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根銀的車子賣了,反而感到一絲絲的輕鬆。那段日子太煎熬了。沒有了車子,生活反而更單純。不要為接不到活和拖欠工錢的事煩惱了。現在他就一門心思地想找到一份工作。
好歹自己有個駕駛證,找份開車的工作應該不難。
沒多久就找到了。在橫塘建材大市場一家木地板專營店做司機,專門送貨。
這家店店麵不大,代理的卻是一個知名的品牌。員工也不多,老板夫婦,除了黃根銀,還有一個打雜的。老板是蘇州本地人。他五十開外的年紀,長得很瘦小。看樣子是個比較老實的人。他不怎麽愛說話,客人進店他也不招唿。他外麵還接了一些裝修的活,平時基本上不著店。
店裏都是老板娘在打理。老板娘就是一個典型的生意人。客人一進店,她就“啪啦啪啦”地說個沒完。她的嗓子整天都是沙啞的。
打雜的也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是老板家的親戚。他的主要工作是進出貨和倉庫。每天燒飯也是他的事。
黃根銀的事情很單純,有貨就送送,不送貨就待在店裏。時間長了,也熟悉了一些業務,他沒事的時候或者客人多的時候,也幫助接待顧客。待遇還可以,比在工廠裏要多一點。還有一個好處,吃飯不要錢。除了早餐,中午晚上兩頓店裏都提供。睡覺的地方也有,就在倉庫裏。工資基本上不開銷。
老板家有個女兒,二十幾歲。她長相普通,甚至屬於不好看的那種。個子小小的,有點像父親。她沒工作。聽老板娘說也沒什麽學曆,就是初中畢業。以前上過班,在一家汽車4s店。因為沒業績,後來就不幹了。一直在家吃閑飯。有時也來店裏幫幫忙。說是幫忙,可她媽媽忙得團團轉,她也裝著沒看見,自顧自地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她的名字叫顧倩倩。
老板娘說顧倩倩還沒有男朋友。她都急死了!為了這件事,有一次母女倆吵架。老板娘說:
“你整天捧著個手機隻知道玩!也不到外麵去走走,和男孩子多交往交往。你這德性,一輩子也找不到男朋友。”
顧倩倩說:“到啥個地方找啊?大街上找嗎?人家不罵我是神經病啊!”
“什麽大街上找!你可以去酒吧咖啡廳。哪裏男孩子多就去哪裏找唄!”
“還酒吧咖啡廳呢!”顧倩倩冷笑著說,“哪裏都是些什麽人啦?都是成功人士,高端白領,都是俊男靚女。人家會看得上我?”
“你怎麽了?你比人家差?”老板娘說道。
“你有點自知之明好不好?你女兒長得怎麽樣,你不清楚?”
老板娘一時無語。過了一會又說:
“那我們給你介紹了那麽多,你怎麽一個沒談成?”
“是我願意不成嗎?”顧倩倩說,“你們和人家提的都是什麽條件啦?什麽蘇州本地人,什麽家庭條件好,什麽男孩子長的還要登樣,什麽要招上門女婿。可能嗎?蘇州本地人,條件又那麽好,願意給你當上門女婿?笑死人了!”
老板娘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那個打雜的老錢說:“倩倩說得也是有道理。蘇州人哪有願意招親的?你們讓倩倩嫁出去不就行嗎?”
老板娘說:“那不行!就是我同意了,她爸爸也不同意。我們家肯定要招親的!不然,這些年,我們拚死拚活賺的錢都送給別人啦?”
