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會,大狗父子倆就把啞巴的屍體搬了迴去。小狗沒插手,遠遠地看著。
按照鄉下的風俗,死人出了家門就不能再迴到屋裏了,他們在屋前重新搭了靈堂。
鄰居都說人都臭了,趕緊埋了吧!
大狗找小狗商量,意思是小狗也要出一半喪葬費。
小狗氣哼哼地說:“老子出什麽錢呐?不是有他們家的賠償款嗎?就用那筆錢好了!不夠老子掏!”
大狗說:“這是兩迴事!那是老子給他們的醫藥費,跟這個有鳥毛關係!”
小狗說:“怎麽沒關係?要不是老不死的死了,醫藥費他們還給你?醫藥費就是安葬費!老子也有份!”
兄弟倆又是大吵一頓,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在安葬費的問題上糾纏不清,啞巴在門外又躺了幾天,很遠就能聞到屍體的臭味。
周圍的鄰居坐不住了,紛紛地過來吵鬧。話說得都很難聽。大家都指責大狗,說他披著人皮不幹人事!眼睜睜地看著老母親一天天地腐爛,褻瀆了亡靈,也禍害了鄰居。這種人要斷子絕孫,要遭報應的!
大狗又和鄰居吵,死活不肯拿錢出來。
鄰居們沒辦法又到村裏去鬧。說村幹部拿錢不幹活,這種事也不出麵管一管。
左言文實在不想管大狗他們家的事,村民這麽一鬧,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找大狗兄弟倆商量。
商量來商量去,大狗依然是那個態度。大狗和小狗當著村幹部的麵又吵了起來。
吵到最後,小狗說:“老子不管了!老子迴上海!”
說著真就拍屁股走人了。
大狗說:“小盒子不管,老子也不管了!老子也要走!”
左言文沒辦法隻好跟德安說:“把二狗的錢取出來吧?”
德安點點頭,說:“你怎麽說怎麽好,我不做主。”
左言文陪著德安去了一趟銀行。
安葬費解決了,土工又成了大問題。左嶺鎮這地方還是實行土葬,以前村裏死了人,有一班專門料理喪事的土工。後來這幫人老了,有的也出世了,年輕力壯的大多都出外謀生,留在村裏的又不肯幹這種營生,土工越來越稀缺,現在中義村隻有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做著這種事。
他們不光是為了掙錢,更是積善行德。村裏人對他們都是尊敬有加,甚至刻意巴結,就是想家裏老人一旦過世了,也好求他們幫忙。
有人過世了,家人第一件事就是帶著香煙去拜請土工,去的人一定是長子或者是當家人。見了土工要磕頭的,無論你什麽身份都得如此,這是延續幾百年來的習俗。
土工不是每請必到的,這要看人緣。人緣好那是沒二話,爽爽快快地答應了。人緣不好或者有什麽過節,他們有各種理由拒絕你。有的說最近身體不好,幹不了這種體力活。這確實是一種體力活,是要抬棺材的,棺材有幾百斤,裏麵放滿了石灰和陪葬品。有的說家裏有事走不開。還有的說碰巧要出門幾天,還是找別人吧。總而言之,各種理由拒絕得你沒話說。
大狗在村裏人緣極差,是屬於那種被人瞧不起又十分厭惡的人,再加上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登門拜請,拒絕起來就更是理所當然了。他們拒絕的理由和以往都不同,幾個人好像是事先說好了似的,都說:“屍體都爛了,這我可受不了!你還是找別人吧!”
大狗一圈跑下來沒有一個人肯幫忙。他又去求左言文,左言文說這事你找我管鳥用!人家不願意,我也不好強迫啊!
大狗可憐兮兮的,又是下跪又是作揖,求書記無論如何想想辦法。大狗也知道左言文升了官,所以一口一個“書記”地叫著。
左言文隻好也去跑了一圈,結果一個人也都沒有請過來。他們都說不是不想幫忙,也不是不賣書記的麵子,實在是這種活沒法幹,人都腐爛了,就是自己受得了,捏著鼻子把死人抬上山,可家裏人也不樂意啊!臭烘烘的,還怎麽進家門呐?
