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左言文他們本來要迴去,左一凡父親也要跟著迴去,但左一凡的弟弟要請客,這都是之前就說好了的,所以也就隻好留下來了。


    左一凡兄妹六人。幾個人都已經離開了老家,定居在蘇州。


    這天晚上請客的是老三。他叫左文學,不過村裏人很少有人叫他這個名字,都叫他“三害”。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綽號。


    三害小時候太頑皮了。三天兩頭地幹壞事。至今在村裏還流傳著他許多調皮搗蛋的逸聞趣事。實際上,也沒有闖下什麽大禍,都是些雞零狗碎的事。


    三害他們小的時候,男孩女孩都喜歡踢毽子。毽子都是自製的。主要材料有銅錢、鵝毛管和雞毛。用一截粗粗的鵝毛管,把一端剪開,剪成四五瓣,插進銅錢的方孔裏。再從下麵掰開,貼著銅錢牢牢地壓住。再用一小塊布包緊,縫好。毽子的底座就做成了。再把一把雞毛插進鵝毛管裏就行了。


    這些材料都不難找。不像現在,銅錢也不是個稀罕物,幾乎家家都有。鵝毛雞毛更不是個事了,村裏到處都是雞鴨鵝,趁主人不注意,逮一隻就能薅一把。雞毛必須是公雞毛,越長越好。農村母雞多公雞少。母雞是用來下蛋,公雞是用來布種、報曉和祭祖。


    村裏孝德家的公雞最多,而且毛勢長得也最好。三害就盯著他家的公雞薅。公雞是不怕人的,尤其是見到小孩子,就展開一對翅膀,跳著飛起來,邊追邊啄。孝德家的公雞見了三害不僅不敢攻擊,還嚇得直縮脖子,躲進雞窩裏。


    這事全村人都知道。有一次,孝德找到了三害的父親崇武,說他們家的公雞都被三害嚇得不敢扒灰了,母雞下的蛋都孵不出小雞。扒灰原本是指公公偷情兒媳婦,孝德卻用在公雞母雞的身上。他說這番話也不完全是告狀的意思,多半是說笑話。


    三害父親自然不能當作笑話聽,裝模作樣地把三害打了一頓。大隊長崇武是個脾氣極好的人,幾個兒子從來都沒有打罵過。三害這次記仇了,當然他是把這筆仇恨記在孝德那老不死的頭上。


    有一天,幾個小夥伴在野外土糞裏麵烤山芋。土糞實際上不是糞,是泥土加上草木灰。製作過程是:在地裏堆上一堆稻草,再在稻草上鋪著厚厚的一層土,稻草從兩頭露出來。點上火,一直往裏燒。燒了幾天,就把前麵的灰燼和土摻合在一起。沒燒盡的繼續燒。大約要燒十幾天。一遍燒完了,再燒第二遍,反反複複,最後燒成了一堆黑土就是土糞了。


    三害他們經常在土糞裏烤山芋。這一天,不知道是誰說的,說有一種叫花雞特別好吃。是朱元璋當叫花子的時候發明的。偷來一隻雞,毛也不用拔,裹上泥巴,放進火裏烤。烤熟了,剝開泥巴就能吃。據說特別香,香得人直流口水。現在有隻雞就好了,肯定比山芋好吃得多!


    三害一聽就說:“那我們就去偷一隻。”


    幾個孩子也都紛紛地說去偷一隻。


    偷哪家的呢?三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仇人孝德。他們立即行動。


    孝德家裏沒有人,都到地裏幹活去了。那些公雞見到三害,都縮頭縮腦地跑進雞窩裏。三害就堵住雞窩門,伸手抓了一隻。


    叫花雞確實好吃!


    孝德丟了一隻雞,居然沒發現。


    三害他們隔三岔五地又抓了幾隻。有公雞有母雞。這下孝德發現雞少了,開始還以為是黃鼠狼幹的事。正在嚷嚷的時候,有人悄悄地告訴孝德,不是黃鼠狼,是三害他們幾個壞小子禍害的。因為他們在地頭上吃雞的時候,有不少人見到過。


