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和秦紅的想象完全不一樣,既沒有城裏那樣晚會般的典禮,也沒有電視劇裏那樣傳統的儀式,就是純粹的吃飯喝酒。
敬酒的環節是有的。新郎新娘端著酒杯滿場轉。
新娘也不是秦紅想象中的那樣悲悲戚戚,而是滿臉笑容,開心得不得了。
新郎也是笑容滿麵,兩個人說說笑笑,有時還手牽手。秦紅覺得他們很般配。
迴家後,秦紅問左一凡:“他們是換親嗎?怎麽和其他的戀愛男女一個樣?”
左一凡說:“換親也不是隨便換的,兩戶人家也要差不多。不光是家境,雙方的子女願意才行。有一方看不上也是不行的。區別在於他們的婚姻更穩定,不會輕易離婚的。一旦一方提出離婚,另一方立馬就離。這比別的人家要好多了。有的人媳婦娶進門,被子還沒有捂熱,女的就跑了。從這個角度說,換親也不是個壞事。”
秦紅說:“也是。這樣看來,家裏有兒有女最好了。”
左言文開玩笑說:“所以你老爸很英明啊!計劃生育那麽嚴,居然有了兒子還生個女兒。”
秦紅說:“你瞎說!我老爸又不是公職人員,私營老板隨便養。我這條命也是拿錢買的。再說生下我也不是為了換親,我哥哥別說換親了,想嫁給他的女孩子都排著隊呐!”
左一凡說:“那當然!我們家秦大局長如果在古代,允許選妃,三房四妾都嫌少。”
秦紅說:“我哥才不像你呐!整天動著歪腦筋。那麽多女人不嫌煩呐?”
左一凡立即閉嘴,這個問題不好再討論下去。他又迴到剛才的事情上,說:
“換親也不是說的那麽好,大多都是無奈之舉。你想啊,家裏和男孩子真有那麽好,會走到這一步嗎?還不是因為家裏窮或者男的老實有缺陷找不到老婆,才出此下策。他們都是另一類的門當戶對。我有一個親戚,也是換親,最後女兒瘋了死了。”
秦紅的聖母心又泛濫了。她問:“怎麽迴事?怎麽還會瘋了死了?”
左一凡說了他親戚的故事。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左一凡有個遠房姨媽,家裏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有一個兒子一直找不到對象,父母就有了把女兒換親的想法。女兒長得很漂亮,還是個初中生。在當時,尤其是女孩子當中也是鳳毛麟角了。聽說女孩子唱歌唱得特別好,經常參加宣傳隊。
姨媽家住在山裏,就想找一戶山外的人家。左嶺鎮當時條件比較好,很多山裏的女孩子都想嫁過來。姨媽就托左一凡母親做媒。
左一凡母親就在中義村物色了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有一兒一女。兒子老大不小了,也讀過幾年書,還是生產隊的出納,因為忠厚老實也一直沒成家。女兒長得很俊俏,做媒的人絡繹不絕,因為考慮到哥哥的情況,一直沒出嫁。
左一凡母親把兩家的情況一說,都去對方的家庭看了看,雙方的家長都滿意。隻是一開始左一凡遠房姨媽的女兒有些不情願,父母左勸又勸,最後還是同意了。
結婚後,左一凡姨媽的女兒,也就是左一凡的表姐天天花枝招展的,生產隊的活從來不肯幹,家裏的活也是燈草芯子也不拿。
她還三天兩頭地去娘家。
後來娘家的嫂子,也就是這邊的小姑子發現了左一凡的表姐有個相好的,她每次迴去都是和那個男人鬼混。
她嫂子就告訴了自己的哥哥。
左一凡的表姐一迴家,表姐夫一家就鬧了起來。
表姐承認自己偷人了,說她要離婚。
娘家的嫂子一聽就不幹了,說要離婚大家一起離。
雙方的父母自然不同意,尤其是姨媽的兒子恨不得把妹妹的腿打斷。他們讓對方把左一凡表姐關在家裏。
後來確實是關起來了。關了很長時間,左一凡表姐妥協了,說再也不跑了。
表姐一放出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不再像以前那麽漂亮,人臃腫了許多。神情也不像以前,有些呆滯,有時自言自語,傻傻地笑。
那時正好是春天,菜籽花黃的季節,有一天,大家發現她瘋了,見到好看的男人就追過去,一邊笑一邊脫衣服,脫得一絲不掛。
有的男人嚇得拔腿就跑,有的男人有意湊過去調戲她。她抓住男人的手就往自己的胸脯和大腿下麵放,邊放邊說:“你摸你摸呀!喜歡不喜歡?”
