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番考量最後定下由伏羲率先封禪,拜帝皇尊位。
此事既然定下,那麽便需要商議這封禪的諸多事項,伏羲率先道出第一個難題。
“若要行祭祀告封之事,其中有許多規矩忌諱,各種儀事雖然繁瑣,但還好解決。最重要的有幾件事還需仔細商酌。其一便是封禪之地需選天地靈秀之地,然洪荒靈山大川不知凡幾,這如何選擇卻需商議妥當……”
“當初妖族祭天封禪是如何選定的?”有人問道。
“妖族祭天封禪之地乃是不周仙山,此乃洪荒三大神山之首,又為撐天之柱,祭祀之時最能引動天地之勢,得天地認可。可惜當年共工一怒,撞斷不周仙山,其靈韻已毀,無法再做那封禪之地,否則若不周仙山還在,我人族選此山封禪亦是最佳之地……”說起不周仙山伏羲便是一陣搖頭歎息,語氣中不乏惋惜之情。
“既有三大仙山,那另外兩座呢?”又有人問道。
“另外兩座,一曰須彌,一號昆侖。須彌山早在當年仙魔之戰時就已損毀。如今隻剩下昆侖還在……”
“如此我們以昆侖作為封禪之地如何?”
“恐怕不行!”迴答問話的是風裏希。
“為何?”
“一則昆侖太過遙遠,二則昆侖適合封禪之地已經被占了……”
“被占了?”
風裏希迴道:“自妖族天庭崩毀之後,玄門的鴻鈞老祖讓其門人昊天重建了天庭,而其封禪表天選的便是昆侖,若我們也要在昆侖封禪,就等於同其爭運,到時候雙方必起幹戈……”
聽完風裏希的迴答,眾人知道這一選項已經徹底被堵死,雖然如今人族發展勢頭兇猛,但和那能重立天庭的玄門比,如若螻蟻比象。
見此路不通,隨即有人問道:“如此便隻能另選他處了,不知還有那些地方適合封禪?”
“三大神山之下便是五嶽四瀆。五嶽分別為泰山、華山、衡水、嵩山、恆山。四瀆分別是黃河、長江、淮河、濟水。這幾處地方皆是開天辟地時最先孕育而出的地方,靈韻最足,也最為適合作為封禪之地……”伏羲介紹道。
聽到伏羲一下子提供了九處可供選擇的地方,眾人皆是長鬆一口氣,畢竟若可選地方太少,再似三大神山一般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選擇,眾人就要頭疼了,如今有九處地方,怎麽也可選出合適之地。
“這九處地方優劣如何?”巢詢問伏羲道。
“泰山者……”
聽完伏羲對九處的描述,眾人各自發表意見磋商合適之地,其中嵩山、衡山、恆山、長江、淮河、濟水六處很快便被排除在外。而剩下的華山、黃河、泰山卻被眾人爭執不休,這三處地方華山黃河毗鄰人族祖地,泰山乃五嶽之首。一時間各自爭論,卻難以爭出結果。
巢見因此三處一直爭論不休,伏羲卻一直不曾對此發表意見,想起這些東西卻屬其最有發言權,於是製止住還在爭論的眾人,問伏羲道:“伏羲以你之見,何處最為適宜?”
見詢問自己伏羲稍做沉吟給出自己的想法道:“泰山!”
“為何選擇泰山,要知道黃河和華山靈韻並不弱於泰山,況此二者又是人族出生發展的初始之地,若母若父……”有人不解反駁道。顯然此人更傾向華山和黃河。其實就連半子和乙幾位先天人族也是更傾向這兩處地方。畢竟若非黃河之水華山提供的食物,人族也沒有今天,對於這二處心中更親近一些。
伏羲見有人反駁,也不駁斥,隻是將自己看好泰山的觀點說了一下:“泰山號東嶽,五行屬木,得生發之氣,更助氣運增長。靈秀氣韻冠絕五嶽………
另外這泰山之石有擋煞鎮邪之功效。”
聽得伏羲解釋,前麵關於泰山的優勢還好,雖比黃河華山有些優勢,但還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但最後一條一出,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實在是這最後一條太過重要。
因為在方才伏羲關於封禪的介紹時說過,若是祭天封禪引動天地之勢聚攏氣運,勢必會有邪煞汙靈來犯。這些東西乃是天地間的汙穢之氣孕育而出,隨死隨生,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種不死不滅。他們最喜歡侵蝕純淨之氣,而氣運便是他們最喜歡的一種。這也是封禪之時的一道難關,若一個不好被這些邪靈侵體,封禪失敗還是輕的,那封禪之人更是有可能直接入魔甚至身死道消。也是因為有著這種諸多危險存在,人族第一次祭天封禪,其中更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巢並無把握應對,這第一位封禪的人選才由伏羲擔任。
“諸位以為如何?”巢看向眾人問道。
眾人皆不答話,畢竟後麵的帝皇也要麵對那封禪的各種劫數,如今泰山明顯是最好的選擇。還是半子率先開口支持伏羲道:“我支持泰山做為人族封禪之地……”
有了半子帶頭其他先天人族也是紛紛附和,最後在場之人全部同意,定下了泰山做為封禪之地。
“既然如此,封禪之地便定在泰山。”巢拍板定下此事,隨即便又進行下一議題的商議,對伏羲問道:“關於你的稱號怎麽說,你可有想好?”
