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開始,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抽調相關工人和技術員,專門製造精確製導炮套件。 萬興邦帶著第一批精確製導炮套件來到軍方。


    “你說這個小裝置,可以把炮彈變成導彈?可以一發精準命中三十公裏外的敵對目標?” 換一個人拿來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說能把炮彈變成導彈,軍方的人肯定不信。


    甚至會抓起來,送到精神病院檢查一下。 但送來的人是萬興邦。


    盡管萬興邦的身份還沒公開,可他和軍方有很多合作,有一些身份比較高的人,多少知道一些。 他送來的東西,就算一個鐵疙瘩,也必須謹慎對待。


    很多人直接就信了。


    畢竟說出這話的人是萬興邦,而且是在嚴肅場合說出來的,不可能開玩笑。 瞬 間 。


    眾人就來了興趣。


    在他們的認知中,炮彈就是炮彈,導彈就是導彈,雖然都能爆炸,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武器。 炮彈就是一個炸彈,依靠慣性發出去,走的是一個拋物線。


    搞的就是導彈,有動力,能瞄準,精準打擊,通常體積遠遠大於炮彈,殺傷力也遠遠大於炮彈。 把炮彈變成導彈,這就是奇跡!


    精確製導炮套件的事兒,不僅軍方感興趣,也驚動了內閣。 當天晚上。


    就在西郊外最近的炮兵靶場進行實驗。 實驗的火炮,也是萬興邦研發出來的。 一門龍興155毫米牽引式加榴炮。


    另外一門同款炮,隻是口徑更大一些,是203毫米的。


    靶子分別設置在二十公裏外,三十公裏外,分別測試不同距離上精確製導炮套件的性能效果。


    萬興邦到達靶場,第一時間拿出精確製導炮套件,指揮現場的炮兵,把原來的炮彈引信,更換成精確製導炮套件。 精確製導炮套件結構複雜,製作也比較麻煩,但使用是傻瓜式的。


    炮彈原來的引信,是采用螺絲扣的形式,炮兵用手擰上去就行,根本不需要任何複雜操作。


    精確製導炮套件采用同樣的操作,也不需要任何複雜操作。 隻是外觀形態有一點點變化。


    原來的炮彈引信,為了盡量不影響炮彈的性能,和炮彈的外形是一個整體,貼合在炮彈頭部。 整體呈現一個圓錐形。


    更換成精確製導炮套件之後,炮彈的頭部多出來一截,還有四個可以旋轉的高速尾翼。


    看起來有點怪怪的。 隨後。


    萬興邦拿出來一台筆記本電腦。


    他使用了筆記本電腦,經過多次迭代,形態接近現代化的筆記本電腦,當然也是絕密裝備。 除了他之外。


    隻有他的隨行人員可以幫他拿著。 其他人,任何人不得接觸。


    否則。


    先警告,後開槍。


    要是認定有危險,來不及警告,也可以直接開槍。


    因為他的筆記本內,有很多機密資料, 一旦泄露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安裝了精密的自毀裝置。 要是外人拿到手,沒有正確的方式打開,內部的硬盤和內存就會直接短路燒毀。


    不是直接清空數據。


    硬盤內清空的數據是可以被恢複的。 ………


    但燒毀之後,直接從物理上迴饋硬盤,想恢複都不可能,除非進入魔幻世界,用時間倒流法術。 當然。


    這一款筆記本電腦,不是唯——本。 事實上。


    同款筆記本電腦,已經在內部普及,內閣的領導,軍方的高層領導,很多人都有同款電腦。 不過。


    根據使用的人不同。


    內部資料保密程度不同,防護級別也不同。


    萬興邦的筆記本電腦,防護級別當然是最高等級的,同時配置也是最高等級的。 內部加裝了特殊構件,有權限直接聯係天上的衛星,控製衛星。


    在他的筆記本內,已經預裝了精確製導炮套件控製程序,打開之後,直接輸入打擊目標參數。


    當然。


    輸入之前,肯定要先和精確製導炮套件建立連接。 進行一套安全驗證。


    保證有權限的人控製,而不是誰都能控製。


    這些操作也都是追求傻瓜式的,有權限控製的人,隻需要相關的權限指令,就能很輕鬆控製。 輸入的參數。


    包括打擊目標的位置信息,精準度要求,彈道路徑,設置起來很簡單,多數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軍方的人很滿意。


    設置簡單才容易使用,要是設置太複雜,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就不是每一個炮兵都能用的了。


    設置完畢。


    兩個打擊目標出現在筆記本的衛星係統上。


    精確製導炮套件與衛星網絡連接.萬興邦動了一下鼠標、選擇係統上顯示的兩個打擊目標。 最後。


    萬興邦又檢查了一下炮彈,精確製導炮套件正確安裝。 隨後下令炮彈上膛。


    有了精確製導炮套件的炮彈,開炮的時候,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各種計算,盡量瞄準目標。 隻需要知道目標大概方位,向該方位發射過去就可以了。


    炮彈射出去之後,精確製導炮套件會自動矯正,鎖定目標,實現精準打擊,實現一發入魂! “發射準備完畢,請求發射!”


