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第三個人生關鍵節點是當上了村主任。
言文迴鄉後,一時無所適從,也無所事事。主要是他不知道要幹什麽。家裏的那幾畝田,就足夠他父母打理了,幾乎不需要言文插手。言文也不想插手。當了幾年兵,說心裏話,再當農民心裏多少有些不甘。畢竟他做了幾年的軍官夢,而且這個夢還差一點圓上了。可現實是他現在就是個農民。他很苦惱。
有人建議他去做生意。做什麽生意呢?而且生意哪是那麽好做的?
有一天,他遇到了左一凡的父親。他問言文最近在做什麽?言文說什麽都沒做,隻是在家瞎晃蕩。並說了一下自己心裏的煩惱。
他們聊了一會天,左一凡父親說:“有件事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
“什麽事?”
“村裏在街上不是有個碾米廠嗎?現在海友不想承包了。村裏正在物色人選呢。你如果願意,我就和大慶子說一聲。”
大慶子就是原來的大隊會計,現在當了村主任。左一凡父親是村書記。村裏經營管理歸村主任負責。
“碾米廠?”言文問,“海友為什麽不幹了?是不賺錢嗎?”
“大概是不怎麽賺錢。”左一凡父親又說,“可多少還是能賺一些的吧。主要是海友年紀大了,他要到合肥他兒子那裏去,他去帶孫子。”
“行啊!”聽言文的口氣很起勁。“那您幫我說一說。我一定好好的幹,不給您丟臉!”
當了幾年兵,居然會說“您”了。說話也洋不洋土不土的,左一凡父親有點不習慣。他兒子說話京腔京韻的,他聽起來卻感到很受用。
碾米廠被言文承包了。租金一年還少了一千。除了碾米,言文還隔了一小間做超市。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比在地裏扣錢要強多了。
左一凡父親還在村委會裏把他安排了一點職務,負責治安這一塊。還有一些雜事也讓他跑跑腿。後來支部改選,老書記又給了他一個支部委員的頭銜。因為言文是黨員,又是複員軍人,鎮裏沒理由不批準。黨支部不是村委會,不需要村民選舉,上麵直接任命就可以了。
言文終於有了當官的感覺。碾米廠交給他弟弟打理,自己有事沒事整天都泡在村委會。大大小小的事,無論自己該不該管,他都主動地攬過來。大慶子也落得個清閑,髒活難活得罪人的活都交給他去做。
言文也不挑食,任勞任怨,風風火火,每件事處理得還算妥帖。幾年兵看來沒白當,待人接物,輕重拿捏,有板有眼。鎮上和村民的口碑都不錯。
這樣一晃又過去了幾年。
村主任大慶子出事了。
這和言文沒關係。大慶子主要和村裏另一個家族有矛盾。忠毅村是個大村子,原來有7個生產隊,人員龐雜。村裏的人際關係不是以生產隊劃分的,是以家族來區分。忠毅村古代有八大房,也就是有八個旁支。現在五房和八房的人口最多,也最有勢力。
大慶子是老五房的,本身家裏人就多,弟兄六個。他之所以當上村主任跟這個有很大關係。鎮上在物色人選的時候也考慮到這方麵的因素。如果在一個弱勢的家族裏挑選村主任,那就會壓不住台子,打不開局麵,開展不了工作。關鍵是換屆選舉的時候,選民一般隻投本家族人的票,哪怕之間有過節,投票時還是這麽投。而且這些家族的人往往很強勢,威逼利誘,什麽手段都敢用。其他家族的人,懾於他們的壓力也不得不投給他。
當初左一凡父親是主動讓出了村主任的位置。因為他是老二房的。老二房的人都散落在旁邊的幾個村子裏。他自己本來就不是這個大村子的人,住在小牌樓。後來才遷過來。他村書記的位置依然保留著,這是上麵任命的,人家想動他也動不了。而且書記必須是黨員,村子裏的黨員比較少,想爭也沒條件。
大家的眼睛都盯著村主任。
盯著村主任位置的是老八房的人,叫左衛東。他是當地一個不大不小的老板,名下有個砂石場。另外還有一個磚廠,他也占了很大的股份。他弟兄三個,長得都人高馬大的,都是狠角色。在村裏幾乎沒人敢招惹他們。當年分田到戶時,街邊靠近公路的很多土地都被他們家承包了。沒幾年,土地上都造起了房子。有的自己開店,有的租給了別人。一年光店麵房的收入就有好幾萬。還有一塊土地賣給了郵電局,一筆很大的數目。按道理,這錢應該歸集體,生產隊裏所有的人家都有份。可左衛東卻揣在自己的口袋裏。有些社員不服氣,其中也有拳頭硬的狠角色,包括原來的會計。他們湧到原來的生產隊長家,說要討個說法。隊長也正憋了一肚子氣。
於是召開生產隊會議。
會議一開始就吵成了一鍋粥。
會計一方說,土地是集體所有,個人不得買賣。按照國家規定,土地買賣要全體社員簽字同意。賣地的款項要大家平分。
左衛東把桌子一拍,說:“屁規定!土地分給老子就是老子的!老子家的土地本子上黑紙白字寫的清清楚楚!你們要耍賴皮呀!”