大多數男人盡管心裏饞得慌,看看那麽多圍觀的人也就適可而止假模假樣地掙脫。也有一些光棍漢真的就摸了起來。旁邊的女人們就開口罵:“缺德!要遭報應的!”
每年發病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也都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是“花癡病”。
開始一兩年,左一凡表姐一發病,家裏人也還管一管,把她衣服穿上,偶爾送來一點吃的。時間久了就讓她四處流浪,就當沒這個人。
娘家也不管,恨不得她早點死掉。
表姐能活著都是靠好心人給口飯吃。也有人收留她,都是一些老光棍。本村的光棍不好意思這樣做,收留她的基本上是附近村裏的人。
有些人更缺德,不僅自己和她睡覺,還偷偷地張羅著別人來找樂子,每來一次都收一次錢。
後來,表姐還是死了。死在一個十幾裏外的村子裏。
屍體是中義村派人處理的,就埋在後山坡上。
左一凡的表姐夫也一直打光棍。現在是村裏的“五保戶”,吃喝倒是不愁。
秦紅聽了直流眼淚。說:“我以為這悲慘的故事隻有古代隻有小說裏才有,沒想到現實中還有這樣的人和事。我們能這樣地活著真是天大的福分!”
左一凡也很感傷。他想起了一首歌,他一字一句地念起了歌詞:“初來人間不知苦,笑著入凡俗。以為這人生路坦途,卻咽下苦無數。飽嚐生活的酸楚,有苦說不出。就算人間再好百花開,下輩子不再來。”
秦紅還沒有完全從憂傷中緩過神來,左一凡的這幾句歌詞讓她剛剛止住的眼淚又流了下來。哽咽地說:“你搗什麽亂呐?我心裏本來就不舒服,被你這麽一念就更難受了。”
過了一會,她又說:“你剛才的歌詞怎麽那麽熟?好像一首古詩。”
左一凡說:“這首歌大有來頭,出自一首古詩。這首詩近來爆紅網絡,卻不知道作者是誰。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初來人間不知苦,潦草半生一身無。轉身迴望來時路,才知生時為何哭。皆是紅塵悲傷客,莫笑誰是可憐人。此生願為無心人,來世絕不入凡塵。寥寥幾句,說盡了人生的真諦。”
敬酒的環節是有的。新郎新娘端著酒杯滿場轉。
新娘也不是秦紅想象中的那樣悲悲戚戚,而是滿臉笑容,開心得不得了。
新郎也是笑容滿麵,兩個人說說笑笑,有時還手牽手。秦紅覺得他們很般配。
迴家後,秦紅問左一凡:“他們是換親嗎?怎麽和其他的戀愛男女一個樣?”
左一凡說:“換親也不是隨便換的,兩戶人家也要差不多。不光是家境,雙方的子女願意才行。有一方看不上也是不行的。區別在於他們的婚姻更穩定,不會輕易離婚的。一旦一方提出離婚,另一方立馬就離。這比別的人家要好多了。有的人媳婦娶進門,被子還沒有捂熱,女的就跑了。從這個角度說,換親也不是個壞事。”
秦紅說:“也是。這樣看來,家裏有兒有女最好了。”
左言文開玩笑說:“所以你老爸很英明啊!計劃生育那麽嚴,居然有了兒子還生個女兒。”
秦紅說:“你瞎說!我老爸又不是公職人員,私營老板隨便養。我這條命也是拿錢買的。再說生下我也不是為了換親,我哥哥別說換親了,想嫁給他的女孩子都排著隊呐!”
左一凡說:“那當然!我們家秦大局長如果在古代,允許選妃,三房四妾都嫌少。”
秦紅說:“我哥才不像你呐!整天動著歪腦筋。那麽多女人不嫌煩呐?”
左一凡立即閉嘴,這個問題不好再討論下去。他又迴到剛才的事情上,說:
“換親也不是說的那麽好,大多都是無奈之舉。你想啊,家裏和男孩子真有那麽好,會走到這一步嗎?還不是因為家裏窮或者男的老實有缺陷找不到老婆,才出此下策。他們都是另一類的門當戶對。我有一個親戚,也是換親,最後女兒瘋了死了。”
秦紅的聖母心又泛濫了。她問:“怎麽迴事?怎麽還會瘋了死了?”
