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倉安戰局
重生:從中介小哥到商業大亨 作者:雲禾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慶長假後,張勇亮如同被上了發條一般,全身心投入到公司事務的汪洋大海中。假期裏,他盡享天倫之樂,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而公司的業務員們則如同高速旋轉的陀螺,一刻不停地奔波忙碌。銷售業績節節攀升,宛如火箭升空,後勤部門的單子更是堆積如山,簡直要堆成一座巍峨的小山峰了。
後勤專員劉曉燕,平日裏雷厲風行的她,此刻也難掩疲憊之色。
她不止一次地向張勇亮“哭訴”:“張總,我這邊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單子越堆越多,我這三頭六臂也處理不完啊,最近打麻將都沒勁了~~”
“嗬嗬,那不正好少打點麻將,對身體好。”張勇亮打趣道。
“那也要勞逸結合嘛,我這不也是為了公司嘛,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劉曉燕也不甘示弱,她可是公司的老人了,跟張勇亮說話也隨意了些。
“行,我給你安排一個人打下手。”張勇亮笑著應允,心中卻已有了計較。
“一個不夠,要兩個,房產過戶我可以跑,你安排兩個人幫我做水電過戶這些。”劉曉燕趁機討價還價,她可不是吃素的,這後勤的活兒,繁瑣著呢。
“也行。”張勇亮爽快地答應了。他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掛斷電話後,他陷入了沉思。
正好行政部有兩個年輕的女員工,前段時間跟他提過想要換個崗位,原因嘛,無非是嫌棄文員的工資低了些,想要挑戰一下自己,多賺點錢。張勇亮覺得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機會,既能解決後勤部門的燃眉之急,又能滿足那兩個女員工的職業發展需求。
後勤部是房產中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門,它不僅僅是服務前端那麽簡單,還是個盈利部門,而且利潤還相當可觀。首先是過戶費,目前張勇亮設定的是一單300元過戶費,沒有額外收取,而是從總傭金裏麵扣除。再就是評估費返點,客戶要辦理按揭必須經過評估公司,會有一個千分之五的費用,這個費用評估公司會返還一半。
張勇亮心中盤算著,後期市場更加成熟穩定之後,還可以跟客戶和業主額外收取一筆簽約過戶費。
他記得前世,那時候城亦置業設定的是1000元,同輝置業是1200,弘嵐房產好像是1500。
這樣算下來,後勤部門完全可以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目前的話,這筆錢還是隻能從業務員的傭金裏扣除,縮緊一下業務員的褲腰帶~
時間飛逝,轉眼已是十一月,市場逐漸冷卻下來,“金九銀十”的火熱浪潮已然退去。
勇亮置業經過連續兩個月的奮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為了犒勞辛勤的員工,各個區域紛紛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團建活動,從郊外野炊、燒烤派對,到城市裏的k歌歡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位老總也欣然接受邀請,穿梭於各個區域的團建活動中,與員工們打成一片,共享這難得的輕鬆時刻。
市區和縣域的團建活動圓滿結束後,下一個目的地便是倉安分公司。
倉安分公司近來的發展勢頭也相當喜人。
倉安市的房產中介市場同樣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鴻鵠安家初來乍到,卻來勢洶洶。
本土品牌正心置業,老板也姓劉,根基深厚。
還有一家名為勁承地產的公司,實力不容小覷,幕後大老板似乎有一點官方背景。
不過與穀欄市由勇亮置業形成碾壓之勢不同,這邊的三家公司各自擁有約20家門店,實力相當,業績也相對平穩,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此次倉安分公司的團建活動,廖誌剛特意邀請了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位老總同時參加。
除了放鬆身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共同商討倉安市縣域市場的發展策略。
團建活動安排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度假山莊,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宜人。
白天,大家一起參與了拓展訓練、趣味遊戲等活動,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晚上,篝火晚會熊熊燃燒,大家圍坐在一起,載歌載舞,氣氛熱烈而歡快。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張勇亮、辜季鵬、姚念芹和廖誌剛也坐在一邊開始了關於倉安市場發展的深入探討。
“誌剛,倉安市場的情況,你最了解,說說你的看法。”張勇亮率先開口。
廖誌剛略作沉思,而後聲音低沉的開口道:“倉安的市場,與咱們穀欄那邊,初看之下頗為相似,但細細琢磨,卻又有著雲泥之別。最讓人頭疼的是,這邊的縣域市場,竟然都孕育出了自己的本土小品牌,而且每個縣都有,像是一張張錯綜複雜的地方關係網,咱們若是貿然進軍縣域,這些小品牌恐怕會像聞到腥味的鯊魚,聯合起來對我們進行圍剿。”
