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次,李文貴還是估計錯了。


    隻是沒幾天時間,朝廷就又發了一道旨意,公告天下。


    公告的內容,是宣布準備在一年後,也就是自強詔截止時間之後,擬廢除人頭稅,同時實施禮製稅。如果自強詔實施情況不理想的話,就不廢除人頭稅,但是,基於禮製敗壞,禮製稅也還是要實施!


    如果地方上想要朝廷廢除人頭稅的,就半年之後,地方上如果有實施自強詔不積極的,歡迎向他們舉報。


    李文貴看到這道公告之後,琢磨了一下,不由得暗歎高拱和張居正他們,真得是好算盤。


    這是拿廢除人頭稅作為誘餌,逼迫大明朝最廣大的人群自動成為監督者,去監督那些有成年子女的,趕緊分家。


    官府可能不知道具體誰家的子女已經成年,但是左鄰右舍,甚至包括自家傭人,長子之類,是肯定知道的。


    廢除人頭稅,這得減輕他們多少壓力,有這個利益驅使下,絕對會比官府還積極,盯著那些有子女的人家趕緊分家。


    另外,地方官府還有考成法約束,隻要下達了相關考核,把治下分家的情況和官員考核掛鉤,也由不得地方官不積極。


    有百姓舉報,有地方官積極做事,這個分家的事情,絕對能推行下去。


    至於禮製稅,還真沒法說朝廷。


    因為禮製是太祖皇帝在開國時候便定下的,如果違反,輕者杖責充軍,重則處死。


    雖然說,因為太多的人違製,所以官方其實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看不見了。但是,這不代表禮製的規定就沒了。


    如今,朝廷從法理上改了,想要享受超過的政治權力,就可以用錢來替代而不用被處罰,就等於是違製可以,交錢代替杖責充軍。


    這種改變,對於有錢人來說,未嚐不是好事。要不然,有錢人違製,平時可能沒什麽,一旦有人想整他的話,這個違製就是把柄之一。


    而如今,一旦交了錢,那就是名正言順了。就算沒有當官的命,也可以擺出當官的派頭!


    至於說,提出直接廢除禮製,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但因為這個禮製是太祖皇帝所定,更因為禮製乃是維持封建等級,掌權者展示特權的依仗所在,所以,哪有自己廢除自己這個階層特權的道理?


    高拱、張居正等人,就是利用了禮製的絕對正確性,用廢除個人所得稅來強製自強詔實施,讓世襲貴族和勳貴進行一次家財分割,從而讓朝廷收到更多的富人錢,減少從普通老百姓頭上去收稅。


    不得不說,這一招具備可實施性。


    當然,可能光靠禮製稅來替代人頭稅,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再加上革新後的商稅的話,那就差不多了。


    以後隨著大明朝的商業越來越發達,商稅越收越多,那比起以前收人頭稅,好處就會多不少,相當於重新革新了社會的分配製度,當能極大地緩解明朝的社會矛盾。


    李文貴明白了這些之後,不由得給高拱、張居正等人點了個大拇指。


    隨後,他就繼續忙自己的事情,並不關心朝堂上的事情。


    社會上的反響,遠比李文貴想象的,要熱烈多了。


    相比自強詔而言,人頭稅的廢除,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稱讚。


    “高首輔真乃聖人降世,自古以來就有的人頭稅都要廢除,天下蒼生,都要給高首輔立長生牌位了!”


    “當今皇帝真乃千古一帝,第一仁君也!就希望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此以後,貪官汙吏再也不能隨便欺壓百姓了,不能借口丁役和丁銀來壓榨百姓!”


