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希望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彩蓮看到,便有點擔心,連忙迎過去問道:“爹,怎麽了?”
李偉看到三個子女都在,歎了口氣說道:“今天找了一天的活,不但沒有泥瓦匠的活,甚至連其他體力活也沒有。”
說著話呢,他已經走到了兩個兒子前,有點發愁地說道:“那些農夫都閑下來了,為了過冬,都來和我們搶活幹呢!”
李文貴聽了,便安慰他爹道:“沒事,我們不是有蜂窩煤要做麽?爹就不要出去了,迴頭就在家做蜂窩煤好了!順帶著,也休息一下,總不能一年到頭天天出去幹活!”
他說完之後,看到李偉似乎想反駁的意思,知道他想說什麽,便馬上又補充說道:“就算蜂窩煤還看不到前景,但是我的第一冊書今天印出來了,陳伯父的信心很足,帶著一車書去京師找其他書鋪商量合作的事情去了。”
李偉聽到這話,剛張開的嘴巴閉上了,不過隨後又開口問話,不過臉上不再是愁容,而是帶了一點好奇之色道:“那你的書能賺多少錢?我的意思是說,你能帶迴家多少錢?”
聽到這話,李文全和李彩蓮也都好奇,便一起看著李文貴,等他迴答。
李文貴看他們這樣子,不由得搖頭說道:“之前有訂購一百一十冊書,利潤是兩文錢一本,一共就是兩百二十文,然後我和伯父是七三分成,屬於我的錢便是一百五十四文。但是我預支了稿費,就是這宅子的錢……”
說到這裏,他心中算了下,然後才繼續說道:“如果每天都是這個錢的話,大概要一年左右時間,才能還掉這宅子的錢,然後來新錢。”
李偉聽到這話,不由得皺眉說道:“要一年時間才能來新錢,這也賺得太少了吧?”
李文全一聽,提醒他道:“爹,我們兩人合起來,一年都賺不了這麽多!”
“啊!”
李偉一聽他的話,有點意外,迴過神來之後,想想確實如此,他和大兒子兩個天天出去做泥瓦匠的活,也賺不迴五十三兩銀子。
照這樣說的話,二兒子的賺錢能力是相當不錯了,完全可以說,是家裏頂梁柱了!
想到這,李偉便又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對李文貴說道:“還成,家裏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專心給陳老爺寫好你的書便是!”
李文貴聽到他們的話,見他們對這都滿意了,便不由得搖頭說道:“這隻是最少的估計而已,我和陳伯父都估計,迴頭收入還能翻好多倍!”
“啥?”
“什麽?”
“……”
一時之間,李偉和一兒一女都不由得非常意外,失聲發出疑問。
一年能賺五十三兩銀子,這還不多?還能翻很多倍?
這數額,不管是對李偉,還是對其他人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李文貴卻一點都不奇怪,閑書這種,賺得就是有錢人的錢。
剛好,這裏是通州,京杭運河的最北端,非常繁華,更不用說,還有近在眼前的京師,百萬人口,首富之地,天下的讀書人,有錢人的聚集地。
對窮人來說,一文錢都要仔細想了又想才會花;但是,對那些有錢人來說,平時的零花錢都是以兩為單位的。
隻要書夠好,能吸引他們,他們也就隨便花個零花錢而已。
不過李文貴知道,沒必要這樣解釋,於是,他用李偉能理解的角度對他說道:“爹,你看,陳伯父都在為這事忙前忙後,甚至都親自跑去京師,找那邊的書鋪談買賣去了。您說,一年賺個五十三兩的,他至於這麽忙麽?”
一聽這話,李偉就理解了,立刻點頭說道:“沒錯,陳老爺都這麽熱心,那肯定是能賺不少錢的!”
說完之後,他看著二兒子,就感覺這個兒子更有出息了。
於是,他也來了興趣,立刻便問道:“那那個蜂窩煤也能賺大錢?”
兒子既然這麽有本事,他讓家裏搗鼓的東西,總不可能虧本吧?
李文貴聽了,微笑著說道:“能不能賺大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裏做蜂窩煤賣的話,肯定能改善家裏的生活!”