一晃幾年過去了。
黃根銀一直在這家店裏工作。顧倩倩也正式在店裏上班。黃根銀對店裏的業務也都門兒清。他除了送貨,大部分時間都做著接待銷售的事情。老板娘發現,隻要黃根銀在店裏,那天的營業額就比平常好了許多。
黃根銀的銷售風格和老板娘完全不一樣。賣東西不是那麽急赤拉烏的,該說話時說話,該閉嘴時閉嘴。客人沒有一點壓迫感。他介紹時,不誇張,不隻是一味地說優點。缺陷不足的地方也都一一和客人交代清楚。推薦時,也總是站在客人的角度。他盡量了解清楚顧客的品味、房子的裝修風格和對價位的要求。有時候,他會主動地推薦一些性價比高的地板。雖說賺的少了點,可生意往往能做成。老板娘不是這樣。她總是喜歡推薦那些價格高昂的,把那地板吹得像一塊塊金磚似的。
很多迴頭客來了就直接找黃根銀,老板娘想湊上前,人家也不搭理。有時黃根銀不在店裏,客人轉身就走。說:
“改天來。等老板來了再說。”他們以為黃根銀是老板,老板娘隻是個打工的。
老板娘心裏雖然酸酸的,可也沒有太在意。隻要賺錢,說誰是老板都無所謂。
後來,隻要黃根銀在店裏,老板娘就主動地退到後麵,讓黃根銀一個人張羅著。每逢雙休日和節假日,送貨的事就交給顧倩倩和老趙。老趙就是那個打雜的。顧倩倩開車,老趙搬運。因為這種日子,顧客最多。平時幾天也抵不上一個星期日。
黃根銀真正成了店裏的招牌,成了頂梁柱。
顧倩倩還是沒有男朋友。中間也談了一個。是個外地的,還是個大學生。之前也說好了是招女婿。男的也住到了顧倩倩的家裏,兩人就差領證了。後來不知怎麽了,大約是男方的父母不同意。說,大家都是一個子女,兒子招親了,自己不就成了一個絕戶?再說辛辛苦苦培養了一個大學生,自己沒有享到他的福,便宜了別人。
可顧倩倩卻說,是自己不肯。那男的太小氣,太摳門。以後自己沒有好日子過。
顧倩倩對黃根銀倒是有些好感。也許是年齡相仿,兩人很是談得來。幾年下來,兩人又是天天在一起,就像家人一般。顧倩倩有什麽心思也願意和黃根銀說一說。黃根銀對她也好像對待一個小妹妹,照顧著,嗬護著。有時黃根銀也不免有個想追求顧倩倩的念頭,可想想他們之間的差距,覺得太不可能,念頭也就隨風飄去。
有一天,店裏沒什麽生意。老板娘吃過中飯就迴家了。老趙也有事走了。店裏就剩下他們倆。
好歹自己有個駕駛證,找份開車的工作應該不難。
沒多久就找到了。在橫塘建材大市場一家木地板專營店做司機,專門送貨。
這家店店麵不大,代理的卻是一個知名的品牌。員工也不多,老板夫婦,除了黃根銀,還有一個打雜的。老板是蘇州本地人。他五十開外的年紀,長得很瘦小。看樣子是個比較老實的人。他不怎麽愛說話,客人進店他也不招唿。他外麵還接了一些裝修的活,平時基本上不著店。
店裏都是老板娘在打理。老板娘就是一個典型的生意人。客人一進店,她就“啪啦啪啦”地說個沒完。她的嗓子整天都是沙啞的。
打雜的也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是老板家的親戚。他的主要工作是進出貨和倉庫。每天燒飯也是他的事。
黃根銀的事情很單純,有貨就送送,不送貨就待在店裏。時間長了,也熟悉了一些業務,他沒事的時候或者客人多的時候,也幫助接待顧客。待遇還可以,比在工廠裏要多一點。還有一個好處,吃飯不要錢。除了早餐,中午晚上兩頓店裏都提供。睡覺的地方也有,就在倉庫裏。工資基本上不開銷。
老板家有個女兒,二十幾歲。她長相普通,甚至屬於不好看的那種。個子小小的,有點像父親。她沒工作。聽老板娘說也沒什麽學曆,就是初中畢業。以前上過班,在一家汽車4s店。因為沒業績,後來就不幹了。一直在家吃閑飯。有時也來店裏幫幫忙。說是幫忙,可她媽媽忙得團團轉,她也裝著沒看見,自顧自地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她的名字叫顧倩倩。
老板娘說顧倩倩還沒有男朋友。她都急死了!為了這件事,有一次母女倆吵架。老板娘說:
“你整天捧著個手機隻知道玩!也不到外麵去走走,和男孩子多交往交往。你這德性,一輩子也找不到男朋友。”
顧倩倩說:“到啥個地方找啊?大街上找嗎?人家不罵我是神經病啊!”
