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江寧的話,朱由檢心裏明白,江寧所言絕非危言聳聽。
經曆過山西那一趟,他對大明宗室的種種行徑,算是有了切膚之痛的了解。
可他如今身為宗人府左宗正,負責管理宗室,名義上算得上是老朱家的“族長”,這責任扛在肩上,他朱由檢可不能慫。
隨即,朱由檢伸手拿起掛在馬鞍旁的一隻馬鞭,神色嚴肅地說道:“江大人放心,但凡遇到那些欺壓百姓、觸犯律法、無惡不作的宗室,本王見一個收拾一個,絕不含糊!
你瞧瞧本王手上這隻馬鞭,可是特意派人前往南京孝陵請迴來的,這可是當年太祖洪武爺用過的。
往後,本王就用這隻馬鞭,代替太祖爺好好教訓教訓他們這些不孝子孫!”
江寧聽朱由檢這麽一說,又定睛一看那馬鞭,心中不禁一驚。
暗道:“臥槽,沒想到這朱由檢居然連太祖朱元璋的馬鞭都給弄出來了!”
這時,江寧不經意間忽然發現,朱由檢的馬鞍旁還掛著一根木棍。
這木棍約莫三尺來長,看起來頗為奇特,江寧頓感好奇,開口問道:“殿下,您馬鞍旁掛著的這根短棍,是作何用的呀?”
朱由檢聽聞,順手將那短棍拿起來,在手中晃了晃,笑著解釋道:“江大人,這可是本王專門給宗人府“皇明衛”配備的。
畢竟皇明衛負責管理大明宗室,要是配刀帶槍的,不太合適。
所以本王就給他們統一配備了這種短棍,它是用白蠟杆製成的,打人老疼了,用來給宗室執法再合適不過。”
江寧聽完,不禁一陣無語,心中暗自感慨,這朱由檢還真是鬼點子多,花樣百出啊。
這時,一旁的老魏趕忙滿臉堆笑,拍起馬屁來:“殿下當真天縱奇才呀!
如此絕妙的法子,一般人可想不到。
如今殿下執掌宗人府,肩負管理大明宗室的重任,這白蠟杆短棍用來執法,當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要是處理宗室事務動輒動刀動槍的,傳揚出去,有損殿下英名。”
朱由檢聽了老魏的馬屁,臉上頓時洋溢起驕傲的神色,說道:“那是自然,本王既擔任了宗人府左宗正。
自然要為宗室管理之事操這份心,凡事都得考慮周全才是。”
看著兩人在那相互吹捧,江寧笑了笑,隨即傳令大軍加速行軍。
此後,江寧每日都會查看錦衣衛送來的四川軍報,夜晚則與曹文詔、趙率教二人探討軍情。
大軍一路所經之地,各地官府無不為之膽戰心驚。
誰也沒想到,朝廷此次竟出動十萬大軍前往四川平叛,且瞧這大軍隊伍嚴整,盔甲鮮亮,士氣高昂,顯然全是精銳之師。
再加上江寧和老魏兇名在外,威懾力十足,期間竟有三位知縣得知大軍路過轄區。
在家中懸梁自盡,還有一位服毒身亡,他們死前都留下遺言,希望朝廷能對其家屬從輕發落。
江寧得知此事後一陣無語,自己明明是去四川平叛的,又不是來徹查陝西官場的,這些當官的怎麽就這麽急著自行了斷呢。
老魏聽聞,更是笑著誇讚道:“江大人您威名遠播,還未出手,這群貪官汙吏就已嚇破了膽。”
江寧尷尬地咳嗽了一聲,說道:“想來還是魏公公名氣更大,把這群貪官汙吏嚇破了膽,畏罪自殺。
本官比起魏公公,還是略遜一籌。”
聽到江寧的誇獎,老魏頓時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朱由檢卻滿臉怒容,說道:“等大軍平叛之後,本王定要向皇兄上書,徹底清查陝西官場。
咱們隻是路過,就嚇死了好幾人,這要是徹查起來,還不知道得揪出多少貪官汙吏呢。”
江寧聞言,點了點頭。
就這樣,大軍又行進了幾日,來到了潼關衛。
就在這時,前方有快馬匆匆趕來稟報:“啟稟總督大人,前方有百姓聚眾鬧事,阻攔大軍前行!”
江寧聞言,眉頭微微皺起,百姓阻攔大軍前行?
這是什麽情況?
要知道,如今朝廷官兵的名聲可不太好,百姓見了官兵不躲著走就已經算是膽大的了,居然還敢阻攔大軍?