伏羲迴道:“當年我曾在妖族天庭為皇,如今既然轉生人族,為避免牽扯前塵,最好是稱帝而不稱皇……”
聽伏羲如此說,眾人也都沒有意見,巢道:“如此也好 ,我人族定帝皇之位有十,合陰陽五行之數,帝皇並無高下之分,那便前五位為帝,後五位稱皇……”
“不錯………”
“正是此理……”
“此言大善……”
其他人聽巢如此說,自是紛紛點頭讚同。
“那這帝號你可有何意見?”
伏羲迴道:“此事還需眾人商議,畢竟十位帝皇到時候要成陰陽五行大陣之勢鎮壓人族氣運,最好這帝號能夠彼此應和……”
“若說關聯,其實十祖之名最好,正和陰陽五行之數……”有人聞言忍不住道。
不過那人話還沒有說完,立馬就有人開口反駁道:“不可,十祖之名如何可做帝號,將來如何同後人分辨……”
“不錯……”
對於用十祖之名做帝號,反對者甚眾,畢竟十祖為人族付出甚多,若後代以其名做帝號難免有所冒犯不敬。對此半子幾人倒不好發表意見。不過巢亦對此持反對意見,所以那提此言之人自然不敢再說什麽。
又有人開口提議道:“既是陰陽五行之數,不若就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帝號如何,簡單明了……”
此言一出立馬便引起了一些人的讚同,但亦有反對者道:“此雖不錯,但直接以五行為號總有些不妥,畢竟是十位帝皇,若是五人直接以五行為號,剩下五人如何,難免成了陪襯,頗有高低之別……”
聞聽此言,支持者自不願放棄,出言反駁道:“此言差矣……”
眼見爭論不下,又有人提出另一個建議道:“若是如此便以代五行的名號做帝號不就行了。如東西南北中,便可分代五行……”
此言一出爭論的雙方皆是一愣,隨即便是大喜鼓掌讚道:“此言大善!”
“不妥……”
此事既然定下,那麽便需要商議這封禪的諸多事項,伏羲率先道出第一個難題。
“若要行祭祀告封之事,其中有許多規矩忌諱,各種儀事雖然繁瑣,但還好解決。最重要的有幾件事還需仔細商酌。其一便是封禪之地需選天地靈秀之地,然洪荒靈山大川不知凡幾,這如何選擇卻需商議妥當……”
“當初妖族祭天封禪是如何選定的?”有人問道。
“妖族祭天封禪之地乃是不周仙山,此乃洪荒三大神山之首,又為撐天之柱,祭祀之時最能引動天地之勢,得天地認可。可惜當年共工一怒,撞斷不周仙山,其靈韻已毀,無法再做那封禪之地,否則若不周仙山還在,我人族選此山封禪亦是最佳之地……”說起不周仙山伏羲便是一陣搖頭歎息,語氣中不乏惋惜之情。
“既有三大仙山,那另外兩座呢?”又有人問道。
“另外兩座,一曰須彌,一號昆侖。須彌山早在當年仙魔之戰時就已損毀。如今隻剩下昆侖還在……”
“如此我們以昆侖作為封禪之地如何?”
“恐怕不行!”迴答問話的是風裏希。
“為何?”
“一則昆侖太過遙遠,二則昆侖適合封禪之地已經被占了……”
“被占了?”
風裏希迴道:“自妖族天庭崩毀之後,玄門的鴻鈞老祖讓其門人昊天重建了天庭,而其封禪表天選的便是昆侖,若我們也要在昆侖封禪,就等於同其爭運,到時候雙方必起幹戈……”
聽完風裏希的迴答,眾人知道這一選項已經徹底被堵死,雖然如今人族發展勢頭兇猛,但和那能重立天庭的玄門比,如若螻蟻比象。
見此路不通,隨即有人問道:“如此便隻能另選他處了,不知還有那些地方適合封禪?”
