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非常快速
四合院:萬興邦的逆襲時代 作者:隨緣天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興邦研發出來的305毫米戰略遠程大口徑火炮,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實惠,打起來不心疼錢! 普通305毫米炮彈,成本價不超過200塊。
這還隻是小批量生產的價格,要是大批量生產,價格肯定更低。
增程炮彈價格稍微貴一些,成本價大約是普通炮彈的兩倍,增加射程要對炮彈進行一定改造。 普通增程305毫米炮彈,射程大約150公裏。
灣灣海峽最窄的地方,不到130公裏。 對麵就是灣灣最繁華的地區。。
龍國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一聲令下,就能把老光頭拿下,天空中更是有很多衛星盯著灣灣。 毫不誇張地說,老光頭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下。
同 時 。
“九五七”鷹醬在龍國周邊,有一些不該存在的軍事設施。
龍國已經準備好了,對老光頭采取行動的時候,鷹醬老老實實也就罷了。 否 則 。
隻要情況稍有不對。
就把他的軍事設施全都炸了,渣都不給他剩!
對付老光頭,305毫米的大炮就夠了,沒必要用導彈,畢竟是迴收,不能要一個破破爛爛的灣灣。 對鷹醬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導彈盡管上。
龍國最令人忌憚的是洲際導彈,射程遠,射速快,還能攜帶大威力的盒彈頭。 但 是 。
龍國有的不隻是洲際導彈,還有其他各種用途的導彈。 火箭軍已經籌建了一個導彈旅。
裝備了多種型號的導彈,射程從1000公裏到3000公裏都有,針對各種不同距離的軍事目標。 火箭軍裝備的導彈,完全可以覆蓋龍國周邊,不管是鷹醬的,還是其他不懷好意的大勢力。
隻要一聲令下。
各種導彈洗地,不管是軍事設施,還是艦艇,或者其他的,都能一輪清空! 同時。
萬興邦設計出來的防空警戒雷達,也開始部署。 還有第一代防空導彈,也陸續到位。
隻需要兩年出頭,最多也用不到三年時間。
各種雷達,各種防空導彈,甚至反艦導彈,都將全麵部署,構成一道堅不可摧的火力防線。 當然。
在海軍方麵,龍國還有待發展。
但有超級地效飛行器,足以彌補海軍力量不足這一缺點。
超級地效飛行器,飛得快,飛得低,雷達都發現不了,對任何勢力來說都是一款超級大殺器。 畢竟能對航母產生直接威脅!
就算爆發戰爭,也能在第一時間內,癱瘓鷹醬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讓其失去應有的武力。 問題是萬興邦有火力不足恐懼症。
要是沒有,他會設計305毫米的超大口徑火炮嗎? 這可是戰略級別的遠程火炮。
發射炮射導彈,最遠射程可以達到500公裏,試問哪一個大勢力有過這麽一款超級火炮? 這還不夠。
萬興邦認為,龍國還需要更強大的武器。
必須具備第一時間拿下老光頭的能力,要是不能第一時間拿下,其他各大勢力就有可能插手。 另外也不能小看老光頭。
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就比如鷹醬,沒少支援老光頭,老光頭的飛機不就是他們支援的嗎? 老光頭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但是。
在305毫米遠程戰略火炮麵前,這些都不夠看。 隻要把在海峽的另一麵,根本不用登上灣灣。
隔著海峽一炮轟過去,就能一炸一大片,就能迅速癱瘓他們的戰鬥力。
相比之下,105毫米和203毫米就不夠看了。
這兩種火炮的射程都在100公裏以內,普通炮彈更是在50公裏以內,根本就飛不過海峽。 這也是萬興邦的遺憾。
炮射導彈,目前隻能用在305毫米口徑上。
炮射導彈不是普通炮彈,要加裝一些裝備,這些裝備比較大,目前無法縮小到200毫米以內。 不過。
將來肯定能縮小到200毫米以內。
這不是吹牛,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不要說200毫米,就是縮小到20毫米之內也有可能。 遺憾歸遺憾,他也不著急。
因為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炮彈價格並不貴,打起來也不太心疼。
大多數情況下,發射普通炮彈,或增程炮彈就足夠用了, 一個成本不足200,一個成本不足400塊..… 少數情況下,要用個炮射導彈。
裝填普通炸藥,成本價不足1000塊錢。
就算用上高爆炸藥,成本價也不足1500塊,隻會有一點點心疼。 且殺傷力巨大。
普通炮彈, 一炮轟下去,也足以重創伊阿華級戰列艦,甚至還能一炮對航母造成巨大創傷。 當然。
有點多,缺點必然也有。
口徑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不是一門簡單的大口徑火炮,也不是單獨車輛的自行火炮。 一門火炮就是一個小車隊。
車隊中最重要的一輛車,搭載火炮主體的主車,總重量高達50噸,有十米長的履帶式底盤。 很大!
