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居住的環境如此局促,並不是因為海市的地皮不夠,而是因為受到了限製,千流山不允許海市的交易場地無限擴張,也不允許外來人員到處亂跑,僅劃撥了陸地上小小的一角出來而已。


    然就這一角,常住人員已不下百萬,還不包括大量來來往往的人員。


    畫地為界,一地繁華,一邊清靜。


    界線就是一道海峽,海峽深深,兩邊有一道道索橋連接,繩索上簡單鋪著一塊塊木板而已。


    海峽底下是平靜的海麵,一邊的崖壁上燈火輝煌,到處是鑿梯搭出的房子,房子如同攀附在崖壁上,而另一邊的崖壁上則是陰暗清冷,兩邊對比鮮明,有人間與地獄的感覺。


    索橋上也很冷清,基本看不到還有其他人來往,可見交易市場這邊甚少有人往對岸去,沒事也不敢往那邊跑。


    野人扛著鮫人的屍體在前,庾慶跟在後麵,一起晃蕩在索橋上,從光明的燈火輝煌之地,走向幽暗的星空燦爛之地。


    清冷對岸,在那地勢最高的臨海之地,有一座圈牆而建的寺院。


    野人所選的索橋也是直通寺院的那條,晃蕩過了索橋,直奔山頂廟門外,到了便扔下了鮫人的屍體,轉身麵對跟來的庾慶,捶胸示意了一下,待庾慶點頭確認後,便立刻飛奔返迴了。


    庾慶站在了寺廟大門外,才看清月色下的白色院牆是怎麽迴事,偌大個寺院的外牆竟然全部都是用骷髏頭堆砌而成的,門庭也是用骸骨搭建起來的,上書“掃塵寺”二字,令人有種不寒而栗感。


    冥寺正是外界對掃塵寺的稱唿,庾慶也聽說過。


    緊閉的大門倒是斑駁的木門。


    其實寺院占地麵積並不大,除了看起來有些詭異,似乎也稱不上什麽氣派,有點不像是久負盛名之地。


    觀察了一陣,又側耳傾聽了一陣,庾慶最終摸出那枚戒指套在了食指上,之後扣響了門環。


    等了一陣沒反應,他又再次扣響,連扣三次,才聽到裏麵有腳步聲傳來。


    門開了,一個年輕僧人露麵,門縫裏伸出一個腦袋,盯著庾慶上下打量了一番,問:“施主找誰?”


    庾慶側身,讓出了身後鮫人的屍體。


    年輕僧人一看,立馬出了門,穿著一身黑色僧袍,快步到了鮫人屍體前親手進行了查探,起身後又迅速轉向庾慶問,“誰幹的?”


    庾慶毫不避諱道:“我殺的。”


    年輕僧人皺了眉頭,“殺我海族,還跑到敝寺口拋屍敲門,莫非是故意來找事的?”


    庾慶:“不敢。是這位擺渡的船夫在途中起了歹心,意圖加害於我,結果被我反殺。我雖沒有吃虧,但凡事要講個道理,若非我機警,豈不死的冤枉?聽說‘冥寺’為冥海海族執言,我今天是來登門討個說法的。”


    年輕僧人臉上閃過訝異,有人跑到冥寺來討說法,確實罕見,也屬實有點膽大,當即問道:“敢問施主尊姓大名,好容小僧入內通報。”


    庾慶道:“阿士衡!”


    “阿士衡?”年輕僧人又是一愣,試著問道:“哪個阿士衡?”


    一看這反應,庾慶心裏頓一通罵罵咧咧,自己的名字拚死拚活也不響亮,“阿士衡”的名字卻是不管走哪搬出都發光的那種,走哪都有人認識,連這個偏遠之地的出家人都不例外,想想都膩味。


    但還是一本正經迴道:“還能有幾個阿士衡不成?”


    說實話,若不是連累老七和老九的身體出了問題,可能有性命之憂,他非常反感再用阿士衡的名字,打死也不願用,給再多錢也不願用的那種,這恐怕是他為數不多的給錢也抗拒的事情。


    沒人能理解他的某種心情,哪怕就在剛才,他腦海中也閃過了某個書房中的場景,閃過了對某個女人否認自己是阿士衡的情形,那一幕至今想起依然錐心刺骨。


    年輕僧人驚疑,再問:“是錦國的那位探花郎?”