“三大神山之下便是五嶽四瀆。五嶽分別為泰山、華山、衡水、嵩山、恆山。四瀆分別是黃河、長江、淮河、濟水。這幾處地方皆是開天辟地時最先孕育而出的地方,靈韻最足,也最為適合作為封禪之地……”伏羲介紹道。
聽到伏羲一下子提供了九處可供選擇的地方,眾人皆是長鬆一口氣,畢竟若可選地方太少,再似三大神山一般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選擇,眾人就要頭疼了,如今有九處地方,怎麽也可選出合適之地。
“這九處地方優劣如何?”巢詢問伏羲道。
“泰山者……”
聽完伏羲對九處的描述,眾人各自發表意見磋商合適之地,其中嵩山、衡山、恆山、長江、淮河、濟水六處很快便被排除在外。而剩下的華山、黃河、泰山卻被眾人爭執不休,這三處地方華山黃河毗鄰人族祖地,泰山乃五嶽之首。一時間各自爭論,卻難以爭出結果。
巢見因此三處一直爭論不休,伏羲卻一直不曾對此發表意見,想起這些東西卻屬其最有發言權,於是製止住還在爭論的眾人,問伏羲道:“伏羲以你之見,何處最為適宜?”
見詢問自己伏羲稍做沉吟給出自己的想法道:“泰山!”
“為何選擇泰山,要知道黃河和華山靈韻並不弱於泰山,況此二者又是人族出生發展的初始之地,若母若父……”有人不解反駁道。顯然此人更傾向華山和黃河。其實就連半子和乙幾位先天人族也是更傾向這兩處地方。畢竟若非黃河之水華山提供的食物,人族也沒有今天,對於這二處心中更親近一些。
伏羲見有人反駁,也不駁斥,隻是將自己看好泰山的觀點說了一下:“泰山號東嶽,五行屬木,得生發之氣,更助氣運增長。靈秀氣韻冠絕五嶽………
另外這泰山之石有擋煞鎮邪之功效。”
聽得伏羲解釋,前麵關於泰山的優勢還好,雖比黃河華山有些優勢,但還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但最後一條一出,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實在是這最後一條太過重要。
因為在方才伏羲關於封禪的介紹時說過,若是祭天封禪引動天地之勢聚攏氣運,勢必會有邪煞汙靈來犯。這些東西乃是天地間的汙穢之氣孕育而出,隨死隨生,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種不死不滅。他們最喜歡侵蝕純淨之氣,而氣運便是他們最喜歡的一種。這也是封禪之時的一道難關,若一個不好被這些邪靈侵體,封禪失敗還是輕的,那封禪之人更是有可能直接入魔甚至身死道消。也是因為有著這種諸多危險存在,人族第一次祭天封禪,其中更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巢並無把握應對,這第一位封禪的人選才由伏羲擔任。
“諸位以為如何?”巢看向眾人問道。
眾人皆不答話,畢竟後麵的帝皇也要麵對那封禪的各種劫數,如今泰山明顯是最好的選擇。還是半子率先開口支持伏羲道:“我支持泰山做為人族封禪之地……”
有了半子帶頭其他先天人族也是紛紛附和,最後在場之人全部同意,定下了泰山做為封禪之地。
“既然如此,封禪之地便定在泰山。”巢拍板定下此事,隨即便又進行下一議題的商議,對伏羲問道:“關於你的稱號怎麽說,你可有想好?”
伏羲迴道:“當年我曾在妖族天庭為皇,如今既然轉生人族,為避免牽扯前塵,最好是稱帝而不稱皇……”
聽伏羲如此說,眾人也都沒有意見,巢道:“如此也好 ,我人族定帝皇之位有十,合陰陽五行之數,帝皇並無高下之分,那便前五位為帝,後五位稱皇……”
“不錯………”
“正是此理……”
“此言大善……”
其他人聽巢如此說,自是紛紛點頭讚同。
“那這帝號你可有何意見?”
伏羲迴道:“此事還需眾人商議,畢竟十位帝皇到時候要成陰陽五行大陣之勢鎮壓人族氣運,最好這帝號能夠彼此應和……”
“若說關聯,其實十祖之名最好,正和陰陽五行之數……”有人聞言忍不住道。
不過那人話還沒有說完,立馬就有人開口反駁道:“不可,十祖之名如何可做帝號,將來如何同後人分辨……”
“不錯……”
對於用十祖之名做帝號,反對者甚眾,畢竟十祖為人族付出甚多,若後代以其名做帝號難免有所冒犯不敬。對此半子幾人倒不好發表意見。不過巢亦對此持反對意見,所以那提此言之人自然不敢再說什麽。
又有人開口提議道:“既是陰陽五行之數,不若就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帝號如何,簡單明了……”
此言一出立馬便引起了一些人的讚同,但亦有反對者道:“此雖不錯,但直接以五行為號總有些不妥,畢竟是十位帝皇,若是五人直接以五行為號,剩下五人如何,難免成了陪襯,頗有高低之別……”
聞聽此言,支持者自不願放棄,出言反駁道:“此言差矣……”
眼見爭論不下,又有人提出另一個建議道:“若是如此便以代五行的名號做帝號不就行了。如東西南北中,便可分代五行……”
此言一出爭論的雙方皆是一愣,隨即便是大喜鼓掌讚道:“此言大善!”
“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