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石守信拿出來的兩道題目,可是中國古代數學終極難題之二,然而王琛卻能夠輕輕鬆鬆解答,自然,造成了他們的震驚。


    其實並不是說中國古代數學不發達。


    相反,中國古代數學一直很發達,至少在近代之前,遙遙領先西方國家。


    隻是中國數學發展有幾個階段。


    其他不說了,黃金時期是宋元時期,其主要湧現了四位數學大家,人稱“宋元四大家”,分別是李治、秦九韶、楊輝和朱世傑。


    這四個人的著作,把中國古代數學推向最高峰。


    很可惜,距離如今時間最近的李治還未出生,某些數學問題解答非常複雜化。


    譬如石守信剛才出的兩道題目。


    在很多現代人看來,嗨,小學生都能解答。


    然而,在北宋初期,剛才那兩道題目並非沒有人能夠解答,有是肯定有的,但是能像王琛解答的那麽輕鬆,簡直聞所未聞。


    因為他用的是現代數學理論!


    說句不好聽的話,一個人若是把現代小學、初中數學整理一遍,拿到北宋來,絕對是數學行業開宗立派的大宗師!


    而王琛解答的兩道問題,屬於利用了孫子定理,也就是剩餘定理,一直要到南宋數學家秦九昭出現,才會解答起來變得容易。


    趙匡胤看向石守信,“石侍中,還有一題呢?”


    石守信看著眼前的王琛忍不住苦笑了一聲,他終於明白王琛的數學有多牛逼,倒是想第三題不用問了,可是看到幾個給他下重注的老兄弟眼巴巴瞧過來,隻好咬咬牙道:“還有第三題,你一定迴答不上來。”


    王琛以為他還在演戲呢,眨眨眼道:“盡管放馬過來。”


    高懷德、王明等人緊張啊,手心裏捏的全是汗,他們每個人都下了重注,多則兩千貫,少則一千貫,按照他們的俸祿來計算,差不多半年俸祿呢!


    薛居正、沈義倫他們則是好奇,好奇石守信還會拿出什麽難題來,當然,他們根本不懷疑王琛能夠輕而易舉解答出來。


    至於王繼恩和李繼隆兩人已經眉飛色舞,他們連著下了兩把都贏錢了,能不高興麽?


    石守信退無可退,隻好終極數學難題說了出來,“一雞翁價值為五錢,一雞母值三錢,三隻雞雛值一錢,且必須得三種雞都買,凡百錢買雞百隻,問雞翁、雞母、雞雛各幾何?”


    趙匡胤打趣道:“石侍中,該不會又沒答案吧?”


    這迴石守信自信滿滿道:“有。”


    薛居正看向王琛,求知若渴道:“靜海侯,迴答一下?”


    沈義倫等文官也豎起耳朵,聽得很仔細。


    王琛懶散道:“雞翁四隻,雞母十八隻,雞雛七十八隻。”


    聞言,石守信哈哈大笑,拍手道:“靜海侯,你還是出錯了。”


    趙匡胤問道:“難道正確答案不是這個?”


    薛居正等人還未計算,也同時看過去。


    “當然不是。”石守信自信滿滿道:“靜海侯算數還是差點啊。”


    高懷德、王仁等人長長吐出一口氣,總算不用賠錢了,他們忍不住對著石守信豎起大拇指,心說總算治住了那狂妄的小子。


    可是他們喜悅才剛剛誕生,王琛就撇撇嘴道:“你是想說雞翁八隻、雞母十一隻、雞雛八十一隻,還是雞翁十二隻、雞母四隻、雞雛八十四隻?”


    石守信呃了一聲,兩樣瞪大沒說話。


    沈義倫不解道:“靜海侯為何說了三個答案?”


    高懷德不懂裝懂,嘲笑道:“莫不是靜海侯以為多說幾個答案就能撞到了?”言罷,他看向石守信,“石侍中,把正確答案告訴他。”


    石守信無奈道:“剛才靜海侯已經說了,雞翁八隻、雞母十一隻、雞雛八十一隻,隻是老夫不懂他為何還說了另外兩個答案。”說著,他看向趙匡胤,“陛下,靜海侯答案三中一,算我贏,還是算他勝?”