“竟有這等事?”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人麵麵相覷,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他們原本以為,憑借勇亮置業的實力和經驗,進軍倉安縣域市場應該易如反掌,卻沒想到會遇到如此棘手的局麵。
“那可不,正心和勁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也早就盯上了縣域這塊肥肉,已經先我們一步在周邊兩個縣開設了門店。但結果呢?開張三個月了,據我所知,業績慘淡得可憐,連業務員都招不到幾個,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廖誌剛無奈地搖了搖頭,似乎對正心和勁承的遭遇感到惋惜,又似乎對倉安市場的複雜性感到頭疼。
“業績不好尚可理解,但這招不到人就有點匪夷所思了,他們是怎麽做到的?”辜季鵬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實在無法想象,在如今這個房地產市場火熱的年代,竟然還有中介公司會招不到人。
姚念芹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她輕輕地摩挲著下巴,似乎在思考著什麽,但暫時還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辜總,您可千萬別小瞧了倉安這邊各縣的小品牌中介,就拿最近的倉陵縣來說吧,他們有一家叫做陵家房產的公司,就像是當地的土皇帝,擁有8家門店,麾下業務員多達50餘人,更讓人頭疼的是,這家陵家房產還糾集、捆綁了其他一些小中介,合起來也有20多家門店,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咱們想要插足進去,難度可想而知,除非一口氣直接開七八家門店,再想辦法多招人,但是這樣做的話,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虧得毛都不剩……”廖誌剛詳細地解釋著,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和無奈。
“難道每個縣都是這種情況?”張勇亮驚愕地問道,他原本以為這隻是個別現象,卻沒想到竟然是普遍存在的。
“差不多吧,有幾個縣雖然沒有這麽誇張的聯盟,但那邊的市場環境更為原始,還停留在成交隻收一兩千塊中介費的階段,根本沒有大型中介生存的土壤,去了也是白搭。”廖誌剛苦笑著說道。
張勇亮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沉思了片刻,而後緩緩說道:“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完全沒有破解的辦法,我認為,必須從開發商入手,設法把新盤的營銷代理權拿到手,隻要掌握了房源,我們就掌握了主動權。”
“我同意亮哥的觀點,”辜季鵬接過話茬,“隻要盤在手,就什麽都好說了,開發商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房子賣不出去吧?到時候,那些小中介還不得乖乖地跟我們合作?”
廖誌剛還未來得及開口,姚念芹卻忽然搖了搖頭,插嘴說道:“不,事情恐怕沒有這麽簡單,你們別忘了,我也是從縣域市起家的。”
後勤專員劉曉燕,平日裏雷厲風行的她,此刻也難掩疲憊之色。
她不止一次地向張勇亮“哭訴”:“張總,我這邊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單子越堆越多,我這三頭六臂也處理不完啊,最近打麻將都沒勁了~~”
“嗬嗬,那不正好少打點麻將,對身體好。”張勇亮打趣道。
“那也要勞逸結合嘛,我這不也是為了公司嘛,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劉曉燕也不甘示弱,她可是公司的老人了,跟張勇亮說話也隨意了些。
“行,我給你安排一個人打下手。”張勇亮笑著應允,心中卻已有了計較。
“一個不夠,要兩個,房產過戶我可以跑,你安排兩個人幫我做水電過戶這些。”劉曉燕趁機討價還價,她可不是吃素的,這後勤的活兒,繁瑣著呢。
“也行。”張勇亮爽快地答應了。他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掛斷電話後,他陷入了沉思。
正好行政部有兩個年輕的女員工,前段時間跟他提過想要換個崗位,原因嘛,無非是嫌棄文員的工資低了些,想要挑戰一下自己,多賺點錢。張勇亮覺得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機會,既能解決後勤部門的燃眉之急,又能滿足那兩個女員工的職業發展需求。
後勤部是房產中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門,它不僅僅是服務前端那麽簡單,還是個盈利部門,而且利潤還相當可觀。首先是過戶費,目前張勇亮設定的是一單300元過戶費,沒有額外收取,而是從總傭金裏麵扣除。再就是評估費返點,客戶要辦理按揭必須經過評估公司,會有一個千分之五的費用,這個費用評估公司會返還一半。
張勇亮心中盤算著,後期市場更加成熟穩定之後,還可以跟客戶和業主額外收取一筆簽約過戶費。
他記得前世,那時候城亦置業設定的是1000元,同輝置業是1200,弘嵐房產好像是1500。
這樣算下來,後勤部門完全可以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目前的話,這筆錢還是隻能從業務員的傭金裏扣除,縮緊一下業務員的褲腰帶~
時間飛逝,轉眼已是十一月,市場逐漸冷卻下來,“金九銀十”的火熱浪潮已然退去。
