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天啟帝與江寧又交談了許久,天啟帝開始詢問朝堂諸事,江寧每次都能給出獨到見解,還不乏應對之策。
這讓天啟帝心中大為震驚,暗自思忖:“真是天佑大明,竟讓朕結識江兄這般大才,日後定要好好重用,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一樣都不能少。”
而對此,江寧渾然不知。
這時,站在一旁的魏忠賢小聲提醒道:“陛下,天色不早了。”
天啟帝如夢初醒,趕忙對著坐在一旁的江寧說道:“江兄,如今天色已晚,朕得迴宮了。
這兩天朕就派人把你任職的事辦妥,到時候你隻管等著走馬上任就行。”
江寧聞言,微微一笑,淡然說道:“全憑陛下做主。”
說罷,天啟帝便領著魏忠賢起身告辭。
偌大的酒樓大廳內,隻留下江寧一人。
他呆坐在原地,迴想著近日發生的一切,恍惚間覺得如同南柯一夢。
自己的朱兄竟然搖身一變成了當今天子,魏管家居然是傳說中的“九千歲”魏忠賢,而自己馬上就要走馬上任錦衣衛指揮使。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仿佛都不真實一般。
隨後,酒樓兩名夥計從後廚走了出來,看見坐在酒桌旁發愣的江寧,趕忙上前,一臉疑惑地開口問道:“掌櫃的,那位公子走了?
剛才兩個夥計待在後廚,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江寧點了點頭,神情有些恍惚地說道:“走了,都走了。”
江寧看著站在身旁的兩個夥計發起呆來。
這倆夥計,一個叫大虎,另一個大威,都是二十來歲的精壯漢子,原本是逃難的難民,來到京城淪落街頭。
當時江寧開酒樓正缺人手,便收留了他們。
這二人平日裏既勤快又機靈,能吃苦還聽話,在店裏一直盡心盡力。
江寧想到這,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暖意,也琢磨著日後自己身份轉變,該如何安置他們。
江寧略微思索一番之後,笑著說道:“大虎、大威,你們倆坐。
我還是想問問你們,要是有一天我不開酒樓了,你們倆打算怎麽辦?”
大虎和大威聽了,臉上滿是驚訝與疑惑。大虎撓了撓頭,憨笑著說:“掌櫃的,您咋突然這麽問啊?
俺們從來沒想過您不開酒樓這事兒呢。
俺們沒啥別的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氣。就知道在酒樓裏聽您吩咐,好好幹活。
要是您不開酒樓了,俺都不知道能幹啥。”
大威也在一旁連連點頭,有些著急地說道:“是啊,掌櫃的。
自從您收留了俺們,俺們才有了安穩日子。
您要是不開酒樓,俺們可就沒了主心骨。
隻要您不嫌棄,俺們就還想跟著您,您讓幹啥俺們就幹啥。”
這時江寧思索一番,自己馬上要步入朝堂了,身邊沒有信得過的自己人肯定不行,那些官場老油條,根本靠不住。
眼前這大虎和大威,倒是可以培養任用。
便笑著說道:“大虎、大威,要是我到朝廷去當官呢,你們倆也願意跟我去嗎?”
聞聽此言,大虎和大威二人對視一眼,皆是沉默,沒有說話。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不過你們倆也別擔心,就算我走了,這酒樓還是要繼續開下去的。
你們要是不願意跟我去朝堂為官,就留下來幫我看著這酒樓吧!”
大虎和大威聽聞,神色微微一動,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糾結。
這時,大虎猶豫半晌之後,猛然跪在江寧麵前,說道:“掌櫃的,這幾年多虧您收留我們兄弟,讓我們有飯吃、有地住,才能活到今天,不然早餓死街頭了。
但我們對不住您,一直有事瞞著您。”江寧微微一笑,並未言語。
大虎接著說道:“掌櫃的,其實我倆不是漢人,而是從塞外逃過來的蒙古人。
草原部落間相互征戰,我們家人都死光了,這才逃到大明,想找個安身立命之處。
自從那位朱公子頭一迴上門,我就留意到他身旁侍衛都非泛泛之輩,各個武藝高強,那朱公子身份必定非同凡響。
想來掌櫃您要入朝為官,也和今日朱公子來訪有關吧!
隻要您不嫌棄我和大威是塞外蒙古人的身份,我倆願意追隨您。”
大威也跟著跪了下來,用力點了點頭,神情堅定地說道:“隻要掌櫃的您不嫌棄我們兄弟倆,我們誓死追隨您!”
