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亮堂堂,照向萬千路。我貪戀月光的溫柔,但也深知他不能獨屬於我一人。)
5月6號的那天下午,媽媽終於發動,生下一個六斤五兩的小男孩,謝叔叔按嘉字輩取名叫謝嘉文。第一眼看到繈褓中的嬰兒時,楊安沒有任何感覺,隻覺得陌生,哪怕血緣如此親密,也好似外人一般。
她隻是在內心感歎,原來這就是出生啊!生出來就再也塞不迴去,隻能任他生長,可為什麽出生這個詞,前麵不加一個被字的前綴,他明明不是個體自願的選擇,倘若每個人真的能決定自己的去留,那她一定選擇不要被出生。
當然沒有人在意她是什麽想法,所有人都手忙腳亂地迎接他的到來,就連謝同奶奶也從老家下來到城裏照顧媽媽坐月子,可畢竟不太好使喚老人,媽媽有事總是會先叫楊安。
衝奶粉、拍奶嗝、換紙尿褲,這些瑣碎事她都駕輕就熟,而每次看著這麽小的人兒安靜地在那裏躺著睡覺,她都覺得神奇,尤其是想象著某一天他開始學走路、學說話、甚至還會跟在她身後奶聲奶氣地叫她姐姐,她總忍不住感歎生命的奇妙。
而謝同對此並沒有展現太多的關注,仍舊同從前一樣不理會,可終歸人隻要存在就無法掩蓋其痕跡,屋子裏多了很多小孩要用的東西,嬰兒車、尿布墊、寶寶洗衣機,陽台上也搭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衣服,就連房間裏也總蔓延著一股小孩身上的奶香味,所有人都新奇地靠近這個小崽,隻有謝同避之不及。
但謝叔叔還是很在乎他的感受,態度甚至比以前還要殷勤,每次碰麵也總是對謝同各種關懷,媽媽也盡量不出客廳走動,以防孩子哭鬧打擾謝同,楊安也從不在他麵前提起小孩,但她內心隱約覺得他一定是接受的,要不然上次也不會說把那間房改成嬰兒房。
因著這個想法,她有時行動也不再那麽顧忌,有一次抱著小孩在客廳曬太陽,恰好碰到謝同出來喝水,她腦子一抽下意識對他說道:“你還沒仔細看過他長什麽樣呢?現在比剛迴來好看多了。”
話說完她就愣住,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卻沒想到謝同居然真的朝她走來,但也隻是輕掃了一眼她懷裏的小孩,並沒有表現出要親近的模樣,但小孩卻衝著他咧嘴笑,楊安感到新奇,抬頭看著他說道:“欸,他好像喜歡你,不過也正常,他的身體裏各自留著我們一半的血,當然也會親近你。”
謝同本來想扭頭離開,可聽到楊安這麽說,他莫名感到一陣羞恥,但又有點意外地欣喜,是啊!這個讓他陌生的弟弟,確實在某一方麵將他和楊安牢牢地連接在一起。
他第一次這麽清晰地意識到他們是一家人了,而這一認識也衝刷掉他一開始的厭惡,雖然他一次也沒有抱過這個小孩,態度也從始至終都是無視,但這一刻看著麵前的這張笑臉,他還是真正從內心裏接受了這個弟弟的存在。
家裏多了一個人便顯得忙碌起來,所有人的關注點都落在小孩身上,楊安又變迴了那個邊緣人,盡管她不太知道正常的幸福家庭應該是什麽樣,但看著謝叔叔對媽媽的關心和對小孩的喜愛,她由衷地為母親感到開心,隻是很偶爾很偶爾的時候,會有那麽一點點小小的失落。
也許她小時候,媽媽也曾這樣歡喜期待過她的出生,隻是當時的她太小,記不住那時媽媽的心情,而長大後她又問不出口,隻能在想象裏替自己找補著,但再怎麽自欺欺人,她還是不得不承認過去的媽媽沒有像現在喜歡弟弟這樣喜歡她,她從始至終都是她無法拋開又不得不攜帶的包袱罷了。
那點悵然也隨著媽媽的自證逐漸變大,她想要是每個人從一開始就可以選擇自己出生的權利就好了,那世界上的傷心人大抵會少一半。她掩飾著自己的失落,盡量幫著媽媽照顧弟弟,可忙碌的生活還是讓母親忽略了她的生日,
但轉念一想,其實有時候遺忘也是件好事,免去了尷尬的困擾。可令她驚喜的卻是周明啟居然還記得她的生日,說是當初在幫她轉戶口時看過她的身份證,順便就給記住了。
那天她本以為會如往常那般毫無波瀾的度過,卻沒想到一放學,她就收到傳達室裏他留下的訊息,說是讓她在門口等他,她心裏蕩起一陣漣漪,卻沒往自己身上想,隻以為他是來找謝同。
在看到校門口鐵柵欄裏他遞來的蛋糕和禮物時,她的心狠狠一顫,像是下一刻就能直接碎掉,原來無論每個人嘴上說著多麽不在意,內心裏其實都還是渴望被重視被珍惜,那種被別人放在心裏的喜悅,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的。
可能六歲時過生日是為了吃那口生日蛋糕,但十六歲絕對不是,她的眼神帶著不可震驚又夾雜著一絲意想不到的欣喜,怯怯地朝他望來,仿佛是在說“這真的是給我的嗎?”
