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陳及冠和蘇虎出門,采購了一些吃食和水果。
迴到院子裏,看見方景河坐在躺椅上,一邊用折扇輕輕扇動,一邊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區區童試罷了,與縣試相差無幾,隻是難度要稍高些罷了,無需擔憂。”
“安平四年,我乃是縣案首,府試同樣是前三甲,雲文盡管放心。”
“隻要細心些,把字寫好寫,取得童生功名也不是很難。”
“當然,考前最好拜上一拜,祈禱自己不要分到臭號,不然便是天大的本事也無法發揮。”
陳及冠走進去,笑著問道:“不知該拜誰,是拜孔聖人,還是拜文昌菩薩?”
方景河見了他,灑脫一笑,起身拱手行禮,“冠弟。”
陳及冠同樣拱手行禮,“方兄。”
兩人落座,方景河一本正經說道:“自然是都要拜的,拜孔聖人是為了文道順遂,拜文昌菩薩是為了天運在我。”
周雲文若有所思,打定主意從今天開始,每天都要堅持拜。
陳及冠沒把這迴事放在心上,隻是打趣道:“小弟多謝方兄賜教。”
方景河擺擺手,“這些隻是小把戲,打鐵還需自身硬,冠弟你乃是縣案首,自然無需理會這些。”
方景河也沒什麽正經事,也是閑著無聊,從周雲武口中得知陳及冠來了,便上門來喝茶聊天。
說老實話,他在寧縣還真沒幾個好友,他覺得其餘學子要麽就是讀書讀傻了,整天之乎者也,就像是周雲武一樣,無趣的緊。
要麽就是喜歡投機取巧,看重他縣令公子的身份,盡顯討好。
要麽就是敬而遠之,同樣也是因為縣令公子的身份,害怕得罪了他。
而且方景河心高氣傲,不願與庸才交流,認為縣學裏麵的學子大多愚鈍,配不上當他的好友。
倒是陳及冠入了他的眼,長得和他一樣俊俏,又有才華,說話不卑不亢,不會因為他有一個縣令父親就巴結或者疏遠。
所以這才願意親近他。
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討好不行,遠離不行,就要這種不在乎的樣子才能吸引到他們。
緊接著方景河又說了一下自己童試時的經驗,讓他們作為參考。
陳及冠突然想起了什麽,好奇問道:“方兄,你乃是安平四平取得童生功名,為何遲遲未去考取秀才功名?”
方景河瞬間沒了話說,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陳及冠摸摸鼻子,“方兄,為何遲遲不語?”
方景河沒好氣的看著他,“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是我不想考得秀才功名?非要說我落榜你才高興?”
“噗嗤......”
周雲文一個沒忍住笑了出來,看著方景河殺人的目光,趕忙捂住嘴。
就連一向古板的周雲武也忍不住嘴角微翹,隨後立馬收斂住。
“周雲武,你方才是否笑了?”方景河怒道。
周雲武麵無表情搖頭,“並無。”
方景河哼了一聲,“秀才功名何其難也,今日你笑話我,他日我定要取笑你等,特別是你,周雲武,你何嚐不是院試落榜?”
周雲武眼神暗了暗,但身子依舊坐的筆直。
“額......”
陳及冠有些尷尬,認真道:“方兄,周大哥,下次院試,你二人定能榜上有名。”
方景河也不是真的生氣,氣氛緩和過來後,眾人又是有說有笑。
直到日薄西山,方景河這才帶著仆人離去。
......