隊長說:“那是承包合同。土地是承包給你種的,不是用來造房子,不是賣的!土地不歸你所有。”
左衛東指著隊長的鼻子說:“這話是你說的?那老子問你,你街上的地是不是也造房子了?你經過我們同意了嗎?自己屁股底下一攤屎,還有臉在這裏放屁!”
“我造房子是自己開店,怎麽說我了?”
隊長是個小個子,氣勢上就矮了一頭。自己做的確實也有些理虧。他閉了嘴,自顧自地抽煙。
會計弟兄幾個還在不依不饒,說:“當初分地就不合理!憑什麽街上的地就分給你們幾家?應該家家都有份!要重分!”
“對!重分!”
“重分!”
又是吵得一團糟。可陣營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分成了街上有地和沒地的兩派。隊長站到了左為東的一邊,左衛東有幾個親戚卻倒向了會計一方。農村人吵架就是沒章法,忽東忽西,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剛剛還在討論分錢的事,轉眼間又在吵著分地。
吵著吵著,都快要打起來了。
左衛東擼著袖子,瞪著雙眼,惡狠狠地叫嚷道:
“你們當時幹什麽了?當時怎麽不說話,現在又放屁!重分?分你媽的b!”
說完抬腳就要走。邊走邊說:
“你們自己吵吧!老子沒工夫陪你們這些鳥人扯蛋!老子要迴去數錢!你媽的個b!”
會計也在後麵揚著胳膊喊:“你媽的個b!你鳥人別得意!錢一定要退迴來!不然老子告你!”
“你告!你告!有本事你就告!告你媽的個b!”
左衛東揚長而去。
會計他們確實去告了。
幾個人先去鎮裏。一個副書記接待了他們。副書記說:
“你們反映的情況,我知道了。我會向其他幾個領導匯報的。不過你們要有思想準備,這件事恐怕解決不了。因為這個情況很普遍。不是你們一個村子出現這種問題,其他的村子也都有。牽扯的麵太廣了。”
會計又把國家土地政策搬出來,說集體的土地個人怎麽能隨便買賣呢?
副書記說:“話說得沒錯,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現實中哪有什麽死政策硬道理的?我們現在的政策是摸著石頭過河,過往的一切政策不一定作數。你們先迴去,等處理結果吧。”
等了一天又一天,接二連三地又跑了幾次,結果始終沒出來。
他們知道鎮裏是沒指望了。有人要打退堂鼓。會計說,既然告就要告到底,不然還有臉在村子裏待呀!你們不告,老子告!老子就不信告不了他!
他準備去縣裏告。
他好歹有點文化,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聯名信。他讓大家簽了名,按了手印。
縣裏好像很重視,沒幾天就派人下來了。召開了座談會,又找當事人談了話,整理了一大摞子材料就走了。
可這一走也就黃泥入海,沒了音訊。也不是完全沒音訊,會計他們後來又去了一趟縣裏。
縣政府分管土地建設的一個姓王的領導說:
“你們反映的問題,我們研究過了。其實你們有兩個問題。一是土地私自建房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嚴重,是嚴重違反了國家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承包政策。說嚴重點,是改變了我們國家的土地所有製。”
會計他們一聽,立馬有了精神,都坐直了身體。
王領導繼續說:“可是這種情況,你們村有,我們縣有,全國都普遍存在。全國有多少土地被承包人在上麵建造了房子。你們如果是中央領導,你們怎麽辦?把這些房子都拆了?開玩笑!這要鬧地震的!老百姓要造反的!不瞞你們說,我們這些基層幹部隻能睜隻眼閉隻眼,等著中央出政策。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會計他們又泄了氣。說:“私自建房我們沒意見。我們要求的是左衛東家的賣地的錢應該歸全隊社員,大家應該平分。”
王領導說:“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這問題幾乎不是個問題。郵電局造房子有沒有合法手續?有吧!征地有沒有手續?有吧!何況郵電局是國家的,國家造房子還違法?至於錢怎麽分的問題,是全村分?全隊分?還是歸個人?那是你們自己的事,你們說了算。村民自治嘛。”
他們迴村後,一聲不吭,再也不提分錢的事。
左衛東在村子裏就更加神氣了。耀武揚威,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他以為忠毅村他就是老大。
所以,他要把大慶子搞下去,自己坐上那個位置。
言文迴鄉後,一時無所適從,也無所事事。主要是他不知道要幹什麽。家裏的那幾畝田,就足夠他父母打理了,幾乎不需要言文插手。言文也不想插手。當了幾年兵,說心裏話,再當農民心裏多少有些不甘。畢竟他做了幾年的軍官夢,而且這個夢還差一點圓上了。可現實是他現在就是個農民。他很苦惱。
有人建議他去做生意。做什麽生意呢?而且生意哪是那麽好做的?
