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荒年苦楚,書庫初顯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 作者:愛吃魷魚小炒的沈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光透過茅草的縫隙,驅散了屋內殘餘的昏暗。
一陣帶著野草氣息的晨風從破舊的木門縫隙鑽入,卷起地上的幾縷塵埃。
陳平安緩緩坐起身,身上的骨頭像散了架一般酸痛,饑餓感依舊如影隨形。
母親李秀已經在外間忙碌,鍋碗瓢盆碰撞發出單調的聲響。
很快,父親陳山也挑著空水桶出門去了。
桌上放著兩個粗瓷碗,裏麵是昨晚剩下的米湯,或許該稱之為米糊更為恰當,濃稠了些許,卻依舊看不到多少米粒。
這就是今天的早飯。
陳平安心中無聲歎息,端起碗小口喝著。
味道寡淡,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黴陳氣,剌嗓子。
身上的衣服也是粗麻所製,補丁疊著補丁,邊緣磨損得起了毛邊,貼在皮膚上有些刺癢。
這就是他如今的處境,一個掙紮在溫飽線上的古代農家。
“平安,感覺好些沒?還暈不暈?”李秀端著一小碟黑乎乎的鹹菜走了進來,看到兒子自己坐在那裏喝米湯,臉上露出一絲欣慰。
努力模仿著六歲孩童的語氣,陳平安搖了搖頭:“娘,好多了,不暈了。”
聲音依舊稚嫩,但吐字清晰,眼神也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平靜。
李秀動作一頓,仔細看了看兒子,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出些什麽。
“那就好,那就好。”她放下鹹菜碟子,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燒是真退了。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
看著母親眼角的皺紋和鬢邊過早出現的白發,陳平安心裏不是滋味。
“娘,今年…收成是不是不好?”嚐試著,他用一種孩童能理解的方式詢問。
李秀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兒子會問這個,隨即歎了口氣,一邊收拾碗筷一邊道:“可不是嘛。開春雨水就少,前陣子又鬧了幾天蟲,地裏的苗都蔫了不少。唉,老天爺不賞飯吃,有啥法子。”
她的語氣帶著一種認命的無奈。
陳平安沉默了。
他知道,對於靠天吃飯的農家來說,年景不好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勒緊褲腰帶,意味著更加沉重的賦稅,甚至…意味著生存的危機。
果然,隻聽李秀又低聲自語般念叨:“眼瞅著秋收沒多少指望,陳屠戶那邊的債…可咋還啊。”
“陳屠戶?債?”陳平安抓住關鍵詞,故作不解地抬頭問道。
李秀看了他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跟你說這些做啥,小孩子家家的。就是…前年你爹腿摔傷了,看病抓藥,跟村東頭的陳屠戶借了些錢…”
她沒再說下去,但眼中的愁苦已經說明了一切。
陳平安沒有再追問,隻是默默記下了“陳屠戶”和“債”這兩個詞。
看來,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吃過那聊勝於無的早飯,陳平安下了床,活動了一下依舊有些僵硬的身體。
他需要確認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集中精神。
屏息凝神。
如同第一次那樣,一種輕微的暈眩感襲來。
意識沉入腦海深處。
那座宏偉的圖書館虛影再次清晰地浮現。
浩瀚,無垠,靜謐。
仿佛囊括了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識。
他能“看到”一排排書架,能“感知”到那些典籍的存在,甚至能隱約“讀取”書架上分類的標簽:經部、史部、子部、集部…還有更遠處那些他熟悉的現代分類:文學、曆史、哲學、科技、醫學…
是真的!
這座伴隨他靈魂而來的圖書館,是真實存在的!
