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城破後的第七日,這座承載著無數興衰榮辱的古都,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肅殺的氣息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減弱,但劫後餘生的疲憊與茫然,卻如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地包裹著城中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人。蘇明博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急於舉行盛大的凱旋儀式來彰顯自己的功績。他深知,擺在眼前的,是如何在這片曆經戰火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秩序,讓一切重新步入正軌。於是,他將臨時帥府設立在了昔日楚王府的議事大堂。
踏入這座議事大堂,往昔的繁華仍能從那精美的雕梁畫棟中窺見一斑。然而,如今的這裏已物是人非,空氣中不僅彌漫著舊王朝腐朽衰敗的氣息,還夾雜著消毒水刺鼻的味道,兩種氣息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怪異而沉重的氛圍。
巨大的紫檀木案幾上,堆積如山的並非是令人振奮的戰報,而是來自新占領區各種各樣的呈文。那一本本泛黃的田畝冊籍,紙張因為年代久遠和頻繁翻閱而變得脆弱不堪;密密麻麻記錄著丁口信息的黃冊,仿佛是一本本曆史的賬本,卻又混亂無序;繁雜的賦稅賬簿,記載著過去的財政收支,卻也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有那積壓已久的刑獄案卷,訴說著舊製度下司法的拖遝與無奈。這些承載著舊時代運轉邏輯的故紙堆,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它們散發著陳腐的黴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舊製度的暮氣沉沉和搖搖欲墜。
幾名身著嶄新灰色文官製服的年輕幕僚,站在案幾旁,努力想要展現出沉穩幹練的一麵。然而,他們身上那股濃濃的書卷氣卻怎麽也掩蓋不住。此刻,他們正手忙腳亂地翻閱著這些文件,眉頭緊緊地鎖在一起,額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順著臉頰緩緩滑落。他們自幼便在之乎者也的世界裏浸淫,熟讀四書五經,擅長吟詩作對,對於經義策論更是信手拈來。然而,麵對眼前這些繁瑣複雜的庶務,以及那些陌生得如同天書一般的數據表格,他們卻感到無比的困惑和無助,實在是力不從心。
“王爺,”一名幕僚一邊用衣袖擦拭著額頭不斷冒出的汗水,一邊捧著一本厚厚的黃冊,聲音中滿是無奈與焦急,“這是江寧府曆年的丁口黃冊,隻是……這登記實在是混亂到了極點,缺漏隱匿之處隨處可見……而且,這些全部都是手抄本,字跡潦草得幾乎難以辨認……若要厘清實數,恐怕短時間內……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他越說聲音越小,頭也越垂越低,顯然對自己的效率感到十分羞愧,仿佛這是他個人莫大的失職。
另一人則捧著一卷魚鱗圖冊,也就是土地冊,更是滿臉的愁容,幾乎要擰成一個結。他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王爺,這本田畝圖冊所繪地形與實地的差異實在太大,而且大戶們隱匿兼並的田產,十之七八都沒有登記在冊……若要重新進行精確丈量,需大量精通算學與測繪的專業吏員……可是……可是眼下我們根本沒有這麽多合適的人手啊……”他環顧四周,看著那些同樣焦頭爛額的同伴們,眼神中充滿了無奈和焦慮,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蘇明博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嚴肅,目光冷峻。他靜靜地看著堂下眾人的窘迫模樣,心中暗自思忖。科舉八股製度施行以來,選拔出的所謂“人才”,大多隻擅長舞文弄墨,對於真正治理國家所必需的科學統計、合理的組織架構以及實用的工程技術等方麵,幾乎是一無所知。他們的思維,早已被禁錮在那陳舊的用模糊的“仁政”“德化”來治理天下的迷夢裏,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革。
“夠了。”蘇明博的聲音雖然並不高,但卻如同洪鍾一般,在大堂內迴蕩,瞬間讓堂下安靜了下來。他緩緩起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踱步至巨大的江南地形沙盤前。他凝視著沙盤上那些代表著城鎮、河流、山川的標記,仿佛在審視著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治理天下,豈能依靠這些混亂不堪的賬目和那些隻會空談的腐儒?”
他猛地轉身,目光如電,冷冷地掃過堂下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緊接著,他高聲下令:“傳我令!”