江寧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其實對於大虎和大威並非漢人的身份,他早有察覺。
隻是每個人都有不願示人的秘密,他便一直沒有拆穿二人。
今日二人能坦誠相告,倒也顯得老實可靠。
隨後,江寧快步上前,雙手將兩人扶起,說道:“大虎、大威,過不了幾日,掌櫃我就要入朝為官了。
你們蒙古人的身份,在我看來算不上什麽大事。
往後跟著我好好幹,咱們一起努力,將來定能搏個富貴前程。”
大虎和大威二人異口同聲說道:“誓死追隨掌櫃!”
江寧點了點頭,隨後問道:“大虎和大威,這是你們的真名嗎?”
二人聽後搖了搖頭,大虎說道:“這是俺倆臨時起的漢名。
俺們對大明文化了解不多,就隨便起了大虎和大威這倆名兒。”
江寧聞言站起身來,笑著說道:“今後我入朝為官,你們倆也得有個拿得出手的名字。
大虎,往後你就叫猛如虎吧;大威,你今後就叫虎大威。”
猛如虎和虎大威聞言,頓時喜出望外,趕忙跪地磕頭,大聲說道:“多謝掌櫃的賜名!
今後我猛如虎、虎大威,誓死追隨掌櫃的!”
隨後,江寧簡單向猛如虎和虎大威交代了一番,二人便著手收拾東西。
反正店裏此時也沒什麽生意,江寧索性決定直接關門。
之後,江寧便留在酒樓靜靜等待。
然而,他並不知道,第二天朝堂之上仿佛炸開了鍋一般。
在東廠提督魏忠賢的暗中授意下,幾名禦史小官開始對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發起彈劾,抓住駱思恭在任期間的一些瑣碎小事不放,大做文章。
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大部分文官也站了出來,力保駱思恭
要知道曆任的錦衣衛指揮使,向來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其他人無權幹涉。
但是經過移宮案的爆發,文官集團勢力再次得到提升。
在他們看來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幹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如今少年天子剛剛登基,就想撤換錦衣衛指揮使,明顯不是好兆頭,所以文官玩了命的抵抗。
雙方僵持不下,就連天啟帝都被文官們頂撞了好幾句。
無奈之下,天啟帝隻好宣布散朝,迴到冬暖閣後,他大發雷霆,屏退左右侍從。
魏忠賢身著紫色蟒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嚇得大氣都不敢喘。
天啟帝憤怒地罵道:“朕不過是想撤換個錦衣衛指揮使而已,大明曆任錦衣衛指揮使,都是天子直接任免的,如今這些文官居然敢公然與朕唱反調!
還有你這老貨,是怎麽辦事的?
這事要是傳出去,讓江兄知道了,朕的麵子往哪兒擱?”
魏忠賢此刻跪在地上,頭低得幾乎貼到地麵,哪敢發出半點聲響。
天啟帝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冰,冷冷地盯著魏忠賢,厲聲道:“朕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要是你還辦不好這事,就別迴來了,直接去江兄的酒樓當夥計吧!”
魏忠賢一聽,嚇得臉色慘白,忙不迭地“咣咣咣”磕了幾個響頭,聲音顫抖著說道:“皇爺放心,老奴這次一定把這事妥妥辦好,絕不再叫皇爺失望!”
言罷,他緩緩起身,弓著腰小心翼翼地告辭離開。
退出大殿之後,魏忠賢抬手擦了擦額頭上因緊張冒出的汗珠,而非灰塵。他從懷中掏出兩顆文玩核桃,下意識地開始盤弄起來。
腳步不停,邊走邊盤,不知不覺便來到宮門口。
侍衛見他走來,趕忙整齊劃一地行禮。
魏忠賢心不在焉地擺了擺手,徑直坐上官轎,吩咐轎夫前往東廠大堂。
不多時,轎子穩穩落在東廠大堂前,魏忠賢撩開轎簾,邁出步子,走進大堂之中。
在東廠大堂,魏忠賢的一眾爪牙齊聚一堂。
他的侄子魏良卿,幹兒子孫雲鶴都在其中。
魏忠賢臉色陰沉地坐在主位上,用力將手中的文玩核桃拍在桌上,“啪”的一聲脆響,嚇得底下眾人渾身一顫。
“都給咱家聽好了!”