這時,朱由檢來了興致,說道:“江大人,不妨咱們去看看,這些百姓究竟所為何事阻攔大軍前行。”
江寧點頭同意,然後下令大軍原地休整。
隨後叮囑曹文詔、趙率教看好大軍,便和朱由檢還有老魏騎馬前往。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隊伍最前端,隻見一群百姓紛紛跪倒在地,口中嚷嚷著什麽。
江寧仔細看去,隻見這些百姓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如同乞丐。
江寧下馬,向前走去。
李若璉一招手,一群錦衣衛立刻上前,護衛在江寧幾人身旁。
江寧走上前去,開口問道:“你們是哪裏人士?
為何阻攔朝廷大軍前行?
要知道,擅自阻攔朝廷大軍,那可是要殺頭的!”
隻見其中一位身形相對強壯些的青年。
趕忙來到江寧幾人麵前,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草民懇請大人為草民等做主申冤呐!”
江寧剛要開口,一旁的朱由檢趕忙上前,一臉興致勃勃地說道:“你們有什麽冤屈,盡管說出來,有本王和四省總督江大人在此,定會為你們申冤!”
這時,跪倒在地的百姓們,看著眼前這位身穿大紅四團龍袍的少年,以及那位身著鎧甲蟒袍的將軍,眼中滿是激動。
為首的青年趕忙開口說道:“迴幾位大人的話,草民們是陝西長安人士。
年前,被官府征調前來潼關服徭役,修繕城牆。不曾想,來了之後,潼關衛的官兵們沒日沒夜地讓草民們勞作,還不給飯吃。
草民們自帶的幹糧吃完後,便隻能剝樹皮、挖草根充饑。
實在餓得沒力氣幹活了,潼關衛的官兵就對草民們輕則打罵,重則活活打死。
如今,被餓死、打死的人不下百人。
草民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聽聞有朝廷大軍路過潼關,還有欽差大人,便冒死前來,求各位大人為草民們申冤呐!”
江寧聽完,氣得怒發衝冠。
這群潼關衛的官兵,當真吃了熊心豹子膽!
朝廷大軍路過的消息,他們肯定早就知道了,居然還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行事,殘害百姓,簡直喪心病狂!
朱由檢聽完,臉色氣得漲得通紅,轉頭對老魏說道:“魏大伴,你帶人親自去把潼關衛的官兵給本王叫來,本王要讓他們當堂對質!”
老魏聞言,笑了笑,說道:“殿下,想必不用老奴去請,那群潼關衛的官兵過不了多久便會趕過來了。”
這時,江寧遠遠望去,隻見不遠處有十幾騎快馬朝著大軍駐紮之處疾馳而來。
不用猜,也知道是潼關衛的官兵。
沒一會兒,十幾騎便風馳電掣般趕到大軍隊伍不遠處,眾人紛紛下馬,朝著江寧等人走來。
江寧抬眸望去,隻見為首那人身著鴛鴦戰襖,外披鐵甲,身後眾人皆挎著腰刀,氣勢洶洶地逼近。
李若璉見狀,抬手一揮,幾名錦衣衛迅速上前,將他們攔在數步之外。
片刻後,一名錦衣衛匆忙趕來稟報:“啟稟總督大人、信王殿下,來人是潼關衛千戶魏文化,稱是奉命前來緝拿逃兵。”
朱由檢一聽,忍不住開口罵道:“睜著眼睛說瞎話!
眼前這群百姓,哪有半點逃兵的樣子?
他們真當本王眼瞎不成?
叫那潼關衛的官兵都過來迴話!”
江寧也神色冷峻地點了點頭。
錦衣衛領命,匆匆而去。
不多時,十幾名官兵在錦衣衛的押送下走了過來,他們身上攜帶的兵器,早已被錦衣衛盡數收繳。
魏文化看著身穿大紅四團龍袍的朱由檢和身披鎧甲蟒袍的江寧,心中一驚,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末將潼關衛千戶魏文化,拜見欽差大人、信王殿下!”
江寧麵色冰冷,沉聲問道:“魏千戶,你等前來所為何事?”
聽到江寧的質問,魏文化嚇得渾身一顫,戰戰兢兢地迴道:“迴欽差大人的話,末將奉指揮使大人之命,前來緝拿這群逃兵。”
說罷,他伸手指了指跪在一旁的百姓。
江寧聞言,冷哼一聲,怒斥道:“好你個魏文化!
當本官是睜眼瞎嗎?
