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的流向不再公平,那麽最好分道揚鑣)
明明都是一樣的小孩,甚至還有著親近的血緣關係,但生活卻是如此的參差不齊。
表姐上的學校出了名的花錢多,除了高昂的學費,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也令人頭大,光說校服就是她的兩倍,更不用說其他額外的東西。
三姨和三姨夫又隻有這麽一個女兒,談不上溺愛但嬌寵總是有的,從小到大穿的衣服、帶的發夾、吃的零食都是楊安所可望而不可即的。
剛到三姨家的時候,媽媽怕給別人添麻煩,直接把她的頭發剪成小子頭,還哄她說這樣夏天就會涼快,她坐在椅子上求了媽媽好久,連理發師都不忍下手,媽媽卻不為所動。
她心裏委屈,不明白媽媽為什麽這麽不近人情,可又不敢哭,生怕自己惹的媽媽生氣後,又被像踢皮球一樣扔迴奶奶家,那樣隻會讓她更害怕。
所以她隻能乖乖地坐好,看著自己的頭發被一刀刀剪短,鏡子裏的人越變越醜,讓她不忍直視。
大人好像都那麽固執,覺得孩子小不懂美醜,也沒有自尊可言,所以一股腦地隨心處置。
她在腦海裏設想著別的同學見到她的場景,所有人肯定都會來嘲笑她。
她的難過再也忍不住,眼淚積滿整個眼眶,要落不落,視線被模糊,她伸出手去擦眼睛,不小心把碎發揉進了眼裏,這更是給了她一個哭泣的理由。
媽媽有點心煩地問她怎麽了,可她卻不敢說出真正的原因,把淚意生生忍住,隻說自己眼裏進了頭發。
去到三姨家後,媽媽一掃之前的疲憊,臉上帶著討好的神情,拉著她進來,可隻要去到陌生的地方,她就會忍不住生怯。
她牢牢地抓住媽媽的手,生怕她會將自己撇開,而媽媽隻顧著和三姨寒暄,並沒有注意到她的需求,甚至對於她的羞怯有些惱怒,覺得她不禮貌上不了台麵。
而三姨看到她被剪短的頭發也很是震驚,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麽給小孩剪這麽短。
她也豎起耳朵聽著媽媽的理由,“害,小孩梳頭發多麻煩,這樣也省點事,不然你一下照顧兩個孩子肯定手忙腳亂”
媽媽的笑容裏也帶著窘迫,盡管當時她還小,但已經能從大人們的對話裏察覺到媽媽求人辦事的無奈。
三姨走過來摸摸她的頭可惜地說:“那也用不著剪這麽短啊,我還給安安買了好多新發夾呢,這下可是用不上了,再說一個孩子是看,兩個也是看啊,紮個頭能費多大功夫”
當時的媽媽請不了假,下午就得迴去上班,還沒來得及去安撫她,就匆忙把買的東西放下徑直離開,而她連媽媽的背影都沒看清,就得一個人去適應這陌生的環境。
因為一直都是寄人籬下的緣故,她也養成了敏感的性格,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人,三姨夫表情嚴肅,看起來讓人難以親近。
表姐天真爛漫,像是個小公主一樣好奇地看著她的頭發,捂著嘴大笑,說她是個男孩子,家裏的老人對她也是淡淡的,在媽媽走後並沒有和她再說話。
她看到三姨夫提起媽媽買的東西,用手翻翻撿撿,眼神裏藏不住的鄙夷,這讓她很是惶恐,雖然對方並沒有說什麽話,但她就是能感受到裏麵的看不起。
她不懂這些在她看來已經是很好的東西為什麽在別人眼裏是那麽的不值一提。
表姐看到這些零食,叫嚷著現在就要吃,三姨夫寵溺地應聲說好,拆開分給她們,她用手握著包裝袋卻並不敢吃。
盡管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但各個方麵卻是處處不同,表姐自信張揚、能說會道、而她沉默寡言、自卑謹慎,永遠低著個腦袋在表姐身後當跟班。
