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剛聽到孫臏話裏對毛奔有所忌憚,心裏頓時湧起一股不服氣。他滿臉漲得通紅,怒氣衝衝地大步闖上殿來,朝著襄王和孫臏恭恭敬敬行了個禮,大聲說道:“稟上師父,您不必害怕,也不用擔憂。我袁剛自願打頭陣,去會會那個妖道,不殺了他,實在難消我這心頭無窮之氣!”
孫臏一聽,臉色一沉,猛地大喝一聲:“好你個孽障!你有多大能耐,竟敢口出如此狂言?這毛奔可和普通的官兵敵將不一樣,不是靠真刀真槍廝殺就能對付的。他可是海潮聖人的門徒,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你哪裏是他的對手?還不快給我退下!”
袁剛原本滿心的興奮與期待,想著能在這場較量中大展身手,可被孫臏這麽一吆喝,頓時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垂頭喪氣地退了下去。
孫臏雖然把袁剛喝退了,但他自己心裏也在犯嘀咕。眼下毛奔前來叫陣,若出去迎戰,他擔心會遭遇五雷之災;可要是不去,又怕眾人笑話,說他孫臏竟然懼怕毛奔,那自己以往積累的赫赫英名可就全毀了,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他暗自思忖,自己之前已經躲過了三災五難,這次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災禍。思索再三,孫臏朝著襄王恭敬地行禮說道:“吾主放心,待為臣出馬,會一會這毛奔。”
襄王一聽,頓時喜上眉梢,高興地說道:“若是亞父出馬迎敵,那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孫臏辭別襄王,走下大殿,轉身吩咐孫燕:“你可要好生侍奉貴人,用心煎湯熬藥,一步都不許擅自離開丹鳳閣。”交代完後,他便拄著拐杖,騎上青牛,率領全山六將,還有袁剛等十四家蔭襲的公爺。隨著三聲震耳欲聾的大炮轟鳴聲,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衝出了營門。
毛奔遠遠瞧見孫臏等人出來,立刻催動梅花鹿迎上前去。他用茶條杖遠遠一指,扯著嗓子高聲喊道:“來者莫非就是南郡王孫臏麽?請停下坐騎,我可是在此等候多時了!”
孫臏穩穩地勒住青牛,抬手拱手,客氣地說道:“五雷真人,別來無恙。請問真人,不在雲光洞安心學藝修真,跑到這臨淄來,所為何事啊?”
毛奔神色一正,說道:“我可不是私自下山。今日前來,是有一番肺腑之言,想要勸勸你。”
孫臏微微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毛奔臉上堆起笑容,語重心長地說道:“你也是高明之人,豈會不知順天者存,逆天者亡的道理?王翦扶助秦王,意圖並吞六國,這是順應天命。你卻逆天而行,在易州大戰數年,死傷無數生靈。我祖師慈悲,夜設平齡會,請來三教聖人,與你講和。那時你就該乖乖歸山返洞,可你卻貪戀紅塵,又在東齊生事,暗中擺下八門金鎖陣,圍困金子陵。貧道這才奉師命下山。你若肯聽我良言相勸,就該即刻迴歸古洞。大開殺戒,實在不是我們玄門中人該做的事。不知南郡王意下如何?”
孫臏聽完,神色平靜,緩緩說道:“真人所言,句句都是肺腑良言,我孫臏身為燕人,豈敢不聽從?隻是,有一件事,不知真人能否應允?”
毛奔神色一正,說道:“有什麽話,你盡管直說,不必藏著掖著。”
孫臏微微頷首,一臉誠懇地說道:“我又怎會不知王翦扶助始皇並吞六國,乃是玉帝敕旨。隻是臨淄的氣數雖已臨近盡頭,但還有十一年的時間尚未走完。這氣數之事,多一日不會生變,少一日也不會消亡,一切皆是天數注定。再者,我老母還有三個月的陽壽,我得等她百年之後,將她葬於吳橋,盡完這最後的孝道,那時我便絕無牽掛,即刻歸山,從此不再過問臨淄的存亡。所以,還望真人能寬容這三個月的限期,此乃大恩大德,孫臏感激不盡。”
毛奔聽了,暗自思量:“寬容他三個月,倒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秦國軍營每日耗費千金,長期拖延下去不是辦法。況且我是奉聖人之命下山,怎敢擅自做決定。”一番權衡後,毛奔開口對孫臏說道:“你這話可就不對了,一月半月的耽擱或許還能通融,可百日之久,時間太長,變數太多,我看你這分明是在找借口推辭,根本就不想歸山。我又怎麽敢擅自答應你的請求。”
孫臏耐心解釋道:“真人若是不答應,對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你若應允,大家都好,也不失我們同道之間的情分。”
毛奔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聲喝道:“怎麽個不便法?莫非你還敢與我動手不成?”
孫臏神色平靜,嘴角浮起一絲冷笑,說道:“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誰有真本事誰就能保平安,這還用多說嗎?”
