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前一點點,我就會點頭。再衝動一點點,我就不閃躲。)
過年前兩天總是比較忙碌,老人早早地就準備好要吃的食物,冰箱被塞的滿滿登登,一絲空隙都沒有,連上麵的燈都被擋住。
放不下的東西,就直接堆在偏房。北方天氣冷,不燒火的房間就是天然的冰窖,凍個把個小時,就變得梆硬。
臘月二十八那天,謝同奶奶開始蒸棗花饃,這也是她們當地的風俗。
手巧的人可以捏出形態各異的花鳥魚蟲、祥禽瑞獸,都代表著美好的寓意。五彩斑斕的顏色,說是藝術品也不為過。
老人們總覺得孩子學習是大事,平時有什麽需要做的事也從來不會叫她和謝同幫忙。兩個人幾乎每天都待在樓上。
寒假時發的作業太多,稍有懈怠就不想動筆,楊安想著過年走親戚肯定事情會比較多,計劃著趕在年前把這些卷子寫完。
再加上本身對這裏就陌生,一個人也沒有什麽好逛的地方,於是愈發喜歡宅在自己的房間,而一向愛動的謝同居然也一反常態地和她呆在一起。
兩個人平時在家時,其實並沒有多少話可聊,但自從那天晚上謝同陪她上過廁所後,她明顯地察覺到他們之間的關係比以往更親近了一點。
偶爾寫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她總是習慣在那裏犯軸死磕,謝同看不下去的時候,就直接伸手拿過她的題幫她寫好步驟。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一個好老師,隻不過脾氣不大好,一旦發現她走神沒跟上,眉頭就會皺起,用那種不讚同的眼神看著她。
一開始兩個人還各自在自己房間,慢慢地謝同給她講完題後也不會直接出去,而是自然而然地留下。
除了聊作業,說的話題也總算多了些其他內容,她能察覺到謝同對她過去的好奇,常常講著講著題就開始跑偏,問一些在她看來特別幼稚的問題。
比如說“那你會害怕蟲子嗎?你小時候也跟現在一樣沒脾氣嗎?就沒有和別人打過架生過氣拽他們頭發嗎?你是喜歡海綿寶寶還是喜羊羊?……”
這些問題在她看來都像是針對小學生的情景調查,讓她忍不住想笑,可是謝同卻是一臉認真。
她不敢直接笑,生怕因為自己下意識的舉動讓他以為自己是在嘲笑他,畢竟大少爺的脾氣不是一般的怪。
她隻能硬著頭皮迴想過去的自己是什麽樣,但謝同的問題卻隨著她的迴答越來越多,恨不得把她整個人都掏幹淨放在太陽下麵看。
禮尚往來,她也會詢問有關他的過去,卻不是因為好奇,隻希望轉移他的注意力,兩個人就這樣一來一往中了解到許多對方不為人知的一麵。
很快就到了除夕這一天,老人們都很講究,堅信對聯必須趕在中午十二點之前貼完,一早就調好了漿糊。
早晨楊安還在睡夢中,就聽到謝同在外麵疊被子收拾東西,整理好後又輕輕關上門下了樓。盡管動作刻意被放緩,但她還是被吵醒。
她揉了揉眼打了個哈欠後,也起床下樓。一進屋子就看到謝同拿著毛筆在寫字,桌上鋪滿了裁剪好的紅紙,墨水獨有的那股酸味彌漫整個房間。
見她進來,謝同手下的筆頓了一下,紙上沾了一滴墨跡,這副對聯也算是寫廢了,他拿起團了團扔在一邊。楊安看到他的動作,下意識地道歉:
“對不起啊,是不是我打擾到你了,那我先出去了”
眼看她就要走,謝同急忙開口叫住她:“是我自己沒寫好,不關你的事,你要是沒別的事就幫我磨一下墨吧”
楊安走到他身邊,把寫好的對聯收起放到一邊,不愧是從小練過書法,寫的字比那些賣的對聯都好,她不由地露出欽佩的眼神。
硯台裏的墨已經用的差不多,她從謝同手裏接過墨錠學著他的動作打圈。
