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初平元年,比曆史上的同期來得早,但其混亂程度,比曆史上更甚,終於在一場大雪之後,一切都平靜下來。這次平靜,足足有半年之久,直到第二年五月,眾諸侯才有了動作。


    曆史上,董卓西遷之後,眾諸侯便開始了自相攻伐,但是丁偉卻意外的發現,這種事情竟然沒有發生。


    袁術,孫堅,劉表之間去年的那場大戰,仿佛也被大雪掩蓋了,沒有在眾諸侯之間掀起任何波瀾,而劉表得到玉璽的事,也沒有人再議論。


    當然,劉表上書漢獻帝,讓揚州牧劉繇討伐袁術和孫堅的事,自然也沒有任何結果。


    丁偉暗自感歎,曆史又一次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他先知先覺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


    可能是由於鎮北軍兵強馬壯的影響,五月天氣暖和之後,眾諸侯都開始進行同一件事,那就是剿滅各自境內的黃巾殘匪。


    在任何時候,亂世之中,誰有兵誰說了算。黃巾軍雖然剿滅了,但各地的殘匪,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


    這些人全是烏合之眾,很容易剿滅。現在的各路諸侯,可不像剛開始時,對於黃巾軍,就是一個斬盡殺絕。


    去年丁偉剿滅白波穀的劉石,左校部,獲得五千精兵,十萬百姓。丁偉將這些百姓全部遷到並州和幽州的北部,給他們分了土地,種上了糧食,今年眼看又是一個大豐收,這讓眾諸侯佩服不已的同時,都紛紛效仿。


    兵要靠糧食供養,而糧食隻能依靠百姓種植,黃巾之亂,讓大漢的百姓減少了六成之多,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認識到了人的重要性。


    黃巾殘軍的將領,都是一些農民,打起仗來毫無章法,僅一年時間,各州的黃巾殘匪,基本都被剿滅,大漢又趨於平穩。


    於是,遠在長安的獻帝,又開始大封各地諸侯,把南方的封到北方,把北方的封到南方,這顯然又是李儒之計。


    隻可惜這些詔書,大多沒有傳到各地諸侯手裏,傳到的那些詔書,也被諸侯藏了起來。沒有強大的實力,就不要去垂涎別人的地盤,還是好好想想怎麽守住自己的這塊地,這樣淺顯的道理,人人都懂。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有兩股黃巾殘匪實力雄厚,他們阻斷了南北東西的一些通道,致使詔書不能送達。


    第一是位於汝南臥牛山的一夥,為首有四人,劉辟,龔都,楊奉,裴元紹。此四人不但勇武,而且有些智謀。


    他們的麾下,有十萬之眾,可戰的精兵近兩萬,臥牛山,易守難攻,又囤積了大量的糧草,附近的十幾個縣都被他們占領。


    豫州牧孔伷,開始並未將臥牛山放在眼裏,雖然臥牛山號稱十萬雄兵,但是孔伷知道,黃巾兵大多都是挾裹的百姓,毫無戰力。


    可是古城一戰,孔伷中了楊奉和裴元紹之計,被殺得大敗,兩萬大軍死傷過半,孔伷灰頭土臉的退迴了譙郡。


    豫州乃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可謂膏腴之地。兗州的劉岱,冀州的韓馥,都願出兵幫助孔伷,但是孔伷心裏明白,這些人都未安好心,若是讓他們來了,恐怕比黃巾更難打發。


    曹操討伐董卓兵敗迴來之後,一直在譙縣招兵買馬,得到了河東衛家的資助,招募了五千精兵。


    孔伷覺得曹操是個忠臣,又有帶兵經驗,於是封曹操為譙郡太守,操練兵士,準備來年再攻打臥牛山。


    除了臥牛山的黃巾殘軍外,其餘的黃巾軍或者被剿滅,或者開始戰略轉移,目標是位於並州,冀州和司隸交界的黑山。


    黑山是太行山脈的一部分,山高,路險,溝深,裏麵又有八大險關,稱為太行八陘,個個都易守難攻。


    黑山的黃巾首領叫張燕,他原姓褚,名飛燕,是並州黃巾渠帥,黃巾起義失敗後,張燕帶著殘兵進了太行山。


    後來,從廣宗突圍而出的黃巾聖女張寧,帶著三千殘兵,曆盡千險進了太行山,與張燕會合。


    中平二年之後,漢靈帝大赦天下,由於張角張梁張寶都死了,張角沒有兒子,所以也沒有人想起還有一個黃巾聖女張寧,這讓他們得到了喘息的時間,逐漸發展了一萬軍隊,收攏了三四萬百姓,在太行山中耕作。


