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水泥生料總算調配好。


    期間,王琛讓王雲倉招募了一百多個長工,隻需要幹體力活,不需要什麽技術含量。


    這兩天他沒有去工地上看過進度,不過聽王雲倉說地基挖的差不多,邱公亮等人等著把大量水泥拖過去,王琛自然急於快點把水泥生產出來。


    兩千斤生料被裝在填上油紙的麻袋裏。


    足足裝了六輛驢車。


    王琛調配的水泥是425型號,表示二十八天抗壓強度42.5兆帕,水泥配方的原料是石灰石73.5%,粘土14.5%,鐵粉2%,這個強度的水泥能夠滿足當前工地所需,他暫時不需要去弄其他配方。


    至於煤10%則是要等到灼燒生料的時候加入。


    最後等到熟料出來,摻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礦渣進去就行。


    這些都需要他去燒窯親自去指導,讓窯裏工作的工人們全都記下來。


    先去了縣衙。


    丁縣丞接待的他,“布洲子,您總算把水泥原來送來了。”


    站在門口的王琛沒有接這句話,反而問道:“之前我和你們說過的立窯準備好了嗎?要是沒有立窯……”


    丁縣丞打斷道:“別說把窯稍微改建一下就行,就算沒有,隻要官府想要,幾天時間之內也能給你便一個出來!”


    王琛啊了一聲,“你們這麽能耐?”


    丁縣丞笑嗬嗬道:“天底下隻有官府不想辦的事情,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王琛撇撇嘴有些不以為然。


    你們辦不到的事情多了去呢,哥們兒叫你們弄個空調出來,有能耐嗎?不過他知道丁縣丞說的話其實狂妄程度並不大,古代官府真要幹一件事,相對而言還真不是什麽難事,特別是朝廷規定下來的事情,比方說長城,對於當時建造的國力來講,是個龐大工程,生產力那麽落後下,朝廷一聲令下,愣是靠著人力和牲畜,建造出舉世矚目的長城。


    當然了,若是按照現代社會的生產力和大型機械來講,想要建造個長城會很容易。


    這也是王琛為什麽鐵了心想在北宋發展電力的原因。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代文明用了幾年時間?從城市到公路,從公路到高鐵、飛機,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而電力正是科技發展最大的一個助力!


    王琛對丁縣丞的話有些不以為然。


    隨後,他親自帶著押送水泥生料的人,跟在丁縣丞後麵趕去剛剛改建完成的立窯。


    ……


    城外。


    向南走了半個時辰。


    窯所在地。


    這裏原本是燒窯,經過王琛要求,衙門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改造成了立窯。其實水泥燒製人類最早利用的是間歇式土窯,後來才發展成土立窯。


    既然王琛知道立窯比間歇式土窯有優勢,又不需要自己花錢,自然讓官府方麵按照他從現代社會帶來的土立窯改建。


    立窯休息的瓦房裏。


    四十多歲的窯工陳大笑吟吟道:“聽說咱們這裏以後要燒製別的東西了?還會派人來教咱們燒製?”


    “我也聽說了。”一個跟他長相很相似的陳二道:“好像說燒製什麽水泥,徐三,你聽到風聲了嗎?”


    徐三有點木訥,“不清楚。”


    陳大又對另外個十四五歲女工問道:“薛丫頭,你知道嗎?”


    那不顧形象坐在地上的小姑娘道:“我就每天幫您們打打下手,連您們老師傅都知道的事情,我怎麽可能知道呀。”


    因為理學還未出現,宋朝女性拋頭露麵出來工作的不在少數,隻不過絕大多數窮苦家女子都從事采桑養蠶的活,像薛丫頭來窯口幹活的小姑娘並不多,並不是沒有女性,隻是絕大多數都是已婚婦女,上了年紀那種。


    “我們是老師傅不假,可接下來要燒製什麽水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頭一遭啊。”陳二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道:“反正衙門那邊下令了,誰先學會燒製水泥,每個月工錢能漲五百文呢。”


    薛丫頭兩眼冒小星星道:“真的呀?學會了能多賺那麽多錢呢,我一定要學會。”


    “誰不想學會多賺點錢呢?”陳大道。


    陳二道:“對,咱們以前是一個窯口的,如今調到一起,還得互相幫助。”


    “要是有其他窯的人來,我建議啊,咱們盡量不要搭理。”陳二出餿主意道:“你們要明白,第一批學會的能多掙五百文,千萬別給其他窯調來的人先學會了。”


    薛丫頭沒啥主見,用力點頭道:“我聽您的。”


    徐三看都沒看他們,“……哦。”


    立窯這邊很多窯工都是從其他窯調過來的燒窯好手,除了薛丫頭和幾個婦女是派過來幹點雜活,其他一個個都是老師傅當中的老師傅,所以多多少少有點傲氣,當然,這個傲氣隻是相對於窯裏的工作人員而言,跟官府方麵他們可不敢。