也很重。
不大不重不行,畢竟裝在這305毫米的炮管,本身自重就挺重了。
開炮的時候,還會產生強大的後坐力,要是車不夠大,有個重,不夠皮實, 一炮就自毀了! 又大又重的車,動力必須強勁兒。
采用的是一台w12發動機,和155毫米的是同一款。
但305毫米的車,比155毫米的,大了很多,也中了很多,速度慢一些,靈活性也差一些。 這沒有多大影響。
自行火炮不是賽車,有一定機動能力就行,不要求速度如飛。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門遠程火炮,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 一般不會種在最前線。 多數1.5都在戰場後方。
甚至遠離戰場幾百公裏的安全區域內。
操縱火炮的人,也不需要親眼看到目標,而是根據收到的指令,攻擊特定範圍的特定目標。 提供火力支援。
或者主攻。
305毫米火炮都能勝任。
要是發生緊急情況,需要快速部署,也有變通的辦法。
龍興一型戰術運輸機,或者超級地效飛行器,兩者都有足夠的承載力。 都能直接空運305毫米火炮,達到快速部署的目的。
用飛行器直接部署,不僅速度快,還能忽略一些障礙,畢竟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是陸地炮。 能在陸地行駛。
遇到河流、沼澤等特殊地形,沒有飛行器,速度再快也過不去!.
飛行器把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部署到位,隻要沒有意外,隻要一分鍾時間就可以投入戰鬥。 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主車結構相對簡單。
就是一個履帶式底盤,承載著一個炮管,隻是炮管有點大,長達15米,口徑達到305毫米。 底盤四周還有四個液壓支撐係統。
畢竟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炮彈很重,發射的時候,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後坐力。
要是沒有液壓支撐係統,把巨大的衝擊力導入地下,這些衝擊力就會通過履帶向地下傳導。
很有可能會損害動力結構。 當然。。
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直接開炮,盡管會降低底盤壽命,損壞動力結構,可完成任務最重要! 打勝仗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
305毫米的火炮,發射的炮彈也是很重的,最輕的也有500公斤,最重的高達1000公斤。 這麽重的炮彈,靠人力裝填肯定是不行的。
一是需要的人數多,重達500公斤的炮彈,肯定需要七八個人抬著14,不可能一個人抱著上去。 七八個人抬著,小心翼翼前進,運送速度慢,填速度更慢,無法做到快速發射。
重達1000斤的就更不用說了,恐怕得十個人以上合作。 因此。
萬興邦設計了炮彈自動裝填車。
有全自動裝彈設備,隻需要一兩個人操作,就能完成炮彈裝填過程。 這一輛車比較輕一點,自重不過30噸。
滿載炮彈的情況下,總重量可以達到50噸,剩下的20噸全都是各種炮彈,往往跟在主車身後。 像火車一樣,以主車為車頭,掛在主車上。
過橋的時候,或者遇到比較脆弱的路段,也可以和主車分開,以大馬力卡車作為牽引動力。 從機動狀態,到作戰狀態,整個過程隻需要兩分鍾時間。
非常快速。
鷹醬和老毛子的大口徑火炮,從部署到作戰,往往需要半個小時時間。 而且自動化程度不高。
發射速度不快。
全自動化裝彈,有非常強大的適應能力,不管火炮的仰角有多大,不管炮口指向哪一個方向。
自動裝填車都能在20秒鍾時間內,完成一發炮彈的裝填。 形成快速打擊能力。
除了主車和自動裝填車,常規狀態下,還有十輛炮彈運輸車,也都是采用履帶的形式。
每一輛炮彈運輸車,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裝載30發炮射導彈,或者50發普通305口徑炮彈。 每一套完整的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可以一次攜帶300枚到500枚炮彈,這是標準數量。
特殊情況下。
還可以減少或增加,以適應特殊任務的需要。 這還不是全部。
另外還有一輛指揮車,相當於大腦。
口徑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一切,都有指揮車來控製,可以遠程控製,也可以拉線有線控製。 大多數情況下,遠程控製足夠了。
更方便。 更快捷。
特殊情況下,無線通訊受到影響,就可以每一輛車拉一條線,有線控製信號更穩定,更穩妥。 就像在繁華年代。
這還隻是小批量生產的價格,要是大批量生產,價格肯定更低。
增程炮彈價格稍微貴一些,成本價大約是普通炮彈的兩倍,增加射程要對炮彈進行一定改造。 普通增程305毫米炮彈,射程大約150公裏。
灣灣海峽最窄的地方,不到130公裏。 對麵就是灣灣最繁華的地區。。
龍國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一聲令下,就能把老光頭拿下,天空中更是有很多衛星盯著灣灣。 毫不誇張地說,老光頭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下。
同 時 。
“九五七”鷹醬在龍國周邊,有一些不該存在的軍事設施。
龍國已經準備好了,對老光頭采取行動的時候,鷹醬老老實實也就罷了。 否 則 。
隻要情況稍有不對。
就把他的軍事設施全都炸了,渣都不給他剩!
