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一家人一起湊錢
七零重生就分家,冷麵軍官霸道寵 作者:牆外行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圓就把老師的話又給細細地說了一遍,“我們都覺得這機會難得,而且可以解決爸媽和安安的戶口。”
再說......現在李隊長在大隊裏一手遮天,雖說沒有之前得民心,但因為手腕強硬,目前還是能壓住大隊裏各種流言。
不過,他們家算是夾在這中間,尤其是元良,就是個活靶子。
未必是真的想讓他迴去,但能打擊到李隊長,那不介意拿著元良說說事兒了。
元昭和李誌成對視一眼,沒想到家裏現在還有這麽大的事兒。
但這個事兒,就像是方圓說得,怎麽看都是一個好事兒。
“既然我們現在有這個機會,我們肯定也是支持你們的。爸媽要是錢不湊手的話,我們倆也能湊上一些。”
李誌成雖然沒說話,但從他的表情來看,也是很讚同這事兒的。
家裏有人在首都,不管是他們,還是孩子們,之後也能多一條出路。
尤其是......夫妻倆之前還去南方走了一圈,加上元滿時不時也帶迴來一些外麵的消息,他們對於外麵的形勢還是有些了解的。
元良和李翠花滿是高興,雖說是重組家庭,但每個人的心都在一塊,勁兒能往一處使,這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我和你媽手裏有一些存款,你們肯定都要幫我湊上一些,迴頭我們去首都,爭取找能掙錢的活兒。”
孩子有心,但老兩口也不打算白拿孩子的錢。
元瑤趕緊道,“爸是退休軍人,又當過大隊長,迴頭我問問編輯,看看能不能介紹一個工作,不工作也沒關係,我和江城每個月會給家裏交錢的,你們本就是為了我們才去首都......”
“說這些就沒意思,你現在確實不方便有困難,我們能幫就幫你一把。”
再說元瑤和江城也是厚道人,那在島上的時候,什麽東西都給寄過來,他們倆逢年過節走禮都不知道多省心。
元昭這話聽得元瑤心裏暖暖的。
家裏孩子關係處的好,老兩口滿懷欣慰,吃完飯,把三個孩子打發去聽收音機,他們開始算錢。
“我們老兩口手裏有一千多塊錢,這肯定是不夠的。”
元滿手上有兩萬多,不過想想他的工作性質,也是不怎麽驚訝。
方圓手裏也有個一千多,方誌手裏還蠻多的,這些年的津貼除了給家裏寄,就沒怎麽花,有個一萬多塊錢。
最讓人驚訝的是元瑤,她手裏居然還有快兩萬塊錢,還沒算上江城的津貼。
“你怎麽有這麽多?”
“我小說出版之後,版權費高,而且現在我的稿費是市麵上最高檔,買的越好我拿的錢越多。”
元瑤簡單解釋了一下,不過即使能想通還是很驚訝。
他們之前確實感覺元瑤的小說賣得不錯,縣城裏還經常聽到情節討論,但這麽掙錢......屬實是完全沒想到。
元良細細琢磨了一番,“要是這麽算的話,我們就能買個大一些的院子,爭取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
元昭趕緊道,“我和李誌成手裏能有五千塊錢,到時候我就給你們寄過去。”
元瑤也算了算,“我感覺這麽多錢......確實能買個大的。”
“我們買票本來就比較早,到時候我們早些去看看。”
“行!”
畢竟是添置家產,即使還沒買到手,一家人也很是激動。
“之後放暑假了,不行就讓博文他們去首都玩一圈,我們自己有房子,住起來也方便。”
“那他們肯定求之不得!”