“第一,即刻成立‘江南清丈統計總署’!任命林智兼任總辦!從軍中挑選那些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同時從江北學堂以及工坊中抽調所有通曉算學、測繪、格物之能人!以‘破浪’艦載測繪儀為精準基準,對江南全境的山川地理進行重新精確測定!使用新式的表格與數字,全麵、詳細地重新登記田畝、丁口、物產等信息!但凡有膽敢隱匿不報、抗拒清丈者,其田產一概充公,主犯必須嚴懲不貸,絕不姑息!”蘇明博的聲音堅定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上。
“第二,徹底廢除舊有的科舉八股取士製度!在金陵、蘇州、杭州這三地,即刻著手籌備開辦‘江南格致學堂’!首期招募學子,打破出身的限製,不論貧富貴賤,唯才是舉!學堂的課程設置,要涵蓋算學、格物、化學、機械、農學、新式律法以及行政管理等重要方麵!一年之內,我要看到一批能夠辦實事、精通實務的吏員從學堂中走出,為江南的發展貢獻力量!”蘇明博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已經看到了學堂未來培養出的人才,正活躍在江南的各個領域。
“第三,迅速從江北調集工程隊及各類先進的機械設備!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全麵修複被戰火損毀的道路、橋梁以及水利設施!尤其是長江堤防與江南水網,這些關乎民生和農業發展的關鍵工程,必須盡快恢複!使用蒸汽鐵牛,也就是拖拉機進行開荒工作,大力推廣新式農具與優良種子!江南,這片富饒的土地,必須成為我大軍南下、平定天下的穩固糧倉與堅實根基,絕不能讓它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負擔!”蘇明博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在沙盤上比劃著,仿佛在勾勒著江南未來繁榮的藍圖。
一連三條命令,猶如三道震天動地的驚雷,在議事大堂中炸響!堂下的舊幕僚們聽到這些命令後,驚得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術一般,愣在原地,動彈不得。廢除科舉?興辦學堂教授格物機械?還用蒸汽鐵牛耕地?這一係列的舉措,在他們看來簡直是離經叛道,完全顛覆了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
“王爺!萬萬不可啊!”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幕僚終於迴過神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涕淚橫流,情緒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的正統途徑啊!聖賢之道,那可是立國的根本!怎能如此輕易地廢除?格物之術,不過是些奇技淫巧罷了,怎能登上大雅之堂,用來治理百姓?這……這簡直就是動搖國本,是禍亂的根源啊!”他聲淚俱下,仿佛蘇明博的決定將會給整個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動搖國本?”蘇明博冷冷地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楚淮安倒是一直堅守著你們所謂的聖賢之道,遵循著你們的科舉正途!可結果又如何呢?”他猛地指向門外,語氣中充滿了憤怒和質問,“結果就是他的金陵城,在我的艦炮之下,連一個時辰都沒能堅守住!結果就是他那號稱十萬的大軍,在我的鐵蹄麵前,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結果就是你們這些自詡滿腹經綸的‘人才’,麵對這些最基本的丁口田畝賬目,卻連理清頭緒都做不到!”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力量,如同洶湧的波濤,在大堂中迴蕩:“都睜開你們的眼睛,好好看清楚這個時代!聖賢書救不了正在飽受饑餓折磨的江南饑民!八股文也根本擋不住敵人那兇猛的炮火!治理天下,靠的是精準無誤的數字,它能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國家的根基;靠的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它能促進各地的交流與發展;靠的是豐收滿倉的糧食,它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靠的是蓬勃發展的工業,它能增強國家的實力;靠的是懂科學、會做事的真正人才,他們才能帶領我們走向繁榮富強!”
他目光掃過那些依舊滿臉震驚、難以接受現實的舊麵孔,語氣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願意學習的,就留下來,從零開始,認真學習算學,鑽研格物之術!不願意的,現在就可以領了盤纏,迴家去繼續讀你們的聖賢書!江南的未來,不需要那些隻會空談道德文章,麵對黎民百姓的疾苦卻束手無策的無用之人!”
蘇明博的話語,如同冰冷鋒利的鋼刀,毫不留情地斬斷了舊時代最後的挽歌。他不再看向堂下眾人,而是轉身對肅立一旁的林智和芸娘,神情嚴肅地說道:“清丈、學堂、基建這三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就由你們二人全麵總攬負責。所需的人員、設備、資金,全部優先調撥。我要在三個月內,看到江南新的骨架能夠穩穩地立起來!”
