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搬遷京市
學玩遊戲,40歲阿姨開掛逆襲 作者:愛此番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月初的清晨,袁家小院的樹上知了叫得正歡。
袁寶剛幫外婆晾好衣服,就聽見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刹車聲。
\"請問這是袁寶同學家嗎?\"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身後還跟著兩個提著公文包的年輕人。
袁爸聞聲從屋裏出來,疑惑地問:\"您是?\"
\"您好!我是清大招生辦的李主任。\"中年男子熱情地伸出手,\"專程來拜訪袁寶同學和保國同學。\"
袁爸還沒反應過來,又一輛黑色轎車停在了門口。
這次下來的是複大招生組的老師,手裏還捧著一大束鮮花。
不到半小時,袁家院子裏已經擠滿了來自各大名校的招生老師。
華大、浙大、交大...甚至連遠在南方的嶺大都派了專人過來。
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親切的笑容,手裏拿著厚厚的招生簡章和優厚的獎學金方案。
\"袁寶同學,我們清大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外加每年兩萬元的生活補助...\"
\"複大可以為你們兄妹提供優質的宿舍,還有出國交流的機會...\"
\"我們浙大的醫學院是全國頂尖的...\"
袁寶和保國被圍在中間,耳邊全是各校開出的優厚條件。
外公坐在堂屋的主位上,笑得合不攏嘴,這場景比他當年當兵時立了功還要風光。
\"各位老師,\"袁寶終於站起身,禮貌地說,\"非常感謝您們的厚愛。不過我和哥哥已經決定去京大了。\"
院子裏頓時安靜下來。
清大的李主任不甘心地追問:\"是因為保送協議嗎?那個可以重新談的!以你們的成績,任何專業都可以選...\"
\"不是的,\"保國笑著解釋,\"我們早就想好要去京大了。\"
招生老師們麵麵相覷。
最終,還是複大的老師先歎了口氣:\"好吧,尊重你們的選擇。不過...\"
他突然從公文包裏掏出兩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們學校的紀念品,還請收下。\"
其他學校的老師見狀,也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禮物。
不一會兒,袁家的八仙桌上就堆滿了各校的紀念品——燙金的筆記本、精致的校徽、限量版的鋼筆...
等最後一位招生老師離開,袁媽看著滿桌的禮物,哭笑不得:\"這陣勢,比過年還熱鬧。\"
當天晚上,袁家開了個家庭會議,討論兄妹倆的專業選擇。
\"保送名額隻限定數學係,\"外公抽著旱煙說,\"現在可以隨便選了,你們有什麽想法?\"
保國撓撓頭:\"我數學是好,但不想一輩子研究理論...\"他求助地看向袁寶,\"小妹,你有什麽建議?\"
袁寶眼睛一亮。
她早就等著這個機會了:\"哥,你聽說過電子商務嗎?\"
\"電子商務?\"全家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就是利用電子技術做商業活動,\"袁寶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比如用計算機處理訂單,通過網絡進行交易...\"
保國聽得兩眼放光:\"這個好!既用到數學,又跟實際結合!\"他轉向袁爸,\"老爸,我覺得這個專業很適合我。\"
袁爸雖然不太懂這些新名詞,但看到兒子這麽有興趣,也就點頭同意了。
\"那你呢?\"袁媽關切地問袁寶。
\"我想學醫。\"袁寶堅定地說,\"具體來說,是中醫藥研究方向。\"
這個決定讓全家人都很驚訝。
隻有外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寶丫頭有這方麵的天賦,學這個好啊!\"
袁寶沒有說出口的是,她選擇醫學不僅因為係統提示的中醫製藥天賦,更因為她知道未來醫藥行業的重要性。
有了係統加持,她或許能在這個領域做出非凡的成就。
專業確定後,袁寶和保國正式向京大提交了申請。
校方很是重視,快速批準,連同錄取通知書也一起送達。
燙金的信封裏,除了正式的錄取文件,還有校長親筆寫的祝賀信,以及一份優厚的獎學金協議。
確定了專業以後,袁寶一家加緊遷往京市的計劃。
這天早上,袁家小院裏一片忙碌景象。
樹下的石桌上攤開著一張搬家清單,袁寶正用紅筆在上麵勾勾畫畫。
\"外婆,您那些醃菜壇子真的不用帶了,\"袁寶無奈地勸道,\"京市什麽都能買到。\"