周明啟輕笑,出聲提醒她小心,又說“東西有點重,保安不讓家長進,你隻能自己拿了。我還有事得先走,生日快樂哦。”
他揮手告別,示意她先走,而她站在原地,看著他越走越遠,空蕩蕩的內心被填滿,她的整個胸腔都開始震動,就像是小時候看著媽媽離去,她想出聲叫喊,卻又不敢,隻能看著對方一點點走遠,無力又難過。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才收迴視線,看著手裏的蛋糕與禮物盒,鼻頭猛地一酸,眼前的景致仿佛變成萬花筒裏的道道花紋,一圈圈放大,旋轉扭曲著,讓她感到眩暈。
她捧著蛋糕像是捧了整個世界,悄悄拿出手機拍下照片,記錄著這難得的開心,她想無論何時,隻要迴想到今天,有這樣一個人曾開車為她送來所有人都遺忘的生日祝福,她都會開心到落淚。
迴到宿舍和室友分享了蛋糕,她盯著那套幾米畫冊久久不能移開視線,明明上次閑聊,她隻是隨口說了一句,這個畫家畫的漫畫好看,他居然就放在了心上,她細細摩挲著封麵,舍不得拆開塑封。
她拍了張照片發微信感謝他,“蛋糕很好吃,畫冊也超級好看。”又覺得話語太過單調,重新加了個小女孩彎腰說謝謝的表情包。
對麵迴複很快說道“你喜歡就好,保持開心哦,小朋友。”
她的嘴角無法抑製地揚起來。但其實她想說的是“為什麽總是在我心裏最脆弱的時候拉我一把,這樣的話我怎麽可能做到遠離你。”她不禁生起一股悵然之情。
直到馬文琪走進宿舍,徑直朝她走來:“你放學幹嘛去了?我找你半天都沒找到。”
楊安剛想迴答,馬文琪就看到了放在桌上的蛋糕,語氣略帶失望地說道:“啊……你怎麽也買了蛋糕,我本來還想給你驚喜來著,喏,給你的生日禮物,可別再說我重色輕友了。”
楊安從她手裏接過盒子,打開一看,是一隻mac的口紅,價格對於學生來說並不算便宜,她下意識推拒:“太貴了,反正我平常也用不到,還是你自己用吧。”
馬文琪撅起嘴,直接把盒子放到她櫃子裏:“給你的生日禮物,我拿著算怎麽迴事,再說了這是我特意為你挑選的,就是想趕在別人麵前,送你人生中第一支口紅,這樣的話,隻要你以後用到它,就能想起我。”
楊安感動地看著她,也不再推辭,兩個人一起坐在床上,一邊說著悄悄話,一邊分享著她帶來的新蛋糕,馬文琪看著她手裏的書好奇地問道:“這是誰給你送的?”
楊安內心微動,腦海裏又想起周明啟那張笑臉,心裏仿佛吃了蜜糖般泛著甜,她將書抱在懷裏笑著答道:“一個對我很好的人。”
不滿於她籠統的答案,馬文琪皺著眉撞她胳膊:“到底是誰啊?我認不認識,不會是你喜歡的人吧,好啊你,我什麽事都和你說,你居然有秘密瞞著我。”
楊安生怕被人察覺到自己的小心思,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難以啟齒,她急忙解釋道:“當然不是了,他就是我的一個哥哥,沾親帶故的那種。”
馬文琪聽到後,立刻收起臉上的八卦神情,撇撇嘴說道:“好吧,我還以為你真瞞著我什麽呢?”