    可是今年,風雲突變,大漢十三州有七州都在剿匪。於是張寧以大賢良師的名義發出了法令,讓黃巾軍向太行山轉移。


    處於絕望之中的黃巾軍,看到大賢良師的法令,頓時精神大振,衝破各地官兵的包圍,上了太行山。


    小的有幾百人,多的一兩千。而實力最大的兩股,是來自青州的管亥和泰山的臧霸,他們各自帶著三千兵馬。


    眾人推張寧渠帥,張燕為副帥,管亥為左路將軍,臧霸為右路將軍,共有精兵兩萬,戰將數員,號稱黑山軍,將太行八陘幾乎全部占領,西北到東南的通道,壺關以北全部阻斷。


    黑山軍的治所在太行山東麓的一個半山腰處,此處方圓十幾裏都比較平坦,通向這裏有兩條道路,其餘都是懸崖峭壁。在這兩條道路上,張寧修建了兩處要塞,皆易守難攻。


    上麵蓋了一些小木屋,主要住一些將領,旁邊紮下了幾座大營,共有兩千兵士。加上駐守要塞的三千兵士,這裏共駐軍五千。


    張燕,臧霸和管亥都駐守在與冀州,並州和司隸交接的地方,張寧將黑山的整個防守布置的可謂固若金湯。


    今天,張寧將張燕,臧霸和管亥三人同時招來,商議要事。


    又是一個冬天,北風唿唿的吹著,零星的雪花,從彤雲密布的天空中飄落下來,讓這些小木屋顯得更加寒冷。


    “渠帥!”張燕,臧霸與管亥三人進張寧的帥帳不用通報,除非進張寧的閨房。


    “渠帥……”三人看到張寧時,都愣住了。


    隻見張寧身披重孝,跪在帥案前,帥案上供奉者大賢良師張角的靈位,前麵的香爐中焚著三炷香,帥帳中沒有生火,非常寒冷。


    “今天是我父親,大賢良師的忌日。”張寧悲聲說道,“六年了……”


    三人沒有多說話,默默的跪在張寧的身後,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各自上了三炷香。


    “各位請起吧!”張寧站了起來,轉身對大家虛扶了一下,張燕等三人都站了起來。


    四人相對而坐,張寧沒有坐迴帥帳,而是和張燕坐在左邊,臧霸和管亥坐在右邊。


    “六年前,大賢良師想給百姓一個太平的生活,帶領大家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起兵造反,可惜功敗垂成,大賢良師天公將軍,與地公將軍,人公將軍相繼離世……”說到這裏,張寧停了一下,拿出一塊錦帕,擦了擦眼淚,“昨夜大賢良師,托夢於我,讓我等總結失敗之教訓,切莫忘記當初之誌!”


    張燕,管亥,臧霸三人,重新跪倒在大賢良師張角的靈位前麵,“大賢良師教誨,弟子謹記,拚盡性命,輔助太平聖女,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三人重新坐定之後,張寧說:“張帥,管將軍,臧將軍,你們三人從六年前起兵,到現在轉戰數百裏,與官兵大戰無數次,那我們今天就好好說說,大賢良師準備十年的大業,僅一年就失敗了?上百萬軍隊,幾仗下來就全敗了,這到底是為何?”


    張寧說完,張燕、管亥、臧霸三人互相望了望,不知如何開口。


    “右北平之戰,北海之戰,鄴城之戰,長社之戰,南陽之戰,汝南之戰,廣宗之戰,這每一戰,我們的兵士都比官軍多,有的甚至是官軍的數倍,可每一戰都是慘敗呀!數十萬人都被屠殺,屍骨如山,血流成河,哀鴻遍野啊!”張寧幾乎用哭聲在訴說。


    “渠帥,我們的兵士大多都是老百姓,將領也隻是一些盜匪和獵戶,打仗隻知道一味的向前衝殺,雖然人多,可沒有什麽戰力,無法和官兵抗衡。”臧霸其實也算是一個小世家出身,不但武藝高強,而且熟讀兵書戰策。他的父親叫臧戒,是泰山郡華縣人,因看不慣縣令之子為非作歹,欺男霸女,一怒之下將他打成重傷。縣令大怒,派本縣都尉率軍將臧戒抓入大牢,構置罪名,準備問斬。於是臧霸帶著一夥人劫了獄,流亡泰山為匪,後參加了黃巾軍。


    “宣高言之有理!”張燕接著說,“官兵狡詐,善使陰謀詭計,而且他們的軍中都有一個謀士,比如丁偉的軍中,就有一個郭嘉,他的那些詭計,都是郭嘉出的,防不勝防。”


    “丁偉不除,大賢良師的大業難成!”提起丁偉,管亥是又恨又怕。


    “當初若是沒有丁偉,盧植,朱儁,皇甫嵩這些愚忠之輩,我們又豈能輸得這樣慘啊!”張燕早就發現,黃巾軍的那些慘敗,幾乎每一仗都是拜丁偉所賜。其他人他們還打敗過,但唯獨沒有打敗過丁偉。


    “丁偉,我們一定要除掉,他與我們黃巾有血海深仇!”張寧咬牙切齒的說,“但是我父親死的時候告誡我,我們與朝廷為敵,與世家為敵,唯有依靠百姓。若是百姓再與我們為敵,我們將真正的死無葬身之地!”


    “渠帥,我等謹記大賢良師教誨!”


    “丁偉雖強,可他地域廣闊,幽州,並州,司隸,還有南陽,我們現在隻需要練好兵士,隻要他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現疏漏,我們就向他發起致命一擊,以雪前恥!”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馬嘯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嘯山林多情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嘯山林多情劍並收藏白馬嘯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