元良看著大家高興的樣子,趕緊道,“這個事兒出了門誰也別說,我們低調點兒。”
他和老伴這次開介紹信就是去送孩子上學,之後要是轉戶口的話,可能就需要迴來一次了。
“我們都知道。”
自從元良不當這大隊長之後,全家人比之前放開了一些,但也低調了一些。
沒什麽事兒的話,都不太願意和大隊的人來往。
興奮了一晚上,第二天理所當然的都起遲了。
李翠花一大早就開始蒸包子,那個小的野豬肉給留了下來,她準備包點兒油渣包子吃。
元瑤和元昭起床之後過去給她幫忙,“我專門把豬頭給留下了,等下午我就給鹵出來,晚上你們迴去的時候,帶迴家去吃。”
“我們這山上東西還真是不少,李隊長要是有門路,還不如去上山碰碰運氣,要是運氣好,給大家分點兒肉,不比現在好?”
元昭自從知道李隊長上任後幹得那些事兒,就一直覺得......
這人要不是家裏有點兒關係,工作都難找。
元瑤小聲道,“他估計是知道了是誰在倒賣那些木炭,我估計就是沒辦法直接說出來,現在這麽嚴管著,工分也比之前記得嚴很多。”
“那這樣幹,隻會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吧。”
元昭不理解。
“但這事兒就算最後鬧到了領導麵前,也是李隊長有理,畢竟工分的核算標準是明晰的啊。”
“這怕不是他能想出來的點子吧?”
李翠花也跟著吐槽一句。
感覺自從李隊長上任之後,不管哪家都會在背後蛐蛐他。
三個人頓時在廚房裏笑開。
院子裏,幾個男人把家裏的糧食挨個搬出來,最近老兩口已經曬了不少,現在這些就是還沒曬的。
“爸,你這些糧食準備怎麽辦啊?”
“我們這次走會帶上一些,等我迴來遷戶口的時候再帶一部分,之後老三要是去首都就給我捎過去。”
元良早就想好了,這次要帶的,他準備今天就去大隊裏給磨出來。
元滿想了想,自己之後去首都可能不是很方便,就看自己同事去不去,不去的話就給他們寄過去。
幾個人慢慢張羅著,院子裏又曬滿了糧食。
李誌成讓三個孩子看著麻雀,別來偷吃,“你們乖一些,等一會兒給你們做好吃的。”
“知道了!”
現在糧食的珍貴自是不必多說,三個孩子很有計劃的沿著竹席中的縫隙遊走,把鳥兒趕得到處都是。
“來吃飯了!”
再說......現在李隊長在大隊裏一手遮天,雖說沒有之前得民心,但因為手腕強硬,目前還是能壓住大隊裏各種流言。
不過,他們家算是夾在這中間,尤其是元良,就是個活靶子。
未必是真的想讓他迴去,但能打擊到李隊長,那不介意拿著元良說說事兒了。
元昭和李誌成對視一眼,沒想到家裏現在還有這麽大的事兒。
但這個事兒,就像是方圓說得,怎麽看都是一個好事兒。
“既然我們現在有這個機會,我們肯定也是支持你們的。爸媽要是錢不湊手的話,我們倆也能湊上一些。”
李誌成雖然沒說話,但從他的表情來看,也是很讚同這事兒的。
家裏有人在首都,不管是他們,還是孩子們,之後也能多一條出路。
尤其是......夫妻倆之前還去南方走了一圈,加上元滿時不時也帶迴來一些外麵的消息,他們對於外麵的形勢還是有些了解的。
元良和李翠花滿是高興,雖說是重組家庭,但每個人的心都在一塊,勁兒能往一處使,這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我和你媽手裏有一些存款,你們肯定都要幫我湊上一些,迴頭我們去首都,爭取找能掙錢的活兒。”
孩子有心,但老兩口也不打算白拿孩子的錢。
元瑤趕緊道,“爸是退休軍人,又當過大隊長,迴頭我問問編輯,看看能不能介紹一個工作,不工作也沒關係,我和江城每個月會給家裏交錢的,你們本就是為了我們才去首都......”
