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元要亡了,禦駕親征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鎮壓諸天 作者:太初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個月下來,元廷大都,就在這種荒誕、瘋狂的氛圍中度過。
元順帝如同一個提線木偶,在汝陽王的“建議”下,不斷地向四麵八方發出斥責、問罪的聖旨。
問罪的對象,五花八門,理由更是千奇百怪。
什麽“不敬宗主”、“朝貢不力”、“心懷叵測”、“縱容匪盜”……隻要是元廷曾經名義上統治過,哪怕隻有一天,都被翻出來問罪一番。
朝臣們從最初的震驚、憤怒,到後來的麻木、絕望。
他們徹底看不懂汝陽王了。
這位手握重兵的王爺,不思抵抗明軍,反而像個瘋子一樣,拿著大元最後的國威到處揮霍,四處點火,簡直是破罐子破摔,嫌大元死得不夠徹底。
隻有汝陽王自己,心裏清楚他在做什麽。
夜深人靜之時,汝陽王的書房內。
燭火搖曳,映照著他沉靜而略帶疲憊的臉。
桌案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摞文書。
一摞,是元廷發往各地的“問罪”聖旨副本,上麵蓋著元順帝無奈之下按下的玉璽印記。
另一摞,是各地迴複的國書,以及關於使節被殺、被驅逐、被無視的塘報。那些國書,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元廷的嘲諷、不屑,甚至詛咒。
看著這些失敗的象征,屈辱的記錄,汝陽王的嘴角,卻緩緩勾起了一絲無人察覺的、極其隱晦的冷笑。
像是一種沉重的解脫,又像是一種孤注一擲的賭博。
他低聲喃語,聲音輕得隻有自己能聽見:
“夠了……應該夠了……”
“這些東西……能保我蒙古族裔一條生路嗎?”
“那位年輕的大明皇帝……希望你能信守承諾。”
他拿起那份來自高麗的、描述使節人頭如何被送迴的塘報,仔仔細細地疊好,與其他文書放在一起。
燈火下,他的身影顯得有些蕭索,又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
大元……或許真的要亡了。
但他,必須為自己的族人,找到一條活路。
哪怕這條路,需要他背負萬世罵名。
......
終南山,上清宮。
暖風和煦,與千裏之外大都的愁雲慘淡,恍若兩個世界。
幾個月的時間,新幣製大明疆域內流通順暢,高產作物的試驗田裏,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和滾圓的土豆,預示著一個不再挨餓的未來。
整個大明,像一台精密啟動的巨大機器,齒輪咬合,運轉流暢,從上到下,透著一股子“鐵桶一塊”的紮實勁兒。
陸晨坐在龍椅上。
下麵文武百官,垂手肅立,氣象森嚴。
幾個月前,汝陽王在大都殿上“妖言惑眾”,以及後續一係列荒誕操作的情報,早就擺在了陸晨的案頭。
“陛下,各地統計數據顯示,咱們大明疆域皆獲豐收!”楊逍滿麵紅光,聲音激動。
“嗯。”陸晨點點頭,沒什麽意外,自己就是超級氣象武器,大明疆域在他的庇護下風調雨順,想不豐收都難。
“陛下,工部依陛下圖紙,新製的紡紗機、織布機已經全部交付大明針織局!效率提高了十倍!”範遙跟著報喜。
“甚好,隻要咱們的原材料供應上來了,棉布、絲綢產能絕對不是問題。”陸晨依舊平靜。
這大明針織局是新成立的部門,專管天下一切紡織事務,實行帝國專收專賣。
尤其是桑蠶絲,更是官方定價收購。
這個後世華夏的是絲綢公司、鹽業公司、煙草公司是一個道理,全都要是大型國有企業。
這在士大夫的眼裏就是與民爭利。
可在這朝堂之上,都是義軍出身,誰不知道陸晨的手段,又有誰敢爭奪皇權。
更何況陸晨的每一條政策都是為了天下萬民吃得飽、穿得暖。
陸晨給的可是高薪,絕對的高薪。
殿內氣氛熱烈,官員們匯報著各地的喜人變化,國庫日益充盈,軍備不斷革新,百姓安居樂業。
唯有龍椅上的年輕帝王,臉上沒什麽波瀾。
他站起身,踱了兩步。
百官立刻噤聲,目光齊刷刷匯聚過來。
“待在宮裏,骨頭都快生鏽了。”陸晨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傳旨。”
眾人屏息凝神。
“朕,上清紫薇帝君,決意禦駕親征,掃滅殘元,畢其功於一役。”
喧鬧的大殿瞬間安靜。
他目光掃過下方:“此次出征,貴、淑、德、賢四夫人隨駕。”
“即刻點兵,中央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出十萬大軍。”
“兵力……五十萬。”
陸晨的神識空間裏,各種糧食儲備早就堆成了山。
前段時間閑著沒事,他又“周遊”了一趟世界。
什麽中東的椰棗、歐洲的小麥、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但凡是看著順眼的,能吃的,通通“請”進了九鼎空間。
全世界的“貢品”,足夠百萬大軍揮霍一年還有富餘。
至於這麽“打秋風”會不會讓某些地方鬧饑荒?