左言文實在沒辦法就召集幾個村幹部,說屍體怎不能永遠擱在那裏吧?要麽我們去幫忙?
幾個村幹部一聽連連搖頭,說書記你免了我吧,打死都不幹!有人一聽就惡心起來,就像喝醉酒似的,“哇啦哇啦”地吐了起來。他們都一溜煙地跑了。
左言文撓著腦袋沒了主意。過了半天,他對大狗說:“要麽這樣吧?你們自己弄吧,我也去幫把手,簡簡單單地埋了算了。”
大狗說:“我不會弄啊,也弄不了。”
左言文說:“這有什麽弄不了的?在山上挖個坑,棺材弄薄一點,你、大毛子和你家老頭子,還有我,四個人應該抬得動。就這樣吧!抓緊!不然越來越臭!”
大狗連忙去買了棺材,他和他父親草草地收殮了。大毛子站得遠遠的,捂著鼻子不肯過來。
左言文勸說了半天,大毛子說:“太惡心了!我不幹!”
左言文想了許久,對大狗說:“去叫輛三輪車吧,好在能開到墓地。用車子拉,人就不用抬了。”
大狗說:“人家願意嗎?”
左言文說:“有什麽不願意的?出錢唄!”
大狗猶豫了半天,說:“錢少了人家不願意,這要花一大筆!”
左言文吼道:“這時候你還想省錢呐!再多的錢你也必須出!再說請土工你不需要花錢呐?比這恐怕要多得多!你已經省了不少了!”
大狗磨磨唧唧地答應了。
左言文陪著大狗一起找車子。村裏人果然不願意。他們又去了街上,街上的三輪車都是拉人拉貨的,一開始聽說要拉死人也都一口拒絕,左言文又是遞煙又是求情,說車費好商量。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出到一千塊,外加一條香煙。
啞巴終於草草地埋了。沒有墓碑,就是一抔黃土。
大狗一邊埋一邊嘴裏罵著小狗,罵著左一凡,罵著那些土工。鏟一鍬土罵一句,好像埋下去的不是他姆媽,是那些烏龜王八蛋。
下葬時冷冷清清的,沒人看熱鬧,更沒有人吊唁。
按照鄉下的風俗,死人出了家門就不能再迴到屋裏了,他們在屋前重新搭了靈堂。
鄰居都說人都臭了,趕緊埋了吧!
大狗找小狗商量,意思是小狗也要出一半喪葬費。
小狗氣哼哼地說:“老子出什麽錢呐?不是有他們家的賠償款嗎?就用那筆錢好了!不夠老子掏!”
大狗說:“這是兩迴事!那是老子給他們的醫藥費,跟這個有鳥毛關係!”
小狗說:“怎麽沒關係?要不是老不死的死了,醫藥費他們還給你?醫藥費就是安葬費!老子也有份!”
兄弟倆又是大吵一頓,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在安葬費的問題上糾纏不清,啞巴在門外又躺了幾天,很遠就能聞到屍體的臭味。
周圍的鄰居坐不住了,紛紛地過來吵鬧。話說得都很難聽。大家都指責大狗,說他披著人皮不幹人事!眼睜睜地看著老母親一天天地腐爛,褻瀆了亡靈,也禍害了鄰居。這種人要斷子絕孫,要遭報應的!
大狗又和鄰居吵,死活不肯拿錢出來。
鄰居們沒辦法又到村裏去鬧。說村幹部拿錢不幹活,這種事也不出麵管一管。
左言文實在不想管大狗他們家的事,村民這麽一鬧,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找大狗兄弟倆商量。
商量來商量去,大狗依然是那個態度。大狗和小狗當著村幹部的麵又吵了起來。
吵到最後,小狗說:“老子不管了!老子迴上海!”
說著真就拍屁股走人了。
大狗說:“小盒子不管,老子也不管了!老子也要走!”
左言文沒辦法隻好跟德安說:“把二狗的錢取出來吧?”