魏忠賢扯著尖細的嗓子說道,“這次要辦的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皇上要撤換錦衣衛指揮使,那幫文官卻百般阻攔。
你們給咱家想辦法,不管用什麽手段,都得把這事辦妥了。”
魏良卿上前一步,諂媚地說道:“叔父,您放心,侄兒一定竭盡全力。
那幫文官太不識趣,竟敢跟幹爹您作對,跟皇上作對,看侄兒怎麽收拾他們。”
孫雲鶴也不甘示弱,惡狠狠地說:“義父,孩兒手下有一幫弟兄,都是不怕死的主兒,隻要您一聲令下,咱們就給那幫文官一點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咱東廠的厲害!”
魏忠賢聽了,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不過轉瞬又變得嚴肅起來:“記住,做事要小心,別留下把柄。
要是辦砸了,你們都別想好過!”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一時間,大堂裏彌漫著一股陰狠的氣息 。
第二天,一堆力保駱思恭的文官把柄,赫然擺在了東廠大堂。
魏忠賢望著這些把柄,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忙不迭地拿起這些證據,一路小跑著奔向皇宮。
來到朱由校麵前,魏忠賢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證據,說道:“陛下,這些可都是昨日力保駱思恭的文官們的把柄。”
天啟帝隨手翻了翻,隨後冷聲說道:“這下事就好辦了。”
言罷,他拿出一枚金牌扔了過去。
魏忠賢趕忙伸手將金牌穩穩接在懷裏。
朱由校緊接著冷聲吩咐道:“趕快去辦吧,江兄還等著呢!”
魏忠賢趕忙恭恭敬敬地行禮,而後起身告辭。
出宮後,魏忠賢立刻召集東廠人手,將朝堂上那些公然與天啟帝唱反調的文官,統統抓進了詔獄。
之後,他又命人將這些文官的把柄證據公布於眾。
這下,文官們如同被掐住了脖子,有苦難言。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幾個禦史和尚書不懼威脅,站出來彈劾魏忠賢,痛斥他殘害忠良、禍國殃民,請求天啟帝將其法辦。
但天啟帝對這些彈劾一律留中不發,仿佛沒看到一般。
隨後,魏公公熱絡地專門跑了一趟駱思恭家中。
到了駱府,他與駱思恭閉門徹夜長談。魏公公在交談中,或威逼或利誘,將局勢利弊剖析得極為透徹,讓駱思恭深知自己已無轉圜餘地。
第二天,駱思恭便以年老體衰為由,主動上書天啟帝請求辭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天啟帝看到奏疏後大喜過望,當場批準了他的請求,還額外恩賜白銀五百兩,以表皇恩浩蕩。
駱思恭府中下人們開始收拾細軟,此時的駱思恭仿佛一下子衰老了幾十歲,坐在大廳之上。
兒子駱養性滿臉不滿地說道:“父親,您怎麽就甘願受魏忠賢威脅,辭去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呢?
要知道您那些事,根本不算什麽大事。
再加上朝堂上文官力保,隻要您不上書請辭,魏忠賢能拿文官有辦法,但又能把您怎麽樣?”
駱思恭聽聞此言,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自己的兒子,無奈地歎了口氣,隨後沉聲說道:“這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難道是咱們駱家祖傳的嗎?
從太祖洪武爺到如今,錦衣衛指揮使有幾個能有好下場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幹到陸炳那樣的。
現在局勢已然明朗,皇上心意已決要換人。
如今我主動請辭,避免事態擴大,皇上還能念著我們洛家的好,給我個體麵。
若是我倚老賣老,一旦事情鬧大,第一個開刀的便是咱們駱家。
到那時,你真以為那些文官還會力保我們駱家?