“說這些就沒意思,你現在確實不方便有困難,我們能幫就幫你一把。”
再說元瑤和江城也是厚道人,那在島上的時候,什麽東西都給寄過來,他們倆逢年過節走禮都不知道多省心。
元昭這話聽得元瑤心裏暖暖的。
家裏孩子關係處的好,老兩口滿懷欣慰,吃完飯,把三個孩子打發去聽收音機,他們開始算錢。
“我們老兩口手裏有一千多塊錢,這肯定是不夠的。”
元滿手上有兩萬多,不過想想他的工作性質,也是不怎麽驚訝。
方圓手裏也有個一千多,方誌手裏還蠻多的,這些年的津貼除了給家裏寄,就沒怎麽花,有個一萬多塊錢。
最讓人驚訝的是元瑤,她手裏居然還有快兩萬塊錢,還沒算上江城的津貼。
“你怎麽有這麽多?”
“我小說出版之後,版權費高,而且現在我的稿費是市麵上最高檔,買的越好我拿的錢越多。”
元瑤簡單解釋了一下,不過即使能想通還是很驚訝。
他們之前確實感覺元瑤的小說賣得不錯,縣城裏還經常聽到情節討論,但這麽掙錢......屬實是完全沒想到。
元良細細琢磨了一番,“要是這麽算的話,我們就能買個大一些的院子,爭取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
元昭趕緊道,“我和李誌成手裏能有五千塊錢,到時候我就給你們寄過去。”
元瑤也算了算,“我感覺這麽多錢......確實能買個大的。”
“我們買票本來就比較早,到時候我們早些去看看。”
“行!”
畢竟是添置家產,即使還沒買到手,一家人也很是激動。
“之後放暑假了,不行就讓博文他們去首都玩一圈,我們自己有房子,住起來也方便。”
“那他們肯定求之不得!”
元良看著大家高興的樣子,趕緊道,“這個事兒出了門誰也別說,我們低調點兒。”
他和老伴這次開介紹信就是去送孩子上學,之後要是轉戶口的話,可能就需要迴來一次了。
“我們都知道。”
自從元良不當這大隊長之後,全家人比之前放開了一些,但也低調了一些。
沒什麽事兒的話,都不太願意和大隊的人來往。
興奮了一晚上,第二天理所當然的都起遲了。
李翠花一大早就開始蒸包子,那個小的野豬肉給留了下來,她準備包點兒油渣包子吃。
元瑤和元昭起床之後過去給她幫忙,“我專門把豬頭給留下了,等下午我就給鹵出來,晚上你們迴去的時候,帶迴家去吃。”
“我們這山上東西還真是不少,李隊長要是有門路,還不如去上山碰碰運氣,要是運氣好,給大家分點兒肉,不比現在好?”
元昭自從知道李隊長上任後幹得那些事兒,就一直覺得......
這人要不是家裏有點兒關係,工作都難找。
元瑤小聲道,“他估計是知道了是誰在倒賣那些木炭,我估計就是沒辦法直接說出來,現在這麽嚴管著,工分也比之前記得嚴很多。”
“那這樣幹,隻會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吧。”
元昭不理解。
“但這事兒就算最後鬧到了領導麵前,也是李隊長有理,畢竟工分的核算標準是明晰的啊。”
“這怕不是他能想出來的點子吧?”
李翠花也跟著吐槽一句。
感覺自從李隊長上任之後,不管哪家都會在背後蛐蛐他。
三個人頓時在廚房裏笑開。
院子裏,幾個男人把家裏的糧食挨個搬出來,最近老兩口已經曬了不少,現在這些就是還沒曬的。
“爸,你這些糧食準備怎麽辦啊?”
“我們這次走會帶上一些,等我迴來遷戶口的時候再帶一部分,之後老三要是去首都就給我捎過去。”
元良早就想好了,這次要帶的,他準備今天就去大隊裏給磨出來。
元滿想了想,自己之後去首都可能不是很方便,就看自己同事去不去,不去的話就給他們寄過去。
幾個人慢慢張羅著,院子裏又曬滿了糧食。
李誌成讓三個孩子看著麻雀,別來偷吃,“你們乖一些,等一會兒給你們做好吃的。”
“知道了!”
現在糧食的珍貴自是不必多說,三個孩子很有計劃的沿著竹席中的縫隙遊走,把鳥兒趕得到處都是。
“來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