    趙匡胤有點犯難起來,沉吟著沒說話。


    反倒是王琛笑吟吟看著眾人,對著薛居正打了個計算的手勢。


    薛居正眼前一亮,覺得似乎領悟到什麽,立刻拉住沈義倫等人快速反向推理計算起來。


    “三中一……”趙匡胤猶豫片刻,對著王琛道:“靜海侯,算數不能靠……”


    話未說完,薛居正驚歎道:“天啊!”


    趙匡胤被打斷有些不爽,蹙眉道:“薛相如何驚歎?”


    薛居正一臉驚訝道:“靜海侯說的三個答案居然全都正確!”


    啊?


    三個全對?


    石守信都懵了,更別說高懷德等人了。


    薛居正和沈義倫等人分別把三個反向推理的過程拿給眾人看。


    大家看完後都無奈地笑了起來,看向王琛的眼神徹底不一樣了。


    “這種難題尋常人能得其一答案已屬不易,靜海侯竟然得三?”


    “算數大家,絕對的算數大家,靜海侯實在太了不起了,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如何算出來,但若是沒猜錯,應當利用了剛才什麽分之的辦法。”


    “厲害啊!”


    “靜海侯算數學究天人啊!”


    “佩服佩服,這麽短時間之內竟然能想出三個答案,說靜海侯乃是我大宋朝第一算數大家都不為過!”


    “是啊。”


    在場其他官員們都忍不住驚歎。


    他們全都被王琛的數學水平給震懾到了。


    高懷德、王仁瞻等力挺石守信的老兄弟們臉色一瞬間變得有些難看,他們已經想象到輸掉半年俸祿的局麵了啊!


    倒是眼看要坐莊贏錢的趙匡胤哈哈大笑,拍著手道:“靜海侯,好,實在太好了。”他咂咂嘴,有點迫不及待,“靜海侯,把你的算數題拿出來,問問石侍中,若是他答不上來,就算你贏了。”


    薛居正也趕忙瞧過來,“靜海侯出的算數題肯定非常難,真想見識下。”


    其中一名官職中書舍人的中年男子道:“靜海侯,快出題吧。”


    王琛看向石守信,還在演戲,假裝不屑道:“石侍中,莫說我欺負你,待會我出道題目,五歲小兒都能做出來,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答上來了。”


    五歲小兒都能做出來?


    眾人有些失望,原本還想見識下王琛的題目有多難,然後聽聽解答方法,看來沒希望了。


    石守信也樂了,“五歲小兒能做出來的題,難不成老夫還做不出來?”


    趙匡胤誒了一聲,“靜海侯你不能如此行事啊,我坐莊呢。”


    “陛下放心,我相信石侍中一定做不出來。”王琛笑眯眯,又看向在場幾十個官員,“而且我估計在場未必有誰能做出來。”


    哈?


    你覺得我們連五歲小兒都不如?


    不止是石守信不信,就連薛居正、沈義倫等人也不相信,他們覺得王琛在說大話呢。


    石守信催促道:“出吧,事先說好,若是五歲小兒做不出來,就算你輸。”


    “沒問題。”王琛雙手負在背後,抬頭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淡淡道:“有三人去客棧,要一間房,房價三十文,他們每人出十文,可我大宋朝收複江南普天同慶,店家隻要二十五文,剩下五文他讓店小二退迴給三人,店小二貪墨兩文,然後給他們每人退迴一文,如此一來,他們每人隻交了九文錢,三人一共二十七文,加上店小二貪墨的兩文才二十九文,請問,還有一文錢去哪了?”


    問題一出,全場人都懵住了!


    臥槽!


    對啊,還有一文錢去哪了?


    三九二十七,再加上店小二貪墨的兩文錢,可不就是二十九文麽?可是王琛剛才說得很清楚,三個人各出十文錢,合計三十文,為何錢財一轉手,就少了一文錢?


    薛居正愣住了。


    石守信更是兩眼泛黑。


    剩下高懷德、趙匡胤和王繼恩等人,更是鎖緊眉頭絞盡腦汁在想,直娘賊,還有一文錢為何不翼而飛了?


    倒是王琛微笑著看向眾人,詢問道:“有人有答案嗎?”


    “慢著,我好像要算出來了。”石守信有點不死心,瘋狂計算。


    薛居正等人也拿著筆和紙算個不停。


    算來算去都不對啊,三九二十七沒錯,加上兩文確實是二十九文。


    王琛都打哈欠了。


    忽然,趙光義帶來的三子趙恆小聲道:“爹爹,五哥說靜海侯騙人。”


    因為大家都在安靜計算,趙恆哪怕聲音小,還是被大家聽到了。


    趙匡胤好奇地看過去,“如何騙人?”