隻怕落井下石的就是他們。
陛下已經下旨,留你在錦衣衛任千戶,這也算給了咱們駱家足夠的體麵。”
隨後,駱養性被駱思恭一番叮囑,從為人處世到家族興衰,駱思恭苦口婆心,將自己的經驗與憂慮傾囊相授。
駱養性雖心中仍有不甘,但看著父親疲憊滄桑的麵容,也隻能默默點頭。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有些朦朧,清冷的晨風吹過,駱思恭便帶著家人匆匆離開府邸。
駱思恭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魏忠賢便在朝堂之上推薦江寧出任錦衣衛指揮使。對於這個此前聽都沒聽說過的人,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表示反對。
而勳貴們則保持中立,並未表態站隊。這一幕可把天啟帝氣得不輕。
對此,魏公公早有準備。隻見他不慌不忙,隨後便讓人將江寧的資料呈了上來,接著當著眾人的麵,將資料內容一一講述。
原來,江寧家族竟是從永樂年間傳承至今的錦衣衛暗探,根正苗紅。
這讓天啟帝心中大為震驚,暗自思忖:“真是天佑大明,竟讓朕結識江兄這般大才,日後定要好好重用,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一樣都不能少。”
而對此,江寧渾然不知。
這時,站在一旁的魏忠賢小聲提醒道:“陛下,天色不早了。”
天啟帝如夢初醒,趕忙對著坐在一旁的江寧說道:“江兄,如今天色已晚,朕得迴宮了。
這兩天朕就派人把你任職的事辦妥,到時候你隻管等著走馬上任就行。”
江寧聞言,微微一笑,淡然說道:“全憑陛下做主。”
說罷,天啟帝便領著魏忠賢起身告辭。
偌大的酒樓大廳內,隻留下江寧一人。
他呆坐在原地,迴想著近日發生的一切,恍惚間覺得如同南柯一夢。
自己的朱兄竟然搖身一變成了當今天子,魏管家居然是傳說中的“九千歲”魏忠賢,而自己馬上就要走馬上任錦衣衛指揮使。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仿佛都不真實一般。
隨後,酒樓兩名夥計從後廚走了出來,看見坐在酒桌旁發愣的江寧,趕忙上前,一臉疑惑地開口問道:“掌櫃的,那位公子走了?
剛才兩個夥計待在後廚,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江寧點了點頭,神情有些恍惚地說道:“走了,都走了。”
江寧看著站在身旁的兩個夥計發起呆來。
這倆夥計,一個叫大虎,另一個大威,都是二十來歲的精壯漢子,原本是逃難的難民,來到京城淪落街頭。
當時江寧開酒樓正缺人手,便收留了他們。
這二人平日裏既勤快又機靈,能吃苦還聽話,在店裏一直盡心盡力。
江寧想到這,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暖意,也琢磨著日後自己身份轉變,該如何安置他們。
江寧略微思索一番之後,笑著說道:“大虎、大威,你們倆坐。
我還是想問問你們,要是有一天我不開酒樓了,你們倆打算怎麽辦?”
大虎和大威聽了,臉上滿是驚訝與疑惑。大虎撓了撓頭,憨笑著說:“掌櫃的,您咋突然這麽問啊?
俺們從來沒想過您不開酒樓這事兒呢。
俺們沒啥別的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氣。就知道在酒樓裏聽您吩咐,好好幹活。
要是您不開酒樓了,俺都不知道能幹啥。”
大威也在一旁連連點頭,有些著急地說道:“是啊,掌櫃的。
自從您收留了俺們,俺們才有了安穩日子。
您要是不開酒樓,俺們可就沒了主心骨。
隻要您不嫌棄,俺們就還想跟著您,您讓幹啥俺們就幹啥。”
這時江寧思索一番,自己馬上要步入朝堂了,身邊沒有信得過的自己人肯定不行,那些官場老油條,根本靠不住。
眼前這大虎和大威,倒是可以培養任用。
便笑著說道:“大虎、大威,要是我到朝廷去當官呢,你們倆也願意跟我去嗎?”
聞聽此言,大虎和大威二人對視一眼,皆是沉默,沒有說話。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不過你們倆也別擔心,就算我走了,這酒樓還是要繼續開下去的。
你們要是不願意跟我去朝堂為官,就留下來幫我看著這酒樓吧!”
大虎和大威聽聞,神色微微一動,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糾結。
這時,大虎猶豫半晌之後,猛然跪在江寧麵前,說道:“掌櫃的,這幾年多虧您收留我們兄弟,讓我們有飯吃、有地住,才能活到今天,不然早餓死街頭了。
但我們對不住您,一直有事瞞著您。”江寧微微一笑,並未言語。
大虎接著說道:“掌櫃的,其實我倆不是漢人,而是從塞外逃過來的蒙古人。
草原部落間相互征戰,我們家人都死光了,這才逃到大明,想找個安身立命之處。
自從那位朱公子頭一迴上門,我就留意到他身旁侍衛都非泛泛之輩,各個武藝高強,那朱公子身份必定非同凡響。
想來掌櫃您要入朝為官,也和今日朱公子來訪有關吧!
隻要您不嫌棄我和大威是塞外蒙古人的身份,我倆願意追隨您。”
大威也跟著跪了下來,用力點了點頭,神情堅定地說道:“隻要掌櫃的您不嫌棄我們兄弟倆,我們誓死追隨您!”