有一天,他遇到了左一凡的父親。他問言文最近在做什麽?言文說什麽都沒做,隻是在家瞎晃蕩。並說了一下自己心裏的煩惱。
他們聊了一會天,左一凡父親說:“有件事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
“什麽事?”
“村裏在街上不是有個碾米廠嗎?現在海友不想承包了。村裏正在物色人選呢。你如果願意,我就和大慶子說一聲。”
大慶子就是原來的大隊會計,現在當了村主任。左一凡父親是村書記。村裏經營管理歸村主任負責。
“碾米廠?”言文問,“海友為什麽不幹了?是不賺錢嗎?”
“大概是不怎麽賺錢。”左一凡父親又說,“可多少還是能賺一些的吧。主要是海友年紀大了,他要到合肥他兒子那裏去,他去帶孫子。”
“行啊!”聽言文的口氣很起勁。“那您幫我說一說。我一定好好的幹,不給您丟臉!”
當了幾年兵,居然會說“您”了。說話也洋不洋土不土的,左一凡父親有點不習慣。他兒子說話京腔京韻的,他聽起來卻感到很受用。
碾米廠被言文承包了。租金一年還少了一千。除了碾米,言文還隔了一小間做超市。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比在地裏扣錢要強多了。
左一凡父親還在村委會裏把他安排了一點職務,負責治安這一塊。還有一些雜事也讓他跑跑腿。後來支部改選,老書記又給了他一個支部委員的頭銜。因為言文是黨員,又是複員軍人,鎮裏沒理由不批準。黨支部不是村委會,不需要村民選舉,上麵直接任命就可以了。
言文終於有了當官的感覺。碾米廠交給他弟弟打理,自己有事沒事整天都泡在村委會。大大小小的事,無論自己該不該管,他都主動地攬過來。大慶子也落得個清閑,髒活難活得罪人的活都交給他去做。
言文也不挑食,任勞任怨,風風火火,每件事處理得還算妥帖。幾年兵看來沒白當,待人接物,輕重拿捏,有板有眼。鎮上和村民的口碑都不錯。
這樣一晃又過去了幾年。
村主任大慶子出事了。
這和言文沒關係。大慶子主要和村裏另一個家族有矛盾。忠毅村是個大村子,原來有7個生產隊,人員龐雜。村裏的人際關係不是以生產隊劃分的,是以家族來區分。忠毅村古代有八大房,也就是有八個旁支。現在五房和八房的人口最多,也最有勢力。
大慶子是老五房的,本身家裏人就多,弟兄六個。他之所以當上村主任跟這個有很大關係。鎮上在物色人選的時候也考慮到這方麵的因素。如果在一個弱勢的家族裏挑選村主任,那就會壓不住台子,打不開局麵,開展不了工作。關鍵是換屆選舉的時候,選民一般隻投本家族人的票,哪怕之間有過節,投票時還是這麽投。而且這些家族的人往往很強勢,威逼利誘,什麽手段都敢用。其他家族的人,懾於他們的壓力也不得不投給他。
當初左一凡父親是主動讓出了村主任的位置。因為他是老二房的。老二房的人都散落在旁邊的幾個村子裏。他自己本來就不是這個大村子的人,住在小牌樓。後來才遷過來。他村書記的位置依然保留著,這是上麵任命的,人家想動他也動不了。而且書記必須是黨員,村子裏的黨員比較少,想爭也沒條件。
大家的眼睛都盯著村主任。
盯著村主任位置的是老八房的人,叫左衛東。他是當地一個不大不小的老板,名下有個砂石場。另外還有一個磚廠,他也占了很大的股份。他弟兄三個,長得都人高馬大的,都是狠角色。在村裏幾乎沒人敢招惹他們。當年分田到戶時,街邊靠近公路的很多土地都被他們家承包了。沒幾年,土地上都造起了房子。有的自己開店,有的租給了別人。一年光店麵房的收入就有好幾萬。還有一塊土地賣給了郵電局,一筆很大的數目。按道理,這錢應該歸集體,生產隊裏所有的人家都有份。可左衛東卻揣在自己的口袋裏。有些社員不服氣,其中也有拳頭硬的狠角色,包括原來的會計。他們湧到原來的生產隊長家,說要討個說法。隊長也正憋了一肚子氣。
於是召開生產隊會議。
會議一開始就吵成了一鍋粥。
會計一方說,土地是集體所有,個人不得買賣。按照國家規定,土地買賣要全體社員簽字同意。賣地的款項要大家平分。
左衛東把桌子一拍,說:“屁規定!土地分給老子就是老子的!老子家的土地本子上黑紙白字寫的清清楚楚!你們要耍賴皮呀!”
