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憶的恐怖就在於,經曆的時候痛一次,迴看的時候再痛一次。)
電影就快要開始,兩個人往內場裏檢票,哪怕台階上有熒光提示,但因為輕微的夜盲症,她總覺得眼前還是一片漆黑,連同台階都看不太清。
謝同看著她小心翼翼慢慢挪動的樣子,直接拽住她胳膊領著她往前走,手邊終於有了支撐,她也放鬆下來不再緊張。
兩個人找到位置後坐下,可能是後半場的緣故,人並沒有上一場的多,每一排都有一些空位,好多人都隨便竄座。
幕布上開始播放影片,熟悉的片頭曲響起,來遲的人還在往裏進,將影子也一並投在了上麵,一顆顆的人頭顯得格外出戲。
好在人群很快就安靜下來,她扶著扶手認真的看著屏幕,謝同伸手將爆米花遞給她。
她接過,用手一直舉在兩人中間,以便他來拿。還不時用餘光注意著他,避免和他同時伸手。
但保持同一個姿勢太久,手就會酸,老式的扶手架子又太高,怎麽也不方便,她隻能趁他不注意,小幅度地輕輕活動一下手腕。
謝同像是察覺到,索性直接把兩人中間的扶手都挪了上來,又從她手裏接過爆米花。
兩個人都沒有說一句話,卻有一種奇妙的默契,她知道他不會好話好說,但好在他也明白她會懂。
兩個小時的電影,有笑點,也有尬點,但更搞笑的是每個人的笑點並不完全相同。
有的人反應慢一拍,別人笑過勁了,他才開始笑,然後其他人再笑他一輪。
明明大家都不認識,但因為這種輕鬆的氛圍,反倒有了一種身在江湖皆是友的感覺。
但任何東西隻要刻意升華主題,就會讓人覺得反感,喜劇更是如此,所以看到結局,總覺得不過爾爾。
看完電影出來,天也馬上要黑,他們沒再繼續逛下去,騎著車直接往家走。
和來時的不自在相比,迴去的路上反而有了一種找到歸宿的安定,她自然的伸手環住謝同,總感覺今天的他特別地溫柔又好說話。
在路過那片銀杏樹時,她甚至還破天荒地開口,向他提出請求想要近距離看一下,而他也爽快地答應。
兩個人來到樹下,楊安好奇地抬起頭看,又伸手摸了摸樹幹,惋惜地說道:“要是秋天來就好了,那時候的葉子最漂亮了,還可以夾在書裏當書簽。”
謝同走到她身邊,不以為然地迴道:“這有什麽,到時候國慶再帶你迴來不就是了,隨便你撿多少,說不定你見多了就不喜歡了。”
她笑了笑沒有說話,又看了一會兒,怕時間磨蹭太久,再晚迴家天就要完全黑,她拍拍手起身說道:“走吧,不早了,我們先迴家吧。”
兩個人又走迴馬路上,謝同發動車等著她坐上來,有風吹過,吹的人臉生疼,楊安低下頭將臉埋在中間。
謝同從後視鏡裏看著她,偏頭對她說道:“一會還要顛簸,你直接抱著我就行。要是冷的話,你就靠在我背上,把手揣我兜裏。”
她遲疑片刻,最終還是將手伸進他的口袋裏,臉也輕輕地貼在他背上,果然體溫直線上升。
她閉上眼,兩個人的距離縮減為零,耳邊依舊風聲肆虐,但卻像是繞她而行。
到了初二那天,謝同的姑姑們都要迴娘家,二姑嫁的遠趕不迴來,隻有大姑和小姑還有他們的孫子和孩子。
一想到要見這些陌生的親戚,楊安就心裏發怵,總覺得又要迴到過去那種局外人的拘謹中,甚至到晚上睡覺時也覺得焦躁。
而一大早,謝同奶奶就開始準備吃食,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怎麽還不來,楊安習慣性地在一旁幫忙擺放盤子。
快到晌午,一堆人走了進來,大人小孩將整個房間占的滿滿的。
楊安跟在媽媽身後禮貌地打了聲招唿,小孩子們見她麵生,都好奇地打量著她,小聲地在那切語,楊安隻當聽不見,露出那張萬年不變的笑臉。
煎熬的午飯終於吃完,大人們都在下麵聊天,把小孩們打發給謝同,楊安有點不自在,走在了最後。
從剛才的談話裏得知,稍微大點的那個男孩和女孩是謝同小姑家的孩子,都還在上小學,而更小一點的那對龍鳳胎則是他大姑家的孫子,今年才剛上幼兒園。
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總是有一條鄙視鏈,大的不願意帶小的玩,而小的偏偏愛往大孩子身邊湊。
