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陽透過窗欞,懶洋洋地灑在蒙學館的地板上。


    臨近年關,方敬儒先生決定進行一次學期小考,檢驗一下學童們這一年來的學習成果。


    這也是蒙學館的慣例。


    考試的消息一宣布,原本有些鬆散的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孩子們一個個正襟危坐,拿出書本開始臨時抱佛腳。


    隻有陳平安,依舊神色平靜,按部就班地溫習著功課。


    考試的內容並不複雜,主要還是圍繞著蒙學的基礎知識。


    第一項是經文背誦。


    方先生隨意抽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論語》中講解過的篇章,讓學童們輪流背誦。


    輪到陳平安時,無論抽到哪一段,隻見他不假思索,張口便來,聲音清朗,語速平穩,一字不差,甚至連語氣頓挫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與其他孩子或磕磕絆絆、或錯漏百出的表現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方先生頻頻點頭,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滿意笑容。


    第二項是字義解釋。


    方先生從課本中挑出一些常用字或略有難度的字,讓學童們解釋其含義,並簡單組詞。


    這對陳平安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憑借圖書館的強大支持,他不僅能準確說出字的基本含義,還能根據不同的語境,引申出更深層次的理解,甚至偶爾還能說出一兩個相關的典故(當然是經過包裝的)。


    比如解釋“信”字,他會說:“人言為信。意指說話要算數,要誠實不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寥寥數語,便將“信”的內涵和外延都解釋得清清楚楚。


    再次引來方先生的讚許和其他學童驚歎的目光。


    第三項是句子仿寫。


    方先生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句,如“春風吹綠了柳梢”,讓學童們模仿其句式和意境,寫出類似的句子。


    這項考察的是最基礎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一點點想象力。


    其他孩子大多寫出“夏雨打濕了衣裳”、“秋風吹黃了稻田”之類平鋪直敘的句子。


    輪到陳平安,沉吟片刻,提筆寫下:“夜墨染黑了山巒,晨曦點亮了窗沿。”


    寥寥數字,卻意境全出,對仗也頗為工整,顯示出遠超同齡人的文字感覺。


    三項小考下來,結果毫無懸念。


    陳平安在每一個項目上都表現突出,成績遙遙領先,穩穩地占據了第一名的位置。


    這個結果,沒有人感到意外。


    畢竟,“神童”之名早已深入人心。


    隻是,當結果被方先生正式宣布出來時,還是在學童中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那些原本就佩服陳平安的孩子,自然是與有榮焉,紛紛上前向他道賀。


    而以陳富貴為首的那一小撮人,則臉色難看,眼神複雜。


    尤其是陳富貴。


    經過這段時間的打擊和家裏的壓力(陳老爺似乎也意識到兒子不是讀書的料,沒再過多逼迫),他也算是有了一些進步。


    這次小考,雖然比不上陳平安,但在其他孩子中也算中等偏上了。


    可這點進步,在陳平安那耀眼的光芒麵前,依舊顯得黯淡無光,微不足道。


    巨大的差距,如同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他心中那份嫉妒,漸漸化為了深深的無力感。


    或許…自己真的永遠也比不上這個家夥吧?


    其他一些曾經有過小心思的學童,此刻也徹底服氣了。


    人比人,氣死人。


    跟這種“妖孽”生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蒙學館,除了認命,還能怎樣呢?


    方敬儒先生對這個結果自然是十分滿意。


    在進行學期總結時,老先生毫不吝嗇地將陳平安樹立為所有學童學習的榜樣。


    “……諸生當以陳平安為楷模。”方先生捋著胡須,聲音洪亮,“其天資聰穎固然可喜,然其勤奮刻苦、專心向學之誌,更為可嘉。爾等若能有他一半的用功,何愁學問不成?”


    一番話,說得其他孩子都低下了頭。


    陳平安則在眾人的注視下,保持著謙遜的微笑,心中卻並無太多波瀾。


    這種程度的考核,對他來說,確實沒有太大挑戰性。


    他在蒙學中的“學霸”地位,經過這次小考,算是徹底鞏固了。


    無人能夠撼動。


    但也正如他之前所預料的,這種“一枝獨秀”,也讓他與其他學童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


    除了少數幾個真心佩服、願意親近他的孩子,大多數同窗看他的眼神,都帶著一種敬畏和疏離。


    他仿佛成了獨立於這個群體之外的存在。


    高處不勝寒。


    這種感覺,並不太好。


    或許,等將來進入更高層次的縣學、府學,遇到更多真正的天才時,這種情況才會有所改變吧。


    小考結束,也意味著這一學年的蒙學課業即將告一段落。


    方先生將陳平安單獨留下。


    “平安。”老先生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期盼和鄭重。


    “先生。”


    “以你如今的學問根基,這蒙學館,對你而言,已如淺灘困蛟龍。”方先生緩緩說道,“是時候,該去更廣闊的天地,搏擊風浪了。”


    陳平安心頭一動,知道老師接下來要說什麽了。


    “明年開春,”方先生的語氣帶著一絲激動,“若時機合適(指年齡、以及官府的安排),老夫便為你報名,參加縣試。”


    縣試。


    終於來了。


    這條他期待已久、也準備已久的科舉之路,終於要在明年正式開啟了。


    “多謝先生栽培。”陳平安深吸一口氣,躬身行禮,聲音堅定,“學生定不負先生厚望。”


    “好。”方先生欣慰地點頭,“不過,縣試非同兒戲,競爭激烈,規矩也多。從今日起,一直到開春考試前,你莫要再分心他顧,須將全部精力,都用在溫習經史、揣摩八股、練習書法之上。老夫也會盡我所能,為你查漏補缺,指點迷津。”


    “是,先生。”


    師生二人,就此定下了未來幾個月最核心的目標——備戰縣試。


    走出蒙學館,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卻感覺不到多少暖意。


    縣試的腳步,終於臨近了。


    自己…真的準備好了嗎?


    學問根基,似乎紮實了。


    八股文法門,也初窺門徑了。


    心性,似乎也磨練得沉穩了許多。


    但,考場之上,瞬息萬變。


    會遇到怎樣的考官?


    會出怎樣刁鑽的題目?


    會遇到哪些才華橫溢、或者背景深厚的競爭對手?


    那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地主陳老爺,會不會在考前暗中使絆子?


    自己這“神童”之名,在考官眼中,究竟是加分項,還是會引來更嚴格的審視和更高的要求?


    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前方的路,機遇與挑戰並存。


    但無論如何,箭已在弦,不得不發。


    屬於陳平安的科舉之路,即將正式拉開帷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魷魚小炒的沈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魷魚小炒的沈秦並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