一聽這話,李偉就放心了一點,當即大聲說道:“那好,就聽你的,先把這蜂窩煤做出來試試看!”
李文貴聽到這話,連忙對李偉說道:“爹,那個蜂窩煤機,一百文錢還不夠,還要五十文,明天下午去拿。”
他這話,要是在李偉剛進來的時候就說,那李偉肯定會不高興了,說不定都會反悔。但是此時他已經被李文貴說得有信心起來了,也就隻是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好,五十文對吧,我明天給你!”
說定了這事,李彩蓮便開飯了。
當一家人坐在一起,又開始吃黃饃醃菜時,也就李偉還在大口地吃,其他幾個人,明顯有點吃不動了。
李偉一見,便訓他們道:“怎麽,才吃兩天好吃的,就吃不慣這黃饃醃菜了?”
李文貴聽了,接過話題說道:“是啊,吃了好的,這那還吃得下,要不,爹拿出點錢,改善下夥食吧?”
一聽這話,李文全和李彩蓮立刻看向李偉,心中有點期待。如今爹都開始聽李文貴的了,說不定這一次也會聽,那就不用天天吃黃饃醃菜了!
結果,李偉一聽,瞪了李文貴一眼喝道:“天天就知道吃,明天不是還要給你五十文麽,都拿去吃了哪來的錢救急?”
聽到這話,李文貴並不沮喪,而是提醒李偉道:“爹,那老房子不是可以賣了麽,用來改善夥食怎麽樣?”
說到這裏,他看到他爹似乎又要瞪眼,他就趕緊說道:“這新宅子我不要,就給爹,當那個老宅子好了。那老宅子賣了,也是可以吧?”
李偉聽了,似乎愣了下,稍微猶豫片刻之後,才說道:“那畢竟是祖宅,以後再說!”
窮人家的祖宅,根本不值錢,以後這個當祖宅不行麽?
不過這話,李文貴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第二天一早,他便從他爹那領了五十文錢,去了陳記書鋪。都還沒走近呢,就看到書鋪門口很熱鬧。
李偉看到三個子女都在,歎了口氣說道:“今天找了一天的活,不但沒有泥瓦匠的活,甚至連其他體力活也沒有。”
說著話呢,他已經走到了兩個兒子前,有點發愁地說道:“那些農夫都閑下來了,為了過冬,都來和我們搶活幹呢!”
李文貴聽了,便安慰他爹道:“沒事,我們不是有蜂窩煤要做麽?爹就不要出去了,迴頭就在家做蜂窩煤好了!順帶著,也休息一下,總不能一年到頭天天出去幹活!”
他說完之後,看到李偉似乎想反駁的意思,知道他想說什麽,便馬上又補充說道:“就算蜂窩煤還看不到前景,但是我的第一冊書今天印出來了,陳伯父的信心很足,帶著一車書去京師找其他書鋪商量合作的事情去了。”
李偉聽到這話,剛張開的嘴巴閉上了,不過隨後又開口問話,不過臉上不再是愁容,而是帶了一點好奇之色道:“那你的書能賺多少錢?我的意思是說,你能帶迴家多少錢?”
聽到這話,李文全和李彩蓮也都好奇,便一起看著李文貴,等他迴答。
李文貴看他們這樣子,不由得搖頭說道:“之前有訂購一百一十冊書,利潤是兩文錢一本,一共就是兩百二十文,然後我和伯父是七三分成,屬於我的錢便是一百五十四文。但是我預支了稿費,就是這宅子的錢……”
說到這裏,他心中算了下,然後才繼續說道:“如果每天都是這個錢的話,大概要一年左右時間,才能還掉這宅子的錢,然後來新錢。”
李偉聽到這話,不由得皺眉說道:“要一年時間才能來新錢,這也賺得太少了吧?”
李文全一聽,提醒他道:“爹,我們兩人合起來,一年都賺不了這麽多!”
“啊!”
