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楚商帝國的血色黎明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作者:皇明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94年6月2日,淩晨4:30,武漢長江隧道施工段
混凝土泵車的轟鳴聲被暴雨吞沒,謝一揚站在未閉合的隧道口,百達翡麗懷表的秒針與遠處雷暴同頻震顫。表盤內側刻著23道血痕——最後一具“幽靈勞工”的屍體正被澆築進承重牆,鋼筋籠裏纏著三峽監理組老劉的膠片、珠海機場質檢員老陳的脖頸芯片,以及崔振海妻子骨髓配型報告的殘頁。
“周書記的‘國家資本轉化率’達標了。”張鐵柱遞來濕透的《時代》周刊,封麵上的謝一揚西裝革履,標題燙金:《東方煉金術士:如何將鋼鐵與鮮血鑄成gdp》。內頁夾著政治局會議紀要複印件,周明遠的名字赫然列在“經濟改革領導小組”首位,括號標注“分管長江經濟帶國有資產重組”。
隧道深處突然傳來金屬斷裂聲。謝一揚掀開防水布,劣質鋼筋裸露的截麵上,武鋼“骨灰鋼材”的x-370病毒載體正滲出鏽紅色黏液,與雨水混合後竟在混凝土表麵蝕刻出澳門賭場籌碼的條形碼。他冷笑:“香港迴歸那天,這些‘承重牆藝術’會讓全世界欣賞。”
上午9:15,光穀資本大廈頂層
六塊電子屏同時閃爍,顯示“楚商係”控股的48家上市公司市值突破萬億。《經濟日報》頭版被謝一揚買斷,通稿標題《民族資本崛起之路》下方,卻是用“生物墨水”偽造的國資委批文編號——那些數字實為23名證人的死亡時間坐標。
“該收網了。”謝一揚將一摞文件拋給操盤手。文件袋封口處沾著隧道泥漿,內頁的“南巡地皮理財計劃”清算方案中,三百名老人的養老金債權已被轉換為澳門賭場應收賬款,而擔保物竟是長江隧道質量驗收報告。屏幕突然跳出血紅色警報,張鐵柱衝進來:“周書記把‘奧運鋼構’看跌期權轉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
謝一揚眯眼看向窗外。暴雨中的長江宛如一條黑龍,隧道貫通處翻湧的泡沫裏,隱約浮出刻有“鄭國棟”字樣的鉚釘——那是1997年金融風暴的最終觸發器。
下午3:00,政治局小禮堂
周明遠正在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新實踐》匯報,演講稿第14頁夾著謝一揚手寫的“病毒激活協議”。當他說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時,投影儀突然故障,幕布上閃現珠海機場“陰陽標書”的德文條款,滿座嘩然。
“技術故障。”周明遠微笑著按下鋼筆尾端,袖扣射出的激光燒毀了備用演講稿。散會後,他走進洗手間隔間,用驗鈔燈照射掌心——謝一揚用“生物墨水”刺青的指令正在顯現:“明日港股開市前,讓崔振海的‘意外’登上《明報》頭條。”
午夜11:50,長江隧道核心段
謝一揚獨自站在滲水的隧道壁前,指尖撫過混凝土裏蜷曲的鋼筋。懷表警報驟響,表蓋彈開露出微型屏幕:光穀童工培養艙的區塊鏈節點全部離線,而香港聯交所數據庫正被納米病毒入侵。
“周書記,您聽過資本哭泣的聲音嗎?”他對著空氣喃喃自語,突然揮錘砸向隧道壁。鋼筋斷裂的瞬間,23具屍體腹腔中封存的國債憑證同時自燃,火焰竟呈現出澳門賭場輪盤的圖案。
暴雨更急了。謝一揚走出隧道時,東方已泛起血色的微光。一輛黑色轎車無聲滑來,車窗降下露出周明遠半張臉:“《時代》周刊的攝影師在等你拍‘年度企業家’合影。”
謝一揚低頭整理袖口,藏起手腕上新增的第24道血痕——那是今晨親手處決的操盤手留下的。轎車駛過長江大橋時,他忽然輕笑:“對了,我剛把隧道質量報告和1997年‘保護性泄洪’預案,一起寄給了《華爾街日報》。”