毛奔氣得滿臉通紅,怒不可遏地吼道:“好你個大膽的孫臏!果然如人所說,你奸詐狡猾,今日看來,真是一點不假!我既然奉師命下山,就絕不會輕易饒你!”說罷,他猛地催動梅花鹿,高高舉起茶條杖,朝著孫臏的頭頂狠狠砸去。
孫臏反應極快,連忙用拐杖奮力一架,“當”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牛鹿在原地不斷盤旋,兩人瞬間戰作一團,一場激烈的廝殺就此展開。
他們你來我往,足足戰了二十多個迴合。毛奔漸漸體力不支,招式也開始淩亂,漸漸招架不住孫臏淩厲的攻勢。他心中暗叫不好,再這樣下去,必敗無疑。於是,他瞅準一個破綻,虛晃一招,拖起茶條杖,轉身便逃。
孫臏見狀,哪肯放過,用拐杖一指,大聲喊道:“好你個毛奔,還想往哪裏跑!”說罷,催動青牛,風馳電掣般地追了上去。
毛奔一邊逃跑,一邊迴頭觀望,見孫臏緊追不舍,心中暗自竊喜。他悄悄將攝魂幡取了出來,猛地轉身,對著孫臏用力一晃。刹那間,孫臏隻覺眼前一黑,仿佛被一層黑暗籠罩;毛奔緊接著又晃了第二下,孫臏隻覺腦後生風,一股寒意從脊梁骨升起;毛奔連晃第三下時,孫臏頓感天旋地轉,整個人在牛背上搖搖欲墜,意識漸漸模糊。
孫臏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喊道:“不好,這是攝魂幡!若是再讓他晃幾下,我的精神就要被耗散,性命難保!”危急關頭,孫臏強撐著最後一絲清醒,迅速從懷中取出蛾眉劍。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太陽,連取三口真氣,吹在劍上,然後用劍尖對著毛奔,連擺三擺,口中大喝一聲:“疾!”
奇跡發生了,隻見蛾眉劍的劍尖上瞬間火星四濺,緊接著,熊熊烈焰騰空而起,如一條火龍般朝著毛奔唿嘯而去。毛奔正全神貫注地晃著攝魂幡,想要一舉拿下孫臏,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陣神火突然襲來。火焰直直地撲向他的麵門,刹那間,他臉上的黑毛被燒得一幹二淨,臉上還鼓起了好幾個水泡,疼得他“嗷嗷”直叫。
毛奔此刻哪裏還顧得上晃幡,雙手下意識地在臉上亂抹,想要撲滅臉上的火焰。慌亂之中,攝魂幡也著了火。他手忙腳亂,根本無法兼顧,一個不小心,攝魂幡便掉落在地,瞬間被燒成了灰燼 。
孫臏一聽,臉色一沉,猛地大喝一聲:“好你個孽障!你有多大能耐,竟敢口出如此狂言?這毛奔可和普通的官兵敵將不一樣,不是靠真刀真槍廝殺就能對付的。他可是海潮聖人的門徒,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你哪裏是他的對手?還不快給我退下!”
袁剛原本滿心的興奮與期待,想著能在這場較量中大展身手,可被孫臏這麽一吆喝,頓時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垂頭喪氣地退了下去。
孫臏雖然把袁剛喝退了,但他自己心裏也在犯嘀咕。眼下毛奔前來叫陣,若出去迎戰,他擔心會遭遇五雷之災;可要是不去,又怕眾人笑話,說他孫臏竟然懼怕毛奔,那自己以往積累的赫赫英名可就全毀了,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他暗自思忖,自己之前已經躲過了三災五難,這次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災禍。思索再三,孫臏朝著襄王恭敬地行禮說道:“吾主放心,待為臣出馬,會一會這毛奔。”
襄王一聽,頓時喜上眉梢,高興地說道:“若是亞父出馬迎敵,那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孫臏辭別襄王,走下大殿,轉身吩咐孫燕:“你可要好生侍奉貴人,用心煎湯熬藥,一步都不許擅自離開丹鳳閣。”交代完後,他便拄著拐杖,騎上青牛,率領全山六將,還有袁剛等十四家蔭襲的公爺。隨著三聲震耳欲聾的大炮轟鳴聲,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衝出了營門。
毛奔遠遠瞧見孫臏等人出來,立刻催動梅花鹿迎上前去。他用茶條杖遠遠一指,扯著嗓子高聲喊道:“來者莫非就是南郡王孫臏麽?請停下坐騎,我可是在此等候多時了!”
孫臏穩穩地勒住青牛,抬手拱手,客氣地說道:“五雷真人,別來無恙。請問真人,不在雲光洞安心學藝修真,跑到這臨淄來,所為何事啊?”