大概是因為謝同不喜歡別人動他的東西,也不會把手機讓給小孩玩,有種天然的大哥哥權威。
他們對謝同看起來並不是很親近,甚至有點畏懼的感覺,隻有兩個不懂事的小豆丁喜歡黏在他跟前。
小孩見人下菜碟,見楊安好說話,都圍在她身邊,好奇地四處打量著,膽大的那個男孩直接開口問她可不可以用她手機打一會遊戲。
她總覺得自己才是那個外人,也不好拒絕這些請求,所以大的小的都堆在她房間,倒顯得她和他們才是一家人。
小的那兩個並不迷戀手機,隻是一直叫她陪他們玩,她也說不出拒絕的話,隻能暫時充當老媽子。
好在這些孩子隻是愛玩但並不淘氣,甚至教養也不錯,並不會亂發脾氣。
小的這對龍鳳胎又很好哄,稍微逗一逗就可以笑個不停,小女孩胖乎乎的身子緊緊地貼在她身上,乖乖地叫著姐姐,讓她心一軟。
從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基本就開始了帶小孩的生活,大姨家很早就有了孫子,寄居別人家總是想著幫忙幹點什麽心才安。
所以哄小孩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到她身上,老一輩的大人嬌慣小孩,簡直說不得罵不得,而她的地位甚至連這些小孩子都不如。
不管他們怎麽發脾氣哭鬧,亂扔玩具、她都不可以出聲指責,漸漸地小孩也不把她當迴事兒,甚至在大人那種暗示的氛圍裏也把她當外人看。
但盡管是這樣,也是有感情在的,至少要做什麽事,這些小孩都會下意識地找她而不是找表姐。所以她也養成了這種凡事讓著小孩的習慣。
但也總是有失落難過的時候,因為這種無聲地“討好”她喪失了一部分真正的自己。
大一點的那個小女孩正好奇地看著她的筆袋,也沒出聲問就直接打開,盡管心裏有點不悅,但她也不好出聲製止,總覺得這樣會讓別人覺得小題大做。
她隻能坐過去,盡量不讓她摔在地上,筆袋裏裝著一條馬文琪送給她的手鏈,學校不讓帶,她就一直放在最裏麵的夾層裏,現在卻是被這個小女孩翻了出來。
見她徑直往手上帶,楊安隻能開口說道:“這個是姐姐同學的,沒法給你,但是給你玩好不好。”
小女孩點點頭,戀戀不舍地拿在手中把玩。
可能是裏麵小孩的聲音太吵,謝同也進到她的房間,隻見她的手機被表弟拿走,懷裏還抱著小侄女,一邊還逗著地上的小侄子。而她的抽屜卻被大表妹翻了一個底朝天。
他冷著聲喝到:“搗什麽亂呢許子言,趕緊把手機還給人家,還有你……徐子語……不許再亂動別人東西,不然讓你媽上來收拾你倆。”
他的聲音太過突然,連同楊安都被嚇得抖了一抖,而原本嚴肅的謝同也因為她的動作差點失笑,卻又極力做出一副嚴肅狀。
表弟表妹在聽到他的斥責後,立馬變了一個樣子,乖乖地站在一旁,楊安看著他們的轉變,不由地在心中為謝同豎起大拇指。
兩個大的小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麵麵相覷,小的那兩個卻看不懂眼色,反倒是拉著謝同陪他們一起玩。
謝同也沒有拒絕,抱起地上的小侄子,坐到了楊安身前,說道:“都不許吵了,誰要是乖,我就讓誰看動畫片。”
小孩子們一聽可以看電視都激動地大叫,又看到他沉下的臉色,閉上嘴小聲地搶著說自己乖。
在他的引導下房間終於恢複安靜,楊安也獲得片刻喘息,靠在牆角疲憊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謝同看著明顯被小孩折磨到的她,心裏湧起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複雜感情。
他扭頭對她說道:“你不用覺得對他們說重話不好意思,該說就得說,不然他們都能騎到你脖子上。”
沒想到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尷尬,楊安心中一暖,笑了笑對他說:“沒事兒,還不算吵,比我之前看過的小孩禮貌多了。”
原本以為她會抱怨,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他好奇地開口:“你之前還看過別的小孩嗎?”