    “……”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激動都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府要是沒錢了,就會按照人頭征收雜稅,這就是苛捐雜稅的來曆。


    官府要修什麽,一道公告下去,百姓就得自帶幹糧,免費前去幹活,甚至有不少人這一走,就會累死再也迴不了家。


    可如今,這種丁役也不可能有了。官府再要這麽幹,就要付錢。


    自古以來,官府都是奴役百姓,就主要體現在這人頭稅上。以後,將不複存在了。


    對於有功名的人來說,所擁有的特權,就少了一些。比如秀才功名的人,是能免役的,但這也隻是本人而已。


    雖然說,地方官會照顧有功名的人,不會嚴格執行,隻是真得隻讓秀才一個人免役,可那畢竟不是合法的,一旦有人較真,那家人還是要去服丁役的。


    包括達官貴人也是,雖然有官紳優免,但也都是有限額的,遇到類似高拱和張居正這類鐵麵無私的,那也是有家人要倒黴的。


    如今,法理上廢除了人頭稅,雖然少了特權,卻多少也算是有實惠。


    就這麽的,在擬廢除人頭稅的刺激下,自強詔的實施,那是非常火熱。


    由此一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全國各地的房價,特別是在人口眾多的城鎮,價格就開始飆升。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分家的人多,不一定所有分家的人都有足夠的宅子分,就不得不買新宅子。這需求一上來,房價自然就漲起來了。


    這一下,也利好了全國各地的水泥作坊。


    明朝太祖皇帝當初定下禮製的時候,還沒有水泥這東西,因此,禮製中沒有對水泥房子的規定。


    因此,就算沒有功名,隻能住小房子的,如果能住水泥房子的話,那也是再好不過的。


    而對有錢人來說,給子女修一套水泥房子,自然也不在話下。


    明朝可沒有地價一說,祖上留下的地,就是自家的。新建一套宅子,更多的就隻有建築成本而已。


    就算沒有自家的地,向別人買地,那也隻是向官府交個手續費而已。至於無主荒地,很多人自己就占了,官府也不會管。


    更因為水泥房子不但好處多多,甚至連蓋房子的速度也是很快。


    大明朝的房地產市場,就意外地蓬勃發展了起來。


    而分家又不隻帶來房地產市場的紅火,還有建築行業相關的那些行業,比如家具市場等等,也一下紅火起來。


    定做家具之類,木匠都忙不過來,趕緊招收徒弟擴大隊伍。


    完全可以說,一道自強詔書的頒布,意外地盤活了大明朝的經濟。這一點,就算始作俑者李文貴,都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


    當然了,不愉快的事情,肯定也還是有的。


    比如說,雖然在這個封建時代,一家之長的權威,遠比後世要大得多。但是,畢竟是親生子女分家,哪怕家長的權威再高,也會鬧出不少分家不滿意的情況,從而鬧出事情來。


    就這麽的,隆慶二年的下半年,全國都是非常熱鬧。


    而這個熱鬧,也同樣反饋迴了李文貴這邊。


    雖然說,李文貴的蒸汽機作坊中,還在為兩年內實現蒸汽火車的運行而忙碌,到年底的時候,離實現的目標還有些遠,但是,他的蒸汽機,不算完整火車頭的蒸汽機,卻是已經打造出來了。


    這麽一來,自家蒸汽機作坊中的動力係統,都可以改用動力更加穩定的蒸汽機動力,甚至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煤礦,煉鐵作坊等等,都有對穩定蒸汽機動力的需求,使得蒸汽機的訂單,根本就來不及做,迫使李文貴不得不擴大蒸汽機作坊的規模。


    甚至到了後來,蒸汽機作坊不得不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匠人,繼續打造蒸汽火車頭和根據李文貴的指示,研究火車的其他部件,包括鐵軌等等;


    而另外大部分匠人,則投入了普通蒸汽機的生產。做好一台交付一台,就賺一台的錢,然後又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多的蒸汽機。


    蒸汽機可以用在礦井中抽水,拉煤,又極大地提高了煤礦、鐵礦等礦產開采。


    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可以穩定地給各種爐子鼓風,運輸等等,又極大地提高了鋼鐵生產的效率。