當時每個假期媽媽會去看她一次,房間擠就在床下麵打個地鋪,這也是她唯一可以和媽媽親近的機會,她很想跑到下麵跟媽媽一起睡。
但是夏天又很悶熱,房間不通風,沒有空調風扇,擠在一塊即使不動也是一身的汗,表姐又萬事不喜歡被落下,她要是想在地下睡,表姐也一定會跟著一起。
到最後媽媽隻能拒絕她的要求,讓她呆在床上,當時候年紀小,不理解為什麽媽媽對表姐比對她還要好。
不管表姐想要什麽零食、玩具、衣服,媽媽都會滿足她,出去逛街時也總是會牽著表姐,見到小攤上擺的東西,沒等張口,她就會殷勤地問表姐要不要。
而對於楊安反而像是刻意地冷落,等她長大後慢慢理解了什麽是親疏遠近,也能明白母親隻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麻煩三姨多照顧她一點。
可想的通並不意味著就不會難過,她也渴望媽媽多來看看她,也希望能和表姐一樣隨心所欲地撒撒嬌。
可是不行,隻有被偏愛的人才有這樣的資格,而她是任何時候都可以被輕易割舍的那一個,所以她隻能接受自己被忽視。
而高中時候反而算得上是她在媽媽親戚那邊的高光時刻,當時謝叔叔生意做的很不錯,親戚間的往來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正因此,她也受到了不同於常的優待。
而親戚們對小孩的不同態度,往往反映了大人們之間的人情計量,小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她是負擔累贅,生怕惹上麻煩。
現在反而都覺得她乖巧懂事以後能成大器,雙標人設矗立不倒,就連舅媽也收迴之前的偏見,睜眼說著瞎話,說她看人一向準,一早就知道楊安有大造化,渾然忘卻之前罵了她多少次白眼狼。
她忍不住想笑,笑完隻覺得淒涼,曾幾何時,她多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同與接納,這也間接造成了她性格裏的奴性,生怕被人不待見,努力去討好別人。
但其實舅媽說的話也並不完全錯誤,她還是有白眼狼的潛質,在沒有能力的時候表現順從,一旦有了能力就想脫離。
可這並不意味著她不願意報答別人,相反她恨不得立刻還清這些恩情,然後把自己心上的枷鎖打開,做真正的自己,冷漠、自在、又叛逆,一點也不乖巧。
可是人好像永遠逃不脫這些人情往來,從小到大,所有人都隻會誇表姐,因為表姐比她會說話,性格又開朗。
可那是因為表姐得到了足夠的愛,所以才可以不用看別人臉色自如的表現自己,而她不行,總是瞻前顧後。
甚至連媽媽都需要討好,更不用說別人,但現實就是這樣諷刺,你所以為的親戚也確實這樣“見風使舵”
盡管她和弟弟都是一個媽媽生的小孩,但對她,大人並沒有那麽的寬容和喜愛,而弟弟卻收獲了所有人的歡迎。
她知道這並不是因為弟弟長得有多討喜,隻不過是媽媽總算熬出了頭,有了仰仗罷了,她慢慢地也接受了這種人情社會裏的潛台詞。
高中生活結束後,她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叛逆,拒絕了所有人的提議,固執地跑去遠方上大學。
有時候想想真的覺得可笑,小時候總想呆在媽媽身邊,越近越好,可長大以後卻隻想逃離,可能這就是命運的奇特之處,讓人在正負兩級裏反複橫跳。
表姐高考的成績有點低,離錄取線差了一大截,但又不想上專科,最後花錢上了個本地的三本。
大人向來就喜歡比較,尤其她們兩個還是同年級,但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不優秀。