她點點頭:“以前在大姨和舅舅家住,小孩多,順便會看兩眼。”
他不知為什麽會生氣,連帶語氣也有了一點尖銳和嘲諷“所以你才這樣忍讓,連小孩都要討好。”
沒想到他會這麽直接不留情麵的說出她內心的想法,楊安突然有點不好意思。
過去的羞恥委屈,因為他的一句反問,又再一次擊中她內心深處的不堪。
沒有誰會喜歡熊孩子,願意承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無理取鬧,可是在她這兒反擊是行不通的,她不能說一句不好,甚至還要去哄他們。
寫好的作業被撕爛她不可以生氣,同學給的小玩意隻要被翻出來就自動默認不再屬於她。
這些無數的小事好像在當時都已經過去,她也克製住了自己的不滿。
可是此時此刻在他直白的反問下,她才發現一直以來她都沒辦法原諒過去那個窩囊的自己。
隻要一說起這些,她又迴到過去那個沒有尊嚴,誰都討好的時候。
她別過頭沒有迴答他,內心卻感覺到一陣疼痛,像是針尖在輕輕戳著她的心髒,雖不致死,卻無法迴避。
謝同也從她的沉默裏察覺出她的難過,他想要開口道歉,卻始終張不了嘴,隻能憋著一口氣轉過頭。
電影就快要開始,兩個人往內場裏檢票,哪怕台階上有熒光提示,但因為輕微的夜盲症,她總覺得眼前還是一片漆黑,連同台階都看不太清。
謝同看著她小心翼翼慢慢挪動的樣子,直接拽住她胳膊領著她往前走,手邊終於有了支撐,她也放鬆下來不再緊張。
兩個人找到位置後坐下,可能是後半場的緣故,人並沒有上一場的多,每一排都有一些空位,好多人都隨便竄座。
幕布上開始播放影片,熟悉的片頭曲響起,來遲的人還在往裏進,將影子也一並投在了上麵,一顆顆的人頭顯得格外出戲。
好在人群很快就安靜下來,她扶著扶手認真的看著屏幕,謝同伸手將爆米花遞給她。
她接過,用手一直舉在兩人中間,以便他來拿。還不時用餘光注意著他,避免和他同時伸手。
但保持同一個姿勢太久,手就會酸,老式的扶手架子又太高,怎麽也不方便,她隻能趁他不注意,小幅度地輕輕活動一下手腕。
謝同像是察覺到,索性直接把兩人中間的扶手都挪了上來,又從她手裏接過爆米花。
兩個人都沒有說一句話,卻有一種奇妙的默契,她知道他不會好話好說,但好在他也明白她會懂。
兩個小時的電影,有笑點,也有尬點,但更搞笑的是每個人的笑點並不完全相同。
有的人反應慢一拍,別人笑過勁了,他才開始笑,然後其他人再笑他一輪。
明明大家都不認識,但因為這種輕鬆的氛圍,反倒有了一種身在江湖皆是友的感覺。
但任何東西隻要刻意升華主題,就會讓人覺得反感,喜劇更是如此,所以看到結局,總覺得不過爾爾。
看完電影出來,天也馬上要黑,他們沒再繼續逛下去,騎著車直接往家走。
和來時的不自在相比,迴去的路上反而有了一種找到歸宿的安定,她自然的伸手環住謝同,總感覺今天的他特別地溫柔又好說話。
在路過那片銀杏樹時,她甚至還破天荒地開口,向他提出請求想要近距離看一下,而他也爽快地答應。
兩個人來到樹下,楊安好奇地抬起頭看,又伸手摸了摸樹幹,惋惜地說道:“要是秋天來就好了,那時候的葉子最漂亮了,還可以夾在書裏當書簽。”
謝同走到她身邊,不以為然地迴道:“這有什麽,到時候國慶再帶你迴來不就是了,隨便你撿多少,說不定你見多了就不喜歡了。”
她笑了笑沒有說話,又看了一會兒,怕時間磨蹭太久,再晚迴家天就要完全黑,她拍拍手起身說道:“走吧,不早了,我們先迴家吧。”
兩個人又走迴馬路上,謝同發動車等著她坐上來,有風吹過,吹的人臉生疼,楊安低下頭將臉埋在中間。