楊安果斷地搖搖頭:“怎麽可能,我幹什麽都和你在一起,有什麽能瞞過你。”
話題被轉移,兩個人又開始笑著打鬧,等到了下午上課時,王天洋也知道了她今天過生日,放學後遞給她一大兜零食,又因著照顧她的敏感,知道人多她會不好意思,特意等著沒人時才遞給她,楊安不由更加感動。
5月6號的那天下午,媽媽終於發動,生下一個六斤五兩的小男孩,謝叔叔按嘉字輩取名叫謝嘉文。第一眼看到繈褓中的嬰兒時,楊安沒有任何感覺,隻覺得陌生,哪怕血緣如此親密,也好似外人一般。
她隻是在內心感歎,原來這就是出生啊!生出來就再也塞不迴去,隻能任他生長,可為什麽出生這個詞,前麵不加一個被字的前綴,他明明不是個體自願的選擇,倘若每個人真的能決定自己的去留,那她一定選擇不要被出生。
當然沒有人在意她是什麽想法,所有人都手忙腳亂地迎接他的到來,就連謝同奶奶也從老家下來到城裏照顧媽媽坐月子,可畢竟不太好使喚老人,媽媽有事總是會先叫楊安。
衝奶粉、拍奶嗝、換紙尿褲,這些瑣碎事她都駕輕就熟,而每次看著這麽小的人兒安靜地在那裏躺著睡覺,她都覺得神奇,尤其是想象著某一天他開始學走路、學說話、甚至還會跟在她身後奶聲奶氣地叫她姐姐,她總忍不住感歎生命的奇妙。
而謝同對此並沒有展現太多的關注,仍舊同從前一樣不理會,可終歸人隻要存在就無法掩蓋其痕跡,屋子裏多了很多小孩要用的東西,嬰兒車、尿布墊、寶寶洗衣機,陽台上也搭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衣服,就連房間裏也總蔓延著一股小孩身上的奶香味,所有人都新奇地靠近這個小崽,隻有謝同避之不及。
但謝叔叔還是很在乎他的感受,態度甚至比以前還要殷勤,每次碰麵也總是對謝同各種關懷,媽媽也盡量不出客廳走動,以防孩子哭鬧打擾謝同,楊安也從不在他麵前提起小孩,但她內心隱約覺得他一定是接受的,要不然上次也不會說把那間房改成嬰兒房。
因著這個想法,她有時行動也不再那麽顧忌,有一次抱著小孩在客廳曬太陽,恰好碰到謝同出來喝水,她腦子一抽下意識對他說道:“你還沒仔細看過他長什麽樣呢?現在比剛迴來好看多了。”
話說完她就愣住,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卻沒想到謝同居然真的朝她走來,但也隻是輕掃了一眼她懷裏的小孩,並沒有表現出要親近的模樣,但小孩卻衝著他咧嘴笑,楊安感到新奇,抬頭看著他說道:“欸,他好像喜歡你,不過也正常,他的身體裏各自留著我們一半的血,當然也會親近你。”
謝同本來想扭頭離開,可聽到楊安這麽說,他莫名感到一陣羞恥,但又有點意外地欣喜,是啊!這個讓他陌生的弟弟,確實在某一方麵將他和楊安牢牢地連接在一起。
他第一次這麽清晰地意識到他們是一家人了,而這一認識也衝刷掉他一開始的厭惡,雖然他一次也沒有抱過這個小孩,態度也從始至終都是無視,但這一刻看著麵前的這張笑臉,他還是真正從內心裏接受了這個弟弟的存在。
家裏多了一個人便顯得忙碌起來,所有人的關注點都落在小孩身上,楊安又變迴了那個邊緣人,盡管她不太知道正常的幸福家庭應該是什麽樣,但看著謝叔叔對媽媽的關心和對小孩的喜愛,她由衷地為母親感到開心,隻是很偶爾很偶爾的時候,會有那麽一點點小小的失落。
也許她小時候,媽媽也曾這樣歡喜期待過她的出生,隻是當時的她太小,記不住那時媽媽的心情,而長大後她又問不出口,隻能在想象裏替自己找補著,但再怎麽自欺欺人,她還是不得不承認過去的媽媽沒有像現在喜歡弟弟這樣喜歡她,她從始至終都是她無法拋開又不得不攜帶的包袱罷了。
那點悵然也隨著媽媽的自證逐漸變大,她想要是每個人從一開始就可以選擇自己出生的權利就好了,那世界上的傷心人大抵會少一半。她掩飾著自己的失落,盡量幫著媽媽照顧弟弟,可忙碌的生活還是讓母親忽略了她的生日,
但轉念一想,其實有時候遺忘也是件好事,免去了尷尬的困擾。可令她驚喜的卻是周明啟居然還記得她的生日,說是當初在幫她轉戶口時看過她的身份證,順便就給記住了。
那天她本以為會如往常那般毫無波瀾的度過,卻沒想到一放學,她就收到傳達室裏他留下的訊息,說是讓她在門口等他,她心裏蕩起一陣漣漪,卻沒往自己身上想,隻以為他是來找謝同。
在看到校門口鐵柵欄裏他遞來的蛋糕和禮物時,她的心狠狠一顫,像是下一刻就能直接碎掉,原來無論每個人嘴上說著多麽不在意,內心裏其實都還是渴望被重視被珍惜,那種被別人放在心裏的喜悅,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的。
可能六歲時過生日是為了吃那口生日蛋糕,但十六歲絕對不是,她的眼神帶著不可震驚又夾雜著一絲意想不到的欣喜,怯怯地朝他望來,仿佛是在說“這真的是給我的嗎?”