“是!王爺!”林智和芸娘神情肅然,齊聲應命,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構建新秩序的堅定光芒,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
議事大堂內,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蘇明博離去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中久久迴響,那聲音仿佛是時代前進的鼓點,宣告著一個依靠科技與實幹重塑秩序的嶄新時代,正以無可阻擋之勢,降臨在這片剛剛經曆戰火洗禮的土地之上。舊科舉的餘燼尚未完全消散,新知識的火焰已然熊熊燃起,它將照亮江南乃至整個天下未來的道路,引領著這片土地走向一個全新的、充滿希望的未來。
踏入這座議事大堂,往昔的繁華仍能從那精美的雕梁畫棟中窺見一斑。然而,如今的這裏已物是人非,空氣中不僅彌漫著舊王朝腐朽衰敗的氣息,還夾雜著消毒水刺鼻的味道,兩種氣息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怪異而沉重的氛圍。
巨大的紫檀木案幾上,堆積如山的並非是令人振奮的戰報,而是來自新占領區各種各樣的呈文。那一本本泛黃的田畝冊籍,紙張因為年代久遠和頻繁翻閱而變得脆弱不堪;密密麻麻記錄著丁口信息的黃冊,仿佛是一本本曆史的賬本,卻又混亂無序;繁雜的賦稅賬簿,記載著過去的財政收支,卻也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還有那積壓已久的刑獄案卷,訴說著舊製度下司法的拖遝與無奈。這些承載著舊時代運轉邏輯的故紙堆,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它們散發著陳腐的黴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舊製度的暮氣沉沉和搖搖欲墜。
幾名身著嶄新灰色文官製服的年輕幕僚,站在案幾旁,努力想要展現出沉穩幹練的一麵。然而,他們身上那股濃濃的書卷氣卻怎麽也掩蓋不住。此刻,他們正手忙腳亂地翻閱著這些文件,眉頭緊緊地鎖在一起,額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順著臉頰緩緩滑落。他們自幼便在之乎者也的世界裏浸淫,熟讀四書五經,擅長吟詩作對,對於經義策論更是信手拈來。然而,麵對眼前這些繁瑣複雜的庶務,以及那些陌生得如同天書一般的數據表格,他們卻感到無比的困惑和無助,實在是力不從心。
“王爺,”一名幕僚一邊用衣袖擦拭著額頭不斷冒出的汗水,一邊捧著一本厚厚的黃冊,聲音中滿是無奈與焦急,“這是江寧府曆年的丁口黃冊,隻是……這登記實在是混亂到了極點,缺漏隱匿之處隨處可見……而且,這些全部都是手抄本,字跡潦草得幾乎難以辨認……若要厘清實數,恐怕短時間內……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他越說聲音越小,頭也越垂越低,顯然對自己的效率感到十分羞愧,仿佛這是他個人莫大的失職。
另一人則捧著一卷魚鱗圖冊,也就是土地冊,更是滿臉的愁容,幾乎要擰成一個結。他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王爺,這本田畝圖冊所繪地形與實地的差異實在太大,而且大戶們隱匿兼並的田產,十之七八都沒有登記在冊……若要重新進行精確丈量,需大量精通算學與測繪的專業吏員……可是……可是眼下我們根本沒有這麽多合適的人手啊……”他環顧四周,看著那些同樣焦頭爛額的同伴們,眼神中充滿了無奈和焦慮,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蘇明博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嚴肅,目光冷峻。他靜靜地看著堂下眾人的窘迫模樣,心中暗自思忖。科舉八股製度施行以來,選拔出的所謂“人才”,大多隻擅長舞文弄墨,對於真正治理國家所必需的科學統計、合理的組織架構以及實用的工程技術等方麵,幾乎是一無所知。他們的思維,早已被禁錮在那陳舊的用模糊的“仁政”“德化”來治理天下的迷夢裏,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革。
“夠了。”蘇明博的聲音雖然並不高,但卻如同洪鍾一般,在大堂內迴蕩,瞬間讓堂下安靜了下來。他緩緩起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踱步至巨大的江南地形沙盤前。他凝視著沙盤上那些代表著城鎮、河流、山川的標記,仿佛在審視著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治理天下,豈能依靠這些混亂不堪的賬目和那些隻會空談的腐儒?”
他猛地轉身,目光如電,冷冷地掃過堂下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緊接著,他高聲下令:“傳我令!”
