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珠撇了撇嘴,心裏忍不住嘀咕:【吃席不動嘴,叫什麽吃席?】
又拿了幾顆榛子在手中,卻發現沒有縫隙,沒辦法打開。
正想放迴去,雲逸自然地伸過手掌,從葉明珠的手中接了過去。
葉明珠微微一怔,眼睛睜得稍大,抬眸看向雲逸。
卻見他神色淡然,唯有那微微勾起的唇角,似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溫柔。
然後雲政就瞄到了,讓他驚訝的一幕。
那個比他小卻總是板著臉,督促教導他的皇叔,居然用內力幫炎王妃剝榛子。
雲政心裏仿若萬馬奔騰,暗自腹誹:【咱大盛現在都閑得沒仗打,功夫都用來討好媳婦了嗎?】
自上次花貼被坑一事,雲攸就捕捉到了雲逸的不正常,但親眼見到他這體貼入微的樣子,還是微微有些驚訝的。
【皇叔這是徹底淪陷了,好在我有先見之明,一直討好皇嬸。】
有些大人是有夫人陪同著的,見著這一幕,夫人臉上露出羨慕之色,輕輕扯了扯夫君的衣袖。
諸位大人有的麵露尷尬,假裝沒有看到。
有的忙側身跟鄰桌的大人小聲交談,掩飾著內心的慌亂。
有的無奈地笑一笑,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悄悄給夫人塞個糕點,以此安撫夫人那羨慕嫉妒的心靈。
在眾多的目光中,葉明珠感受到一道較為強烈的目光,不由循著感覺看了過去。
隻見那人坐在雲攸旁邊的席位,身著青衣道袍,四十開外,皮膚黝黑,留了一把長長的胡須。
雲逸見她目光所及,湊近葉明珠耳邊低聲道:“那便是我提到過的國師李長風。”
李長風耳目極佳,衝著葉明珠微微頷首致意,顯然已聽見雲逸的話。
葉明珠禮貌的點了點頭,但對李長風的印象並不是很好,總覺得他身上有種陰鬱之氣。
她仔細瞅了瞅,可又瞧不出不妥之處。
雲逸又道:“剛才,我已讓冷炎帶他去那個小院看過了,並無異常,也沒有見到那個石頭。”
“肯定是上次的事,打草驚蛇了,讓他們有所防患。”葉明珠並不感覺到奇怪。
陣法都被她破了,幕後之人怎麽可能留著證據等他們調查。
正說著,內侍太監高唿著:“太後駕到。”
這般高調,是葉國秀的作風。
眾人忙起身整冠跪迎,動作迅速又整齊。
葉明珠暗自吐槽:[可憐這些大臣了,送著厚禮來吃席,還得跪個不停。]
可人家地位擺在那,沒有辦法,她也起身準備下跪。
雲逸如閃電般伸出手,一把拉住她的手腕。
同時壓低聲音,用僅兩人能聽見的音量,說道:“你可以不用跪任何人。”
他監國攝政,有麵見天子免跪的特權,他的王妃自然也可以。
他微微昂首,語氣堅定而霸氣,讓人莫名的心安。
葉明珠眼中閃動著崇拜光芒:【好霸氣,愛了愛了。】
能不跪,葉明珠自然是巴不得,反正天塌下來有炎王頂著,便心安理得地坐著。
雲逸嘴角偷樂:【原來王妃喜歡霸氣一點的。】
直到太後在葉美珠的攙扶下,緩緩出現在視線中。
雲逸這才不緊不慢地,拉著葉明珠站起身來,這大約就是他給太後最大的禮貌了吧。
葉國秀緩緩落座,麵色不穆地掃了葉明珠一眼。
但轉瞬之間,又換上了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對著眾人熱情地說道:
“諸位快快平身入座吧,諸位權當這就是尋常家宴,不必太過拘束於那些繁文縟節。”
而,就在她的衣擺,才剛挨著座椅的刹那。
雲逸已然牽著葉明珠,迅速坐迴了原位。
動作優雅而自然,沒有絲毫猶豫。
要不是有眼皮擋著,葉國秀那眼珠都快氣掉出來了。
緊接著,便見葉老夫人被兩個身強力壯的婆子連椅帶人抬到了眾人麵前。
駱芸則像個貼心的小棉襖,恭敬順從地跟在老夫人身側。
她目光一直跟隨著老夫人,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嘴裏還不停地說著甜言蜜語。
直哄得老夫人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葉國良半垂著腦袋,靜靜地站在老夫人另一旁。
他眼神空洞,似沒有多大精神,仿佛周圍的歡聲笑語都與他無關。
不知情的人看到這一幕,還以為駱芸才是親生的,葉國良隻是個誤闖進來的路人。
一眾大臣瞧見葉老夫人進來,皆趕忙站起身來。
臉上皆帶著禮貌而恭敬的微笑,微微欠身表示迎接。
葉明珠也不由得好奇地,在葉老夫人身上打量著。
心道:【這葉老夫人,看起來神采奕奕的,一點都不像是常年臥病在床的人。】
她又下意識地看向雲逸,見他神態悠然,沒有絲毫要再次起身行禮的意思。
便也徹底放下心來,跟著他安安心心地坐著,坐姿也變得更加放鬆自在。
葉老夫人早已於太後的眼神中辨認出葉明珠,臉上的驚訝之色掩都掩藏不住。
她當真是葉明珠?這變化也太大了!
