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凡收拾好電腦準備迴家,忽然想起二狗的事。應該給老家去個電話,二狗的事他們恐怕還不知道,應該通報一聲。
電話是母親接的。左一凡一提二狗的事,母親說家裏人已經知道了,老狗他們家正哭成一團呢。也是昨天才曉得的,和二狗一起的人,昨天早晨才逃迴來。母親問:
“二狗現在怎麽樣了?”
“我哪知道?我是在報紙上看到的,具體情況也不很清楚。”
“報紙上都講了?會不會槍斃呀?”母親又問。
“如果真是殺了人,槍斃是免不了的。”
母親聽了,說了一句“作孽呀”就哼哼嘰嘰地哭起來。這老太也真是,不相幹的人,哭什麽呀!左一凡心裏這樣說著。母親這人就這樣,村裏死人了,她都哭天抹地的。
他說了母親幾句,也勸了幾句。母親不哭了。母親說:
“村子裏這陣子老出事,接二連三都有好幾起了。前兩天村東頭的石匠家的老三也抓起來了。”
左一凡問:
“”犯什麽事了?”
母親說:
“還不是跟二狗一樣,‘摸分’唄。”
“殺人了沒?”
“那沒有,他們就‘摸分’,不會殺人的。”過來一會,母親又說,“好好的,二狗怎麽就殺人了?這作孽的小人!”母親說著又哭了起來。
左一凡說:“你和大大的身體還好吧?”
“都好。你放心。”她又說,“你大大這幾天要去蘇州呢,老狗找的他。你要幫忙呀。蘭英和小軒都還好吧?”
“都好。我也好長時間沒有迴合肥了。”
“蘭英調動的事怎麽樣了?你上次不是說,快要辦好了嗎?”
“正辦著呢。”左一凡說,“姆媽,沒事我就掛了?”
他也沒等母親說話就掛了電話。
母親似乎還占著線,沒有掛斷的意思。
母親說的“摸分”,他是知道的。
“摸分”就是撈錢,就是盜竊。隻是跟一般的盜竊有點不一樣。
“摸分”的人必須穿戴整齊,打扮成白領的模樣,賊眉鼠眼、形象猥瑣是不適宜幹這種事的。大腹便便一副幹部的派頭最合適。
“摸分”的場所大多選擇寫字樓,越高檔越好,裏麵的公司越多越好。高檔了,“摸”到的錢物也會比較多一些。辦公的家數多,一是人員進出比較方便,大樓裏的人門衛不會都認識,二是樓內人員很繁雜,這公司那公司的,人員之間不認識,見到陌生人,也以為是其他公司的員工。
要想順利地進入大門,對付門衛,他們也有幾套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形象包裝。
據說這個方法,就是二狗琢磨出來的。他引經據典說了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因為衣衫襤褸官衙豪門不能進的故事。所以二狗得出一個結論:要想進入大樓,衣服至關重要。
第二個辦法是自稱有事找領導。
領導的名字網上都有。即使沒有,隻要“王書記”“李科長”“張主任”地亂叫,因為這些都是常見的姓氏,十有八九是能蒙混過去的。
還有一個辦法是打電話。
門衛阻攔不讓進去時,就掏出手機給躲在附近的同夥打電話:“喂,張經理,我到了門口了。門衛不讓進。”然後,把手機交給門衛。同夥會說:“師傅,他們是來找我辦事的。讓他們進來吧!”說完電話就掛了。
同夥的普通話必須絕對好,而且最好帶點官腔。這樣,門衛也就會稀裏糊塗放人了。
最後一個辦法是硬闖。車子直接開進去。汽車,尤其是好一點的牌子,門衛一般不會仔細盤查。
“摸分”一定要結夥行動,三到五個人一夥,最多五個人,要開車的。開車也是便於流動作案,他們不叫“作案”,叫“跑路”。
