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糾結了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20章 糾結了
也是倭人生性兇殘,或者說,他們是狗急跳牆了,才會想著突襲明軍軍營來製造混亂。
當然,他們也有他們的理由。
最大的理由,他們認為,明軍肯定想不到他們會這麽做,因此有出其不意的優勢。
第二,他們認為,明軍剛剛遠道而來,白天的時候,還能瞧到很多明軍暈船暈得昏天黑地,根本就沒有力氣了,估計一到晚上,都睡的和死豬一樣。
第三,港口有明軍把守,防衛肯定比較嚴。偷襲明軍軍營,反而可能是最輕鬆的,甚至有可能吸引港口的明軍迴援,那逃走的機會就很大了。
這些倭人的算計還真沒錯,很有道理,但是,他們卻沒想過,俞大猷可是抗倭名將,雖然土司聯軍吐得昏天黑地,但俞家軍可是常年和倭寇在沿海交戰的,不但熟悉倭寇的戰法,並且當然還是會水,能坐船的。
因此,當倭人剛冒頭,就被警戒的明軍軍卒發現了。
接下來的過程,自然就不用說了。就隻是一群散兵遊勇一樣的倭寇,如何能是正規軍隊,特別還是精銳的俞家軍對手。
“殺……”
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就讓沒想到的倭人死傷大半,隨後俞家軍主動衝出營地,圍剿陷入慌亂中的倭寇。
不用一刻鍾,集結了幾百人的倭寇,除了少數,在黑夜的掩護下逃走之外,其他倭寇,全部被殺或者被俘虜。
主帥俞大猷甚至都沒出營帳,聽到手下稟告戰果之後,隻是淡淡地吩咐道:“死了的,把他們首級掛港口去。活的,明日一早押去給琉球國王,就告訴他們,我們替他們抓住了在琉球為非作歹,罪該萬死的倭寇,讓他處置。”
俞大猷說這個話的時候,在“罪該萬死”的這個詞上,稍微提高了點聲音,重點強調了下。
他的手下頓時心領神會,立刻抱拳領命。
………………
第二天一大早,琉球國王和往日不一樣,早早地醒來了。
沒辦法,國土上突然來了幾萬明軍,由不得他不惦記,擔心。
一起床之後,他第一時間問明軍的情況,知道明軍並沒有亂來之後,心中鬆了口氣。隨後,他又緊急召見他的心腹商議情況。
“殿下,或許可以給明軍主帥說,我們很感激明軍的到來,準備上一道奏本給天朝皇帝,匯報下琉球這邊的情況。”一個白胡子老臣提議道,“如此一來,明軍主帥肯定沒法攔殿下給天朝皇帝寫奏本,他又要擔心殿下在奏本中提及明軍,或者他的時候,是說好話還是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會對殿下客氣一些了。”
琉球國王一聽,很是高興,立刻采納了這個意見。
隨後,他有些擔心地問道:“你們說,明軍說是要去打倭國,那明軍和倭國之間,到底誰會贏呢?”
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如果能知道誰會贏,那他接下來要采取的措施,肯定就會有針對性。
如果認為倭國贏的可能性更大,那好歹要包庇幾個倭人,不至於讓明軍全殺光。如此一來,等到他日倭國軍隊反攻過來的時候,他也好把倭人交出去,以此證明琉球是站在倭國這邊,之前隻是迫於無奈而已。
而如果認為明國贏的可能性更大,那就必須全力配合明軍,打贏這次的戰事。如此一來,不但討好了明軍,說不定還能從中撈到一點好處。
此時,琉球國王的心腹們,聽到他的問題之後,一時之間,都是沉默不語。
兩個大國交戰,誰輸誰贏,真得很難說。
琉球國王見此,便又催了他們道:“孤養著你們是幹什麽的,該你們表現了!要不然,孤收拾不了明軍,也收拾不了倭人,還收拾不了你們?”
聽到他有些生氣了,一個老臣便開口奏對道:“殿下,老臣觀明軍,似乎多有暈船之兵,這對於攻打倭國來說,絕對是非常不利的。並且老臣觀察,這暈船之兵,人數還不少!”