陸晨表示,那關他屁事。
他們的神都沒顯靈,他一個東方帝君,操那份閑心幹嘛?
耶穌、真主什麽的,趕緊下凡管管你們的信徒吧,再不來,明年地裏的糧食估計又姓“陸”了。
反正他的空間裏,玉米、小麥、大米、大豆、紅薯、土豆、番茄……要多少有多少,關鍵還自帶永久保鮮功能,放一萬年都壞不了。
……
陸晨一身玄色龍紋甲胄,騎在一匹神駿的黑色戰馬上,身邊是同樣戎裝的殷素素、方豔青、紀曉芙和楊凰衣。
“出發!”
陸晨沒有多餘的廢話,手臂向前一揮。
“嗚——”
悠長而蒼涼的號角聲響起。
五十萬將士齊聲呐喊,聲震四野,地動山搖。
龐大的軍陣,如同蘇醒的巨獸,開始緩緩移動。
目標,大都!
大軍行進,速度極快。
沿途州府,早已接到命令,清理道路,保障通行。
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歡迎,看著那望不到邊際的軍容,無不心潮澎湃。
“乖乖,這就是咱們大明的王師啊!”
“看那旗幟!看那盔甲!太威風了!”
“聽說陛下禦駕親征,還有四位娘娘隨行呢!”
“聽說四位娘娘都是神仙下凡,誅殺元將如殺雞宰牛般簡單!”
議論聲中,充滿了自豪和信心。
元順帝如同一個提線木偶,在汝陽王的“建議”下,不斷地向四麵八方發出斥責、問罪的聖旨。
問罪的對象,五花八門,理由更是千奇百怪。
什麽“不敬宗主”、“朝貢不力”、“心懷叵測”、“縱容匪盜”……隻要是元廷曾經名義上統治過,哪怕隻有一天,都被翻出來問罪一番。
朝臣們從最初的震驚、憤怒,到後來的麻木、絕望。
他們徹底看不懂汝陽王了。
這位手握重兵的王爺,不思抵抗明軍,反而像個瘋子一樣,拿著大元最後的國威到處揮霍,四處點火,簡直是破罐子破摔,嫌大元死得不夠徹底。
隻有汝陽王自己,心裏清楚他在做什麽。
夜深人靜之時,汝陽王的書房內。
燭火搖曳,映照著他沉靜而略帶疲憊的臉。
桌案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摞文書。
一摞,是元廷發往各地的“問罪”聖旨副本,上麵蓋著元順帝無奈之下按下的玉璽印記。
另一摞,是各地迴複的國書,以及關於使節被殺、被驅逐、被無視的塘報。那些國書,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元廷的嘲諷、不屑,甚至詛咒。
看著這些失敗的象征,屈辱的記錄,汝陽王的嘴角,卻緩緩勾起了一絲無人察覺的、極其隱晦的冷笑。
像是一種沉重的解脫,又像是一種孤注一擲的賭博。
他低聲喃語,聲音輕得隻有自己能聽見:
“夠了……應該夠了……”
“這些東西……能保我蒙古族裔一條生路嗎?”
“那位年輕的大明皇帝……希望你能信守承諾。”
他拿起那份來自高麗的、描述使節人頭如何被送迴的塘報,仔仔細細地疊好,與其他文書放在一起。
燈火下,他的身影顯得有些蕭索,又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
大元……或許真的要亡了。
但他,必須為自己的族人,找到一條活路。
哪怕這條路,需要他背負萬世罵名。
......
