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永平三年的春節,曆史上的記錄是天有異象,災害貧乏,許多豐腴之地,至於絕收,人相食。
神龍帝沉迷求仙問道,前往青龍山青雲觀祈福時搖出了一支簽。
認知蒼龍下九衢,女子當年嫁二夫;自是一弓架兩箭,騎龍跨馬上安居。
這本也不算下簽,隻是傳統觀音靈簽的中的一支。可是內容卻讓神龍帝勃然大怒。
蒼龍,即青龍。昔日神龍王朝在前朝時屬東青龍,因此皇家龍脈之山才被稱為青龍山,皇家道觀也叫青龍觀。這支普通的中簽,卻刺中了神龍帝的心。
因為除了蒼龍的隱喻外,他心愛的曹貴妃確實是他搶奪臣妻而來。曹貴妃原本與麟非時的三叔有婚約。進宮麵見皇後時,意外被神龍帝看到,驚為天人,一定要納入後宮。
但是君奪臣妻說出來到底不好聽,曹貴妃的父親當時也隻是個工部侍郎,要不是因為女兒美豔,也搭不上麟家的路子。君得罪不了,可麟家也得罪不了。隻好讓女兒“死亡”,又送了個所謂的遠房侄女進宮參選,便是如今的曹貴妃。
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就是原本與麟家老三定親過的曹家獨女。
在神龍朝,定親交換了庚帖,便是夫妻了。一句女子當年嫁二夫讓開始垂垂老矣的神龍帝迴憶起自己當年的舉動。
他已經老了,但是他的曹貴妃還是二十多歲的年紀,美豔嬌嫩,如同最美麗的花朵。而她昔日的丈夫,麟家老三如今是禮部尚書,正值盛年,英俊瀟灑。
一弓架兩箭,這在原卦文裏,本是:“一弓架兩箭之象,凡事再合則吉也”的意思,可是到了神龍帝這裏則開始懷疑自己的愛妃與麟家有私情。再加之這簽原本的典故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奔,更讓神龍帝的懷疑火上澆油。
這支簽不但毀滅了曹家,也為麟家後來對神龍王朝倒戈相擊埋下了伏筆。現在看來,那支簽或許並非偶然。
鳳銜珠知道這件事,但是鄧四知並不知道。他對於鳳銜珠的猜測有些不安。
“陛下寵幸曹貴妃,朝中無人能動搖其地位。在這裏做這些所謂的‘異相’,這能動搖曹貴妃的地位嗎?為了‘異相’殺這麽多人,不怕受不了場嗎?”
“當然可以收場,隻要抓了這些山匪,說是曹無庸為了搶奪玄家膏腴之地專門策劃的,不但能為曹家再加一條罪責,讓玄家也對其更加憎恨。”鳳銜珠說到這裏,鄧四知似乎有些不信地退後了一步。
“你們讀書人將麟家視為無冕之王,神龍三大家族,一個寵妃。我鳳氏根基不在神都朝堂,這樣下來,隻有一家得利。你不願意相信是麟家手上沾滿鮮血,但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很顯然難以有第二個選擇。”
正在此時,外麵軍士傳來聲音:“夫人,兩人供詞已錄好。”
“拿進來吧。”鳳銜珠喚人進來,接過供詞後自己沒看,反而是先遞給了鄧四知:“不如鄧先生來看看,我猜的對不對?”