“第一,即刻成立‘江南清丈統計總署’!任命林智兼任總辦!從軍中挑選那些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同時從江北學堂以及工坊中抽調所有通曉算學、測繪、格物之能人!以‘破浪’艦載測繪儀為精準基準,對江南全境的山川地理進行重新精確測定!使用新式的表格與數字,全麵、詳細地重新登記田畝、丁口、物產等信息!但凡有膽敢隱匿不報、抗拒清丈者,其田產一概充公,主犯必須嚴懲不貸,絕不姑息!”蘇明博的聲音堅定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上。
“第二,徹底廢除舊有的科舉八股取士製度!在金陵、蘇州、杭州這三地,即刻著手籌備開辦‘江南格致學堂’!首期招募學子,打破出身的限製,不論貧富貴賤,唯才是舉!學堂的課程設置,要涵蓋算學、格物、化學、機械、農學、新式律法以及行政管理等重要方麵!一年之內,我要看到一批能夠辦實事、精通實務的吏員從學堂中走出,為江南的發展貢獻力量!”蘇明博的目光堅定而銳利,仿佛已經看到了學堂未來培養出的人才,正活躍在江南的各個領域。
“第三,迅速從江北調集工程隊及各類先進的機械設備!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全麵修複被戰火損毀的道路、橋梁以及水利設施!尤其是長江堤防與江南水網,這些關乎民生和農業發展的關鍵工程,必須盡快恢複!使用蒸汽鐵牛,也就是拖拉機進行開荒工作,大力推廣新式農具與優良種子!江南,這片富饒的土地,必須成為我大軍南下、平定天下的穩固糧倉與堅實根基,絕不能讓它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負擔!”蘇明博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在沙盤上比劃著,仿佛在勾勒著江南未來繁榮的藍圖。
一連三條命令,猶如三道震天動地的驚雷,在議事大堂中炸響!堂下的舊幕僚們聽到這些命令後,驚得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術一般,愣在原地,動彈不得。廢除科舉?興辦學堂教授格物機械?還用蒸汽鐵牛耕地?這一係列的舉措,在他們看來簡直是離經叛道,完全顛覆了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
“王爺!萬萬不可啊!”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幕僚終於迴過神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涕淚橫流,情緒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的正統途徑啊!聖賢之道,那可是立國的根本!怎能如此輕易地廢除?格物之術,不過是些奇技淫巧罷了,怎能登上大雅之堂,用來治理百姓?這……這簡直就是動搖國本,是禍亂的根源啊!”他聲淚俱下,仿佛蘇明博的決定將會給整個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動搖國本?”蘇明博冷冷地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楚淮安倒是一直堅守著你們所謂的聖賢之道,遵循著你們的科舉正途!可結果又如何呢?”他猛地指向門外,語氣中充滿了憤怒和質問,“結果就是他的金陵城,在我的艦炮之下,連一個時辰都沒能堅守住!結果就是他那號稱十萬的大軍,在我的鐵蹄麵前,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結果就是你們這些自詡滿腹經綸的‘人才’,麵對這些最基本的丁口田畝賬目,卻連理清頭緒都做不到!”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力量,如同洶湧的波濤,在大堂中迴蕩:“都睜開你們的眼睛,好好看清楚這個時代!聖賢書救不了正在飽受饑餓折磨的江南饑民!八股文也根本擋不住敵人那兇猛的炮火!治理天下,靠的是精準無誤的數字,它能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國家的根基;靠的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它能促進各地的交流與發展;靠的是豐收滿倉的糧食,它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靠的是蓬勃發展的工業,它能增強國家的實力;靠的是懂科學、會做事的真正人才,他們才能帶領我們走向繁榮富強!”
他目光掃過那些依舊滿臉震驚、難以接受現實的舊麵孔,語氣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願意學習的,就留下來,從零開始,認真學習算學,鑽研格物之術!不願意的,現在就可以領了盤纏,迴家去繼續讀你們的聖賢書!江南的未來,不需要那些隻會空談道德文章,麵對黎民百姓的疾苦卻束手無策的無用之人!”
蘇明博的話語,如同冰冷鋒利的鋼刀,毫不留情地斬斷了舊時代最後的挽歌。他不再看向堂下眾人,而是轉身對肅立一旁的林智和芸娘,神情嚴肅地說道:“清丈、學堂、基建這三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就由你們二人全麵總攬負責。所需的人員、設備、資金,全部優先調撥。我要在三個月內,看到江南新的骨架能夠穩穩地立起來!”
“是!王爺!”林智和芸娘神情肅然,齊聲應命,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構建新秩序的堅定光芒,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
議事大堂內,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蘇明博離去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中久久迴響,那聲音仿佛是時代前進的鼓點,宣告著一個依靠科技與實幹重塑秩序的嶄新時代,正以無可阻擋之勢,降臨在這片剛剛經曆戰火洗禮的土地之上。舊科舉的餘燼尚未完全消散,新知識的火焰已然熊熊燃起,它將照亮江南乃至整個天下未來的道路,引領著這片土地走向一個全新的、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