德安點點頭,說:“你怎麽說怎麽好,我不做主。”
左言文陪著德安去了一趟銀行。
安葬費解決了,土工又成了大問題。左嶺鎮這地方還是實行土葬,以前村裏死了人,有一班專門料理喪事的土工。後來這幫人老了,有的也出世了,年輕力壯的大多都出外謀生,留在村裏的又不肯幹這種營生,土工越來越稀缺,現在中義村隻有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做著這種事。
他們不光是為了掙錢,更是積善行德。村裏人對他們都是尊敬有加,甚至刻意巴結,就是想家裏老人一旦過世了,也好求他們幫忙。
有人過世了,家人第一件事就是帶著香煙去拜請土工,去的人一定是長子或者是當家人。見了土工要磕頭的,無論你什麽身份都得如此,這是延續幾百年來的習俗。
土工不是每請必到的,這要看人緣。人緣好那是沒二話,爽爽快快地答應了。人緣不好或者有什麽過節,他們有各種理由拒絕你。有的說最近身體不好,幹不了這種體力活。這確實是一種體力活,是要抬棺材的,棺材有幾百斤,裏麵放滿了石灰和陪葬品。有的說家裏有事走不開。還有的說碰巧要出門幾天,還是找別人吧。總而言之,各種理由拒絕得你沒話說。
大狗在村裏人緣極差,是屬於那種被人瞧不起又十分厭惡的人,再加上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登門拜請,拒絕起來就更是理所當然了。他們拒絕的理由和以往都不同,幾個人好像是事先說好了似的,都說:“屍體都爛了,這我可受不了!你還是找別人吧!”
大狗一圈跑下來沒有一個人肯幫忙。他又去求左言文,左言文說這事你找我管鳥用!人家不願意,我也不好強迫啊!
大狗可憐兮兮的,又是下跪又是作揖,求書記無論如何想想辦法。大狗也知道左言文升了官,所以一口一個“書記”地叫著。
左言文隻好也去跑了一圈,結果一個人也都沒有請過來。他們都說不是不想幫忙,也不是不賣書記的麵子,實在是這種活沒法幹,人都腐爛了,就是自己受得了,捏著鼻子把死人抬上山,可家裏人也不樂意啊!臭烘烘的,還怎麽進家門呐?
左言文實在沒辦法就召集幾個村幹部,說屍體怎不能永遠擱在那裏吧?要麽我們去幫忙?
幾個村幹部一聽連連搖頭,說書記你免了我吧,打死都不幹!有人一聽就惡心起來,就像喝醉酒似的,“哇啦哇啦”地吐了起來。他們都一溜煙地跑了。
左言文撓著腦袋沒了主意。過了半天,他對大狗說:“要麽這樣吧?你們自己弄吧,我也去幫把手,簡簡單單地埋了算了。”
大狗說:“我不會弄啊,也弄不了。”
左言文說:“這有什麽弄不了的?在山上挖個坑,棺材弄薄一點,你、大毛子和你家老頭子,還有我,四個人應該抬得動。就這樣吧!抓緊!不然越來越臭!”
大狗連忙去買了棺材,他和他父親草草地收殮了。大毛子站得遠遠的,捂著鼻子不肯過來。
左言文勸說了半天,大毛子說:“太惡心了!我不幹!”
左言文想了許久,對大狗說:“去叫輛三輪車吧,好在能開到墓地。用車子拉,人就不用抬了。”
大狗說:“人家願意嗎?”
左言文說:“有什麽不願意的?出錢唄!”
大狗猶豫了半天,說:“錢少了人家不願意,這要花一大筆!”
左言文吼道:“這時候你還想省錢呐!再多的錢你也必須出!再說請土工你不需要花錢呐?比這恐怕要多得多!你已經省了不少了!”
大狗磨磨唧唧地答應了。
左言文陪著大狗一起找車子。村裏人果然不願意。他們又去了街上,街上的三輪車都是拉人拉貨的,一開始聽說要拉死人也都一口拒絕,左言文又是遞煙又是求情,說車費好商量。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出到一千塊,外加一條香煙。
啞巴終於草草地埋了。沒有墓碑,就是一抔黃土。
大狗一邊埋一邊嘴裏罵著小狗,罵著左一凡,罵著那些土工。鏟一鍬土罵一句,好像埋下去的不是他姆媽,是那些烏龜王八蛋。
下葬時冷冷清清的,沒人看熱鬧,更沒有人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