周明遠握方向盤的手青筋暴起,後視鏡裏映出隧道入口坍塌的塵煙。而謝一揚的懷表屏幕上,正滾動著香港迴歸倒計時:1103天14小時27秒。
混凝土泵車的轟鳴聲被暴雨吞沒,謝一揚站在未閉合的隧道口,百達翡麗懷表的秒針與遠處雷暴同頻震顫。表盤內側刻著23道血痕——最後一具“幽靈勞工”的屍體正被澆築進承重牆,鋼筋籠裏纏著三峽監理組老劉的膠片、珠海機場質檢員老陳的脖頸芯片,以及崔振海妻子骨髓配型報告的殘頁。
“周書記的‘國家資本轉化率’達標了。”張鐵柱遞來濕透的《時代》周刊,封麵上的謝一揚西裝革履,標題燙金:《東方煉金術士:如何將鋼鐵與鮮血鑄成gdp》。內頁夾著政治局會議紀要複印件,周明遠的名字赫然列在“經濟改革領導小組”首位,括號標注“分管長江經濟帶國有資產重組”。
隧道深處突然傳來金屬斷裂聲。謝一揚掀開防水布,劣質鋼筋裸露的截麵上,武鋼“骨灰鋼材”的x-370病毒載體正滲出鏽紅色黏液,與雨水混合後竟在混凝土表麵蝕刻出澳門賭場籌碼的條形碼。他冷笑:“香港迴歸那天,這些‘承重牆藝術’會讓全世界欣賞。”
上午9:15,光穀資本大廈頂層
六塊電子屏同時閃爍,顯示“楚商係”控股的48家上市公司市值突破萬億。《經濟日報》頭版被謝一揚買斷,通稿標題《民族資本崛起之路》下方,卻是用“生物墨水”偽造的國資委批文編號——那些數字實為23名證人的死亡時間坐標。
“該收網了。”謝一揚將一摞文件拋給操盤手。文件袋封口處沾著隧道泥漿,內頁的“南巡地皮理財計劃”清算方案中,三百名老人的養老金債權已被轉換為澳門賭場應收賬款,而擔保物竟是長江隧道質量驗收報告。屏幕突然跳出血紅色警報,張鐵柱衝進來:“周書記把‘奧運鋼構’看跌期權轉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
謝一揚眯眼看向窗外。暴雨中的長江宛如一條黑龍,隧道貫通處翻湧的泡沫裏,隱約浮出刻有“鄭國棟”字樣的鉚釘——那是1997年金融風暴的最終觸發器。
下午3:00,政治局小禮堂
周明遠正在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新實踐》匯報,演講稿第14頁夾著謝一揚手寫的“病毒激活協議”。當他說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時,投影儀突然故障,幕布上閃現珠海機場“陰陽標書”的德文條款,滿座嘩然。
“技術故障。”周明遠微笑著按下鋼筆尾端,袖扣射出的激光燒毀了備用演講稿。散會後,他走進洗手間隔間,用驗鈔燈照射掌心——謝一揚用“生物墨水”刺青的指令正在顯現:“明日港股開市前,讓崔振海的‘意外’登上《明報》頭條。”
午夜11:50,長江隧道核心段
謝一揚獨自站在滲水的隧道壁前,指尖撫過混凝土裏蜷曲的鋼筋。懷表警報驟響,表蓋彈開露出微型屏幕:光穀童工培養艙的區塊鏈節點全部離線,而香港聯交所數據庫正被納米病毒入侵。
“周書記,您聽過資本哭泣的聲音嗎?”他對著空氣喃喃自語,突然揮錘砸向隧道壁。鋼筋斷裂的瞬間,23具屍體腹腔中封存的國債憑證同時自燃,火焰竟呈現出澳門賭場輪盤的圖案。
暴雨更急了。謝一揚走出隧道時,東方已泛起血色的微光。一輛黑色轎車無聲滑來,車窗降下露出周明遠半張臉:“《時代》周刊的攝影師在等你拍‘年度企業家’合影。”
謝一揚低頭整理袖口,藏起手腕上新增的第24道血痕——那是今晨親手處決的操盤手留下的。轎車駛過長江大橋時,他忽然輕笑:“對了,我剛把隧道質量報告和1997年‘保護性泄洪’預案,一起寄給了《華爾街日報》。”
周明遠握方向盤的手青筋暴起,後視鏡裏映出隧道入口坍塌的塵煙。而謝一揚的懷表屏幕上,正滾動著香港迴歸倒計時:1103天14小時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