巨大的震撼再次衝擊著他的心神,隨之而來的是精神力被快速抽取的疲憊感。
仿佛隻是“看”一眼這座圖書館,就要消耗掉這具幼小身體裏本就不多的能量。
不行,不能長時間沉浸其中。
陳平安強行將意識拉迴現實,臉色微微發白,靠在土牆上喘息。
看來,使用這個金手指,並非沒有代價。
至少以目前這具身體的狀況,還無法隨心所欲地調用其中的知識。
但,僅僅是確認了它的存在,就足以讓他看到一絲曙光。
“平安,咋了?又不舒服了?”李秀擔憂的聲音傳來。
“沒事,娘,就是站久了有點累。”陳平安立刻調整表情,露出一個符合年齡的笑容。
“那你迴床上歇著去,別亂跑。”李秀叮囑道。
陳平安點點頭,卻沒有立刻迴床,而是走到簡陋的木門邊,向外望去。
屋外是一片泥濘的院子,幾隻瘦骨嶙峋的雞在無精打采地刨著地。
遠處是歪歪斜斜的幾間茅草屋,構成了這個名叫“小河村”的村落。
更遠處是連綿起伏的田地,田裏的莊稼稀稀拉拉,顏色也有些發黃。
再遠處,則是鬱鬱蔥蔥的山巒,那是村民們打柴、采摘野果的地方,也是…潛藏著未知危險的地方。
這就是大夏王朝的農村。
落後,貧窮,掙紮在生存線上。
壓力,如同實質般壓在心頭。
陳屠戶的債…年景不好…
必須盡快想辦法改善家境,至少要先解決眼前的債務危機。
依靠父母顯然是不行的,他們隻是普通的農民,沒有其他門路。
那麽,唯一的希望,就在那座腦內圖書館裏。
重新集中精神,這一次,他不再試圖去“看”整個圖書館,而是用意念發出了明確的指令。
“搜索…草藥…止血…食用野菜…附近山林…”
關鍵詞在意識中形成。
圖書館似乎“迴應”了他的指令。
不再是龐大的全景,而是如同搜索引擎般,篩選出了相關的信息。
一幅幅清晰的植物圖譜浮現在腦海中。
旁邊還伴隨著簡單的文字注釋:名稱、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基礎功效…
“止血草,葉片邊緣有細小鋸齒,多生於陰濕石縫…”
“清熱花,黃色小花,根莖可食用,味苦,生長於向陽坡地…”
“野莧菜,葉片肥厚,口感尚可,常見於田埂、荒地…”
信息清晰、準確,甚至比他前世查閱過的許多植物圖鑒還要詳盡。
太好了!
陳平安心中湧起一陣激動。
這些知識,就是他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他仔細地辨認著那些圖譜,將幾種看起來最常見、功效最實用、且生長環境相對安全的植物牢牢記在心裏。
他需要盡快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收獲。
隻是…
看著自己這雙細瘦、稚嫩的小手,再想想屋外那片充滿未知的山林…
一個六歲的孩子,獨自進山采藥?
可行嗎?
會不會遇到野獸?會不會迷路?會不會采錯有毒的植物?
更重要的是,一個之前“癡傻”的孩子,突然表現出對草藥的認知,會不會引起懷疑?
圖書館的知識是利刃,但握在孩童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到自己。
必須小心,必須謹慎。
陳平安深吸一口氣,將腦海中的圖譜暫時壓下。
他走到院子裏,開始模仿其他孩童的樣子,玩起了泥巴。
但他的眼睛,卻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院子角落、田埂邊生長的那些不起眼的雜草。
他在尋找,尋找那些與腦海中圖譜相似的身影。
知識已經就位,但實踐之路,才剛剛開始。
第一次的嚐試,會遇到什麽呢?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
一陣帶著野草氣息的晨風從破舊的木門縫隙鑽入,卷起地上的幾縷塵埃。
陳平安緩緩坐起身,身上的骨頭像散了架一般酸痛,饑餓感依舊如影隨形。
母親李秀已經在外間忙碌,鍋碗瓢盆碰撞發出單調的聲響。
很快,父親陳山也挑著空水桶出門去了。
桌上放著兩個粗瓷碗,裏麵是昨晚剩下的米湯,或許該稱之為米糊更為恰當,濃稠了些許,卻依舊看不到多少米粒。
這就是今天的早飯。
陳平安心中無聲歎息,端起碗小口喝著。
味道寡淡,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黴陳氣,剌嗓子。
身上的衣服也是粗麻所製,補丁疊著補丁,邊緣磨損得起了毛邊,貼在皮膚上有些刺癢。
這就是他如今的處境,一個掙紮在溫飽線上的古代農家。
“平安,感覺好些沒?還暈不暈?”李秀端著一小碟黑乎乎的鹹菜走了進來,看到兒子自己坐在那裏喝米湯,臉上露出一絲欣慰。
努力模仿著六歲孩童的語氣,陳平安搖了搖頭:“娘,好多了,不暈了。”
聲音依舊稚嫩,但吐字清晰,眼神也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平靜。
李秀動作一頓,仔細看了看兒子,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出些什麽。
“那就好,那就好。”她放下鹹菜碟子,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燒是真退了。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
看著母親眼角的皺紋和鬢邊過早出現的白發,陳平安心裏不是滋味。
“娘,今年…收成是不是不好?”嚐試著,他用一種孩童能理解的方式詢問。
李秀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兒子會問這個,隨即歎了口氣,一邊收拾碗筷一邊道:“可不是嘛。開春雨水就少,前陣子又鬧了幾天蟲,地裏的苗都蔫了不少。唉,老天爺不賞飯吃,有啥法子。”
她的語氣帶著一種認命的無奈。
陳平安沉默了。
他知道,對於靠天吃飯的農家來說,年景不好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勒緊褲腰帶,意味著更加沉重的賦稅,甚至…意味著生存的危機。
果然,隻聽李秀又低聲自語般念叨:“眼瞅著秋收沒多少指望,陳屠戶那邊的債…可咋還啊。”
“陳屠戶?債?”陳平安抓住關鍵詞,故作不解地抬頭問道。
李秀看了他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跟你說這些做啥,小孩子家家的。就是…前年你爹腿摔傷了,看病抓藥,跟村東頭的陳屠戶借了些錢…”
她沒再說下去,但眼中的愁苦已經說明了一切。
陳平安沒有再追問,隻是默默記下了“陳屠戶”和“債”這兩個詞。
看來,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吃過那聊勝於無的早飯,陳平安下了床,活動了一下依舊有些僵硬的身體。
他需要確認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集中精神。
屏息凝神。
如同第一次那樣,一種輕微的暈眩感襲來。
意識沉入腦海深處。
那座宏偉的圖書館虛影再次清晰地浮現。
浩瀚,無垠,靜謐。
仿佛囊括了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識。
他能“看到”一排排書架,能“感知”到那些典籍的存在,甚至能隱約“讀取”書架上分類的標簽:經部、史部、子部、集部…還有更遠處那些他熟悉的現代分類:文學、曆史、哲學、科技、醫學…
是真的!