毛奔神色一正,說道:“我可不是私自下山。今日前來,是有一番肺腑之言,想要勸勸你。”
孫臏微微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毛奔臉上堆起笑容,語重心長地說道:“你也是高明之人,豈會不知順天者存,逆天者亡的道理?王翦扶助秦王,意圖並吞六國,這是順應天命。你卻逆天而行,在易州大戰數年,死傷無數生靈。我祖師慈悲,夜設平齡會,請來三教聖人,與你講和。那時你就該乖乖歸山返洞,可你卻貪戀紅塵,又在東齊生事,暗中擺下八門金鎖陣,圍困金子陵。貧道這才奉師命下山。你若肯聽我良言相勸,就該即刻迴歸古洞。大開殺戒,實在不是我們玄門中人該做的事。不知南郡王意下如何?”
孫臏聽完,神色平靜,緩緩說道:“真人所言,句句都是肺腑良言,我孫臏身為燕人,豈敢不聽從?隻是,有一件事,不知真人能否應允?”
毛奔神色一正,說道:“有什麽話,你盡管直說,不必藏著掖著。”
孫臏微微頷首,一臉誠懇地說道:“我又怎會不知王翦扶助始皇並吞六國,乃是玉帝敕旨。隻是臨淄的氣數雖已臨近盡頭,但還有十一年的時間尚未走完。這氣數之事,多一日不會生變,少一日也不會消亡,一切皆是天數注定。再者,我老母還有三個月的陽壽,我得等她百年之後,將她葬於吳橋,盡完這最後的孝道,那時我便絕無牽掛,即刻歸山,從此不再過問臨淄的存亡。所以,還望真人能寬容這三個月的限期,此乃大恩大德,孫臏感激不盡。”
毛奔聽了,暗自思量:“寬容他三個月,倒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秦國軍營每日耗費千金,長期拖延下去不是辦法。況且我是奉聖人之命下山,怎敢擅自做決定。”一番權衡後,毛奔開口對孫臏說道:“你這話可就不對了,一月半月的耽擱或許還能通融,可百日之久,時間太長,變數太多,我看你這分明是在找借口推辭,根本就不想歸山。我又怎麽敢擅自答應你的請求。”
孫臏耐心解釋道:“真人若是不答應,對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你若應允,大家都好,也不失我們同道之間的情分。”
毛奔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聲喝道:“怎麽個不便法?莫非你還敢與我動手不成?”
孫臏神色平靜,嘴角浮起一絲冷笑,說道:“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誰有真本事誰就能保平安,這還用多說嗎?”
毛奔氣得滿臉通紅,怒不可遏地吼道:“好你個大膽的孫臏!果然如人所說,你奸詐狡猾,今日看來,真是一點不假!我既然奉師命下山,就絕不會輕易饒你!”說罷,他猛地催動梅花鹿,高高舉起茶條杖,朝著孫臏的頭頂狠狠砸去。
孫臏反應極快,連忙用拐杖奮力一架,“當”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牛鹿在原地不斷盤旋,兩人瞬間戰作一團,一場激烈的廝殺就此展開。
他們你來我往,足足戰了二十多個迴合。毛奔漸漸體力不支,招式也開始淩亂,漸漸招架不住孫臏淩厲的攻勢。他心中暗叫不好,再這樣下去,必敗無疑。於是,他瞅準一個破綻,虛晃一招,拖起茶條杖,轉身便逃。
孫臏見狀,哪肯放過,用拐杖一指,大聲喊道:“好你個毛奔,還想往哪裏跑!”說罷,催動青牛,風馳電掣般地追了上去。
毛奔一邊逃跑,一邊迴頭觀望,見孫臏緊追不舍,心中暗自竊喜。他悄悄將攝魂幡取了出來,猛地轉身,對著孫臏用力一晃。刹那間,孫臏隻覺眼前一黑,仿佛被一層黑暗籠罩;毛奔緊接著又晃了第二下,孫臏隻覺腦後生風,一股寒意從脊梁骨升起;毛奔連晃第三下時,孫臏頓感天旋地轉,整個人在牛背上搖搖欲墜,意識漸漸模糊。
孫臏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喊道:“不好,這是攝魂幡!若是再讓他晃幾下,我的精神就要被耗散,性命難保!”危急關頭,孫臏強撐著最後一絲清醒,迅速從懷中取出蛾眉劍。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太陽,連取三口真氣,吹在劍上,然後用劍尖對著毛奔,連擺三擺,口中大喝一聲:“疾!”
奇跡發生了,隻見蛾眉劍的劍尖上瞬間火星四濺,緊接著,熊熊烈焰騰空而起,如一條火龍般朝著毛奔唿嘯而去。毛奔正全神貫注地晃著攝魂幡,想要一舉拿下孫臏,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陣神火突然襲來。火焰直直地撲向他的麵門,刹那間,他臉上的黑毛被燒得一幹二淨,臉上還鼓起了好幾個水泡,疼得他“嗷嗷”直叫。
毛奔此刻哪裏還顧得上晃幡,雙手下意識地在臉上亂抹,想要撲滅臉上的火焰。慌亂之中,攝魂幡也著了火。他手忙腳亂,根本無法兼顧,一個不小心,攝魂幡便掉落在地,瞬間被燒成了灰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