家人聚餐時,她能感覺到三姨夫的冷淡,就連三姨對她也沒有往日的親近,這些細微的差別她全部可以捕捉到,卻又無可奈何。
再之後上了大學,好像一下就能體會到成年人與小孩的差別,她更加獨立,努力讓自己可以獨當一麵,跟家裏人的聯係也逐漸減少。
而表姐之前談的那個男朋友也因為異地而中途夭折,她其實很佩服表姐,也羨慕她的敢愛敢恨。
喜歡一個人時就轟轟烈烈全情投入,一旦分開也斬釘截鐵,絲毫不拖泥帶水,瀟灑利落。
大學放假迴來時,表姐身邊也早就換了人,談的還是姐弟戀,男生是高四補習生,隻有空閑時候才可以出去約會,看起來不怎麽靠譜,卻也安安穩穩地談了四年。
就在她以為兩個人可能會修成正果時,表姐又宣告戀愛終止,再之後就是現在的這個男朋友,也就是她此刻的準姐夫。
兩人相差十歲,她從媽媽口中得知,是因為表姐夫給表姐安排好了工作兩個人才走到一起,男方家庭條件優越,父母都在政府機關上班。
三姨和三姨夫對這個女婿也特別滿意,女兒生活步入正軌,說出去也有麵子,而她自從知道這個表姐夫的存在後就沒少聽到表姐的炫耀。
迴顧表姐的過去,起起伏伏、離經叛道卻又異彩紛呈,她荒唐過,也犯過錯,但每一次都有退路,也總會被輕易原諒,隻要做一件對的事就可以獲得所有人的稱讚,而她不行隻能永遠保持乖巧。
她環顧著三姨家的新房子,不由地心生感慨,原來時間過得這麽快,一眨眼她們都變成了大人,表姐也即將步入新的階段。
三姨走進房間,端著切好的水果熱情地招唿大家,而印象裏挺拔年輕的三姨夫也變了樣子,臉上多了好幾條皺紋,人到中年少不了的大肚腩也如影隨形。
但看著卻比以前親切不少,甚至還主動開口和她嘮家常,楊安也笑著禮貌迴話,但還是覺得受寵若驚,畢竟這和她記憶裏的三姨夫出入太大。
雖然在過去他對楊安冷淡疏忽,甚至是明顯的不耐煩,但楊安仍感激他的收留,至少他給了她片瓦遮身之地。
他可能不是那麽成功,也總是有點小心眼,但她知道他是一個好爸爸,是她渴望無數次都希望自己能擁有的爸爸,可惜,她運氣不好,期待的東西總是落空。
周圍不停有人走來走去,布置著新房,她站起身打量著四周,眼神一瞟就看到表姐桌上擺著一個熟悉的音樂盒。
她走上前打開盒子,裏麵的零件缺失,已經唱不了歌,表層的漆也掉的差不多,想不到居然還在這裏,不僅沒丟掉還被三姨用來放針線。
她用手摩挲著盒子,想起來這還是她過生日時一個最要好小朋友送給她的禮物,當時她小心翼翼地珍藏,最後卻被表姐占為己有。
而她明明不舍卻也隻能服從,當時的難過與憤恨在此刻已經逐漸消散,隻剩下一聲歎息。
她放下手中的盒子,擺迴原位,搖搖頭不再去迴想過去的那段時光。
明天就是舉行婚禮的正日子,今天必須先把婚房裝飾好,被子床單一早就被三姨鋪好,隻剩下一些氣球、貼畫還有接親遊戲的道具。
伴娘們在彩排明天的流程,要玩的遊戲,婚鞋藏在哪,提問新郎的問題,都提前演練了一遍,搞得差不多以後,各自迴房睡休息。
她和表姐也再一次久違地躺在床上睡覺,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讓她覺得些許驚奇,兩個人並沒有說什麽貼己話,道了句晚安後,就各自背過身睡去。
表姐還是一如既往的睡覺能手,頭剛沾枕頭,唿吸就變得平緩,楊安睡不著,卻也強迫自己閉眼,畢竟明天還要早起化妝。
在她剛有睡意的時候,表姐突然一腳踢在了她身上,她小心翼翼地把腳拿開,記憶瞬間倒迴過去,她有點想笑又有點想哭。
她們都長大了,可是那些過去的委屈難過好像仍舊在困擾著她,而表姐看起來仿佛忘掉了一切,果然隻有被傷害的人才能記住自己的傷疤和痛。
她想她們可能永遠都做不成好朋友,小時候不可以,長大也還是不行,也永遠沒辦法敞開心的聊一聊過去,模糊過去粉飾太平,就是她們友好相處的最優法則。