這座伴隨他靈魂而來的圖書館,是真實存在的!
巨大的震撼再次衝擊著他的心神,隨之而來的是精神力被快速抽取的疲憊感。
仿佛隻是“看”一眼這座圖書館,就要消耗掉這具幼小身體裏本就不多的能量。
不行,不能長時間沉浸其中。
陳平安強行將意識拉迴現實,臉色微微發白,靠在土牆上喘息。
看來,使用這個金手指,並非沒有代價。
至少以目前這具身體的狀況,還無法隨心所欲地調用其中的知識。
但,僅僅是確認了它的存在,就足以讓他看到一絲曙光。
“平安,咋了?又不舒服了?”李秀擔憂的聲音傳來。
“沒事,娘,就是站久了有點累。”陳平安立刻調整表情,露出一個符合年齡的笑容。
“那你迴床上歇著去,別亂跑。”李秀叮囑道。
陳平安點點頭,卻沒有立刻迴床,而是走到簡陋的木門邊,向外望去。
屋外是一片泥濘的院子,幾隻瘦骨嶙峋的雞在無精打采地刨著地。
遠處是歪歪斜斜的幾間茅草屋,構成了這個名叫“小河村”的村落。
更遠處是連綿起伏的田地,田裏的莊稼稀稀拉拉,顏色也有些發黃。
再遠處,則是鬱鬱蔥蔥的山巒,那是村民們打柴、采摘野果的地方,也是…潛藏著未知危險的地方。
這就是大夏王朝的農村。
落後,貧窮,掙紮在生存線上。
壓力,如同實質般壓在心頭。
陳屠戶的債…年景不好…
必須盡快想辦法改善家境,至少要先解決眼前的債務危機。
依靠父母顯然是不行的,他們隻是普通的農民,沒有其他門路。
那麽,唯一的希望,就在那座腦內圖書館裏。
重新集中精神,這一次,他不再試圖去“看”整個圖書館,而是用意念發出了明確的指令。
“搜索…草藥…止血…食用野菜…附近山林…”
關鍵詞在意識中形成。
圖書館似乎“迴應”了他的指令。
不再是龐大的全景,而是如同搜索引擎般,篩選出了相關的信息。
一幅幅清晰的植物圖譜浮現在腦海中。
旁邊還伴隨著簡單的文字注釋:名稱、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基礎功效…
“止血草,葉片邊緣有細小鋸齒,多生於陰濕石縫…”
“清熱花,黃色小花,根莖可食用,味苦,生長於向陽坡地…”
“野莧菜,葉片肥厚,口感尚可,常見於田埂、荒地…”
信息清晰、準確,甚至比他前世查閱過的許多植物圖鑒還要詳盡。
太好了!
陳平安心中湧起一陣激動。
這些知識,就是他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他仔細地辨認著那些圖譜,將幾種看起來最常見、功效最實用、且生長環境相對安全的植物牢牢記在心裏。
他需要盡快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收獲。
隻是…
看著自己這雙細瘦、稚嫩的小手,再想想屋外那片充滿未知的山林…
一個六歲的孩子,獨自進山采藥?
可行嗎?
會不會遇到野獸?會不會迷路?會不會采錯有毒的植物?
更重要的是,一個之前“癡傻”的孩子,突然表現出對草藥的認知,會不會引起懷疑?
圖書館的知識是利刃,但握在孩童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到自己。
必須小心,必須謹慎。
陳平安深吸一口氣,將腦海中的圖譜暫時壓下。
他走到院子裏,開始模仿其他孩童的樣子,玩起了泥巴。
但他的眼睛,卻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院子角落、田埂邊生長的那些不起眼的雜草。
他在尋找,尋找那些與腦海中圖譜相似的身影。
知識已經就位,但實踐之路,才剛剛開始。
第一次的嚐試,會遇到什麽呢?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