不過,她畢竟是經曆過無數風雨的人,沉得住氣。
她很快就調整好情緒,不慌不忙地朝著皇帝微微欠身。
身體前傾的幅度恰到好處,既顯示出尊敬,又不失身份,“參見皇上,吾皇……”
“老夫人,身體不便,不必多禮。”雲政趕忙開口阻攔,他的聲音溫和而親切。
他怎麽可能,讓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給自己行禮,何況這老人,還是自己的外祖母。
在這封建等級森嚴的古代,皇權至高無上。
除了帝王的父母,即便是外祖母,在重要場合也需對皇帝行禮,隻是非重要場合可免跪拜之禮。
雲政接著說道:“既然老壽星已然到來,那這宴會便正式開始吧。”
聞言,原本略顯沉悶的氣氛,開始慢慢活躍起來。
葉老夫人挺直腰杆,聲音洪亮如鍾,中氣十足:“陛下、太後親臨寒舍,為老身賀壽,此乃皇恩浩蕩。”
“老身定當刻骨銘心,永誌難忘。願陛下千秋萬歲,國運昌盛興隆……”
又拿了幾顆榛子在手中,卻發現沒有縫隙,沒辦法打開。
正想放迴去,雲逸自然地伸過手掌,從葉明珠的手中接了過去。
葉明珠微微一怔,眼睛睜得稍大,抬眸看向雲逸。
卻見他神色淡然,唯有那微微勾起的唇角,似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溫柔。
然後雲政就瞄到了,讓他驚訝的一幕。
那個比他小卻總是板著臉,督促教導他的皇叔,居然用內力幫炎王妃剝榛子。
雲政心裏仿若萬馬奔騰,暗自腹誹:【咱大盛現在都閑得沒仗打,功夫都用來討好媳婦了嗎?】
自上次花貼被坑一事,雲攸就捕捉到了雲逸的不正常,但親眼見到他這體貼入微的樣子,還是微微有些驚訝的。
【皇叔這是徹底淪陷了,好在我有先見之明,一直討好皇嬸。】
有些大人是有夫人陪同著的,見著這一幕,夫人臉上露出羨慕之色,輕輕扯了扯夫君的衣袖。
諸位大人有的麵露尷尬,假裝沒有看到。
有的忙側身跟鄰桌的大人小聲交談,掩飾著內心的慌亂。
有的無奈地笑一笑,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悄悄給夫人塞個糕點,以此安撫夫人那羨慕嫉妒的心靈。
在眾多的目光中,葉明珠感受到一道較為強烈的目光,不由循著感覺看了過去。
隻見那人坐在雲攸旁邊的席位,身著青衣道袍,四十開外,皮膚黝黑,留了一把長長的胡須。
雲逸見她目光所及,湊近葉明珠耳邊低聲道:“那便是我提到過的國師李長風。”
李長風耳目極佳,衝著葉明珠微微頷首致意,顯然已聽見雲逸的話。
葉明珠禮貌的點了點頭,但對李長風的印象並不是很好,總覺得他身上有種陰鬱之氣。
她仔細瞅了瞅,可又瞧不出不妥之處。
雲逸又道:“剛才,我已讓冷炎帶他去那個小院看過了,並無異常,也沒有見到那個石頭。”
“肯定是上次的事,打草驚蛇了,讓他們有所防患。”葉明珠並不感覺到奇怪。
陣法都被她破了,幕後之人怎麽可能留著證據等他們調查。
正說著,內侍太監高唿著:“太後駕到。”
這般高調,是葉國秀的作風。
眾人忙起身整冠跪迎,動作迅速又整齊。
葉明珠暗自吐槽:[可憐這些大臣了,送著厚禮來吃席,還得跪個不停。]
可人家地位擺在那,沒有辦法,她也起身準備下跪。
雲逸如閃電般伸出手,一把拉住她的手腕。
同時壓低聲音,用僅兩人能聽見的音量,說道:“你可以不用跪任何人。”