第二天,上午時分,幾人收拾好行李,來到了碼頭。
碼頭不大也不小,散發著陳舊而神秘的氣息。
碼頭的地麵由一塊塊粗糙的青石板鋪就,曆經無數歲月的磨礪與行人的踩踏,石板表麵已變得光滑而凹陷,縫隙間還倔強地生長著幾株翠綠的青苔。
高大的石砌堤岸守護著碼頭,其上爬滿了墨綠色的藤蘿,隨風輕輕搖曳。
不遠處,幾艘老舊的木船慵懶地漂浮在水麵上,船身被歲月染成了深沉的褐色,船舷上的油漆早已斑駁脫落。
繩索在風中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喧囂。
碼頭上十分嘈雜,來往的力工普遍赤裸脖子,頭發挽起來,扛著沉重的貨物。
往遠處看去,水麵上波光粼粼,陽光灑在上麵,仿佛是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
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麵,泛起一圈圈小小的漣漪。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臭味和水汽味道,混合著岸邊柴草燃燒的煙火氣和船隻上散發的桐油味道。
陳及冠等人找到順風鏢局所在地,三當家李三親自領著他們上了一艘沙船。
沙船在古代很出名,平底方頭,吃水淺,逆風航行能力強,但破浪性能差,所以適合在較為平緩的江河中行駛。
船上的人不少,能看到一個個穿著長袍的學子,身旁似乎是有家裏人領著。
陳及冠還在裏麵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都是在縣試中見過。
看來李三並無騙人,這艘船幾乎就是為學子準備的。
嘖嘖,鏢局還真掙錢,一人八百文,一艘船起碼三十個人,那就是二十多兩銀子。
船艙是不能進去的,四人找到一個角落,將行李放在一起,隨後四人圍繞著行李而站。
蘇虎緊緊跟在冠哥兒身邊,一雙虎目不斷打量四周。
陳及冠心情還算放鬆,靠在欄杆上,看著微波粼粼的江麵。
不一會兒,待人到齊以後,碼頭上的人解開粗大的麻繩,幾個水手順勢用木棍頂了幾下碼頭的木板,沙船順著反作用力朝河流下方駛去。
陳及冠第一次坐這種船,顯得十分新奇。
沙船離開碼頭,來到了河流中間,隨著水流暗波湧動,沙船也微微搖晃。
陳及冠握著欄杆,看見了朝陽倒映在江水中,看見了白鶴掠過江麵,看見了長江兩岸的綠蔭,也看見了遠處山林霧氣升騰。
心情瞬間大好,頗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詩興大發,吟誦道:
“江麵生紅日,綠水浮金鱗。”
“風吹兩岸綠,霧遮遊人眼。”
“白鶴知我意,垂首嘯山林。”
“舟行三千裏,此去躍龍門!”
......
迴到院子裏,看見方景河坐在躺椅上,一邊用折扇輕輕扇動,一邊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區區童試罷了,與縣試相差無幾,隻是難度要稍高些罷了,無需擔憂。”
“安平四年,我乃是縣案首,府試同樣是前三甲,雲文盡管放心。”
“隻要細心些,把字寫好寫,取得童生功名也不是很難。”
“當然,考前最好拜上一拜,祈禱自己不要分到臭號,不然便是天大的本事也無法發揮。”
陳及冠走進去,笑著問道:“不知該拜誰,是拜孔聖人,還是拜文昌菩薩?”
方景河見了他,灑脫一笑,起身拱手行禮,“冠弟。”
陳及冠同樣拱手行禮,“方兄。”
兩人落座,方景河一本正經說道:“自然是都要拜的,拜孔聖人是為了文道順遂,拜文昌菩薩是為了天運在我。”
周雲文若有所思,打定主意從今天開始,每天都要堅持拜。
陳及冠沒把這迴事放在心上,隻是打趣道:“小弟多謝方兄賜教。”
方景河擺擺手,“這些隻是小把戲,打鐵還需自身硬,冠弟你乃是縣案首,自然無需理會這些。”
方景河也沒什麽正經事,也是閑著無聊,從周雲武口中得知陳及冠來了,便上門來喝茶聊天。
說老實話,他在寧縣還真沒幾個好友,他覺得其餘學子要麽就是讀書讀傻了,整天之乎者也,就像是周雲武一樣,無趣的緊。
要麽就是喜歡投機取巧,看重他縣令公子的身份,盡顯討好。
要麽就是敬而遠之,同樣也是因為縣令公子的身份,害怕得罪了他。
而且方景河心高氣傲,不願與庸才交流,認為縣學裏麵的學子大多愚鈍,配不上當他的好友。
倒是陳及冠入了他的眼,長得和他一樣俊俏,又有才華,說話不卑不亢,不會因為他有一個縣令父親就巴結或者疏遠。
所以這才願意親近他。
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討好不行,遠離不行,就要這種不在乎的樣子才能吸引到他們。
緊接著方景河又說了一下自己童試時的經驗,讓他們作為參考。
陳及冠突然想起了什麽,好奇問道:“方兄,你乃是安平四平取得童生功名,為何遲遲未去考取秀才功名?”