第一次做總是不太熟練,她小心翼翼地摩擦,生怕掉鏈子,可能是看她的動作太過笨拙,謝同直接握住她的手指導道:
“水要少量,最好一滴就行,垂直均勻用力,不用集中在一個區域。”
兩個人的距離一下靠近,她感覺到他的唿吸直直落在她的脖子上,熱氣撲來,讓她有一瞬間失神,男生的手纖長有力,將她的整隻手都包在裏麵。
周圍的空氣好像也變得稀薄,她將身子往外讓了讓,抽出手說:“那我自己試一試吧”
謝同放開手,停頓了一下,又伸過去幫她把袖子往上挽了挽。
楊安有點驚訝地看向他,兩個人視線對接,謝同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鼻子,後退幾步,繼續低下頭寫字。
兩個人一起幹活總是比一個人效率高,很快就把所有對聯寫好,大門、裏門、每一個房間外麵都需要貼,高的地方要踩梯子。
謝同站在上麵,楊安就在下麵幫他遞對聯,順便察看是否貼的整齊。
折疊梯中間有空隙,總是顯得不那麽穩當,每次謝同踩上去,她都會不自覺地將手扶在上麵,生怕他跌下來。
忙活了半天總算全部搞定,兩個人的手因為粘上漿糊又摸過對聯,全都被染紅,甚至臉上都被不小心蹭上,看起來有點滑稽,眼神對上後又都默契地相視一笑。
看著謝同臉上綻放地笑容,楊安有點晃神,相處了這麽久,她好像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大笑,看起來更幼稚,也更像是真正的他自己。
當然她並不是覺得自己就有多成熟,或是多了解他。隻不過在她的印象裏,謝同更像是一個跟自己較勁兒,又刻意擰巴的小男孩。
他成績優秀、長相突出、人緣又好,所有這能被別人看到的外在優點都可以讓他輕而易舉地收獲注目,甚至她以前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覺得他是不可被觸碰到的天之驕子。
他不像王洋那樣沒有距離感,可以隨便和男生女生玩笑打鬧,也不像別的青春期男生滿腦黃色廢料。
他自成一派,和所有人保持著一定距離,卻又不失親和力。從來不會開女生的玩笑,整個人身上都充斥著一股正義感。
盡管同居一個屋簷下半年之久,她對他的印象卻永遠停留在初遇時他那一身的白運動服,異於常人的挺拔幹淨。
不躁動不刻意耍帥,卻是蜂蛹人群裏唯一一個幫她撿起鉛球的少年,美好又足夠惹眼,而這種形象在兩個人沒有交集的時候都很貼合。
可是迴到家或者是說有她在的場合,他總是會顯得有點別扭,讓他整個人都有了偏差,就像是一整塊玻璃上那微小的裂隙,讓她在不經意間察覺到。
他會一個人生悶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會刻意地與她疏遠,但有時又像一個憤怒暴走的猩猩,咆哮著表達自己的不滿。
從她進到他家的第一天起,幾乎就沒有見過他的笑臉,偶爾做夢夢到他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冷酷表情。
但經過後來那麽短暫地幾次聊天,她慢慢感覺到他放下了防備,甚至願意主動靠近她。
盡管好多次的示好都顯得那麽僵硬,可是和一開始比起來,已經算是巨大的轉變,她並不期待他對她有多麽好,甚至永遠冷淡都可以接受。
隻是希望他可以迴到初見時那個自信又陽光的少年,按著他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光發亮。
這樣她就可以少點愧疚,心裏也能稍微平衡一點,來抵消她奪取他部分父愛的愧疚感。
所以此刻看著他的笑臉,她才會這樣的觸動。