隊長說:“那是承包合同。土地是承包給你種的,不是用來造房子,不是賣的!土地不歸你所有。”
左衛東指著隊長的鼻子說:“這話是你說的?那老子問你,你街上的地是不是也造房子了?你經過我們同意了嗎?自己屁股底下一攤屎,還有臉在這裏放屁!”
“我造房子是自己開店,怎麽說我了?”
隊長是個小個子,氣勢上就矮了一頭。自己做的確實也有些理虧。他閉了嘴,自顧自地抽煙。
會計弟兄幾個還在不依不饒,說:“當初分地就不合理!憑什麽街上的地就分給你們幾家?應該家家都有份!要重分!”
“對!重分!”
“重分!”
又是吵得一團糟。可陣營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分成了街上有地和沒地的兩派。隊長站到了左為東的一邊,左衛東有幾個親戚卻倒向了會計一方。農村人吵架就是沒章法,忽東忽西,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剛剛還在討論分錢的事,轉眼間又在吵著分地。
吵著吵著,都快要打起來了。
左衛東擼著袖子,瞪著雙眼,惡狠狠地叫嚷道:
“你們當時幹什麽了?當時怎麽不說話,現在又放屁!重分?分你媽的b!”
說完抬腳就要走。邊走邊說:
“你們自己吵吧!老子沒工夫陪你們這些鳥人扯蛋!老子要迴去數錢!你媽的個b!”
會計也在後麵揚著胳膊喊:“你媽的個b!你鳥人別得意!錢一定要退迴來!不然老子告你!”
“你告!你告!有本事你就告!告你媽的個b!”
左衛東揚長而去。
會計他們確實去告了。
幾個人先去鎮裏。一個副書記接待了他們。副書記說:
“你們反映的情況,我知道了。我會向其他幾個領導匯報的。不過你們要有思想準備,這件事恐怕解決不了。因為這個情況很普遍。不是你們一個村子出現這種問題,其他的村子也都有。牽扯的麵太廣了。”
會計又把國家土地政策搬出來,說集體的土地個人怎麽能隨便買賣呢?
副書記說:“話說得沒錯,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現實中哪有什麽死政策硬道理的?我們現在的政策是摸著石頭過河,過往的一切政策不一定作數。你們先迴去,等處理結果吧。”
等了一天又一天,接二連三地又跑了幾次,結果始終沒出來。
他們知道鎮裏是沒指望了。有人要打退堂鼓。會計說,既然告就要告到底,不然還有臉在村子裏待呀!你們不告,老子告!老子就不信告不了他!
他準備去縣裏告。
他好歹有點文化,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聯名信。他讓大家簽了名,按了手印。
縣裏好像很重視,沒幾天就派人下來了。召開了座談會,又找當事人談了話,整理了一大摞子材料就走了。
可這一走也就黃泥入海,沒了音訊。也不是完全沒音訊,會計他們後來又去了一趟縣裏。
縣政府分管土地建設的一個姓王的領導說:
“你們反映的問題,我們研究過了。其實你們有兩個問題。一是土地私自建房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嚴重,是嚴重違反了國家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承包政策。說嚴重點,是改變了我們國家的土地所有製。”
會計他們一聽,立馬有了精神,都坐直了身體。
王領導繼續說:“可是這種情況,你們村有,我們縣有,全國都普遍存在。全國有多少土地被承包人在上麵建造了房子。你們如果是中央領導,你們怎麽辦?把這些房子都拆了?開玩笑!這要鬧地震的!老百姓要造反的!不瞞你們說,我們這些基層幹部隻能睜隻眼閉隻眼,等著中央出政策。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會計他們又泄了氣。說:“私自建房我們沒意見。我們要求的是左衛東家的賣地的錢應該歸全隊社員,大家應該平分。”
王領導說:“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這問題幾乎不是個問題。郵電局造房子有沒有合法手續?有吧!征地有沒有手續?有吧!何況郵電局是國家的,國家造房子還違法?至於錢怎麽分的問題,是全村分?全隊分?還是歸個人?那是你們自己的事,你們說了算。村民自治嘛。”
他們迴村後,一聲不吭,再也不提分錢的事。
左衛東在村子裏就更加神氣了。耀武揚威,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他以為忠毅村他就是老大。
所以,他要把大慶子搞下去,自己坐上那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