兩人指控的是完全不同的幕後主使。
先要招供的瘦子一口咬定是曹無庸指使,為了搶占玄家的良田 ,他有曹大人手書為證。而胖子則招認是麟家派人來指使,並讓他們事發後嫁禍曹家,就連陷害曹家的信物都準備好了。他和瘦子則是為麟家做事前來監督山匪幹活的。
本來第一次搶掠,他們沒有跟著山匪的大隊一起來。卻因為發現山匪指使草率地踩踏搶奪後就離開了,沒達到主子的要求,才親自過來監工的,沒想到遇上了鳳銜珠帶兵前來。他的證據更有力,是麟家老三,如今禮部尚書的手書,上麵還有印信。
兩個證據也都按他們的說法搜來承上了,鄧四知反複看了又看,最後還是得出結論。
“胖子說的是真話。我雖然與曹無庸有仇,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這封信是偽造的。”鄧四知拿起那封曹無庸手書的“證物”:“這字模仿得十足,但是紙太好了。曹無庸生性吝嗇,除了官府配發的用紙,自己買紙從來都是撿便宜的。他很貪婪,斂財,好女色,外人都覺得他驕奢淫逸,事實上他並不奢靡,貪來的財物女人都存著,甚至美女也不裝飾,就是鎖在宅子裏,好像隻是為了囤積。”
“這麽好的玉版紙,確實不像是曹無庸會給一個下人寫手書用的。”鳳銜珠拿來看了看,然後讓人將兩份證據都封存。
“夫人是要將他們送官嗎?”鄧四知看她的舉動,以為她要報官。
“當然不是了。鄧先生還沒明白眼下的情況嗎?律法是寫來給主子們方便的。你要得到想要的,必須自己想想辦法。”鳳銜珠說完,將胖子的證據遞給士兵道:“這份,送去給神都麟十二,麟非時少爺。那我的信物可以直接見到他。在此之前,把那個胖子殺了吧。”
她說完,對著驚訝的鄧四知,將瘦子的證據遞給另一個人道:“這個和那個瘦子一起,送去縣衙,告訴曹大人,有人攀誣他,我替他拿下了,請他自己處置。”
鄧四知從疑惑的表情突然間了然了:“夫人想讓他自尋死路?”
“以你對曹無庸的了解,他會怎麽對那個瘦子和證據?”
“自然是一起挫骨揚灰,讓他們消失在世間。”鄧四知眼睛一亮:“日後,這邊是他無法辯駁,真的做過這件事的證據。因為假證據已經被毀了,而麟家為了自保,一定會坐實他的罪名!”
“麟家這邊並不一定是為了自保。但這事以後你才會明白什麽意思。”鳳銜珠揮揮手示意軍士們下去辦:“曹貴妃得寵這麽多年,雖然一直沒有生育,但膝下也有過繼的皇子,盡管比不上太子,可卻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擁護。皇後是麟家的親戚,太子是麟家支持的正統,如今陛下身體日漸衰弱,曹貴妃必須死了。表麵上看起來,麟家人是有動機做這些。”
“這事對麟家百利無一害,為何夫人說是表麵上?”
神龍帝沉迷求仙問道,前往青龍山青雲觀祈福時搖出了一支簽。
認知蒼龍下九衢,女子當年嫁二夫;自是一弓架兩箭,騎龍跨馬上安居。
這本也不算下簽,隻是傳統觀音靈簽的中的一支。可是內容卻讓神龍帝勃然大怒。
蒼龍,即青龍。昔日神龍王朝在前朝時屬東青龍,因此皇家龍脈之山才被稱為青龍山,皇家道觀也叫青龍觀。這支普通的中簽,卻刺中了神龍帝的心。
因為除了蒼龍的隱喻外,他心愛的曹貴妃確實是他搶奪臣妻而來。曹貴妃原本與麟非時的三叔有婚約。進宮麵見皇後時,意外被神龍帝看到,驚為天人,一定要納入後宮。
但是君奪臣妻說出來到底不好聽,曹貴妃的父親當時也隻是個工部侍郎,要不是因為女兒美豔,也搭不上麟家的路子。君得罪不了,可麟家也得罪不了。隻好讓女兒“死亡”,又送了個所謂的遠房侄女進宮參選,便是如今的曹貴妃。
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就是原本與麟家老三定親過的曹家獨女。
在神龍朝,定親交換了庚帖,便是夫妻了。一句女子當年嫁二夫讓開始垂垂老矣的神龍帝迴憶起自己當年的舉動。
他已經老了,但是他的曹貴妃還是二十多歲的年紀,美豔嬌嫩,如同最美麗的花朵。而她昔日的丈夫,麟家老三如今是禮部尚書,正值盛年,英俊瀟灑。
一弓架兩箭,這在原卦文裏,本是:“一弓架兩箭之象,凡事再合則吉也”的意思,可是到了神龍帝這裏則開始懷疑自己的愛妃與麟家有私情。再加之這簽原本的典故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奔,更讓神龍帝的懷疑火上澆油。
這支簽不但毀滅了曹家,也為麟家後來對神龍王朝倒戈相擊埋下了伏筆。現在看來,那支簽或許並非偶然。
鳳銜珠知道這件事,但是鄧四知並不知道。他對於鳳銜珠的猜測有些不安。
“陛下寵幸曹貴妃,朝中無人能動搖其地位。在這裏做這些所謂的‘異相’,這能動搖曹貴妃的地位嗎?為了‘異相’殺這麽多人,不怕受不了場嗎?”