明明都是一樣的小孩,甚至還有著親近的血緣關係,但生活卻是如此的參差不齊。
表姐上的學校出了名的花錢多,除了高昂的學費,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也令人頭大,光說校服就是她的兩倍,更不用說其他額外的東西。
三姨和三姨夫又隻有這麽一個女兒,談不上溺愛但嬌寵總是有的,從小到大穿的衣服、帶的發夾、吃的零食都是楊安所可望而不可即的。
剛到三姨家的時候,媽媽怕給別人添麻煩,直接把她的頭發剪成小子頭,還哄她說這樣夏天就會涼快,她坐在椅子上求了媽媽好久,連理發師都不忍下手,媽媽卻不為所動。
她心裏委屈,不明白媽媽為什麽這麽不近人情,可又不敢哭,生怕自己惹的媽媽生氣後,又被像踢皮球一樣扔迴奶奶家,那樣隻會讓她更害怕。
所以她隻能乖乖地坐好,看著自己的頭發被一刀刀剪短,鏡子裏的人越變越醜,讓她不忍直視。
大人好像都那麽固執,覺得孩子小不懂美醜,也沒有自尊可言,所以一股腦地隨心處置。
她在腦海裏設想著別的同學見到她的場景,所有人肯定都會來嘲笑她。
她的難過再也忍不住,眼淚積滿整個眼眶,要落不落,視線被模糊,她伸出手去擦眼睛,不小心把碎發揉進了眼裏,這更是給了她一個哭泣的理由。
媽媽有點心煩地問她怎麽了,可她卻不敢說出真正的原因,把淚意生生忍住,隻說自己眼裏進了頭發。
去到三姨家後,媽媽一掃之前的疲憊,臉上帶著討好的神情,拉著她進來,可隻要去到陌生的地方,她就會忍不住生怯。
她牢牢地抓住媽媽的手,生怕她會將自己撇開,而媽媽隻顧著和三姨寒暄,並沒有注意到她的需求,甚至對於她的羞怯有些惱怒,覺得她不禮貌上不了台麵。
而三姨看到她被剪短的頭發也很是震驚,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麽給小孩剪這麽短。
她也豎起耳朵聽著媽媽的理由,“害,小孩梳頭發多麻煩,這樣也省點事,不然你一下照顧兩個孩子肯定手忙腳亂”
媽媽的笑容裏也帶著窘迫,盡管當時她還小,但已經能從大人們的對話裏察覺到媽媽求人辦事的無奈。
三姨走過來摸摸她的頭可惜地說:“那也用不著剪這麽短啊,我還給安安買了好多新發夾呢,這下可是用不上了,再說一個孩子是看,兩個也是看啊,紮個頭能費多大功夫”
當時的媽媽請不了假,下午就得迴去上班,還沒來得及去安撫她,就匆忙把買的東西放下徑直離開,而她連媽媽的背影都沒看清,就得一個人去適應這陌生的環境。
因為一直都是寄人籬下的緣故,她也養成了敏感的性格,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人,三姨夫表情嚴肅,看起來讓人難以親近。
表姐天真爛漫,像是個小公主一樣好奇地看著她的頭發,捂著嘴大笑,說她是個男孩子,家裏的老人對她也是淡淡的,在媽媽走後並沒有和她再說話。
她看到三姨夫提起媽媽買的東西,用手翻翻撿撿,眼神裏藏不住的鄙夷,這讓她很是惶恐,雖然對方並沒有說什麽話,但她就是能感受到裏麵的看不起。
她不懂這些在她看來已經是很好的東西為什麽在別人眼裏是那麽的不值一提。
表姐看到這些零食,叫嚷著現在就要吃,三姨夫寵溺地應聲說好,拆開分給她們,她用手握著包裝袋卻並不敢吃。
盡管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但各個方麵卻是處處不同,表姐自信張揚、能說會道、而她沉默寡言、自卑謹慎,永遠低著個腦袋在表姐身後當跟班。
當時每個假期媽媽會去看她一次,房間擠就在床下麵打個地鋪,這也是她唯一可以和媽媽親近的機會,她很想跑到下麵跟媽媽一起睡。