左一凡說了他親戚的故事。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左一凡有個遠房姨媽,家裏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有一個兒子一直找不到對象,父母就有了把女兒換親的想法。女兒長得很漂亮,還是個初中生。在當時,尤其是女孩子當中也是鳳毛麟角了。聽說女孩子唱歌唱得特別好,經常參加宣傳隊。
姨媽家住在山裏,就想找一戶山外的人家。左嶺鎮當時條件比較好,很多山裏的女孩子都想嫁過來。姨媽就托左一凡母親做媒。
左一凡母親就在中義村物色了一戶人家。
這戶人家有一兒一女。兒子老大不小了,也讀過幾年書,還是生產隊的出納,因為忠厚老實也一直沒成家。女兒長得很俊俏,做媒的人絡繹不絕,因為考慮到哥哥的情況,一直沒出嫁。
左一凡母親把兩家的情況一說,都去對方的家庭看了看,雙方的家長都滿意。隻是一開始左一凡遠房姨媽的女兒有些不情願,父母左勸又勸,最後還是同意了。
結婚後,左一凡姨媽的女兒,也就是左一凡的表姐天天花枝招展的,生產隊的活從來不肯幹,家裏的活也是燈草芯子也不拿。
她還三天兩頭地去娘家。
後來娘家的嫂子,也就是這邊的小姑子發現了左一凡的表姐有個相好的,她每次迴去都是和那個男人鬼混。
她嫂子就告訴了自己的哥哥。
左一凡的表姐一迴家,表姐夫一家就鬧了起來。
表姐承認自己偷人了,說她要離婚。
娘家的嫂子一聽就不幹了,說要離婚大家一起離。
雙方的父母自然不同意,尤其是姨媽的兒子恨不得把妹妹的腿打斷。他們讓對方把左一凡表姐關在家裏。
後來確實是關起來了。關了很長時間,左一凡表姐妥協了,說再也不跑了。
表姐一放出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不再像以前那麽漂亮,人臃腫了許多。神情也不像以前,有些呆滯,有時自言自語,傻傻地笑。
那時正好是春天,菜籽花黃的季節,有一天,大家發現她瘋了,見到好看的男人就追過去,一邊笑一邊脫衣服,脫得一絲不掛。
有的男人嚇得拔腿就跑,有的男人有意湊過去調戲她。她抓住男人的手就往自己的胸脯和大腿下麵放,邊放邊說:“你摸你摸呀!喜歡不喜歡?”
大多數男人盡管心裏饞得慌,看看那麽多圍觀的人也就適可而止假模假樣地掙脫。也有一些光棍漢真的就摸了起來。旁邊的女人們就開口罵:“缺德!要遭報應的!”
每年發病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也都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是“花癡病”。
開始一兩年,左一凡表姐一發病,家裏人也還管一管,把她衣服穿上,偶爾送來一點吃的。時間久了就讓她四處流浪,就當沒這個人。
娘家也不管,恨不得她早點死掉。
表姐能活著都是靠好心人給口飯吃。也有人收留她,都是一些老光棍。本村的光棍不好意思這樣做,收留她的基本上是附近村裏的人。
有些人更缺德,不僅自己和她睡覺,還偷偷地張羅著別人來找樂子,每來一次都收一次錢。
後來,表姐還是死了。死在一個十幾裏外的村子裏。
屍體是中義村派人處理的,就埋在後山坡上。
左一凡的表姐夫也一直打光棍。現在是村裏的“五保戶”,吃喝倒是不愁。
秦紅聽了直流眼淚。說:“我以為這悲慘的故事隻有古代隻有小說裏才有,沒想到現實中還有這樣的人和事。我們能這樣地活著真是天大的福分!”
左一凡也很感傷。他想起了一首歌,他一字一句地念起了歌詞:“初來人間不知苦,笑著入凡俗。以為這人生路坦途,卻咽下苦無數。飽嚐生活的酸楚,有苦說不出。就算人間再好百花開,下輩子不再來。”
秦紅還沒有完全從憂傷中緩過神來,左一凡的這幾句歌詞讓她剛剛止住的眼淚又流了下來。哽咽地說:“你搗什麽亂呐?我心裏本來就不舒服,被你這麽一念就更難受了。”
過了一會,她又說:“你剛才的歌詞怎麽那麽熟?好像一首古詩。”
左一凡說:“這首歌大有來頭,出自一首古詩。這首詩近來爆紅網絡,卻不知道作者是誰。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初來人間不知苦,潦草半生一身無。轉身迴望來時路,才知生時為何哭。皆是紅塵悲傷客,莫笑誰是可憐人。此生願為無心人,來世絕不入凡塵。寥寥幾句,說盡了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