對付老光頭,305毫米的大炮就夠了,沒必要用導彈,畢竟是迴收,不能要一個破破爛爛的灣灣。 對鷹醬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導彈盡管上。
龍國最令人忌憚的是洲際導彈,射程遠,射速快,還能攜帶大威力的盒彈頭。 但 是 。
龍國有的不隻是洲際導彈,還有其他各種用途的導彈。 火箭軍已經籌建了一個導彈旅。
裝備了多種型號的導彈,射程從1000公裏到3000公裏都有,針對各種不同距離的軍事目標。 火箭軍裝備的導彈,完全可以覆蓋龍國周邊,不管是鷹醬的,還是其他不懷好意的大勢力。
隻要一聲令下。
各種導彈洗地,不管是軍事設施,還是艦艇,或者其他的,都能一輪清空! 同時。
萬興邦設計出來的防空警戒雷達,也開始部署。 還有第一代防空導彈,也陸續到位。
隻需要兩年出頭,最多也用不到三年時間。
各種雷達,各種防空導彈,甚至反艦導彈,都將全麵部署,構成一道堅不可摧的火力防線。 當然。
在海軍方麵,龍國還有待發展。
但有超級地效飛行器,足以彌補海軍力量不足這一缺點。
超級地效飛行器,飛得快,飛得低,雷達都發現不了,對任何勢力來說都是一款超級大殺器。 畢竟能對航母產生直接威脅!
就算爆發戰爭,也能在第一時間內,癱瘓鷹醬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讓其失去應有的武力。 問題是萬興邦有火力不足恐懼症。
要是沒有,他會設計305毫米的超大口徑火炮嗎? 這可是戰略級別的遠程火炮。
發射炮射導彈,最遠射程可以達到500公裏,試問哪一個大勢力有過這麽一款超級火炮? 這還不夠。
萬興邦認為,龍國還需要更強大的武器。
必須具備第一時間拿下老光頭的能力,要是不能第一時間拿下,其他各大勢力就有可能插手。 另外也不能小看老光頭。
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就比如鷹醬,沒少支援老光頭,老光頭的飛機不就是他們支援的嗎? 老光頭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但是。
在305毫米遠程戰略火炮麵前,這些都不夠看。 隻要把在海峽的另一麵,根本不用登上灣灣。
隔著海峽一炮轟過去,就能一炸一大片,就能迅速癱瘓他們的戰鬥力。
相比之下,105毫米和203毫米就不夠看了。
這兩種火炮的射程都在100公裏以內,普通炮彈更是在50公裏以內,根本就飛不過海峽。 這也是萬興邦的遺憾。
炮射導彈,目前隻能用在305毫米口徑上。
炮射導彈不是普通炮彈,要加裝一些裝備,這些裝備比較大,目前無法縮小到200毫米以內。 不過。
將來肯定能縮小到200毫米以內。
這不是吹牛,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不要說200毫米,就是縮小到20毫米之內也有可能。 遺憾歸遺憾,他也不著急。
因為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炮彈價格並不貴,打起來也不太心疼。
大多數情況下,發射普通炮彈,或增程炮彈就足夠用了, 一個成本不足200,一個成本不足400塊..… 少數情況下,要用個炮射導彈。
裝填普通炸藥,成本價不足1000塊錢。
就算用上高爆炸藥,成本價也不足1500塊,隻會有一點點心疼。 且殺傷力巨大。
普通炮彈, 一炮轟下去,也足以重創伊阿華級戰列艦,甚至還能一炮對航母造成巨大創傷。 當然。
有點多,缺點必然也有。
口徑305毫米的戰略遠程火炮,不是一門簡單的大口徑火炮,也不是單獨車輛的自行火炮。 一門火炮就是一個小車隊。
車隊中最重要的一輛車,搭載火炮主體的主車,總重量高達50噸,有十米長的履帶式底盤。 很大!