“當然可以收場,隻要抓了這些山匪,說是曹無庸為了搶奪玄家膏腴之地專門策劃的,不但能為曹家再加一條罪責,讓玄家也對其更加憎恨。”鳳銜珠說到這裏,鄧四知似乎有些不信地退後了一步。
“你們讀書人將麟家視為無冕之王,神龍三大家族,一個寵妃。我鳳氏根基不在神都朝堂,這樣下來,隻有一家得利。你不願意相信是麟家手上沾滿鮮血,但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很顯然難以有第二個選擇。”
正在此時,外麵軍士傳來聲音:“夫人,兩人供詞已錄好。”
“拿進來吧。”鳳銜珠喚人進來,接過供詞後自己沒看,反而是先遞給了鄧四知:“不如鄧先生來看看,我猜的對不對?”
兩人指控的是完全不同的幕後主使。
先要招供的瘦子一口咬定是曹無庸指使,為了搶占玄家的良田 ,他有曹大人手書為證。而胖子則招認是麟家派人來指使,並讓他們事發後嫁禍曹家,就連陷害曹家的信物都準備好了。他和瘦子則是為麟家做事前來監督山匪幹活的。
本來第一次搶掠,他們沒有跟著山匪的大隊一起來。卻因為發現山匪指使草率地踩踏搶奪後就離開了,沒達到主子的要求,才親自過來監工的,沒想到遇上了鳳銜珠帶兵前來。他的證據更有力,是麟家老三,如今禮部尚書的手書,上麵還有印信。
兩個證據也都按他們的說法搜來承上了,鄧四知反複看了又看,最後還是得出結論。
“胖子說的是真話。我雖然與曹無庸有仇,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這封信是偽造的。”鄧四知拿起那封曹無庸手書的“證物”:“這字模仿得十足,但是紙太好了。曹無庸生性吝嗇,除了官府配發的用紙,自己買紙從來都是撿便宜的。他很貪婪,斂財,好女色,外人都覺得他驕奢淫逸,事實上他並不奢靡,貪來的財物女人都存著,甚至美女也不裝飾,就是鎖在宅子裏,好像隻是為了囤積。”
“這麽好的玉版紙,確實不像是曹無庸會給一個下人寫手書用的。”鳳銜珠拿來看了看,然後讓人將兩份證據都封存。
“夫人是要將他們送官嗎?”鄧四知看她的舉動,以為她要報官。
“當然不是了。鄧先生還沒明白眼下的情況嗎?律法是寫來給主子們方便的。你要得到想要的,必須自己想想辦法。”鳳銜珠說完,將胖子的證據遞給士兵道:“這份,送去給神都麟十二,麟非時少爺。那我的信物可以直接見到他。在此之前,把那個胖子殺了吧。”
她說完,對著驚訝的鄧四知,將瘦子的證據遞給另一個人道:“這個和那個瘦子一起,送去縣衙,告訴曹大人,有人攀誣他,我替他拿下了,請他自己處置。”
鄧四知從疑惑的表情突然間了然了:“夫人想讓他自尋死路?”
“以你對曹無庸的了解,他會怎麽對那個瘦子和證據?”
“自然是一起挫骨揚灰,讓他們消失在世間。”鄧四知眼睛一亮:“日後,這邊是他無法辯駁,真的做過這件事的證據。因為假證據已經被毀了,而麟家為了自保,一定會坐實他的罪名!”
“麟家這邊並不一定是為了自保。但這事以後你才會明白什麽意思。”鳳銜珠揮揮手示意軍士們下去辦:“曹貴妃得寵這麽多年,雖然一直沒有生育,但膝下也有過繼的皇子,盡管比不上太子,可卻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擁護。皇後是麟家的親戚,太子是麟家支持的正統,如今陛下身體日漸衰弱,曹貴妃必須死了。表麵上看起來,麟家人是有動機做這些。”
“這事對麟家百利無一害,為何夫人說是表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