他監國攝政,有麵見天子免跪的特權,他的王妃自然也可以。
他微微昂首,語氣堅定而霸氣,讓人莫名的心安。
葉明珠眼中閃動著崇拜光芒:【好霸氣,愛了愛了。】
能不跪,葉明珠自然是巴不得,反正天塌下來有炎王頂著,便心安理得地坐著。
雲逸嘴角偷樂:【原來王妃喜歡霸氣一點的。】
直到太後在葉美珠的攙扶下,緩緩出現在視線中。
雲逸這才不緊不慢地,拉著葉明珠站起身來,這大約就是他給太後最大的禮貌了吧。
葉國秀緩緩落座,麵色不穆地掃了葉明珠一眼。
但轉瞬之間,又換上了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對著眾人熱情地說道:
“諸位快快平身入座吧,諸位權當這就是尋常家宴,不必太過拘束於那些繁文縟節。”
而,就在她的衣擺,才剛挨著座椅的刹那。
雲逸已然牽著葉明珠,迅速坐迴了原位。
動作優雅而自然,沒有絲毫猶豫。
要不是有眼皮擋著,葉國秀那眼珠都快氣掉出來了。
緊接著,便見葉老夫人被兩個身強力壯的婆子連椅帶人抬到了眾人麵前。
駱芸則像個貼心的小棉襖,恭敬順從地跟在老夫人身側。
她目光一直跟隨著老夫人,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嘴裏還不停地說著甜言蜜語。
直哄得老夫人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葉國良半垂著腦袋,靜靜地站在老夫人另一旁。
他眼神空洞,似沒有多大精神,仿佛周圍的歡聲笑語都與他無關。
不知情的人看到這一幕,還以為駱芸才是親生的,葉國良隻是個誤闖進來的路人。
一眾大臣瞧見葉老夫人進來,皆趕忙站起身來。
臉上皆帶著禮貌而恭敬的微笑,微微欠身表示迎接。
葉明珠也不由得好奇地,在葉老夫人身上打量著。
心道:【這葉老夫人,看起來神采奕奕的,一點都不像是常年臥病在床的人。】
她又下意識地看向雲逸,見他神態悠然,沒有絲毫要再次起身行禮的意思。
便也徹底放下心來,跟著他安安心心地坐著,坐姿也變得更加放鬆自在。
葉老夫人早已於太後的眼神中辨認出葉明珠,臉上的驚訝之色掩都掩藏不住。
她當真是葉明珠?這變化也太大了!
不過,她畢竟是經曆過無數風雨的人,沉得住氣。
她很快就調整好情緒,不慌不忙地朝著皇帝微微欠身。
身體前傾的幅度恰到好處,既顯示出尊敬,又不失身份,“參見皇上,吾皇……”
“老夫人,身體不便,不必多禮。”雲政趕忙開口阻攔,他的聲音溫和而親切。
他怎麽可能,讓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給自己行禮,何況這老人,還是自己的外祖母。
在這封建等級森嚴的古代,皇權至高無上。
除了帝王的父母,即便是外祖母,在重要場合也需對皇帝行禮,隻是非重要場合可免跪拜之禮。
雲政接著說道:“既然老壽星已然到來,那這宴會便正式開始吧。”
聞言,原本略顯沉悶的氣氛,開始慢慢活躍起來。
葉老夫人挺直腰杆,聲音洪亮如鍾,中氣十足:“陛下、太後親臨寒舍,為老身賀壽,此乃皇恩浩蕩。”
“老身定當刻骨銘心,永誌難忘。願陛下千秋萬歲,國運昌盛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