方景河瞬間沒了話說,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陳及冠摸摸鼻子,“方兄,為何遲遲不語?”
方景河沒好氣的看著他,“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是我不想考得秀才功名?非要說我落榜你才高興?”
“噗嗤......”
周雲文一個沒忍住笑了出來,看著方景河殺人的目光,趕忙捂住嘴。
就連一向古板的周雲武也忍不住嘴角微翹,隨後立馬收斂住。
“周雲武,你方才是否笑了?”方景河怒道。
周雲武麵無表情搖頭,“並無。”
方景河哼了一聲,“秀才功名何其難也,今日你笑話我,他日我定要取笑你等,特別是你,周雲武,你何嚐不是院試落榜?”
周雲武眼神暗了暗,但身子依舊坐的筆直。
“額......”
陳及冠有些尷尬,認真道:“方兄,周大哥,下次院試,你二人定能榜上有名。”
方景河也不是真的生氣,氣氛緩和過來後,眾人又是有說有笑。
直到日薄西山,方景河這才帶著仆人離去。
......
第二天,上午時分,幾人收拾好行李,來到了碼頭。
碼頭不大也不小,散發著陳舊而神秘的氣息。
碼頭的地麵由一塊塊粗糙的青石板鋪就,曆經無數歲月的磨礪與行人的踩踏,石板表麵已變得光滑而凹陷,縫隙間還倔強地生長著幾株翠綠的青苔。
高大的石砌堤岸守護著碼頭,其上爬滿了墨綠色的藤蘿,隨風輕輕搖曳。
不遠處,幾艘老舊的木船慵懶地漂浮在水麵上,船身被歲月染成了深沉的褐色,船舷上的油漆早已斑駁脫落。
繩索在風中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喧囂。
碼頭上十分嘈雜,來往的力工普遍赤裸脖子,頭發挽起來,扛著沉重的貨物。
往遠處看去,水麵上波光粼粼,陽光灑在上麵,仿佛是無數細碎的金子在跳躍。
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麵,泛起一圈圈小小的漣漪。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臭味和水汽味道,混合著岸邊柴草燃燒的煙火氣和船隻上散發的桐油味道。
陳及冠等人找到順風鏢局所在地,三當家李三親自領著他們上了一艘沙船。
沙船在古代很出名,平底方頭,吃水淺,逆風航行能力強,但破浪性能差,所以適合在較為平緩的江河中行駛。
船上的人不少,能看到一個個穿著長袍的學子,身旁似乎是有家裏人領著。
陳及冠還在裏麵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都是在縣試中見過。
看來李三並無騙人,這艘船幾乎就是為學子準備的。
嘖嘖,鏢局還真掙錢,一人八百文,一艘船起碼三十個人,那就是二十多兩銀子。
船艙是不能進去的,四人找到一個角落,將行李放在一起,隨後四人圍繞著行李而站。
蘇虎緊緊跟在冠哥兒身邊,一雙虎目不斷打量四周。
陳及冠心情還算放鬆,靠在欄杆上,看著微波粼粼的江麵。
不一會兒,待人到齊以後,碼頭上的人解開粗大的麻繩,幾個水手順勢用木棍頂了幾下碼頭的木板,沙船順著反作用力朝河流下方駛去。
陳及冠第一次坐這種船,顯得十分新奇。
沙船離開碼頭,來到了河流中間,隨著水流暗波湧動,沙船也微微搖晃。
陳及冠握著欄杆,看見了朝陽倒映在江水中,看見了白鶴掠過江麵,看見了長江兩岸的綠蔭,也看見了遠處山林霧氣升騰。
心情瞬間大好,頗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詩興大發,吟誦道:
“江麵生紅日,綠水浮金鱗。”
“風吹兩岸綠,霧遮遊人眼。”
“白鶴知我意,垂首嘯山林。”
“舟行三千裏,此去躍龍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