    “誒,好像有人來了。”


    “車子裏拉了很多袋子啊。”


    他們都朝著大門口看過去。


    這時,王琛和丁縣丞帶著水泥生料來到休息屋子外麵的場地上,讓人把生料先卸下來。


    丁縣丞讓窯口的負責人長相奇醜略帶猥瑣的崔安把人叫過來,隨後吩咐道:“這裏跟你們以前幹的活完全不同,雖然還是燒窯,但是燒製什麽、怎麽燒製,都需要你們重新慢慢摸索,你們都是老師傅,我希望不會出什麽簍子。”


    王琛跟著說了句,“千萬別偷懶。”


    “是的,布洲子所言不差。”丁縣丞迎合了一句,隨即讓崔安介紹幾個骨幹老師傅。


    崔安開始一一介紹起來,“這是陳大陳二,兄弟倆,嗯,他們的大名就叫這個,他倆以前是在瓷窯裏幹活,因為燒出來的瓷器特別精美,我特地應了丁縣丞要求把人掉了過來,這位是徐三,也是他們一起的,至於這個小丫頭您叫她薛丫頭就行,專門打下手,另外還有些其他燒窯的老師傅暫時沒來得及調過來,幫工倒是調來一百來號人,沒和他們安排在一起,等幹活的時候讓薛丫頭去喊就行。”


    怪不得就看見三四個人呢。


    其實王琛心裏明白,今天主要是嚐試燒製水泥的最佳辦法,並不需要那麽多老師傅。


    等到燒製最佳辦法測試記錄下來後,到時窯口人手會越來越多,各種老師傅、幫工之類,反正官府想要生產的玩意,肯定不會耽誤進度。


    丁縣丞道:“布洲子,我還有點事情先走一步,晚點再過來。”


    崔安道:“我先去讓幫工們把窯準備一下,隨時開工。”


    兩人走了。


    隻剩下王琛和其他四個人。


    作為現代人的王琛沒什麽架子,而且他對有手藝的人比較佩服,主動上前自我介紹道:“你們好,我叫……”


    “你叫布洲子,我們剛才聽說了。”陳大接過話頭。


    得,他們還以為王琛名字叫布洲子呢。


    薛丫頭有些好奇道:“布這個姓氏很少見呀。”


    陳二打探王琛底細,“布洲子,看你衣著上等,家裏做什麽的?“


    王琛笑了笑,“開鋪子的。”


    薛丫頭奇怪道:“我看丁縣丞好像很看重你,難道你家鋪子開的很大嗎?”


    “還行吧。”王琛謙虛低調道:“承蒙丁縣丞看得起。”


    “那一定是你家裏長輩和丁縣丞關係不錯。”陳大以為王琛是關係戶,隨即道:“我癡長你幾歲,以後你就喚我一聲陳叔好了。”


    “行,陳叔。”王琛笑了笑,沒當迴事。


    一看王琛挺好說話,陳二倚老賣老道:“布小哥,要是燒窯方麵有什麽不懂的問題你盡管問我,雖然我和我兄長以前沒燒製過水泥,但好歹在窯裏幹了二十多年活,懂得肯定比你多。”


    王琛說道:“行,要是不懂請教你。”


    和手藝人沒什麽好裝逼的,況且王琛隻準備在這裏待一小段時間,隻要教這群人摸索出燒製水泥的最佳辦法就會離開,這群人不認識自己,他索性懶得提起,省的這群老師傅放不開手腳。像布洲子這種名號在古代官場的人聽來,很有可能覺得是爵位封號,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特別提醒,隻會認為名字就叫這個。


    這樣也好。


    相處起來比較輕鬆。uu看書 .uuknshu


    在現代社會生活慣了,王琛並不是太習慣古代的階級地位。


    那邊,徐三說了句,“我看你白白嫩嫩,要是粗活幹不動和我說聲,別累著了。”他雖然也覺得王琛是托關係進來混日子的,但挺好心,沒準備讓王琛幹什麽活。


    “謝了徐三叔。”王琛道。


    陳二蹙眉瞅了瞅徐三,好像不太滿意,畢竟古代學徒來學手藝,都要看老師傅臉色,他決定教教王琛規矩,於是道:“布小哥,知道學手藝該幹什麽嗎?屋子裏地有點髒,掃掃吧,還有,待會燒點熱水涼下,咱們燒窯會流很多汗,不喝水不行。”


    合著把我當學徒工了啊?


    還開始指揮起哥們兒幹活了?


    王琛樂嗬了,不過沒擺架子,索性道:“行,我先燒水再掃地,你們都坐著。”


    “謝謝了。”薛丫頭忙道,這活原本是她幹的。


    “嗯,不錯,年輕人不驕不躁,能學好手藝。”陳大誇了一句。


    王琛笑著搖搖頭,拿起掃帚開始掃地,陳二他們依舊紋絲不動坐著天南地北聊天。...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有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世狂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世狂人並收藏我在古代有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