外婆抱著她最心愛的青花瓷壇,固執地搖頭:\"外麵買的哪有自家醃的好吃?這壇子跟了我三十年了,必須帶著!\"
袁爸和保國正在廂房裏打包書籍。
保國拿起一本泛黃的《三國演義》,這是外公當年送給他的第一本課外書。\"爸,這些書都帶上吧?\"
\"帶,都帶上。\"袁爸擦了擦額頭的汗,\"你外公說了,一個家沒有書,就像人沒了魂兒。\"
大姨的房間最簡單,除了幾件換洗衣物,就隻帶了她用了十幾年的縫紉機和一箱子布料。
\"這些可都是我的寶貝,\"大姨撫摸著縫紉機光滑的台麵,\"到了京市,我就指著它們開裁縫鋪呢。\"
袁媽在廚房裏清點要帶的幹貨:自家曬的香菇、外婆特製的辣椒醬、還有一小罐珍藏的野蜂蜜。
\"寶啊,你確定李經理會定期來照看房子?我那幾盆蘭花可得有人澆水。\"
\"媽,您放心,\"袁寶一邊疊衣服一邊迴答,\"李經理答應每周都派人來打掃,還會幫我們收著信件。\"
八月八號這天,全家人聚在堂屋開了最後一次家庭會議。
袁爸鄭重地說:\"明天貨車就來拉大件,後天咱們第一批人就出發。
我們一家帶著外公外婆和大姨先過去安頓,他舅一家月底跟著來,他小姨一家等孩子開學前再搬。\"
小姨夫點點頭:\"我這邊工作交接還需要點時間,九月初肯定到。\"
舅舅拍著胸脯保證:\"我已經跟單位裏說好了,這月底就走。小山轉學的事,還得麻煩寶丫頭再跟陳大佬打個招唿。\"
袁寶把大家的行程都記在小本子上,又確認了一遍火車票的時間。
雖然京市的四合院早就準備妥當,但這次搬家對全家人來說,仍然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夜深人靜時,袁寶獨自站在院子裏,望著這個也才生活不久的家。
月光下的青磚灰瓦顯得格外溫柔,牆角那株她小時候種下的月季正在夜風中輕輕搖曳。
\"舍不得?\"袁媽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
袁寶輕輕靠在母親肩上:\"有點。不過更多的是期待。
\"她仰頭看向滿天繁星,\"媽,咱們在京市的新生活肯定會更精彩的!\"
袁媽笑著摟住女兒的肩膀:\"不管怎樣,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日子。\"
兩天後的清晨,三輛貨車停在了袁家門口。
工人們小心地搬運著為數不多的家具和大件行李。
鄰居們紛紛前來送行,王嬸還特意煮了一鍋茶葉蛋讓他們路上吃。
\"到了記得寫信啊!\"
\"過年一定要迴來看看!\"
\"保重身體!\"
在眾人的祝福聲中,袁寶家第一批搬遷的成員坐上了開往火車站的麵包車。
袁寶剛幫外婆晾好衣服,就聽見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刹車聲。
\"請問這是袁寶同學家嗎?\"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身後還跟著兩個提著公文包的年輕人。
袁爸聞聲從屋裏出來,疑惑地問:\"您是?\"
\"您好!我是清大招生辦的李主任。\"中年男子熱情地伸出手,\"專程來拜訪袁寶同學和保國同學。\"
袁爸還沒反應過來,又一輛黑色轎車停在了門口。
這次下來的是複大招生組的老師,手裏還捧著一大束鮮花。
不到半小時,袁家院子裏已經擠滿了來自各大名校的招生老師。
華大、浙大、交大...甚至連遠在南方的嶺大都派了專人過來。
每個人臉上都掛著親切的笑容,手裏拿著厚厚的招生簡章和優厚的獎學金方案。
\"袁寶同學,我們清大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外加每年兩萬元的生活補助...\"
\"複大可以為你們兄妹提供優質的宿舍,還有出國交流的機會...\"
\"我們浙大的醫學院是全國頂尖的...\"
袁寶和保國被圍在中間,耳邊全是各校開出的優厚條件。
外公坐在堂屋的主位上,笑得合不攏嘴,這場景比他當年當兵時立了功還要風光。
\"各位老師,\"袁寶終於站起身,禮貌地說,\"非常感謝您們的厚愛。不過我和哥哥已經決定去京大了。\"
院子裏頓時安靜下來。
清大的李主任不甘心地追問:\"是因為保送協議嗎?那個可以重新談的!以你們的成績,任何專業都可以選...\"
\"不是的,\"保國笑著解釋,\"我們早就想好要去京大了。\"
招生老師們麵麵相覷。
最終,還是複大的老師先歎了口氣:\"好吧,尊重你們的選擇。不過...\"
他突然從公文包裏掏出兩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們學校的紀念品,還請收下。\"
其他學校的老師見狀,也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禮物。
不一會兒,袁家的八仙桌上就堆滿了各校的紀念品——燙金的筆記本、精致的校徽、限量版的鋼筆...