你瞧瞧這群百姓,衣衫襤褸,麵容枯槁,形如乞丐,你竟說他們是逃兵?
我大明朝的兵何時落魄到這般田地了?”
聽到江寧這嚴厲的質問,魏文化頓時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時,一旁的朱由檢走上前,目光如炬地盯著魏文化,開口說道:“你說他們是逃兵,可本王聽到的卻與你所言大相徑庭。”
魏文化一聽,頓時感覺頭皮發麻,額頭冷汗直冒。
大軍旗幟上的名號,他看得清清楚楚:四省總督江大人、欽差信王、欽差副使司禮監掌印東廠提督,這幾位可都是兇名在外,沒一個是好惹的主兒。
一個迴答不好,恐怕全家老小都得去見閻王。
可若是就這麽空手迴去交不了差,也免不了要受責罰。
權衡之下,他心一橫,咬了咬牙說道:“還請殿下恕罪!
這群逃兵平日裏就偷奸耍滑,不聽號令,都是十足的兵油子,他們的話,實在不可信啊!”
朱由檢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他們的話不可信,難道你的話就可信了?”
魏文化當場被問得啞口無言,滿臉漲得通紅,冷汗如豆般滾落。
江寧實在懶得再跟他們廢話,當下直接冷冷開口道:“百姓公然攔路喊冤,阻攔朝廷大軍,你們潼關衛的官兵,當真是膽大包天了!”
說著,江寧伸手指向其中一名官兵,厲聲道,“本官限你一個時辰之內,將潼關衛指揮使給本官帶來,若是他不來,哼,到時後果自負!”
那名被江寧手指點到的官兵,嚇得臉色煞白,趕忙連連磕頭,隨後轉身飛身上馬,匆匆離去。
江寧轉頭看向跪在一旁的魏文化,麵沉似水地說道:“這群百姓剛才已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本官了。
魏千戶,你且說說,本官是該信他們的話,還是信你的話呢?”
魏文化聽完,整個人抖得如同篩糠一般,猶豫片刻後,咬了咬牙說道:“大人,這群逃兵滿嘴胡言,他們的話,實在是信不得啊!”
就在這時,老魏站了出來,手捏蘭花指,指著魏文化罵道:“放你娘的屁!
他們的話不能信,就你說的話可信?
你自己聽聽,你說的這些話,連你自己都不會信吧!”
經曆過山西那一趟,他對大明宗室的種種行徑,算是有了切膚之痛的了解。
可他如今身為宗人府左宗正,負責管理宗室,名義上算得上是老朱家的“族長”,這責任扛在肩上,他朱由檢可不能慫。
隨即,朱由檢伸手拿起掛在馬鞍旁的一隻馬鞭,神色嚴肅地說道:“江大人放心,但凡遇到那些欺壓百姓、觸犯律法、無惡不作的宗室,本王見一個收拾一個,絕不含糊!
你瞧瞧本王手上這隻馬鞭,可是特意派人前往南京孝陵請迴來的,這可是當年太祖洪武爺用過的。
往後,本王就用這隻馬鞭,代替太祖爺好好教訓教訓他們這些不孝子孫!”
江寧聽朱由檢這麽一說,又定睛一看那馬鞭,心中不禁一驚。
暗道:“臥槽,沒想到這朱由檢居然連太祖朱元璋的馬鞭都給弄出來了!”
這時,江寧不經意間忽然發現,朱由檢的馬鞍旁還掛著一根木棍。
這木棍約莫三尺來長,看起來頗為奇特,江寧頓感好奇,開口問道:“殿下,您馬鞍旁掛著的這根短棍,是作何用的呀?”
朱由檢聽聞,順手將那短棍拿起來,在手中晃了晃,笑著解釋道:“江大人,這可是本王專門給宗人府“皇明衛”配備的。
畢竟皇明衛負責管理大明宗室,要是配刀帶槍的,不太合適。
所以本王就給他們統一配備了這種短棍,它是用白蠟杆製成的,打人老疼了,用來給宗室執法再合適不過。”
江寧聽完,不禁一陣無語,心中暗自感慨,這朱由檢還真是鬼點子多,花樣百出啊。
這時,一旁的老魏趕忙滿臉堆笑,拍起馬屁來:“殿下當真天縱奇才呀!
