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端嗯了一聲,凝神看了看冊子上的記載。
看著看著,他眉頭微微蹙起。
曲遷的生平十分簡單,是土生土長的曲田縣人,家中父親尚在,母親已逝,有一弟一妹。
他從六歲開始學習醫術,如今已是曲田縣內有名的大夫,且常常出義診,不收取貧困人家一分錢。
數月以前,曲遷不知為何,突然開始動身前往京城。抵達後不久,聽聞科舉重開的消息,於是順勢報名,入了殿試。
在此之前,曲遷從未有來過京城的經曆。
聞端的目光落在那些看似尋常的語句上,停留了許久,突然開口問:「禦醫署有沒有說,這冊子上的記載,是從何查出的?」
管事道:「小的問了一句,都是命這些人家鄉當地的官府上報的內容。」
聞端將冊子放下,曲指慢慢敲了敲案沿,語氣淡淡:「據最近的消息,曲田縣情況如何?」
「曲田縣主城疫病橫行,如今已自覺斷了與其他縣的往來,隻在每隔七日時打開城門,將賑災的糧水等物運進去。」
「聖上先前派去的幾位醫師都駐在城外,每日採摘草藥熬成藥劑,在城牆下用竹筐吊上去,供人服用。」
聞端:「這些都已聽過了,那些醫師為何不進城?不久前聖上才下令過,讓他們能進城便進去看診。」
「這……」管事猶豫了一下,才說:「小的不知。不過看傳迴來的情報,曲田縣內疫病尚在可控範圍內。」
聞端沉默了片刻,忽然提了一句貌似不相幹的話語:「本官記得,曲田縣地處西南,是安昌王的管轄之地。」
管事:「是。」
安昌王便是先帝的長子,謝桐的大皇兄。
距安昌王被發配到西南,也已有六七年了。這些年間,聞端記得他隻迴過一次京城,便是先帝駕崩之時。
出殯那日,安昌王縮在隊伍中,聞端曾遠遠瞧過他一眼,隻覺人瘦得厲害,麵上也蒼老許多,幾近看不出當年協理朝政時意氣風發的模樣了。
「安昌王在西南,為緩解疫病蔓延出力許多。」管家又道:「曲田主城閉城一舉,也是他提出的。」
聞端聽了,又問:「幾時閉的城?」
管事迴憶了一下:「兩月以前吧,曲遷是更早時候出城的,所以沒被攔住。」
聞端忽而收起案上的名冊,起身道:「將馬車備好,進一趟宮。」
「啊?」管事怔住了:「官爺,今日宮內舉辦殿試,等聖上召見完,估計也得是下午了……」
聞端隨手拎了一件外袍,步履不停地朝外走去。
管事追上他,確認道:「官爺,現在就出發?」
「是。」
或許是管事的幻覺,聞端的嗓音聽起來冷冰冰的,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緊繃:「要快。」
第36章 刺殺
曲遷被小太監領著進入幹坤殿內室的時候, 已經等候了整整一個半時辰。
先前進去了十幾個人,出來時臉上神情有憂有喜,曲遷見了, 神色卻沒什麽變化,依舊沉默地等在原處,甚至都不與旁人小聲交談。
連候在附近伺候的小太監們都悄悄議論,說這位年輕的貢士,雖然身著尋常的粗布長袍,但容貌氣度不凡,是真正的寒門貴子,很有可能會得到聖上賞識。
就連旁邊的其他貢士, 也壓低聲音在討論他,時不時還瞥來異樣的眼色。
麵對這些外在的動靜, 曲遷紛紛視而不見, 不動如山。
許久後,一位引領的小太監終於到他跟前, 行禮道:「曲公子, 請隨奴才來。」
曲遷於是起身跟著他進了內室。
室中燃著淺淡的薰香,不是宮中常見的厚重甜膩的香,而是有著淡淡的瓜果味, 聞起來沁人心脾。
屋中一側開著數扇木窗, 明亮的陽光透進來, 映得室內十分亮堂, 連燭火也省去了。
曲遷在一地明朗的陽光下踏門而入,目光直直望向了坐在盡頭禦案後的天子。
年輕的天子端坐在案後, 墨色長發一絲不苟地用玉冠束了起來,露出秀麗的眉眼輪廓, 明黃端肅的帝王服製穿在身上,不顯沉悶古板,反倒越發襯出其人的奪目耀眼、風姿獨絕。
曲遷在離案數米遠的地方停下腳步,跪下行禮。
……其實從茶館中聽來的討論並沒有錯,當今這位年紀不過二十的聖上,不論性情如何、政績如何,但容色的確是世所罕見,令人見之難忘。
所以盡管曲遷隻見過謝桐的畫像,也僅憑一眼就把人認出來了。
他垂著眼,一邊想著這些心事,一邊聽見禦案後的天子開口道:「起來坐吧,別跪著,朕麵前沒那麽多規矩。」
曲遷頓了一頓,沒說話,依言起身,到右側放置的軟凳上坐了。
謝桐一手持著毛筆,正在冊子上記錄各個貢士的言論,見有新的人進來,於是翻了一頁,頭也不抬道:「何人?」
「曲遷。」青年淡淡答道。
聽見這個熟悉的名字,謝桐的筆尖在紙上停下,暈出了一小團墨漬。
「原來是你。」謝桐神色如常地撩起長睫,隨手擱了筆,微微笑著看向不遠處的人:「先前宮外設考那日,朕似乎見過你。」
「那日未曾對聖上行禮,是草民之過,請聖上恕罪。」曲遷語氣平靜道。
嘴上說著請罪的話,麵上卻神情冷淡,半分畏意也瞧不出來。