“什麽大街上找!你可以去酒吧咖啡廳。哪裏男孩子多就去哪裏找唄!”
“還酒吧咖啡廳呢!”顧倩倩冷笑著說,“哪裏都是些什麽人啦?都是成功人士,高端白領,都是俊男靚女。人家會看得上我?”
“你怎麽了?你比人家差?”老板娘說道。
“你有點自知之明好不好?你女兒長得怎麽樣,你不清楚?”
老板娘一時無語。過了一會又說:
“那我們給你介紹了那麽多,你怎麽一個沒談成?”
“是我願意不成嗎?”顧倩倩說,“你們和人家提的都是什麽條件啦?什麽蘇州本地人,什麽家庭條件好,什麽男孩子長的還要登樣,什麽要招上門女婿。可能嗎?蘇州本地人,條件又那麽好,願意給你當上門女婿?笑死人了!”
老板娘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那個打雜的老錢說:“倩倩說得也是有道理。蘇州人哪有願意招親的?你們讓倩倩嫁出去不就行嗎?”
老板娘說:“那不行!就是我同意了,她爸爸也不同意。我們家肯定要招親的!不然,這些年,我們拚死拚活賺的錢都送給別人啦?”
一晃幾年過去了。
黃根銀一直在這家店裏工作。顧倩倩也正式在店裏上班。黃根銀對店裏的業務也都門兒清。他除了送貨,大部分時間都做著接待銷售的事情。老板娘發現,隻要黃根銀在店裏,那天的營業額就比平常好了許多。
黃根銀的銷售風格和老板娘完全不一樣。賣東西不是那麽急赤拉烏的,該說話時說話,該閉嘴時閉嘴。客人沒有一點壓迫感。他介紹時,不誇張,不隻是一味地說優點。缺陷不足的地方也都一一和客人交代清楚。推薦時,也總是站在客人的角度。他盡量了解清楚顧客的品味、房子的裝修風格和對價位的要求。有時候,他會主動地推薦一些性價比高的地板。雖說賺的少了點,可生意往往能做成。老板娘不是這樣。她總是喜歡推薦那些價格高昂的,把那地板吹得像一塊塊金磚似的。
很多迴頭客來了就直接找黃根銀,老板娘想湊上前,人家也不搭理。有時黃根銀不在店裏,客人轉身就走。說:
“改天來。等老板來了再說。”他們以為黃根銀是老板,老板娘隻是個打工的。
老板娘心裏雖然酸酸的,可也沒有太在意。隻要賺錢,說誰是老板都無所謂。
後來,隻要黃根銀在店裏,老板娘就主動地退到後麵,讓黃根銀一個人張羅著。每逢雙休日和節假日,送貨的事就交給顧倩倩和老趙。老趙就是那個打雜的。顧倩倩開車,老趙搬運。因為這種日子,顧客最多。平時幾天也抵不上一個星期日。
黃根銀真正成了店裏的招牌,成了頂梁柱。
顧倩倩還是沒有男朋友。中間也談了一個。是個外地的,還是個大學生。之前也說好了是招女婿。男的也住到了顧倩倩的家裏,兩人就差領證了。後來不知怎麽了,大約是男方的父母不同意。說,大家都是一個子女,兒子招親了,自己不就成了一個絕戶?再說辛辛苦苦培養了一個大學生,自己沒有享到他的福,便宜了別人。
可顧倩倩卻說,是自己不肯。那男的太小氣,太摳門。以後自己沒有好日子過。
顧倩倩對黃根銀倒是有些好感。也許是年齡相仿,兩人很是談得來。幾年下來,兩人又是天天在一起,就像家人一般。顧倩倩有什麽心思也願意和黃根銀說一說。黃根銀對她也好像對待一個小妹妹,照顧著,嗬護著。有時黃根銀也不免有個想追求顧倩倩的念頭,可想想他們之間的差距,覺得太不可能,念頭也就隨風飄去。
有一天,店裏沒什麽生意。老板娘吃過中飯就迴家了。老趙也有事走了。店裏就剩下他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