如此絕妙的法子,一般人可想不到。
如今殿下執掌宗人府,肩負管理大明宗室的重任,這白蠟杆短棍用來執法,當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要是處理宗室事務動輒動刀動槍的,傳揚出去,有損殿下英名。”
朱由檢聽了老魏的馬屁,臉上頓時洋溢起驕傲的神色,說道:“那是自然,本王既擔任了宗人府左宗正。
自然要為宗室管理之事操這份心,凡事都得考慮周全才是。”
看著兩人在那相互吹捧,江寧笑了笑,隨即傳令大軍加速行軍。
此後,江寧每日都會查看錦衣衛送來的四川軍報,夜晚則與曹文詔、趙率教二人探討軍情。
大軍一路所經之地,各地官府無不為之膽戰心驚。
誰也沒想到,朝廷此次竟出動十萬大軍前往四川平叛,且瞧這大軍隊伍嚴整,盔甲鮮亮,士氣高昂,顯然全是精銳之師。
再加上江寧和老魏兇名在外,威懾力十足,期間竟有三位知縣得知大軍路過轄區。
在家中懸梁自盡,還有一位服毒身亡,他們死前都留下遺言,希望朝廷能對其家屬從輕發落。
江寧得知此事後一陣無語,自己明明是去四川平叛的,又不是來徹查陝西官場的,這些當官的怎麽就這麽急著自行了斷呢。
老魏聽聞,更是笑著誇讚道:“江大人您威名遠播,還未出手,這群貪官汙吏就已嚇破了膽。”
江寧尷尬地咳嗽了一聲,說道:“想來還是魏公公名氣更大,把這群貪官汙吏嚇破了膽,畏罪自殺。
本官比起魏公公,還是略遜一籌。”
聽到江寧的誇獎,老魏頓時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朱由檢卻滿臉怒容,說道:“等大軍平叛之後,本王定要向皇兄上書,徹底清查陝西官場。
咱們隻是路過,就嚇死了好幾人,這要是徹查起來,還不知道得揪出多少貪官汙吏呢。”
江寧聞言,點了點頭。
就這樣,大軍又行進了幾日,來到了潼關衛。
就在這時,前方有快馬匆匆趕來稟報:“啟稟總督大人,前方有百姓聚眾鬧事,阻攔大軍前行!”
江寧聞言,眉頭微微皺起,百姓阻攔大軍前行?
這是什麽情況?
要知道,如今朝廷官兵的名聲可不太好,百姓見了官兵不躲著走就已經算是膽大的了,居然還敢阻攔大軍?
這時,朱由檢來了興致,說道:“江大人,不妨咱們去看看,這些百姓究竟所為何事阻攔大軍前行。”
江寧點頭同意,然後下令大軍原地休整。
隨後叮囑曹文詔、趙率教看好大軍,便和朱由檢還有老魏騎馬前往。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隊伍最前端,隻見一群百姓紛紛跪倒在地,口中嚷嚷著什麽。
江寧仔細看去,隻見這些百姓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如同乞丐。
江寧下馬,向前走去。
李若璉一招手,一群錦衣衛立刻上前,護衛在江寧幾人身旁。
江寧走上前去,開口問道:“你們是哪裏人士?
為何阻攔朝廷大軍前行?
要知道,擅自阻攔朝廷大軍,那可是要殺頭的!”
隻見其中一位身形相對強壯些的青年。
趕忙來到江寧幾人麵前,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草民懇請大人為草民等做主申冤呐!”
江寧剛要開口,一旁的朱由檢趕忙上前,一臉興致勃勃地說道:“你們有什麽冤屈,盡管說出來,有本王和四省總督江大人在此,定會為你們申冤!”
這時,跪倒在地的百姓們,看著眼前這位身穿大紅四團龍袍的少年,以及那位身著鎧甲蟒袍的將軍,眼中滿是激動。
為首的青年趕忙開口說道:“迴幾位大人的話,草民們是陝西長安人士。
年前,被官府征調前來潼關服徭役,修繕城牆。不曾想,來了之後,潼關衛的官兵們沒日沒夜地讓草民們勞作,還不給飯吃。
草民們自帶的幹糧吃完後,便隻能剝樹皮、挖草根充饑。
實在餓得沒力氣幹活了,潼關衛的官兵就對草民們輕則打罵,重則活活打死。
如今,被餓死、打死的人不下百人。
草民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聽聞有朝廷大軍路過潼關,還有欽差大人,便冒死前來,求各位大人為草民們申冤呐!”
江寧聽完,氣得怒發衝冠。
這群潼關衛的官兵,當真吃了熊心豹子膽!
朝廷大軍路過的消息,他們肯定早就知道了,居然還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行事,殘害百姓,簡直喪心病狂!