    這次孝德是真生氣了,跑到崇武家大吵大鬧。三害的父親崇武這次也真生氣了,把三害狠狠地揍了一頓。三害他們家賠了孝德家不少的錢。


    還有一件事,也是村裏人常常喜歡掛在嘴邊的。


    街上有一個電影院,是公家的,區政府的產業。電影院經常放電影,當年是村民們最好的娛樂場所。不過看電影是要買票的。


    三害那幫孩子是從來不買票,早早地從窗戶裏鑽進去,找個地方藏起來。電影放映了,他們就大大方方地出來看。


    有一天,他們情報失誤,電影院打烊了。他們感到無趣,就走進放映室,擺弄著機器想自己放。弄了半天,也沒有弄出個影像來。


    三害覺得裝電影膠卷的鐵盒很不錯,可以當作鐵環推著玩。他就拿了一個。為了不被發現,連同膠卷一起拿走了。


    第二天放映的時候,放映員找遍所有的盤子,要放的電影就是找不到。放映員都急死了!這都是提前預告,海報上寫好的,不好隨便改動。


    最後沒辦法,放映員隻好廣播通知,說:預告的影片,因膠卷壞了無法放映。現在隻好換一部片子。再另外奉送一部紀錄片。看電影的人都是鄉下人,本來就淳樸老實,再加上放映員又是公家人,心裏多多少少有些忌憚,也就不敢鬧事,放什麽隻好聽他的。


    事後,放映員又翻來覆去地找了好多遍,最後自然還是沒找到。他覺得見鬼了!懷疑是不是被人偷走了?想想也不會,人家偷它幹嘛呀?思量半天也沒有一個結論。他終究還是四處看看。耶,窗戶怎麽壞了?再一看明顯有爬過的痕跡。


    他報警了。警察一出手,沒費吹灰之力,三害和幾個小孩子都被抓進了派出所。


    派出所長嚇唬他們:你們這是盜竊,是犯法,是要坐牢的!如果是前些年,趕上嚴打的時候,你們都能槍斃了!


    嚇唬了一通,關了幾個小時,因年紀太小,隻好通知家長給領迴去了。


    這次三害嚇得不輕,老實了好一陣子。


    三害名字叫“文學”,可跟文學跟文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趙本山說過,他小時候書沒有讀多少,年頭卻不少。三害也是這樣。小學讀了八九年,差不多年年留級。他最高學曆就是小學畢業。按他自己的說法,天生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就是一個文盲。可在別人眼裏,他不僅不是文盲,還特別的聰明能幹。


    這一點,他的弟媳婦老四的老婆最認同。她叫王娟,是個初中老師。她說,有出息的孩子有兩種。一是學習好的,二是調皮搗蛋的。她更喜歡後一種。這種孩子其實很聰明,情商也更高。對老師也最好,畢業後迴學校看望老師最多的也是這類學生。成人後,這類人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都不錯。


    王娟和老五左文強也是前幾年才調到蘇州的。老五是醫生。他和老大左一凡一樣,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他們去年在蘇州買了房。


    再說說三害。三害性格活絡,為人爽快,也還精明世故,是個做生意的好材料。兄弟幾個,他是第一個到蘇州的。開始就是一個油漆工,給別人裝修。幹著幹著,他發現油漆店的生意特別好,賺的錢也特別多。他就開始動腦筋了,經常跟油漆店老板套近乎,拉家常,了解各種信息。油漆店老板因為有求於他,想讓他在店裏多做些生意,問什麽就答什麽,就是文化人說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什麽進貨渠道,什麽經營訣竅,什麽商家的旁門左道,三害都了然於胸。


    他開了一家油漆店。油漆店的選址也特別好,周圍都是剛剛開發的新樓盤。


    一開始生意就很好。熟悉了業務以後,沒多久又連開了兩個分店。老婆小姨子各負責一個店麵。


    一年不到就賺了幾十萬。


    又過了幾年,他在橫塘建材大市場又盤下一個店麵,上下兩層,幾千平米。這已經不是油漆店了。是個很大建材超市。裏麵不光有油漆,各種裝修建材幾乎是應有盡有。收銀方式也是電腦收費。手下的員工有十幾個。有收銀,有導購,有倉管,還有幾個司機,專門負責送貨。其中有兩個還是大學生。


    兄弟幾個當中,三害是第一個買房子。現在名下有6套,包括一套別墅。價值有幾千萬。他自稱是個體戶,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老板。


    老家每次來人,三害都是要招待的。如果到了蘇州不來找他,他反而不開心,說人家瞧不起他。瞧得起和瞧不起也隻是說說,他實際上就是想顯擺一下,擺擺闊。什麽叫成功?什麽叫混得好?別人看不見那還不就是一個屁呀!


    這次村長來了,尤其老父親也來了,請客就更加不可以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臣後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右擎少年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右擎少年郎並收藏名臣後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