    蒸汽機在這些地方的有軌試驗,又給這個時代的匠人豐富了鐵軌運行的經驗。


    完全可以說,原本隻是散步式的推進模式,在一道自強詔書之下,整個社會的體係,開始大踏步,甚至可以說小跑著前進了。


    等到隆慶二年年底進行總結的時候,朝堂上下,全都非常意外,也都喜笑顏開。


    對於高拱為首的內閣來說,“考成法”的實施,內閣的權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頒布了要做得事情之後,從中央到地方,全都有監督實施,基本上,要做得事情,都能讓地方上做起來,和以往相比,執行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當然,“考成法”其實也不是萬能的,崇禎年間就重新啟用過“考成法”,但是崇禎皇帝急功近利,或者說迫於無奈,一件原本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事情,就要地方官半個月完成,這又怎麽可能完成得了?


    因此,崇禎年間雖然重新啟用了“考成法”,卻對國事的敗壞,依舊是無能為力。


    而在這隆慶朝,不管是高拱還是張居正,都是實幹家,對於一件事情,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做完,他們心裏是有數的,因此,底下的官員,才會高效率地去執行。要是和崇禎年間一樣去執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麽擺爛,要麽辭職,反正事情是不可能幹成的。


    在這“考成法”的加持之下,大明朝的商業,明顯蓬勃發展了起來。商業稅的收入,比起往年,要多十倍不止,甚至可以預見,在以後,商業稅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然,這也是因為商業稅在以前形同於無的原因,和地方官對於收取商業稅並不積極有關。


    另外,由李文貴所想出來的那些巨無霸作坊,更是商業稅交稅的大戶。另外,不少其他作坊,因為自強詔書帶來的影響,規模擴大,也超出了小本買賣的免稅範疇,可以預估出,商業稅的增長空間。


    土地的重新丈量,雖然隻是開始,不過可以預估,大明朝的在冊糧田,肯定會比以前翻幾倍,這田賦的收入,也將猛增。


    還有隨著開海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商船出海,使得原本沒有的海關收益,也在大幅攀升。


    禮製稅的公告,各方接受度也還行,大規模的分家,特別是有錢人家的分家,定然是能收到不少的禮製稅,尤其是江南富饒地,更可以預見可以收到更多的禮製稅。


    擬廢除人頭稅的決定,在商業稅和田賦以及禮製稅等朝廷收入的支持下,將會變得可能。


    而廢除人頭稅所帶來的聲望,在這還隻是提出的時候,就已經贏得了無數的讚譽。


    隆慶帝也好,大明首輔也罷,都是最大的收獲者。特別是隆慶帝,他其實是甩手掌櫃,結果得到的聲望,遠比他老爹嘉靖皇帝要好,聖君之名,就要實至名歸了!


    就隻是這一年,隆慶帝的功勞,就有結束北方邊境的戰亂,開海的實施,還有擬廢除人頭稅的展望。


    就隻是在這隆慶二年,已經有文官在提隆慶盛世的說法了。


    隆慶帝高興之下,就又像去年一樣,在宮裏舉辦了個家宴,邀請他重要的臣子和家人一起聚餐。


    當然了,男人和女人,還是分開的。


    女人在家宴之後,就聚在皇後貴妃身邊聊家常,主要是圍繞李文貴的媳婦,傳授即將生產的經驗。


    而男人這邊,在家宴之後,就免不了說到當下局勢。


    隆慶帝雖然是當了甩手掌櫃,但是這時候,卻也免不了對高拱、張居正等內閣輔臣,外加李文貴,一頓子猛誇。讓他們放手去幹,再接再厲,讓大明再次偉大。


    有這些臣子在,他就可以很輕鬆地當一個有口皆碑的好皇帝,每日隻要留戀宮裏群芳便可。


    高拱等人,在皇帝麵前,當然是要自謙的,當即紛紛表示,做的還不夠,在皇帝的督促之下會繼續努力雲雲。


    李文貴聽到他們說話,等說完之後,便笑著接過話題說道:“還真別說,確實有些方麵做得還不夠,來年要加強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