謝同從後視鏡裏看著她,偏頭對她說道:“一會還要顛簸,你直接抱著我就行。要是冷的話,你就靠在我背上,把手揣我兜裏。”
她遲疑片刻,最終還是將手伸進他的口袋裏,臉也輕輕地貼在他背上,果然體溫直線上升。
她閉上眼,兩個人的距離縮減為零,耳邊依舊風聲肆虐,但卻像是繞她而行。
到了初二那天,謝同的姑姑們都要迴娘家,二姑嫁的遠趕不迴來,隻有大姑和小姑還有他們的孫子和孩子。
一想到要見這些陌生的親戚,楊安就心裏發怵,總覺得又要迴到過去那種局外人的拘謹中,甚至到晚上睡覺時也覺得焦躁。
而一大早,謝同奶奶就開始準備吃食,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怎麽還不來,楊安習慣性地在一旁幫忙擺放盤子。
快到晌午,一堆人走了進來,大人小孩將整個房間占的滿滿的。
楊安跟在媽媽身後禮貌地打了聲招唿,小孩子們見她麵生,都好奇地打量著她,小聲地在那切語,楊安隻當聽不見,露出那張萬年不變的笑臉。
煎熬的午飯終於吃完,大人們都在下麵聊天,把小孩們打發給謝同,楊安有點不自在,走在了最後。
從剛才的談話裏得知,稍微大點的那個男孩和女孩是謝同小姑家的孩子,都還在上小學,而更小一點的那對龍鳳胎則是他大姑家的孫子,今年才剛上幼兒園。
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間總是有一條鄙視鏈,大的不願意帶小的玩,而小的偏偏愛往大孩子身邊湊。
大概是因為謝同不喜歡別人動他的東西,也不會把手機讓給小孩玩,有種天然的大哥哥權威。
他們對謝同看起來並不是很親近,甚至有點畏懼的感覺,隻有兩個不懂事的小豆丁喜歡黏在他跟前。
小孩見人下菜碟,見楊安好說話,都圍在她身邊,好奇地四處打量著,膽大的那個男孩直接開口問她可不可以用她手機打一會遊戲。
她總覺得自己才是那個外人,也不好拒絕這些請求,所以大的小的都堆在她房間,倒顯得她和他們才是一家人。
小的那兩個並不迷戀手機,隻是一直叫她陪他們玩,她也說不出拒絕的話,隻能暫時充當老媽子。
好在這些孩子隻是愛玩但並不淘氣,甚至教養也不錯,並不會亂發脾氣。
小的這對龍鳳胎又很好哄,稍微逗一逗就可以笑個不停,小女孩胖乎乎的身子緊緊地貼在她身上,乖乖地叫著姐姐,讓她心一軟。
從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基本就開始了帶小孩的生活,大姨家很早就有了孫子,寄居別人家總是想著幫忙幹點什麽心才安。
所以哄小孩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到她身上,老一輩的大人嬌慣小孩,簡直說不得罵不得,而她的地位甚至連這些小孩子都不如。
不管他們怎麽發脾氣哭鬧,亂扔玩具、她都不可以出聲指責,漸漸地小孩也不把她當迴事兒,甚至在大人那種暗示的氛圍裏也把她當外人看。
但盡管是這樣,也是有感情在的,至少要做什麽事,這些小孩都會下意識地找她而不是找表姐。所以她也養成了這種凡事讓著小孩的習慣。
但也總是有失落難過的時候,因為這種無聲地“討好”她喪失了一部分真正的自己。
大一點的那個小女孩正好奇地看著她的筆袋,也沒出聲問就直接打開,盡管心裏有點不悅,但她也不好出聲製止,總覺得這樣會讓別人覺得小題大做。
她隻能坐過去,盡量不讓她摔在地上,筆袋裏裝著一條馬文琪送給她的手鏈,學校不讓帶,她就一直放在最裏麵的夾層裏,現在卻是被這個小女孩翻了出來。
