小少爺誦經!”
正說著話,下人稟報太師夫人汪氏來了。
戴氏強打精神迎了出來。
“老夫人,有失遠迎,您怎的親自前來?”
“怎麽,不許我來?”
汪氏語氣沉重道,“就許你倆時常惦記我,時時祭拜太師,就不許我來關心你們?”
戴氏聞言,悲從中來。
一邊抹淚一邊道:“好不容易得的大孫子……”
汪氏歎了口氣,在上首坐下,拍了拍戴氏的手。
“節哀順變!孩子,總還會有的!”
“也隻能這麽想了。”
原本在佛堂裏敲著木魚的常氏,聽下人說太師夫人來了,眸子倏然大睜,目中射出強烈的恨意,放下木魚,便衝去了主院。
一路走一路叫囂。
“汪氏,你不做人事!分明說拿到石頭便饒我常家不死!你竟然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我要去敲聞登鼓,我要去告你的禦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