    庾慶:“早已經是過去的事,世間早已沒有什麽探花郎。”


    年輕僧人頓有肅然起敬感,合十欠身,“阿施主稍等。”


    旋即快步離去,進門後又關了門。


    等了那麽一陣,門又開了,這次出來了兩名年輕僧人,大門各開一邊,徹底打開了。


    之前那位請庾慶跟他去,令一名則扛起了鮫人的屍體入內。


    入內看到了星月下的寺內全景,庾慶頓又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地上鋪的腳下踩的還是骷髏頭,寺內能看到的建築,除了頂著的瓦片外,牆體都是骷髏頭搭建起來的,包括前方的正殿。


    不過寺廟的建築規格確實也算不上氣派,院子不大,一座主殿,再幾棟房屋,還有一座大概三丈高的骷髏塔。除了那座塔外,整個院子裏看不到一棟兩層的建築,都是平房。


    盡管如此,仍能感覺四周包括地上到處是黑洞洞的眼睛盯著你,陰森森的氣息濃鬱,真不知長期住在這裏的人的心理上會是怎樣的。


    扛著鮫人屍體的年輕僧人先小跑著進了正殿,整個寺院內似乎也隻有正殿裏麵有燈光。


    庾慶跟隨引領,上了台階,不疾不徐地跟進了殿內。


    殿內就一個字,空!


    沒有桌子,沒有椅子,沒有泥塑,也沒有金身,沒有神龕,也沒有祭拜的香爐,更沒有任何的法器。


    左右的梁柱上各懸著一隻火盆,不知用的什麽燃料,燒出的火光有點慘白,與擺渡船上的燈籠光芒相似。


    地麵鋪設的骷髏頭也顯得有規律了,一圈又一圈的圓,大圈套小圈,最終歸於一點,在那一點上盤膝打坐著一個眉清目秀的中年僧人,身披黑色袈裟,上繡金色條格,金紋在火光下偶爾會反光。


    殿內左右對坐著兩個老僧人,皆一掛長長的白須,滿臉褶皺,垂垂老矣模樣,身穿黑色僧袍,卻又各披一襲潔白袈裟,閉目盤坐,不聞身外事。


    眼前的情況倒是讓庾慶有些拿不準了,不知誰是傳說中的冥僧。按坐位論,應該是中間那個,可兩邊的看起來資曆更符合。還是說根本就不在這裏?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此地的規格似乎配不上冥僧的名望,那位不住這也屬情理之中。


    眉清目秀的中年僧人聽完扛物進來的年輕僧在旁的嘀咕,目光從鮫人遺體上挪開,落到了庾慶的臉上,平靜道:“你就是錦國那號稱天下第一才子的探花郎?”


    庾慶頗不耐煩這個說法,然而是自找的,不得不再次虛詞應付道:“早已是過去事,隻有俗人一個。”


    聽到這,中年僧莞爾一笑,“且不論真假,這番話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庾慶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總感覺這位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表麵還是略欠身表示謙虛,繼而又試著問道:“不知法師與冥僧是何關係?”


    中年僧:“貧僧正是掃塵寺當代主持。”


    庾慶愣了一下,沒想到這位還真是傳說中的冥僧,感覺看起來派頭不像,再想想應小棠的年紀模樣,這位看起來確實比應小棠年輕多了,趕緊躬身拱手,“久聞大師乃玄國公兄長,今日一見,不想大師看起來竟比玄國公還年輕,是在下眼拙,拜見大師。”


    冥僧撥弄著手中烏溜溜的念珠,“你是在暗示貧僧你與小棠有關係嗎?來了這裏,誰的關係都沒用。你能不能活著離開還不一定,拉關係、套客氣的話就不要說了。看你的樣子,似還不知這滿寺的頭骨是怎麽來的。”


    庾慶心中略有突突,但還是保持鎮定道:“願請教。”


    冥僧道:“長空,告訴他何謂掃塵寺。”


    “是。”之前在旁的扛物僧應下,轉而又對庾慶道:“佛門清淨地,不願惹塵埃,若有塵埃來,時時勤打掃。施主所見的滿寺頭骨,皆是塵埃留下的,留在了此地由敝寺超度,這便是‘掃塵寺’的由來。”


    庾慶盡量控製住喉結聳動的欲望,頷首道:“受教了。”


    冥僧:“阿施主莫不是也想為敝寺添磚加瓦?”


    庾慶:“大師言重了。千流山、司南府、大業司,一直也在明裏暗裏糾纏於我,我今天能活著來到這裏,說明他們尚能講些道理,連他們都能講道理,想必冥寺不會一點道理都不講吧?”


    冥僧撥弄著念珠淡淡道:“無數年來,千萬海族不辭辛勞,操舟往返彼岸,供養掃塵寺,你殺我海族,又豈是幾句狡辯就能了結的?拿不出證據來,任你什麽探花郎都是一堆白骨。”


    庾慶道:“證據?不瞞大師,在下能找上門來也是為了求證這個證據。”說著摘下了手上的那枚戒指,遞予道:“大師可認得此物?”


    冥僧目光落在了戒指上,兩個年輕僧人亦如此,左右的兩個老僧人卻依然是閉目不聞身外事的樣子。


    他們盯著戒指觀察,庾慶則在觀察他們的反應。


    結果沒看出任何多餘的反應,都隻有盯著看,然後漸漸目露疑惑的樣子,顯然都沒看懂。


    冥僧問道:“大才子,莫非欺貧僧愚鈍,什麽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躍千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躍千愁並收藏半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