開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得手後能夠迅速撤離。打一槍換個地方。如果碰到一筆大的,比如說,三萬五萬或十萬,那就直接打道迴府。他們說:“”警察還沒有反應過來,那些傻鳥還在忙著排查布控的時候,老子已經坐在千裏之外的麻將桌上了。
進了樓,那就是鬼子進村了,能拿的都拿走。手機呀,電腦呀,皮包呀、金銀首飾呀……現金也有,但不多。
他們出去一趟,短的一個星期,長的十天半個月。時間長短是由“摸”到的“分”數決定的。他們每次都給自己定個指標,就像做股票一樣,到了一個理想的價位就拋盤。這種事是貪不得的,貪就可能連老本都搭進去了。股票搭進去的是錢,他們搭進去的可是人。
他們還有一個規矩,就是不能空手而歸。空手而歸的時候也有,那往往是某個同夥出事了,不得不撤迴來。
出事是出事,但相對於別的事情,比如“賣假貨”和“做假和尚”,還是安全多了,也掙錢多了。
“賣假貨”“做假和尚”那是麵對麵的騙,風險係數是不好比的。所以整個村,整個鄉,男男女女幾乎都改行“摸分”了。這地方就是這個風氣:隻要一個人做了某種營生,而且賺了錢,那就親戚帶親戚,鄰居帶鄰居,滾雪球一般,整個地方上的人全都滾進去了。甚至縣裏鄉裏的有些幹部家屬也都參與其中。
當年“賣假貨”和“做假和尚”也是這種狀況。
這些年,左嶺鎮的人,一直都是幹著這種非法的事。可他們不覺得是非法,賺到錢就行。
有一年,左一凡迴家過春節。鄉親們紛紛請他去吃飯。這是農村過年的風俗,你請我,我請你,一家家的,半個正月,幾乎全是在請客。尤其是像左一凡這種人,有頭有臉,又是外地工作的,一個假期,都是在酒桌上度過的。
酒桌上全是談論“摸分”的事,一次酒席就是一場”摸分”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會。
他有一個高中同學,叫左家和。據說這種營生就是他從外地引進迴來的。他現在的“生意”做的相當大,傳說都有幾百萬了。本來一個瘦巴拉幾的小子,現在隨著家裏的樓房一座一座的增多,人也發福起來,儼然一副老板的派頭。他勸左一凡:
“你那鳥書有啥教的?迴來和我一起幹算了!”他明顯在顯擺。
左一凡聽了心裏不是滋味。當年考大學,這小子可灰溜溜的,聽說左一凡拿到了錄取通知書,躲在家裏幾天不肯出門。
左一凡現在想:跟你幹?跟你幹隻會幹到牢裏去!二狗不就進去了嗎?
電話是母親接的。左一凡一提二狗的事,母親說家裏人已經知道了,老狗他們家正哭成一團呢。也是昨天才曉得的,和二狗一起的人,昨天早晨才逃迴來。母親問:
“二狗現在怎麽樣了?”
“我哪知道?我是在報紙上看到的,具體情況也不很清楚。”
“報紙上都講了?會不會槍斃呀?”母親又問。
“如果真是殺了人,槍斃是免不了的。”
母親聽了,說了一句“作孽呀”就哼哼嘰嘰地哭起來。這老太也真是,不相幹的人,哭什麽呀!左一凡心裏這樣說著。母親這人就這樣,村裏死人了,她都哭天抹地的。
他說了母親幾句,也勸了幾句。母親不哭了。母親說:
“村子裏這陣子老出事,接二連三都有好幾起了。前兩天村東頭的石匠家的老三也抓起來了。”
左一凡問:
“”犯什麽事了?”
母親說:
“還不是跟二狗一樣,‘摸分’唄。”
“殺人了沒?”
“那沒有,他們就‘摸分’,不會殺人的。”過來一會,母親又說,“好好的,二狗怎麽就殺人了?這作孽的小人!”母親說著又哭了起來。
左一凡說:“你和大大的身體還好吧?”
“都好。你放心。”她又說,“你大大這幾天要去蘇州呢,老狗找的他。你要幫忙呀。蘭英和小軒都還好吧?”
“都好。我也好長時間沒有迴合肥了。”
“蘭英調動的事怎麽樣了?你上次不是說,快要辦好了嗎?”
“正辦著呢。”左一凡說,“姆媽,沒事我就掛了?”