等最後一位招生老師離開,袁媽看著滿桌的禮物,哭笑不得:\"這陣勢,比過年還熱鬧。\"
當天晚上,袁家開了個家庭會議,討論兄妹倆的專業選擇。
\"保送名額隻限定數學係,\"外公抽著旱煙說,\"現在可以隨便選了,你們有什麽想法?\"
保國撓撓頭:\"我數學是好,但不想一輩子研究理論...\"他求助地看向袁寶,\"小妹,你有什麽建議?\"
袁寶眼睛一亮。
她早就等著這個機會了:\"哥,你聽說過電子商務嗎?\"
\"電子商務?\"全家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就是利用電子技術做商業活動,\"袁寶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比如用計算機處理訂單,通過網絡進行交易...\"
保國聽得兩眼放光:\"這個好!既用到數學,又跟實際結合!\"他轉向袁爸,\"老爸,我覺得這個專業很適合我。\"
袁爸雖然不太懂這些新名詞,但看到兒子這麽有興趣,也就點頭同意了。
\"那你呢?\"袁媽關切地問袁寶。
\"我想學醫。\"袁寶堅定地說,\"具體來說,是中醫藥研究方向。\"
這個決定讓全家人都很驚訝。
隻有外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寶丫頭有這方麵的天賦,學這個好啊!\"
袁寶沒有說出口的是,她選擇醫學不僅因為係統提示的中醫製藥天賦,更因為她知道未來醫藥行業的重要性。
有了係統加持,她或許能在這個領域做出非凡的成就。
專業確定後,袁寶和保國正式向京大提交了申請。
校方很是重視,快速批準,連同錄取通知書也一起送達。
燙金的信封裏,除了正式的錄取文件,還有校長親筆寫的祝賀信,以及一份優厚的獎學金協議。
確定了專業以後,袁寶一家加緊遷往京市的計劃。
這天早上,袁家小院裏一片忙碌景象。
樹下的石桌上攤開著一張搬家清單,袁寶正用紅筆在上麵勾勾畫畫。
\"外婆,您那些醃菜壇子真的不用帶了,\"袁寶無奈地勸道,\"京市什麽都能買到。\"
外婆抱著她最心愛的青花瓷壇,固執地搖頭:\"外麵買的哪有自家醃的好吃?這壇子跟了我三十年了,必須帶著!\"
袁爸和保國正在廂房裏打包書籍。
保國拿起一本泛黃的《三國演義》,這是外公當年送給他的第一本課外書。\"爸,這些書都帶上吧?\"
\"帶,都帶上。\"袁爸擦了擦額頭的汗,\"你外公說了,一個家沒有書,就像人沒了魂兒。\"
大姨的房間最簡單,除了幾件換洗衣物,就隻帶了她用了十幾年的縫紉機和一箱子布料。
\"這些可都是我的寶貝,\"大姨撫摸著縫紉機光滑的台麵,\"到了京市,我就指著它們開裁縫鋪呢。\"
袁媽在廚房裏清點要帶的幹貨:自家曬的香菇、外婆特製的辣椒醬、還有一小罐珍藏的野蜂蜜。
\"寶啊,你確定李經理會定期來照看房子?我那幾盆蘭花可得有人澆水。\"
\"媽,您放心,\"袁寶一邊疊衣服一邊迴答,\"李經理答應每周都派人來打掃,還會幫我們收著信件。\"
八月八號這天,全家人聚在堂屋開了最後一次家庭會議。
袁爸鄭重地說:\"明天貨車就來拉大件,後天咱們第一批人就出發。
我們一家帶著外公外婆和大姨先過去安頓,他舅一家月底跟著來,他小姨一家等孩子開學前再搬。\"
小姨夫點點頭:\"我這邊工作交接還需要點時間,九月初肯定到。\"
舅舅拍著胸脯保證:\"我已經跟單位裏說好了,這月底就走。小山轉學的事,還得麻煩寶丫頭再跟陳大佬打個招唿。\"
袁寶把大家的行程都記在小本子上,又確認了一遍火車票的時間。
雖然京市的四合院早就準備妥當,但這次搬家對全家人來說,仍然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夜深人靜時,袁寶獨自站在院子裏,望著這個也才生活不久的家。
月光下的青磚灰瓦顯得格外溫柔,牆角那株她小時候種下的月季正在夜風中輕輕搖曳。
\"舍不得?\"袁媽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
袁寶輕輕靠在母親肩上:\"有點。不過更多的是期待。
\"她仰頭看向滿天繁星,\"媽,咱們在京市的新生活肯定會更精彩的!\"
袁媽笑著摟住女兒的肩膀:\"不管怎樣,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日子。\"
兩天後的清晨,三輛貨車停在了袁家門口。
工人們小心地搬運著為數不多的家具和大件行李。
鄰居們紛紛前來送行,王嬸還特意煮了一鍋茶葉蛋讓他們路上吃。
\"到了記得寫信啊!\"
\"過年一定要迴來看看!\"
\"保重身體!\"
在眾人的祝福聲中,袁寶家第一批搬遷的成員坐上了開往火車站的麵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