但是夏天又很悶熱,房間不通風,沒有空調風扇,擠在一塊即使不動也是一身的汗,表姐又萬事不喜歡被落下,她要是想在地下睡,表姐也一定會跟著一起。
到最後媽媽隻能拒絕她的要求,讓她呆在床上,當時候年紀小,不理解為什麽媽媽對表姐比對她還要好。
不管表姐想要什麽零食、玩具、衣服,媽媽都會滿足她,出去逛街時也總是會牽著表姐,見到小攤上擺的東西,沒等張口,她就會殷勤地問表姐要不要。
而對於楊安反而像是刻意地冷落,等她長大後慢慢理解了什麽是親疏遠近,也能明白母親隻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麻煩三姨多照顧她一點。
可想的通並不意味著就不會難過,她也渴望媽媽多來看看她,也希望能和表姐一樣隨心所欲地撒撒嬌。
可是不行,隻有被偏愛的人才有這樣的資格,而她是任何時候都可以被輕易割舍的那一個,所以她隻能接受自己被忽視。
而高中時候反而算得上是她在媽媽親戚那邊的高光時刻,當時謝叔叔生意做的很不錯,親戚間的往來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正因此,她也受到了不同於常的優待。
而親戚們對小孩的不同態度,往往反映了大人們之間的人情計量,小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她是負擔累贅,生怕惹上麻煩。
現在反而都覺得她乖巧懂事以後能成大器,雙標人設矗立不倒,就連舅媽也收迴之前的偏見,睜眼說著瞎話,說她看人一向準,一早就知道楊安有大造化,渾然忘卻之前罵了她多少次白眼狼。
她忍不住想笑,笑完隻覺得淒涼,曾幾何時,她多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同與接納,這也間接造成了她性格裏的奴性,生怕被人不待見,努力去討好別人。
但其實舅媽說的話也並不完全錯誤,她還是有白眼狼的潛質,在沒有能力的時候表現順從,一旦有了能力就想脫離。
可這並不意味著她不願意報答別人,相反她恨不得立刻還清這些恩情,然後把自己心上的枷鎖打開,做真正的自己,冷漠、自在、又叛逆,一點也不乖巧。
可是人好像永遠逃不脫這些人情往來,從小到大,所有人都隻會誇表姐,因為表姐比她會說話,性格又開朗。
可那是因為表姐得到了足夠的愛,所以才可以不用看別人臉色自如的表現自己,而她不行,總是瞻前顧後。
甚至連媽媽都需要討好,更不用說別人,但現實就是這樣諷刺,你所以為的親戚也確實這樣“見風使舵”
盡管她和弟弟都是一個媽媽生的小孩,但對她,大人並沒有那麽的寬容和喜愛,而弟弟卻收獲了所有人的歡迎。
她知道這並不是因為弟弟長得有多討喜,隻不過是媽媽總算熬出了頭,有了仰仗罷了,她慢慢地也接受了這種人情社會裏的潛台詞。
高中生活結束後,她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叛逆,拒絕了所有人的提議,固執地跑去遠方上大學。
有時候想想真的覺得可笑,小時候總想呆在媽媽身邊,越近越好,可長大以後卻隻想逃離,可能這就是命運的奇特之處,讓人在正負兩級裏反複橫跳。
表姐高考的成績有點低,離錄取線差了一大截,但又不想上專科,最後花錢上了個本地的三本。
大人向來就喜歡比較,尤其她們兩個還是同年級,但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不優秀。
家人聚餐時,她能感覺到三姨夫的冷淡,就連三姨對她也沒有往日的親近,這些細微的差別她全部可以捕捉到,卻又無可奈何。