    萬興邦向大掌櫃報告,等待發射指令!刀.


    得到大掌櫃的首肯。


    萬興邦下令。 開炮!


    現場的戰士們都有點蒙。 以前。


    測試武器的時候,來的大多數都是技術人員,很少有高層軍官來,更不要說將軍和元帥們。 今天。。


    尊敬的將軍和袁氏們都來了,尊敬的大掌櫃也來了,隻是為了一次普通的新炮彈試射嗎? 他們並不了解精確製導炮套件。


    隻看到萬興邦把炮彈的引信拿掉了,換了一個新的,模樣有點怪,讓炮彈前麵多了一小截! 影響了炮彈的圓錐體形狀,不會影響炮彈的飛行嗎?


    盡管疑惑。


    他們的基本素質都很過關。


    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不該問的,不該關心的,他“五七零”們就不問不關心。 萬興邦一聲令下。


    炮聲響起。


    萬興邦一直盯著他的筆記本電腦。 炮彈發射瞬間。


    精準製導炮套件連接的小程序,直接給出提示,套件係統正常運作,精準導航係統也開始運作。 獲取炮彈位置、速度和姿態信息,進行實時檢測。


    預先設定的目標,飛行軌跡,飛行參數,都已經輸入電腦,軟件會根據炮彈飛行情況自行調整。 在近距離射擊的情況下。


    炮彈飛行的速度很快,依靠人力計算根本來不及,大部分操作都有計算機直接執行。 操作人員操作電腦,僅限於保證程序正常運行。


    或者出現重大變故,取消攻擊,停止引信。


    普通炮彈一旦發射出去,引信就啟動了,是無法中途取消的, 一旦符合爆炸條件就會自動爆炸。 爆炸的條件,有的是碰觸,有的是延時,有的是近炸。


    精準製導炮套件就不一樣了,通過數據傳輸係統,和計算機實時連接,隨時都能取消爆炸。 通常情況下。


    炮彈內的炸藥很穩定, 一般的撞擊, 一般的高溫,都不會引起爆炸。


    隻要廢掉引信,炮彈就是相對安全的,就算把目標建築物砸一個窟窿,也不會發生大爆炸。 十幾秒鍾過去。


    炮彈接近目標,精準製導炮套件持續監測位置和目標的變化信息,進行細微的飛行姿態調整。 炮彈接近目標,到達一定距離範圍內,引信引爆炮彈。


    讓炮彈的殺傷力最大化。


    “兩枚炮彈精準命中,應該馬上就有消息了!” 筆記本上顯示。


    精準製導炮套件任務結束。


    萬興邦剛說完,靶場的觀察員傳來消息,兩發炮彈已經爆炸。


    龍興一型155毫米、203毫米加榴炮,攻擊的目標分別在二十、三十公裏外。 兩發炮彈都是精準命中!


    攻擊的兩個目標,是兩個武裝碉堡模型。


    說是模型,實際就是碉堡,是一比一還原的,隻是沒有武器,沒有人,其他的和真正的碉堡一樣。


    這種特殊類型的標靶,就是專門測試炮彈實際殺傷力的。 可不是簡單在地上畫一個圓。


    兩發炮彈都精準命中,貫穿了碉堡的外壁,隨後在內部發生大爆炸,徹底摧毀了兩個碉堡。 當然。


    目前隻是觀察員的報告。


    實際情況,要看過高速攝像機拍攝的爆炸實況才能知道。 很快。


    高速攝像機的內存卡取過來了。


    當場播放。


    萬興邦播放的時候,把播放速度降低了一千倍。


    畢竟炮彈飛行的速度非常快,爆炸速度也非常快,要是正常速度播放,人眼根本看不清楚。 在畫麵中。


    炮彈急速下落,貫穿了碉堡厚厚的外側牆壁,隨後發生劇烈爆炸,整個碉堡被炸得四分五裂。 徹底摧毀了碉堡。


    這是在沒人的情況下。


    要是碉堡裏有人,在這種猛烈爆炸的情況下,就算穿著防彈衣,戴著鋼盔,也難以留下全屍。 更不要說生還!


    炮彈近距離爆炸的情況下,不要說在六十年代,就算是繁華年代,也沒有單兵防護裝備能防住。 單兵防護裝備,通常情況下,隻能防禦一些比較弱的武器。


    就像頭上的鋼盔。


    通常隻能防禦流彈,或者小薇的小口徑的手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萬興邦的逆襲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緣天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緣天雪並收藏四合院:萬興邦的逆襲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