江寧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其實對於大虎和大威並非漢人的身份,他早有察覺。
隻是每個人都有不願示人的秘密,他便一直沒有拆穿二人。
今日二人能坦誠相告,倒也顯得老實可靠。
隨後,江寧快步上前,雙手將兩人扶起,說道:“大虎、大威,過不了幾日,掌櫃我就要入朝為官了。
你們蒙古人的身份,在我看來算不上什麽大事。
往後跟著我好好幹,咱們一起努力,將來定能搏個富貴前程。”
大虎和大威二人異口同聲說道:“誓死追隨掌櫃!”
江寧點了點頭,隨後問道:“大虎和大威,這是你們的真名嗎?”
二人聽後搖了搖頭,大虎說道:“這是俺倆臨時起的漢名。
俺們對大明文化了解不多,就隨便起了大虎和大威這倆名兒。”
江寧聞言站起身來,笑著說道:“今後我入朝為官,你們倆也得有個拿得出手的名字。
大虎,往後你就叫猛如虎吧;大威,你今後就叫虎大威。”
猛如虎和虎大威聞言,頓時喜出望外,趕忙跪地磕頭,大聲說道:“多謝掌櫃的賜名!
今後我猛如虎、虎大威,誓死追隨掌櫃的!”
隨後,江寧簡單向猛如虎和虎大威交代了一番,二人便著手收拾東西。
反正店裏此時也沒什麽生意,江寧索性決定直接關門。
之後,江寧便留在酒樓靜靜等待。
然而,他並不知道,第二天朝堂之上仿佛炸開了鍋一般。
在東廠提督魏忠賢的暗中授意下,幾名禦史小官開始對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發起彈劾,抓住駱思恭在任期間的一些瑣碎小事不放,大做文章。
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大部分文官也站了出來,力保駱思恭
要知道曆任的錦衣衛指揮使,向來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其他人無權幹涉。
但是經過移宮案的爆發,文官集團勢力再次得到提升。
在他們看來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幹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如今少年天子剛剛登基,就想撤換錦衣衛指揮使,明顯不是好兆頭,所以文官玩了命的抵抗。
雙方僵持不下,就連天啟帝都被文官們頂撞了好幾句。
無奈之下,天啟帝隻好宣布散朝,迴到冬暖閣後,他大發雷霆,屏退左右侍從。
魏忠賢身著紫色蟒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嚇得大氣都不敢喘。
天啟帝憤怒地罵道:“朕不過是想撤換個錦衣衛指揮使而已,大明曆任錦衣衛指揮使,都是天子直接任免的,如今這些文官居然敢公然與朕唱反調!
還有你這老貨,是怎麽辦事的?
這事要是傳出去,讓江兄知道了,朕的麵子往哪兒擱?”
魏忠賢此刻跪在地上,頭低得幾乎貼到地麵,哪敢發出半點聲響。
天啟帝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冰,冷冷地盯著魏忠賢,厲聲道:“朕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要是你還辦不好這事,就別迴來了,直接去江兄的酒樓當夥計吧!”
魏忠賢一聽,嚇得臉色慘白,忙不迭地“咣咣咣”磕了幾個響頭,聲音顫抖著說道:“皇爺放心,老奴這次一定把這事妥妥辦好,絕不再叫皇爺失望!”
言罷,他緩緩起身,弓著腰小心翼翼地告辭離開。
退出大殿之後,魏忠賢抬手擦了擦額頭上因緊張冒出的汗珠,而非灰塵。他從懷中掏出兩顆文玩核桃,下意識地開始盤弄起來。
腳步不停,邊走邊盤,不知不覺便來到宮門口。
侍衛見他走來,趕忙整齊劃一地行禮。
魏忠賢心不在焉地擺了擺手,徑直坐上官轎,吩咐轎夫前往東廠大堂。
不多時,轎子穩穩落在東廠大堂前,魏忠賢撩開轎簾,邁出步子,走進大堂之中。
在東廠大堂,魏忠賢的一眾爪牙齊聚一堂。
他的侄子魏良卿,幹兒子孫雲鶴都在其中。
魏忠賢臉色陰沉地坐在主位上,用力將手中的文玩核桃拍在桌上,“啪”的一聲脆響,嚇得底下眾人渾身一顫。
“都給咱家聽好了!”