看著看著,他眉頭微微蹙起。
曲遷的生平十分簡單,是土生土長的曲田縣人,家中父親尚在,母親已逝,有一弟一妹。
他從六歲開始學習醫術,如今已是曲田縣內有名的大夫,且常常出義診,不收取貧困人家一分錢。
數月以前,曲遷不知為何,突然開始動身前往京城。抵達後不久,聽聞科舉重開的消息,於是順勢報名,入了殿試。
在此之前,曲遷從未有來過京城的經曆。
聞端的目光落在那些看似尋常的語句上,停留了許久,突然開口問:「禦醫署有沒有說,這冊子上的記載,是從何查出的?」
管事道:「小的問了一句,都是命這些人家鄉當地的官府上報的內容。」
聞端將冊子放下,曲指慢慢敲了敲案沿,語氣淡淡:「據最近的消息,曲田縣情況如何?」
「曲田縣主城疫病橫行,如今已自覺斷了與其他縣的往來,隻在每隔七日時打開城門,將賑災的糧水等物運進去。」
「聖上先前派去的幾位醫師都駐在城外,每日採摘草藥熬成藥劑,在城牆下用竹筐吊上去,供人服用。」
聞端:「這些都已聽過了,那些醫師為何不進城?不久前聖上才下令過,讓他們能進城便進去看診。」
「這……」管事猶豫了一下,才說:「小的不知。不過看傳迴來的情報,曲田縣內疫病尚在可控範圍內。」
聞端沉默了片刻,忽然提了一句貌似不相幹的話語:「本官記得,曲田縣地處西南,是安昌王的管轄之地。」
管事:「是。」
安昌王便是先帝的長子,謝桐的大皇兄。
距安昌王被發配到西南,也已有六七年了。這些年間,聞端記得他隻迴過一次京城,便是先帝駕崩之時。
出殯那日,安昌王縮在隊伍中,聞端曾遠遠瞧過他一眼,隻覺人瘦得厲害,麵上也蒼老許多,幾近看不出當年協理朝政時意氣風發的模樣了。
「安昌王在西南,為緩解疫病蔓延出力許多。」管家又道:「曲田主城閉城一舉,也是他提出的。」
聞端聽了,又問:「幾時閉的城?」
管事迴憶了一下:「兩月以前吧,曲遷是更早時候出城的,所以沒被攔住。」
聞端忽而收起案上的名冊,起身道:「將馬車備好,進一趟宮。」
「啊?」管事怔住了:「官爺,今日宮內舉辦殿試,等聖上召見完,估計也得是下午了……」
聞端隨手拎了一件外袍,步履不停地朝外走去。
管事追上他,確認道:「官爺,現在就出發?」
「是。」
或許是管事的幻覺,聞端的嗓音聽起來冷冰冰的,含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緊繃:「要快。」
第36章 刺殺
曲遷被小太監領著進入幹坤殿內室的時候, 已經等候了整整一個半時辰。
先前進去了十幾個人,出來時臉上神情有憂有喜,曲遷見了, 神色卻沒什麽變化,依舊沉默地等在原處,甚至都不與旁人小聲交談。
連候在附近伺候的小太監們都悄悄議論,說這位年輕的貢士,雖然身著尋常的粗布長袍,但容貌氣度不凡,是真正的寒門貴子,很有可能會得到聖上賞識。
就連旁邊的其他貢士, 也壓低聲音在討論他,時不時還瞥來異樣的眼色。
麵對這些外在的動靜, 曲遷紛紛視而不見, 不動如山。
許久後,一位引領的小太監終於到他跟前, 行禮道:「曲公子, 請隨奴才來。」
曲遷於是起身跟著他進了內室。
室中燃著淺淡的薰香,不是宮中常見的厚重甜膩的香,而是有著淡淡的瓜果味, 聞起來沁人心脾。
屋中一側開著數扇木窗, 明亮的陽光透進來, 映得室內十分亮堂, 連燭火也省去了。
曲遷在一地明朗的陽光下踏門而入,目光直直望向了坐在盡頭禦案後的天子。
年輕的天子端坐在案後, 墨色長發一絲不苟地用玉冠束了起來,露出秀麗的眉眼輪廓, 明黃端肅的帝王服製穿在身上,不顯沉悶古板,反倒越發襯出其人的奪目耀眼、風姿獨絕。
曲遷在離案數米遠的地方停下腳步,跪下行禮。
……其實從茶館中聽來的討論並沒有錯,當今這位年紀不過二十的聖上,不論性情如何、政績如何,但容色的確是世所罕見,令人見之難忘。
所以盡管曲遷隻見過謝桐的畫像,也僅憑一眼就把人認出來了。
他垂著眼,一邊想著這些心事,一邊聽見禦案後的天子開口道:「起來坐吧,別跪著,朕麵前沒那麽多規矩。」
曲遷頓了一頓,沒說話,依言起身,到右側放置的軟凳上坐了。
謝桐一手持著毛筆,正在冊子上記錄各個貢士的言論,見有新的人進來,於是翻了一頁,頭也不抬道:「何人?」
「曲遷。」青年淡淡答道。
聽見這個熟悉的名字,謝桐的筆尖在紙上停下,暈出了一小團墨漬。
「原來是你。」謝桐神色如常地撩起長睫,隨手擱了筆,微微笑著看向不遠處的人:「先前宮外設考那日,朕似乎見過你。」
「那日未曾對聖上行禮,是草民之過,請聖上恕罪。」曲遷語氣平靜道。
嘴上說著請罪的話,麵上卻神情冷淡,半分畏意也瞧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