終南山,上清宮。
暖風和煦,與千裏之外大都的愁雲慘淡,恍若兩個世界。
幾個月的時間,新幣製大明疆域內流通順暢,高產作物的試驗田裏,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和滾圓的土豆,預示著一個不再挨餓的未來。
整個大明,像一台精密啟動的巨大機器,齒輪咬合,運轉流暢,從上到下,透著一股子“鐵桶一塊”的紮實勁兒。
陸晨坐在龍椅上。
下麵文武百官,垂手肅立,氣象森嚴。
幾個月前,汝陽王在大都殿上“妖言惑眾”,以及後續一係列荒誕操作的情報,早就擺在了陸晨的案頭。
“陛下,各地統計數據顯示,咱們大明疆域皆獲豐收!”楊逍滿麵紅光,聲音激動。
“嗯。”陸晨點點頭,沒什麽意外,自己就是超級氣象武器,大明疆域在他的庇護下風調雨順,想不豐收都難。
“陛下,工部依陛下圖紙,新製的紡紗機、織布機已經全部交付大明針織局!效率提高了十倍!”範遙跟著報喜。
“甚好,隻要咱們的原材料供應上來了,棉布、絲綢產能絕對不是問題。”陸晨依舊平靜。
這大明針織局是新成立的部門,專管天下一切紡織事務,實行帝國專收專賣。
尤其是桑蠶絲,更是官方定價收購。
這個後世華夏的是絲綢公司、鹽業公司、煙草公司是一個道理,全都要是大型國有企業。
這在士大夫的眼裏就是與民爭利。
可在這朝堂之上,都是義軍出身,誰不知道陸晨的手段,又有誰敢爭奪皇權。
更何況陸晨的每一條政策都是為了天下萬民吃得飽、穿得暖。
陸晨給的可是高薪,絕對的高薪。
殿內氣氛熱烈,官員們匯報著各地的喜人變化,國庫日益充盈,軍備不斷革新,百姓安居樂業。
唯有龍椅上的年輕帝王,臉上沒什麽波瀾。
他站起身,踱了兩步。
百官立刻噤聲,目光齊刷刷匯聚過來。
“待在宮裏,骨頭都快生鏽了。”陸晨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傳旨。”
眾人屏息凝神。
“朕,上清紫薇帝君,決意禦駕親征,掃滅殘元,畢其功於一役。”
喧鬧的大殿瞬間安靜。
他目光掃過下方:“此次出征,貴、淑、德、賢四夫人隨駕。”
“即刻點兵,中央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出十萬大軍。”
“兵力……五十萬。”
陸晨的神識空間裏,各種糧食儲備早就堆成了山。
前段時間閑著沒事,他又“周遊”了一趟世界。
什麽中東的椰棗、歐洲的小麥、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但凡是看著順眼的,能吃的,通通“請”進了九鼎空間。
全世界的“貢品”,足夠百萬大軍揮霍一年還有富餘。
至於這麽“打秋風”會不會讓某些地方鬧饑荒?
陸晨表示,那關他屁事。
他們的神都沒顯靈,他一個東方帝君,操那份閑心幹嘛?
耶穌、真主什麽的,趕緊下凡管管你們的信徒吧,再不來,明年地裏的糧食估計又姓“陸”了。
反正他的空間裏,玉米、小麥、大米、大豆、紅薯、土豆、番茄……要多少有多少,關鍵還自帶永久保鮮功能,放一萬年都壞不了。
……
陸晨一身玄色龍紋甲胄,騎在一匹神駿的黑色戰馬上,身邊是同樣戎裝的殷素素、方豔青、紀曉芙和楊凰衣。
“出發!”
陸晨沒有多餘的廢話,手臂向前一揮。
“嗚——”
悠長而蒼涼的號角聲響起。
五十萬將士齊聲呐喊,聲震四野,地動山搖。
龐大的軍陣,如同蘇醒的巨獸,開始緩緩移動。
目標,大都!
大軍行進,速度極快。
沿途州府,早已接到命令,清理道路,保障通行。
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歡迎,看著那望不到邊際的軍容,無不心潮澎湃。
“乖乖,這就是咱們大明的王師啊!”
“看那旗幟!看那盔甲!太威風了!”
“聽說陛下禦駕親征,還有四位娘娘隨行呢!”
“聽說四位娘娘都是神仙下凡,誅殺元將如殺雞宰牛般簡單!”
議論聲中,充滿了自豪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