琉球國王聽到他說話,便立刻轉頭看向他,微微點頭。
明軍中有很多暈船士兵的事情,他也見到了。
那老臣接著往下說道:“還有,明軍要遠征倭國,又是大海隔著的,他們的糧草物資運送肯定很困難。而倭國是本土打仗,在糧草上有優勢!”
“如果說,明軍都是非常厲害的,那他們攻上倭國之後,可以打下一大片地方,說不定能站穩腳跟,直接從倭國搶奪糧草物資,可能還行。”
“但是,殿下以為,這支明軍有那個實力,迅速打敗倭國的軍隊麽?”
琉球國王聽到這話,想了想,當即搖搖頭說道:“怕是有些難吧,就那些暈船的,根本就沒有打仗的能力。一上岸,就非得休息十天半個月才行。但是,倭人怎麽可能給他們休息好了再打呢?”
這時候,他就感覺,還是倭國的勝算更大一些了。
但是,這時候,另外一個胖臣子卻開口說道:“殿下,如今倭國那邊,各地大名互相攻伐,自己都亂成一團。也是如此,才有好多倭國武士跑我們琉球來了。”
“在這等情況下,倭國自己打得熱鬧,突然明軍來攻,未必能打的贏明軍啊!”
琉球國王一聽,感覺這也有道理。
倭國那邊,一直在內亂,各地大名,爭權奪利,你打我,我打他,他又打你,總之,真得很亂。
如今,明軍突然進攻,還真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可能!
這一下,琉球國王看看白胡子老臣,又看看胖臣子,他有點不知道相信誰了。
看到這樣子,其他人也基本分成了兩派,開始了交鋒。
“正因為倭國各地大名都在打仗,所以他們的軍隊都是精銳之軍,非常能打,明軍估計會討不到好的。”
“那也未必,他們互相牽製,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還會來得及應對明軍?”
“說不定啊,他們中有的大名,聽到明軍打來了,眼看著要輸,就立刻跑去聯合明軍,和明軍一夥去打他的對頭呢!”
“那應該不會吧,畢竟這是兩國交戰,還能和外敵一起聯合?”
“……”
也是倭人生性兇殘,或者說,他們是狗急跳牆了,才會想著突襲明軍軍營來製造混亂。
當然,他們也有他們的理由。
最大的理由,他們認為,明軍肯定想不到他們會這麽做,因此有出其不意的優勢。
第二,他們認為,明軍剛剛遠道而來,白天的時候,還能瞧到很多明軍暈船暈得昏天黑地,根本就沒有力氣了,估計一到晚上,都睡的和死豬一樣。
第三,港口有明軍把守,防衛肯定比較嚴。偷襲明軍軍營,反而可能是最輕鬆的,甚至有可能吸引港口的明軍迴援,那逃走的機會就很大了。
這些倭人的算計還真沒錯,很有道理,但是,他們卻沒想過,俞大猷可是抗倭名將,雖然土司聯軍吐得昏天黑地,但俞家軍可是常年和倭寇在沿海交戰的,不但熟悉倭寇的戰法,並且當然還是會水,能坐船的。
因此,當倭人剛冒頭,就被警戒的明軍軍卒發現了。
接下來的過程,自然就不用說了。就隻是一群散兵遊勇一樣的倭寇,如何能是正規軍隊,特別還是精銳的俞家軍對手。
“殺……”
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就讓沒想到的倭人死傷大半,隨後俞家軍主動衝出營地,圍剿陷入慌亂中的倭寇。
不用一刻鍾,集結了幾百人的倭寇,除了少數,在黑夜的掩護下逃走之外,其他倭寇,全部被殺或者被俘虜。
主帥俞大猷甚至都沒出營帳,聽到手下稟告戰果之後,隻是淡淡地吩咐道:“死了的,把他們首級掛港口去。活的,明日一早押去給琉球國王,就告訴他們,我們替他們抓住了在琉球為非作歹,罪該萬死的倭寇,讓他處置。”
俞大猷說這個話的時候,在“罪該萬死”的這個詞上,稍微提高了點聲音,重點強調了下。
他的手下頓時心領神會,立刻抱拳領命。
………………
第二天一大早,琉球國王和往日不一樣,早早地醒來了。
沒辦法,國土上突然來了幾萬明軍,由不得他不惦記,擔心。
一起床之後,他第一時間問明軍的情況,知道明軍並沒有亂來之後,心中鬆了口氣。隨後,他又緊急召見他的心腹商議情況。
“殿下,或許可以給明軍主帥說,我們很感激明軍的到來,準備上一道奏本給天朝皇帝,匯報下琉球這邊的情況。”一個白胡子老臣提議道,“如此一來,明軍主帥肯定沒法攔殿下給天朝皇帝寫奏本,他又要擔心殿下在奏本中提及明軍,或者他的時候,是說好話還是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會對殿下客氣一些了。”
琉球國王一聽,很是高興,立刻采納了這個意見。
隨後,他有些擔心地問道:“你們說,明軍說是要去打倭國,那明軍和倭國之間,到底誰會贏呢?”