    趙光義也看向隻有四歲奶聲奶氣的五兒子趙元傑,“五哥?”


    王琛笑了笑,剛才自己出的題目,隻要正常人都會複雜化,小孩子純淨如雪,自然不會被蒙蔽。


    果不其然,長相非常可愛的趙元傑掰著手指道:“店家退迴五文,三人出了二十五文,店小二貪墨兩文,實際三人共出二十八文,不是二十七文。”


    石守信不解道:“怎麽不是二十七文,他們每人出了九文,三九二十七啊。”


    趙元傑年紀太小了,說不清楚,嘴嘟嘟道:“不是二十七,不是二十七,就是二十八。”


    眾人還以為小孩子胡言亂語,不準備再聽下去。


    誰知王琛笑道:“晉王,五公子才思敏捷,未來定當大放光芒。”


    “嗯?靜海侯此言何意?”趙匡胤不解道:“難道元傑答對了?”


    “是的。”王琛點頭道。


    薛居正皺眉道:“可是不對啊,你出的題目確實是三人各花了九文。”


    “不是。”王琛擺擺手道:“實際上這是一道誤導你們思維的題目,本來三個人花的錢是三十文,這沒什麽問題,後來店家退了五文,實際上他們每人得到一文錢之後,是三乘以九,等於二十七文,而店小二貪墨兩文,加上店家收的二十五文,不就正好二十七文嗎?”


    高懷德還是沒聽明白,“怎麽是店小二兩文錢加上店家二十五文呢?”


    王琛笑道:“花掉的錢等於別人得到的錢,沒錯吧?”


    “沒錯。”高懷德點頭。


    王琛又道:“既如此,三人各花了九文,共計二十七文,又退迴三文,加起來不就是正好三十文?”


    眾人一聽全都懂了,此刻都有種吐血的衝動!


    他們現在才算明白王琛到底有多孫子,剛才那道題目有多奇葩,簡直尼瑪是奇葩到花果山上的石頭蹦出來一隻猴子啊!!


    “……”


    “靜海侯這手……”


    “果然是五歲小兒都能做出來!”


    “合著我們連五歲小兒都比不上?嗬嗬。”


    “我算是看出來了,靜海侯在逗我們玩呢。”


    “誒,話不是這麽說,我且問你,若是靜海侯掌管三司,憑剛才那道算數問題,想要貪墨,你們能發現?”


    “呃。”


    “不能。”


    “那就是了,靜海侯這是大智若愚的題目!”


    “是的,這道題目不僅僅是算數問題,更是考驗人的思維!”


    跪了。


    眾人都給王琛跪了。


    他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明明看著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題目,偏偏被王琛弄出來變成北宋幾十個官員都算不出來的究極難題!


    要知道在場還有很多在其他人看來是世間最有學問的人,比如說薛居正、沈義倫等人,另外還有翰林學士等等,可是他們全都沒有解答出來這麽簡單的一道題目。


    不由得,宰相薛居正苦笑著搖搖頭道:“聽過靜海侯的題目和答案後,我才知道其在算數上的造詣早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若是他肯編著算數書籍的話,絕對是我大宋算數界的瑰寶,就這一道題目給我們上了一課,陛下,臣覺得,應當讓靜海侯當國子監博士,教導我大宋朝官員子弟,如此一來,我朝算數定當超越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靜海侯絕對會把我朝算數帶向一個高峰!”


    國子監博士,就是國子監當中分管教學的官員。


    而宋朝初期的國子監學生名額很少,隻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u看書wwuukansu 如果王琛真的成為國子監博士,教導一幫衙內的話,等同於增加了無數人脈。


    要知道在中國,子女學習問題一直是大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而古代禮儀當中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僅次於帝王和親長,可想而知地位多麽崇高,並且老師也是最受人尊重的職業。


    有一句話怎麽說來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如果王琛真的能夠成為國子監博士,那麽等同於多出無數個家世背景雄渾的“兒子”,反正好處肯定是少不了。


    隻是國子監博士都是真正有才學、滿腹經綸的大儒,也不知道趙匡胤會不會答應,王琛有點期盼地瞧了過去,他內心還是很希望能夠成為國子監博士的,隻是自己最終要迴到靜海去搞電能,所以不確定老趙能不能同意薛居正意見。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有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世狂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世狂人並收藏我在古代有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