魏忠賢扯著尖細的嗓子說道,“這次要辦的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皇上要撤換錦衣衛指揮使,那幫文官卻百般阻攔。
你們給咱家想辦法,不管用什麽手段,都得把這事辦妥了。”
魏良卿上前一步,諂媚地說道:“叔父,您放心,侄兒一定竭盡全力。
那幫文官太不識趣,竟敢跟幹爹您作對,跟皇上作對,看侄兒怎麽收拾他們。”
孫雲鶴也不甘示弱,惡狠狠地說:“義父,孩兒手下有一幫弟兄,都是不怕死的主兒,隻要您一聲令下,咱們就給那幫文官一點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咱東廠的厲害!”
魏忠賢聽了,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不過轉瞬又變得嚴肅起來:“記住,做事要小心,別留下把柄。
要是辦砸了,你們都別想好過!”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一時間,大堂裏彌漫著一股陰狠的氣息 。
第二天,一堆力保駱思恭的文官把柄,赫然擺在了東廠大堂。
魏忠賢望著這些把柄,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忙不迭地拿起這些證據,一路小跑著奔向皇宮。
來到朱由校麵前,魏忠賢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證據,說道:“陛下,這些可都是昨日力保駱思恭的文官們的把柄。”
天啟帝隨手翻了翻,隨後冷聲說道:“這下事就好辦了。”
言罷,他拿出一枚金牌扔了過去。
魏忠賢趕忙伸手將金牌穩穩接在懷裏。
朱由校緊接著冷聲吩咐道:“趕快去辦吧,江兄還等著呢!”
魏忠賢趕忙恭恭敬敬地行禮,而後起身告辭。
出宮後,魏忠賢立刻召集東廠人手,將朝堂上那些公然與天啟帝唱反調的文官,統統抓進了詔獄。
之後,他又命人將這些文官的把柄證據公布於眾。
這下,文官們如同被掐住了脖子,有苦難言。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幾個禦史和尚書不懼威脅,站出來彈劾魏忠賢,痛斥他殘害忠良、禍國殃民,請求天啟帝將其法辦。
但天啟帝對這些彈劾一律留中不發,仿佛沒看到一般。
隨後,魏公公熱絡地專門跑了一趟駱思恭家中。
到了駱府,他與駱思恭閉門徹夜長談。魏公公在交談中,或威逼或利誘,將局勢利弊剖析得極為透徹,讓駱思恭深知自己已無轉圜餘地。
第二天,駱思恭便以年老體衰為由,主動上書天啟帝請求辭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天啟帝看到奏疏後大喜過望,當場批準了他的請求,還額外恩賜白銀五百兩,以表皇恩浩蕩。
駱思恭府中下人們開始收拾細軟,此時的駱思恭仿佛一下子衰老了幾十歲,坐在大廳之上。
兒子駱養性滿臉不滿地說道:“父親,您怎麽就甘願受魏忠賢威脅,辭去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呢?
要知道您那些事,根本不算什麽大事。
再加上朝堂上文官力保,隻要您不上書請辭,魏忠賢能拿文官有辦法,但又能把您怎麽樣?”
駱思恭聽聞此言,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自己的兒子,無奈地歎了口氣,隨後沉聲說道:“這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難道是咱們駱家祖傳的嗎?
從太祖洪武爺到如今,錦衣衛指揮使有幾個能有好下場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幹到陸炳那樣的。
現在局勢已然明朗,皇上心意已決要換人。
如今我主動請辭,避免事態擴大,皇上還能念著我們洛家的好,給我個體麵。
若是我倚老賣老,一旦事情鬧大,第一個開刀的便是咱們駱家。
到那時,你真以為那些文官還會力保我們駱家?
隻怕落井下石的就是他們。
陛下已經下旨,留你在錦衣衛任千戶,這也算給了咱們駱家足夠的體麵。”
隨後,駱養性被駱思恭一番叮囑,從為人處世到家族興衰,駱思恭苦口婆心,將自己的經驗與憂慮傾囊相授。
駱養性雖心中仍有不甘,但看著父親疲憊滄桑的麵容,也隻能默默點頭。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有些朦朧,清冷的晨風吹過,駱思恭便帶著家人匆匆離開府邸。
駱思恭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魏忠賢便在朝堂之上推薦江寧出任錦衣衛指揮使。對於這個此前聽都沒聽說過的人,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表示反對。
而勳貴們則保持中立,並未表態站隊。這一幕可把天啟帝氣得不輕。
對此,魏公公早有準備。隻見他不慌不忙,隨後便讓人將江寧的資料呈了上來,接著當著眾人的麵,將資料內容一一講述。
原來,江寧家族竟是從永樂年間傳承至今的錦衣衛暗探,根正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