謝同卻因為她的注視有點不好意思,收斂住笑意,催著她去洗手。
過年前兩天總是比較忙碌,老人早早地就準備好要吃的食物,冰箱被塞的滿滿登登,一絲空隙都沒有,連上麵的燈都被擋住。
放不下的東西,就直接堆在偏房。北方天氣冷,不燒火的房間就是天然的冰窖,凍個把個小時,就變得梆硬。
臘月二十八那天,謝同奶奶開始蒸棗花饃,這也是她們當地的風俗。
手巧的人可以捏出形態各異的花鳥魚蟲、祥禽瑞獸,都代表著美好的寓意。五彩斑斕的顏色,說是藝術品也不為過。
老人們總覺得孩子學習是大事,平時有什麽需要做的事也從來不會叫她和謝同幫忙。兩個人幾乎每天都待在樓上。
寒假時發的作業太多,稍有懈怠就不想動筆,楊安想著過年走親戚肯定事情會比較多,計劃著趕在年前把這些卷子寫完。
再加上本身對這裏就陌生,一個人也沒有什麽好逛的地方,於是愈發喜歡宅在自己的房間,而一向愛動的謝同居然也一反常態地和她呆在一起。
兩個人平時在家時,其實並沒有多少話可聊,但自從那天晚上謝同陪她上過廁所後,她明顯地察覺到他們之間的關係比以往更親近了一點。
偶爾寫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她總是習慣在那裏犯軸死磕,謝同看不下去的時候,就直接伸手拿過她的題幫她寫好步驟。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一個好老師,隻不過脾氣不大好,一旦發現她走神沒跟上,眉頭就會皺起,用那種不讚同的眼神看著她。
一開始兩個人還各自在自己房間,慢慢地謝同給她講完題後也不會直接出去,而是自然而然地留下。
除了聊作業,說的話題也總算多了些其他內容,她能察覺到謝同對她過去的好奇,常常講著講著題就開始跑偏,問一些在她看來特別幼稚的問題。
比如說“那你會害怕蟲子嗎?你小時候也跟現在一樣沒脾氣嗎?就沒有和別人打過架生過氣拽他們頭發嗎?你是喜歡海綿寶寶還是喜羊羊?……”
這些問題在她看來都像是針對小學生的情景調查,讓她忍不住想笑,可是謝同卻是一臉認真。
她不敢直接笑,生怕因為自己下意識的舉動讓他以為自己是在嘲笑他,畢竟大少爺的脾氣不是一般的怪。
她隻能硬著頭皮迴想過去的自己是什麽樣,但謝同的問題卻隨著她的迴答越來越多,恨不得把她整個人都掏幹淨放在太陽下麵看。
禮尚往來,她也會詢問有關他的過去,卻不是因為好奇,隻希望轉移他的注意力,兩個人就這樣一來一往中了解到許多對方不為人知的一麵。
很快就到了除夕這一天,老人們都很講究,堅信對聯必須趕在中午十二點之前貼完,一早就調好了漿糊。
早晨楊安還在睡夢中,就聽到謝同在外麵疊被子收拾東西,整理好後又輕輕關上門下了樓。盡管動作刻意被放緩,但她還是被吵醒。
她揉了揉眼打了個哈欠後,也起床下樓。一進屋子就看到謝同拿著毛筆在寫字,桌上鋪滿了裁剪好的紅紙,墨水獨有的那股酸味彌漫整個房間。
見她進來,謝同手下的筆頓了一下,紙上沾了一滴墨跡,這副對聯也算是寫廢了,他拿起團了團扔在一邊。楊安看到他的動作,下意識地道歉:
“對不起啊,是不是我打擾到你了,那我先出去了”
眼看她就要走,謝同急忙開口叫住她:“是我自己沒寫好,不關你的事,你要是沒別的事就幫我磨一下墨吧”
楊安走到他身邊,把寫好的對聯收起放到一邊,不愧是從小練過書法,寫的字比那些賣的對聯都好,她不由地露出欽佩的眼神。
硯台裏的墨已經用的差不多,她從謝同手裏接過墨錠學著他的動作打圈。
第一次做總是不太熟練,她小心翼翼地摩擦,生怕掉鏈子,可能是看她的動作太過笨拙,謝同直接握住她的手指導道:
“水要少量,最好一滴就行,垂直均勻用力,不用集中在一個區域。”