勇亮置業經過連續兩個月的奮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為了犒勞辛勤的員工,各個區域紛紛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團建活動,從郊外野炊、燒烤派對,到城市裏的k歌歡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位老總也欣然接受邀請,穿梭於各個區域的團建活動中,與員工們打成一片,共享這難得的輕鬆時刻。
市區和縣域的團建活動圓滿結束後,下一個目的地便是倉安分公司。
倉安分公司近來的發展勢頭也相當喜人。
倉安市的房產中介市場同樣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鴻鵠安家初來乍到,卻來勢洶洶。
本土品牌正心置業,老板也姓劉,根基深厚。
還有一家名為勁承地產的公司,實力不容小覷,幕後大老板似乎有一點官方背景。
不過與穀欄市由勇亮置業形成碾壓之勢不同,這邊的三家公司各自擁有約20家門店,實力相當,業績也相對平穩,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此次倉安分公司的團建活動,廖誌剛特意邀請了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位老總同時參加。
除了放鬆身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共同商討倉安市縣域市場的發展策略。
團建活動安排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度假山莊,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宜人。
白天,大家一起參與了拓展訓練、趣味遊戲等活動,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晚上,篝火晚會熊熊燃燒,大家圍坐在一起,載歌載舞,氣氛熱烈而歡快。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張勇亮、辜季鵬、姚念芹和廖誌剛也坐在一邊開始了關於倉安市場發展的深入探討。
“誌剛,倉安市場的情況,你最了解,說說你的看法。”張勇亮率先開口。
廖誌剛略作沉思,而後聲音低沉的開口道:“倉安的市場,與咱們穀欄那邊,初看之下頗為相似,但細細琢磨,卻又有著雲泥之別。最讓人頭疼的是,這邊的縣域市場,竟然都孕育出了自己的本土小品牌,而且每個縣都有,像是一張張錯綜複雜的地方關係網,咱們若是貿然進軍縣域,這些小品牌恐怕會像聞到腥味的鯊魚,聯合起來對我們進行圍剿。”
“竟有這等事?”張勇亮、辜季鵬和姚念芹三人麵麵相覷,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他們原本以為,憑借勇亮置業的實力和經驗,進軍倉安縣域市場應該易如反掌,卻沒想到會遇到如此棘手的局麵。
“那可不,正心和勁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也早就盯上了縣域這塊肥肉,已經先我們一步在周邊兩個縣開設了門店。但結果呢?開張三個月了,據我所知,業績慘淡得可憐,連業務員都招不到幾個,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廖誌剛無奈地搖了搖頭,似乎對正心和勁承的遭遇感到惋惜,又似乎對倉安市場的複雜性感到頭疼。
“業績不好尚可理解,但這招不到人就有點匪夷所思了,他們是怎麽做到的?”辜季鵬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實在無法想象,在如今這個房地產市場火熱的年代,竟然還有中介公司會招不到人。
姚念芹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她輕輕地摩挲著下巴,似乎在思考著什麽,但暫時還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辜總,您可千萬別小瞧了倉安這邊各縣的小品牌中介,就拿最近的倉陵縣來說吧,他們有一家叫做陵家房產的公司,就像是當地的土皇帝,擁有8家門店,麾下業務員多達50餘人,更讓人頭疼的是,這家陵家房產還糾集、捆綁了其他一些小中介,合起來也有20多家門店,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咱們想要插足進去,難度可想而知,除非一口氣直接開七八家門店,再想辦法多招人,但是這樣做的話,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虧得毛都不剩……”廖誌剛詳細地解釋著,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擔憂和無奈。
“難道每個縣都是這種情況?”張勇亮驚愕地問道,他原本以為這隻是個別現象,卻沒想到竟然是普遍存在的。
“差不多吧,有幾個縣雖然沒有這麽誇張的聯盟,但那邊的市場環境更為原始,還停留在成交隻收一兩千塊中介費的階段,根本沒有大型中介生存的土壤,去了也是白搭。”廖誌剛苦笑著說道。
張勇亮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沉思了片刻,而後緩緩說道:“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完全沒有破解的辦法,我認為,必須從開發商入手,設法把新盤的營銷代理權拿到手,隻要掌握了房源,我們就掌握了主動權。”
“我同意亮哥的觀點,”辜季鵬接過話茬,“隻要盤在手,就什麽都好說了,開發商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房子賣不出去吧?到時候,那些小中介還不得乖乖地跟我們合作?”
廖誌剛還未來得及開口,姚念芹卻忽然搖了搖頭,插嘴說道:“不,事情恐怕沒有這麽簡單,你們別忘了,我也是從縣域市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