周明啟輕笑,出聲提醒她小心,又說“東西有點重,保安不讓家長進,你隻能自己拿了。我還有事得先走,生日快樂哦。”
他揮手告別,示意她先走,而她站在原地,看著他越走越遠,空蕩蕩的內心被填滿,她的整個胸腔都開始震動,就像是小時候看著媽媽離去,她想出聲叫喊,卻又不敢,隻能看著對方一點點走遠,無力又難過。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才收迴視線,看著手裏的蛋糕與禮物盒,鼻頭猛地一酸,眼前的景致仿佛變成萬花筒裏的道道花紋,一圈圈放大,旋轉扭曲著,讓她感到眩暈。
她捧著蛋糕像是捧了整個世界,悄悄拿出手機拍下照片,記錄著這難得的開心,她想無論何時,隻要迴想到今天,有這樣一個人曾開車為她送來所有人都遺忘的生日祝福,她都會開心到落淚。
迴到宿舍和室友分享了蛋糕,她盯著那套幾米畫冊久久不能移開視線,明明上次閑聊,她隻是隨口說了一句,這個畫家畫的漫畫好看,他居然就放在了心上,她細細摩挲著封麵,舍不得拆開塑封。
她拍了張照片發微信感謝他,“蛋糕很好吃,畫冊也超級好看。”又覺得話語太過單調,重新加了個小女孩彎腰說謝謝的表情包。
對麵迴複很快說道“你喜歡就好,保持開心哦,小朋友。”
她的嘴角無法抑製地揚起來。但其實她想說的是“為什麽總是在我心裏最脆弱的時候拉我一把,這樣的話我怎麽可能做到遠離你。”她不禁生起一股悵然之情。
直到馬文琪走進宿舍,徑直朝她走來:“你放學幹嘛去了?我找你半天都沒找到。”
楊安剛想迴答,馬文琪就看到了放在桌上的蛋糕,語氣略帶失望地說道:“啊……你怎麽也買了蛋糕,我本來還想給你驚喜來著,喏,給你的生日禮物,可別再說我重色輕友了。”
楊安從她手裏接過盒子,打開一看,是一隻mac的口紅,價格對於學生來說並不算便宜,她下意識推拒:“太貴了,反正我平常也用不到,還是你自己用吧。”
馬文琪撅起嘴,直接把盒子放到她櫃子裏:“給你的生日禮物,我拿著算怎麽迴事,再說了這是我特意為你挑選的,就是想趕在別人麵前,送你人生中第一支口紅,這樣的話,隻要你以後用到它,就能想起我。”
楊安感動地看著她,也不再推辭,兩個人一起坐在床上,一邊說著悄悄話,一邊分享著她帶來的新蛋糕,馬文琪看著她手裏的書好奇地問道:“這是誰給你送的?”
楊安內心微動,腦海裏又想起周明啟那張笑臉,心裏仿佛吃了蜜糖般泛著甜,她將書抱在懷裏笑著答道:“一個對我很好的人。”
不滿於她籠統的答案,馬文琪皺著眉撞她胳膊:“到底是誰啊?我認不認識,不會是你喜歡的人吧,好啊你,我什麽事都和你說,你居然有秘密瞞著我。”
楊安生怕被人察覺到自己的小心思,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難以啟齒,她急忙解釋道:“當然不是了,他就是我的一個哥哥,沾親帶故的那種。”
馬文琪聽到後,立刻收起臉上的八卦神情,撇撇嘴說道:“好吧,我還以為你真瞞著我什麽呢?”
楊安果斷地搖搖頭:“怎麽可能,我幹什麽都和你在一起,有什麽能瞞過你。”
話題被轉移,兩個人又開始笑著打鬧,等到了下午上課時,王天洋也知道了她今天過生日,放學後遞給她一大兜零食,又因著照顧她的敏感,知道人多她會不好意思,特意等著沒人時才遞給她,楊安不由更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