再之後上了大學,好像一下就能體會到成年人與小孩的差別,她更加獨立,努力讓自己可以獨當一麵,跟家裏人的聯係也逐漸減少。
而表姐之前談的那個男朋友也因為異地而中途夭折,她其實很佩服表姐,也羨慕她的敢愛敢恨。
喜歡一個人時就轟轟烈烈全情投入,一旦分開也斬釘截鐵,絲毫不拖泥帶水,瀟灑利落。
大學放假迴來時,表姐身邊也早就換了人,談的還是姐弟戀,男生是高四補習生,隻有空閑時候才可以出去約會,看起來不怎麽靠譜,卻也安安穩穩地談了四年。
就在她以為兩個人可能會修成正果時,表姐又宣告戀愛終止,再之後就是現在的這個男朋友,也就是她此刻的準姐夫。
兩人相差十歲,她從媽媽口中得知,是因為表姐夫給表姐安排好了工作兩個人才走到一起,男方家庭條件優越,父母都在政府機關上班。
三姨和三姨夫對這個女婿也特別滿意,女兒生活步入正軌,說出去也有麵子,而她自從知道這個表姐夫的存在後就沒少聽到表姐的炫耀。
迴顧表姐的過去,起起伏伏、離經叛道卻又異彩紛呈,她荒唐過,也犯過錯,但每一次都有退路,也總會被輕易原諒,隻要做一件對的事就可以獲得所有人的稱讚,而她不行隻能永遠保持乖巧。
她環顧著三姨家的新房子,不由地心生感慨,原來時間過得這麽快,一眨眼她們都變成了大人,表姐也即將步入新的階段。
三姨走進房間,端著切好的水果熱情地招唿大家,而印象裏挺拔年輕的三姨夫也變了樣子,臉上多了好幾條皺紋,人到中年少不了的大肚腩也如影隨形。
但看著卻比以前親切不少,甚至還主動開口和她嘮家常,楊安也笑著禮貌迴話,但還是覺得受寵若驚,畢竟這和她記憶裏的三姨夫出入太大。
雖然在過去他對楊安冷淡疏忽,甚至是明顯的不耐煩,但楊安仍感激他的收留,至少他給了她片瓦遮身之地。
他可能不是那麽成功,也總是有點小心眼,但她知道他是一個好爸爸,是她渴望無數次都希望自己能擁有的爸爸,可惜,她運氣不好,期待的東西總是落空。
周圍不停有人走來走去,布置著新房,她站起身打量著四周,眼神一瞟就看到表姐桌上擺著一個熟悉的音樂盒。
她走上前打開盒子,裏麵的零件缺失,已經唱不了歌,表層的漆也掉的差不多,想不到居然還在這裏,不僅沒丟掉還被三姨用來放針線。
她用手摩挲著盒子,想起來這還是她過生日時一個最要好小朋友送給她的禮物,當時她小心翼翼地珍藏,最後卻被表姐占為己有。
而她明明不舍卻也隻能服從,當時的難過與憤恨在此刻已經逐漸消散,隻剩下一聲歎息。
她放下手中的盒子,擺迴原位,搖搖頭不再去迴想過去的那段時光。
明天就是舉行婚禮的正日子,今天必須先把婚房裝飾好,被子床單一早就被三姨鋪好,隻剩下一些氣球、貼畫還有接親遊戲的道具。
伴娘們在彩排明天的流程,要玩的遊戲,婚鞋藏在哪,提問新郎的問題,都提前演練了一遍,搞得差不多以後,各自迴房睡休息。
她和表姐也再一次久違地躺在床上睡覺,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讓她覺得些許驚奇,兩個人並沒有說什麽貼己話,道了句晚安後,就各自背過身睡去。
表姐還是一如既往的睡覺能手,頭剛沾枕頭,唿吸就變得平緩,楊安睡不著,卻也強迫自己閉眼,畢竟明天還要早起化妝。
在她剛有睡意的時候,表姐突然一腳踢在了她身上,她小心翼翼地把腳拿開,記憶瞬間倒迴過去,她有點想笑又有點想哭。
她們都長大了,可是那些過去的委屈難過好像仍舊在困擾著她,而表姐看起來仿佛忘掉了一切,果然隻有被傷害的人才能記住自己的傷疤和痛。
她想她們可能永遠都做不成好朋友,小時候不可以,長大也還是不行,也永遠沒辦法敞開心的聊一聊過去,模糊過去粉飾太平,就是她們友好相處的最優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