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如果能知道誰會贏,那他接下來要采取的措施,肯定就會有針對性。
如果認為倭國贏的可能性更大,那好歹要包庇幾個倭人,不至於讓明軍全殺光。如此一來,等到他日倭國軍隊反攻過來的時候,他也好把倭人交出去,以此證明琉球是站在倭國這邊,之前隻是迫於無奈而已。
而如果認為明國贏的可能性更大,那就必須全力配合明軍,打贏這次的戰事。如此一來,不但討好了明軍,說不定還能從中撈到一點好處。
此時,琉球國王的心腹們,聽到他的問題之後,一時之間,都是沉默不語。
兩個大國交戰,誰輸誰贏,真得很難說。
琉球國王見此,便又催了他們道:“孤養著你們是幹什麽的,該你們表現了!要不然,孤收拾不了明軍,也收拾不了倭人,還收拾不了你們?”
聽到他有些生氣了,一個老臣便開口奏對道:“殿下,老臣觀明軍,似乎多有暈船之兵,這對於攻打倭國來說,絕對是非常不利的。並且老臣觀察,這暈船之兵,人數還不少!”
琉球國王聽到他說話,便立刻轉頭看向他,微微點頭。
明軍中有很多暈船士兵的事情,他也見到了。
那老臣接著往下說道:“還有,明軍要遠征倭國,又是大海隔著的,他們的糧草物資運送肯定很困難。而倭國是本土打仗,在糧草上有優勢!”
“如果說,明軍都是非常厲害的,那他們攻上倭國之後,可以打下一大片地方,說不定能站穩腳跟,直接從倭國搶奪糧草物資,可能還行。”
“但是,殿下以為,這支明軍有那個實力,迅速打敗倭國的軍隊麽?”
琉球國王聽到這話,想了想,當即搖搖頭說道:“怕是有些難吧,就那些暈船的,根本就沒有打仗的能力。一上岸,就非得休息十天半個月才行。但是,倭人怎麽可能給他們休息好了再打呢?”
這時候,他就感覺,還是倭國的勝算更大一些了。
但是,這時候,另外一個胖臣子卻開口說道:“殿下,如今倭國那邊,各地大名互相攻伐,自己都亂成一團。也是如此,才有好多倭國武士跑我們琉球來了。”
“在這等情況下,倭國自己打得熱鬧,突然明軍來攻,未必能打的贏明軍啊!”
琉球國王一聽,感覺這也有道理。
倭國那邊,一直在內亂,各地大名,爭權奪利,你打我,我打他,他又打你,總之,真得很亂。
如今,明軍突然進攻,還真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可能!
這一下,琉球國王看看白胡子老臣,又看看胖臣子,他有點不知道相信誰了。
看到這樣子,其他人也基本分成了兩派,開始了交鋒。
“正因為倭國各地大名都在打仗,所以他們的軍隊都是精銳之軍,非常能打,明軍估計會討不到好的。”
“那也未必,他們互相牽製,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還會來得及應對明軍?”
“說不定啊,他們中有的大名,聽到明軍打來了,眼看著要輸,就立刻跑去聯合明軍,和明軍一夥去打他的對頭呢!”
“那應該不會吧,畢竟這是兩國交戰,還能和外敵一起聯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