兩個人的距離一下靠近,她感覺到他的唿吸直直落在她的脖子上,熱氣撲來,讓她有一瞬間失神,男生的手纖長有力,將她的整隻手都包在裏麵。
周圍的空氣好像也變得稀薄,她將身子往外讓了讓,抽出手說:“那我自己試一試吧”
謝同放開手,停頓了一下,又伸過去幫她把袖子往上挽了挽。
楊安有點驚訝地看向他,兩個人視線對接,謝同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鼻子,後退幾步,繼續低下頭寫字。
兩個人一起幹活總是比一個人效率高,很快就把所有對聯寫好,大門、裏門、每一個房間外麵都需要貼,高的地方要踩梯子。
謝同站在上麵,楊安就在下麵幫他遞對聯,順便察看是否貼的整齊。
折疊梯中間有空隙,總是顯得不那麽穩當,每次謝同踩上去,她都會不自覺地將手扶在上麵,生怕他跌下來。
忙活了半天總算全部搞定,兩個人的手因為粘上漿糊又摸過對聯,全都被染紅,甚至臉上都被不小心蹭上,看起來有點滑稽,眼神對上後又都默契地相視一笑。
看著謝同臉上綻放地笑容,楊安有點晃神,相處了這麽久,她好像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大笑,看起來更幼稚,也更像是真正的他自己。
當然她並不是覺得自己就有多成熟,或是多了解他。隻不過在她的印象裏,謝同更像是一個跟自己較勁兒,又刻意擰巴的小男孩。
他成績優秀、長相突出、人緣又好,所有這能被別人看到的外在優點都可以讓他輕而易舉地收獲注目,甚至她以前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覺得他是不可被觸碰到的天之驕子。
他不像王洋那樣沒有距離感,可以隨便和男生女生玩笑打鬧,也不像別的青春期男生滿腦黃色廢料。
他自成一派,和所有人保持著一定距離,卻又不失親和力。從來不會開女生的玩笑,整個人身上都充斥著一股正義感。
盡管同居一個屋簷下半年之久,她對他的印象卻永遠停留在初遇時他那一身的白運動服,異於常人的挺拔幹淨。
不躁動不刻意耍帥,卻是蜂蛹人群裏唯一一個幫她撿起鉛球的少年,美好又足夠惹眼,而這種形象在兩個人沒有交集的時候都很貼合。
可是迴到家或者是說有她在的場合,他總是會顯得有點別扭,讓他整個人都有了偏差,就像是一整塊玻璃上那微小的裂隙,讓她在不經意間察覺到。
他會一個人生悶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會刻意地與她疏遠,但有時又像一個憤怒暴走的猩猩,咆哮著表達自己的不滿。
從她進到他家的第一天起,幾乎就沒有見過他的笑臉,偶爾做夢夢到他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冷酷表情。
但經過後來那麽短暫地幾次聊天,她慢慢感覺到他放下了防備,甚至願意主動靠近她。
盡管好多次的示好都顯得那麽僵硬,可是和一開始比起來,已經算是巨大的轉變,她並不期待他對她有多麽好,甚至永遠冷淡都可以接受。
隻是希望他可以迴到初見時那個自信又陽光的少年,按著他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光發亮。
這樣她就可以少點愧疚,心裏也能稍微平衡一點,來抵消她奪取他部分父愛的愧疚感。
所以此刻看著他的笑臉,她才會這樣的觸動。
謝同卻因為她的注視有點不好意思,收斂住笑意,催著她去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