見她徑直往手上帶,楊安隻能開口說道:“這個是姐姐同學的,沒法給你,但是給你玩好不好。”
小女孩點點頭,戀戀不舍地拿在手中把玩。
可能是裏麵小孩的聲音太吵,謝同也進到她的房間,隻見她的手機被表弟拿走,懷裏還抱著小侄女,一邊還逗著地上的小侄子。而她的抽屜卻被大表妹翻了一個底朝天。
他冷著聲喝到:“搗什麽亂呢許子言,趕緊把手機還給人家,還有你……徐子語……不許再亂動別人東西,不然讓你媽上來收拾你倆。”
他的聲音太過突然,連同楊安都被嚇得抖了一抖,而原本嚴肅的謝同也因為她的動作差點失笑,卻又極力做出一副嚴肅狀。
表弟表妹在聽到他的斥責後,立馬變了一個樣子,乖乖地站在一旁,楊安看著他們的轉變,不由地在心中為謝同豎起大拇指。
兩個大的小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麵麵相覷,小的那兩個卻看不懂眼色,反倒是拉著謝同陪他們一起玩。
謝同也沒有拒絕,抱起地上的小侄子,坐到了楊安身前,說道:“都不許吵了,誰要是乖,我就讓誰看動畫片。”
小孩子們一聽可以看電視都激動地大叫,又看到他沉下的臉色,閉上嘴小聲地搶著說自己乖。
在他的引導下房間終於恢複安靜,楊安也獲得片刻喘息,靠在牆角疲憊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謝同看著明顯被小孩折磨到的她,心裏湧起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複雜感情。
他扭頭對她說道:“你不用覺得對他們說重話不好意思,該說就得說,不然他們都能騎到你脖子上。”
沒想到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尷尬,楊安心中一暖,笑了笑對他說:“沒事兒,還不算吵,比我之前看過的小孩禮貌多了。”
原本以為她會抱怨,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他好奇地開口:“你之前還看過別的小孩嗎?”
她點點頭:“以前在大姨和舅舅家住,小孩多,順便會看兩眼。”
他不知為什麽會生氣,連帶語氣也有了一點尖銳和嘲諷“所以你才這樣忍讓,連小孩都要討好。”
沒想到他會這麽直接不留情麵的說出她內心的想法,楊安突然有點不好意思。
過去的羞恥委屈,因為他的一句反問,又再一次擊中她內心深處的不堪。
沒有誰會喜歡熊孩子,願意承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無理取鬧,可是在她這兒反擊是行不通的,她不能說一句不好,甚至還要去哄他們。
寫好的作業被撕爛她不可以生氣,同學給的小玩意隻要被翻出來就自動默認不再屬於她。
這些無數的小事好像在當時都已經過去,她也克製住了自己的不滿。
可是此時此刻在他直白的反問下,她才發現一直以來她都沒辦法原諒過去那個窩囊的自己。
隻要一說起這些,她又迴到過去那個沒有尊嚴,誰都討好的時候。
她別過頭沒有迴答他,內心卻感覺到一陣疼痛,像是針尖在輕輕戳著她的心髒,雖不致死,卻無法迴避。
謝同也從她的沉默裏察覺出她的難過,他想要開口道歉,卻始終張不了嘴,隻能憋著一口氣轉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