李偉一聽他的話,有點意外,迴過神來之後,想想確實如此,他和大兒子兩個天天出去做泥瓦匠的活,也賺不迴五十三兩銀子。
照這樣說的話,二兒子的賺錢能力是相當不錯了,完全可以說,是家裏頂梁柱了!
想到這,李偉便又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對李文貴說道:“還成,家裏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專心給陳老爺寫好你的書便是!”
李文貴聽到他們的話,見他們對這都滿意了,便不由得搖頭說道:“這隻是最少的估計而已,我和陳伯父都估計,迴頭收入還能翻好多倍!”
“啥?”
“什麽?”
“……”
一時之間,李偉和一兒一女都不由得非常意外,失聲發出疑問。
一年能賺五十三兩銀子,這還不多?還能翻很多倍?
這數額,不管是對李偉,還是對其他人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李文貴卻一點都不奇怪,閑書這種,賺得就是有錢人的錢。
剛好,這裏是通州,京杭運河的最北端,非常繁華,更不用說,還有近在眼前的京師,百萬人口,首富之地,天下的讀書人,有錢人的聚集地。
對窮人來說,一文錢都要仔細想了又想才會花;但是,對那些有錢人來說,平時的零花錢都是以兩為單位的。
隻要書夠好,能吸引他們,他們也就隨便花個零花錢而已。
不過李文貴知道,沒必要這樣解釋,於是,他用李偉能理解的角度對他說道:“爹,你看,陳伯父都在為這事忙前忙後,甚至都親自跑去京師,找那邊的書鋪談買賣去了。您說,一年賺個五十三兩的,他至於這麽忙麽?”
一聽這話,李偉就理解了,立刻點頭說道:“沒錯,陳老爺都這麽熱心,那肯定是能賺不少錢的!”
說完之後,他看著二兒子,就感覺這個兒子更有出息了。
於是,他也來了興趣,立刻便問道:“那那個蜂窩煤也能賺大錢?”
兒子既然這麽有本事,他讓家裏搗鼓的東西,總不可能虧本吧?
李文貴聽了,微笑著說道:“能不能賺大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裏做蜂窩煤賣的話,肯定能改善家裏的生活!”
一聽這話,李偉就放心了一點,當即大聲說道:“那好,就聽你的,先把這蜂窩煤做出來試試看!”
李文貴聽到這話,連忙對李偉說道:“爹,那個蜂窩煤機,一百文錢還不夠,還要五十文,明天下午去拿。”
他這話,要是在李偉剛進來的時候就說,那李偉肯定會不高興了,說不定都會反悔。但是此時他已經被李文貴說得有信心起來了,也就隻是猶豫了一下才說道:“好,五十文對吧,我明天給你!”
說定了這事,李彩蓮便開飯了。
當一家人坐在一起,又開始吃黃饃醃菜時,也就李偉還在大口地吃,其他幾個人,明顯有點吃不動了。
李偉一見,便訓他們道:“怎麽,才吃兩天好吃的,就吃不慣這黃饃醃菜了?”
李文貴聽了,接過話題說道:“是啊,吃了好的,這那還吃得下,要不,爹拿出點錢,改善下夥食吧?”
一聽這話,李文全和李彩蓮立刻看向李偉,心中有點期待。如今爹都開始聽李文貴的了,說不定這一次也會聽,那就不用天天吃黃饃醃菜了!
結果,李偉一聽,瞪了李文貴一眼喝道:“天天就知道吃,明天不是還要給你五十文麽,都拿去吃了哪來的錢救急?”
聽到這話,李文貴並不沮喪,而是提醒李偉道:“爹,那老房子不是可以賣了麽,用來改善夥食怎麽樣?”
說到這裏,他看到他爹似乎又要瞪眼,他就趕緊說道:“這新宅子我不要,就給爹,當那個老宅子好了。那老宅子賣了,也是可以吧?”
李偉聽了,似乎愣了下,稍微猶豫片刻之後,才說道:“那畢竟是祖宅,以後再說!”
窮人家的祖宅,根本不值錢,以後這個當祖宅不行麽?
不過這話,李文貴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第二天一早,他便從他爹那領了五十文錢,去了陳記書鋪。都還沒走近呢,就看到書鋪門口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