他也沒等母親說話就掛了電話。
母親似乎還占著線,沒有掛斷的意思。
母親說的“摸分”,他是知道的。
“摸分”就是撈錢,就是盜竊。隻是跟一般的盜竊有點不一樣。
“摸分”的人必須穿戴整齊,打扮成白領的模樣,賊眉鼠眼、形象猥瑣是不適宜幹這種事的。大腹便便一副幹部的派頭最合適。
“摸分”的場所大多選擇寫字樓,越高檔越好,裏麵的公司越多越好。高檔了,“摸”到的錢物也會比較多一些。辦公的家數多,一是人員進出比較方便,大樓裏的人門衛不會都認識,二是樓內人員很繁雜,這公司那公司的,人員之間不認識,見到陌生人,也以為是其他公司的員工。
要想順利地進入大門,對付門衛,他們也有幾套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形象包裝。
據說這個方法,就是二狗琢磨出來的。他引經據典說了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因為衣衫襤褸官衙豪門不能進的故事。所以二狗得出一個結論:要想進入大樓,衣服至關重要。
第二個辦法是自稱有事找領導。
領導的名字網上都有。即使沒有,隻要“王書記”“李科長”“張主任”地亂叫,因為這些都是常見的姓氏,十有八九是能蒙混過去的。
還有一個辦法是打電話。
門衛阻攔不讓進去時,就掏出手機給躲在附近的同夥打電話:“喂,張經理,我到了門口了。門衛不讓進。”然後,把手機交給門衛。同夥會說:“師傅,他們是來找我辦事的。讓他們進來吧!”說完電話就掛了。
同夥的普通話必須絕對好,而且最好帶點官腔。這樣,門衛也就會稀裏糊塗放人了。
最後一個辦法是硬闖。車子直接開進去。汽車,尤其是好一點的牌子,門衛一般不會仔細盤查。
“摸分”一定要結夥行動,三到五個人一夥,最多五個人,要開車的。開車也是便於流動作案,他們不叫“作案”,叫“跑路”。
開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得手後能夠迅速撤離。打一槍換個地方。如果碰到一筆大的,比如說,三萬五萬或十萬,那就直接打道迴府。他們說:“”警察還沒有反應過來,那些傻鳥還在忙著排查布控的時候,老子已經坐在千裏之外的麻將桌上了。
進了樓,那就是鬼子進村了,能拿的都拿走。手機呀,電腦呀,皮包呀、金銀首飾呀……現金也有,但不多。
他們出去一趟,短的一個星期,長的十天半個月。時間長短是由“摸”到的“分”數決定的。他們每次都給自己定個指標,就像做股票一樣,到了一個理想的價位就拋盤。這種事是貪不得的,貪就可能連老本都搭進去了。股票搭進去的是錢,他們搭進去的可是人。
他們還有一個規矩,就是不能空手而歸。空手而歸的時候也有,那往往是某個同夥出事了,不得不撤迴來。
出事是出事,但相對於別的事情,比如“賣假貨”和“做假和尚”,還是安全多了,也掙錢多了。
“賣假貨”“做假和尚”那是麵對麵的騙,風險係數是不好比的。所以整個村,整個鄉,男男女女幾乎都改行“摸分”了。這地方就是這個風氣:隻要一個人做了某種營生,而且賺了錢,那就親戚帶親戚,鄰居帶鄰居,滾雪球一般,整個地方上的人全都滾進去了。甚至縣裏鄉裏的有些幹部家屬也都參與其中。
當年“賣假貨”和“做假和尚”也是這種狀況。
這些年,左嶺鎮的人,一直都是幹著這種非法的事。可他們不覺得是非法,賺到錢就行。
有一年,左一凡迴家過春節。鄉親們紛紛請他去吃飯。這是農村過年的風俗,你請我,我請你,一家家的,半個正月,幾乎全是在請客。尤其是像左一凡這種人,有頭有臉,又是外地工作的,一個假期,都是在酒桌上度過的。
酒桌上全是談論“摸分”的事,一次酒席就是一場”摸分”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會。
他有一個高中同學,叫左家和。據說這種營生就是他從外地引進迴來的。他現在的“生意”做的相當大,傳說都有幾百萬了。本來一個瘦巴拉幾的小子,現在隨著家裏的樓房一座一座的增多,人也發福起來,儼然一副老板的派頭。他勸左一凡:
“你那鳥書有啥教的?迴來和我一起幹算了!”他明顯在顯擺。
左一凡聽了心裏不是滋味。當年考大學,這小子可灰溜溜的,聽說左一凡拿到了錄取通知書,躲在家裏幾天不肯出門。
左一凡現在想:跟你幹?跟你幹隻會幹到牢裏去!二狗不就進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