也很重。
不大不重不行,畢竟裝在這305毫米的炮管,本身自重就挺重了。
開炮的時候,還會產生強大的後坐力,要是車不夠大,有個重,不夠皮實, 一炮就自毀了! 又大又重的車,動力必須強勁兒。
采用的是一台w12發動機,和155毫米的是同一款。
但305毫米的車,比155毫米的,大了很多,也中了很多,速度慢一些,靈活性也差一些。 這沒有多大影響。
自行火炮不是賽車,有一定機動能力就行,不要求速度如飛。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門遠程火炮,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 一般不會種在最前線。 多數1.5都在戰場後方。
甚至遠離戰場幾百公裏的安全區域內。
操縱火炮的人,也不需要親眼看到目標,而是根據收到的指令,攻擊特定範圍的特定目標。 提供火力支援。
或者主攻。
305毫米火炮都能勝任。
要是發生緊急情況,需要快速部署,也有變通的辦法。
龍興一型戰術運輸機,或者超級地效飛行器,兩者都有足夠的承載力。 都能直接空運305毫米火炮,達到快速部署的目的。
用飛行器直接部署,不僅速度快,還能忽略一些障礙,畢竟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是陸地炮。 能在陸地行駛。
遇到河流、沼澤等特殊地形,沒有飛行器,速度再快也過不去!.
飛行器把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部署到位,隻要沒有意外,隻要一分鍾時間就可以投入戰鬥。 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主車結構相對簡單。
就是一個履帶式底盤,承載著一個炮管,隻是炮管有點大,長達15米,口徑達到305毫米。 底盤四周還有四個液壓支撐係統。
畢竟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炮彈很重,發射的時候,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後坐力。
要是沒有液壓支撐係統,把巨大的衝擊力導入地下,這些衝擊力就會通過履帶向地下傳導。
很有可能會損害動力結構。 當然。。
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直接開炮,盡管會降低底盤壽命,損壞動力結構,可完成任務最重要! 打勝仗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
305毫米的火炮,發射的炮彈也是很重的,最輕的也有500公斤,最重的高達1000公斤。 這麽重的炮彈,靠人力裝填肯定是不行的。
一是需要的人數多,重達500公斤的炮彈,肯定需要七八個人抬著14,不可能一個人抱著上去。 七八個人抬著,小心翼翼前進,運送速度慢,填速度更慢,無法做到快速發射。
重達1000斤的就更不用說了,恐怕得十個人以上合作。 因此。
萬興邦設計了炮彈自動裝填車。
有全自動裝彈設備,隻需要一兩個人操作,就能完成炮彈裝填過程。 這一輛車比較輕一點,自重不過30噸。
滿載炮彈的情況下,總重量可以達到50噸,剩下的20噸全都是各種炮彈,往往跟在主車身後。 像火車一樣,以主車為車頭,掛在主車上。
過橋的時候,或者遇到比較脆弱的路段,也可以和主車分開,以大馬力卡車作為牽引動力。 從機動狀態,到作戰狀態,整個過程隻需要兩分鍾時間。
非常快速。
鷹醬和老毛子的大口徑火炮,從部署到作戰,往往需要半個小時時間。 而且自動化程度不高。
發射速度不快。
全自動化裝彈,有非常強大的適應能力,不管火炮的仰角有多大,不管炮口指向哪一個方向。
自動裝填車都能在20秒鍾時間內,完成一發炮彈的裝填。 形成快速打擊能力。
除了主車和自動裝填車,常規狀態下,還有十輛炮彈運輸車,也都是采用履帶的形式。
每一輛炮彈運輸車,滿載的情況下,可以裝載30發炮射導彈,或者50發普通305口徑炮彈。 每一套完整的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可以一次攜帶300枚到500枚炮彈,這是標準數量。
特殊情況下。
還可以減少或增加,以適應特殊任務的需要。 這還不是全部。
另外還有一輛指揮車,相當於大腦。
口徑305毫米戰略遠程火炮的一切,都有指揮車來控製,可以遠程控製,也可以拉線有線控製。 大多數情況下,遠程控製足夠了。
更方便。 更快捷。
特殊情況下,無線通訊受到影響,就可以每一輛車拉一條線,有線控製信號更穩定,更穩妥。 就像在繁華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