朱由檢聽完,臉色氣得漲得通紅,轉頭對老魏說道:“魏大伴,你帶人親自去把潼關衛的官兵給本王叫來,本王要讓他們當堂對質!”
老魏聞言,笑了笑,說道:“殿下,想必不用老奴去請,那群潼關衛的官兵過不了多久便會趕過來了。”
這時,江寧遠遠望去,隻見不遠處有十幾騎快馬朝著大軍駐紮之處疾馳而來。
不用猜,也知道是潼關衛的官兵。
沒一會兒,十幾騎便風馳電掣般趕到大軍隊伍不遠處,眾人紛紛下馬,朝著江寧等人走來。
江寧抬眸望去,隻見為首那人身著鴛鴦戰襖,外披鐵甲,身後眾人皆挎著腰刀,氣勢洶洶地逼近。
李若璉見狀,抬手一揮,幾名錦衣衛迅速上前,將他們攔在數步之外。
片刻後,一名錦衣衛匆忙趕來稟報:“啟稟總督大人、信王殿下,來人是潼關衛千戶魏文化,稱是奉命前來緝拿逃兵。”
朱由檢一聽,忍不住開口罵道:“睜著眼睛說瞎話!
眼前這群百姓,哪有半點逃兵的樣子?
他們真當本王眼瞎不成?
叫那潼關衛的官兵都過來迴話!”
江寧也神色冷峻地點了點頭。
錦衣衛領命,匆匆而去。
不多時,十幾名官兵在錦衣衛的押送下走了過來,他們身上攜帶的兵器,早已被錦衣衛盡數收繳。
魏文化看著身穿大紅四團龍袍的朱由檢和身披鎧甲蟒袍的江寧,心中一驚,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末將潼關衛千戶魏文化,拜見欽差大人、信王殿下!”
江寧麵色冰冷,沉聲問道:“魏千戶,你等前來所為何事?”
聽到江寧的質問,魏文化嚇得渾身一顫,戰戰兢兢地迴道:“迴欽差大人的話,末將奉指揮使大人之命,前來緝拿這群逃兵。”
說罷,他伸手指了指跪在一旁的百姓。
江寧聞言,冷哼一聲,怒斥道:“好你個魏文化!
當本官是睜眼瞎嗎?
你瞧瞧這群百姓,衣衫襤褸,麵容枯槁,形如乞丐,你竟說他們是逃兵?
我大明朝的兵何時落魄到這般田地了?”
聽到江寧這嚴厲的質問,魏文化頓時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時,一旁的朱由檢走上前,目光如炬地盯著魏文化,開口說道:“你說他們是逃兵,可本王聽到的卻與你所言大相徑庭。”
魏文化一聽,頓時感覺頭皮發麻,額頭冷汗直冒。
大軍旗幟上的名號,他看得清清楚楚:四省總督江大人、欽差信王、欽差副使司禮監掌印東廠提督,這幾位可都是兇名在外,沒一個是好惹的主兒。
一個迴答不好,恐怕全家老小都得去見閻王。
可若是就這麽空手迴去交不了差,也免不了要受責罰。
權衡之下,他心一橫,咬了咬牙說道:“還請殿下恕罪!
這群逃兵平日裏就偷奸耍滑,不聽號令,都是十足的兵油子,他們的話,實在不可信啊!”
朱由檢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他們的話不可信,難道你的話就可信了?”
魏文化當場被問得啞口無言,滿臉漲得通紅,冷汗如豆般滾落。
江寧實在懶得再跟他們廢話,當下直接冷冷開口道:“百姓公然攔路喊冤,阻攔朝廷大軍,你們潼關衛的官兵,當真是膽大包天了!”
說著,江寧伸手指向其中一名官兵,厲聲道,“本官限你一個時辰之內,將潼關衛指揮使給本官帶來,若是他不來,哼,到時後果自負!”
那名被江寧手指點到的官兵,嚇得臉色煞白,趕忙連連磕頭,隨後轉身飛身上馬,匆匆離去。
江寧轉頭看向跪在一旁的魏文化,麵沉似水地說道:“這群百姓剛才已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本官了。
魏千戶,你且說說,本官是該信他們的話,還是信你的話呢?”
魏文化聽完,整個人抖得如同篩糠一般,猶豫片刻後,咬了咬牙說道:“大人,這群逃兵滿嘴胡言,他們的話,實在是信不得啊!”
就在這時,老魏站了出來,手捏蘭花指,指著魏文化罵道:“放你娘的屁!
他們的話不能信,就你說的話可信?
你自己聽聽,你說的這些話,連你自己都不會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