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的意思是……”曹操也有些不明白了。
“主公試想,張舉何人也,遼東一郡,丁鎮北卻親率五萬大軍,帶著數員大將,謀士郭嘉,所為何也?”
“丁鎮北出兵之時,我也曾想過,若是征討遼東,他隨便可以派一員大將前去,何須動用如此大軍?莫非他還想繼續遠征?”曹操對著地圖,緊鎖眉頭。
“主公說的不錯,丁鎮北此次不光是要征討遼東,還要遠征烏桓和高句麗,甚至百濟和三韓,徹底解決東北問題!”程昱在地圖的東北方向畫了一個大圈,“丁鎮北真英雄也,如此一來,整個外族將對我大漢徹底臣服!這和當年霍驃騎的封狼居婿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是啊,我年輕時曾想著,若是百年之後,能在墓碑上刻上大漢西將軍曹操之墓,則此生足矣!”曹操的眼中充滿了敬意,“如今雖不能做大漢的征西將軍,然能與丁鎮北曾並肩作戰,也無遺憾矣!”
“主公,如此看來,袁紹所謀者,並非幽州一地!”一直在聽他們倆說話的陳群突然眼睛一亮,盯著地圖說,“袁紹所圖謀者,還有青州和冀州!”
“長文說的不錯,這是一盤大棋呀!不知是誰在為袁紹所謀?”程昱若有所思。
“劉伯安為何要派兵去冀州,這顯然不是攻打冀州,但卻是給韓馥留下了口實,實為不智呀!”曹操在洛陽時,曾和劉虞有過相識。
“此必是奉陛下之口諭!”陳群接著說,“劉和乃黃門侍郎,現在突然出現在幽州和冀州,肯定是奉了皇上的口諭,讓劉虞派兵勤王,而劉虞的兵到了冀州,被韓馥困住。”
“我們能不能……”
“主公,如今天下的形勢,不是幫不幫誰的問題,而是首先要壯大自己。隻有有了實力,才能完成主公的任何夙願!”
“程長史說的對,我們的現在的目標就是拿下這兒!”陳群在地圖上一指汝南。
“好!”
汝南,古城。
裴元紹自從從廣宗逃出來之後,一直到了臥牛山,投到劉僻,龔都麾下,自然也就投效了丁偉,並改名裴勇,字元紹。
裴元紹曾是大賢良師的親傳弟子,而且識文斷字,勇而有謀,於是丁偉封他為校尉,與楊奉同守古城。
這一年多來,各地黃巾殘匪幾乎都被剿滅,但有兩處卻更加強大,一處是黑山張燕,一處就是汝南臥牛山。去年古城一戰,將豫州刺史孔伷殺得大敗,一直逃到譙郡,名義上,汝南成了黃巾的天下。
黑山張燕派孫觀去汝南,聯係劉辟,龔都,楊奉和裴元紹。
孫觀首先到了古城,見到了楊奉和裴元紹。三人以前就熟識,楊奉熱情招待,酒足飯飽之後,三人來到內室。孫觀的目的,楊奉和裴元紹自然清楚。
“仲台兄,我記得你以前和宣高在泰山,為何現在卻在黑山?”楊奉問。
“唉,安禮兄,元紹兄,此事說來話長呀……”
原來,孫觀和臧霸當年率領一夥人劫了獄,救了臧霸的父親後,就在泰山落草歹寇。不久,另一股劫匪吳孰和尹禮來投,一時之間,實力大盛。
張角起事前,派太平道弟子說服他們,加入了太平道,並先後到巨鹿,聆聽張角講道,因此與楊奉等人都熟識。
張角起事後,封臧霸為徐州渠帥,讓立即響應。
臧霸也打出了黃巾旗號,攻占了一些縣城。但是徐州黃巾各自為戰,幾乎沒有人聽從臧霸這個黃巾渠帥的命令,而且依舊稱他們為泰山賊。
風雲突變,幾場大戰之後,號稱百萬之眾的黃巾軍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形勢岌岌可危。
而正在這時,徐州牧陶謙派人前來招降臧霸,雙方談了一些條件之後,臧霸同意了,隨後開始剿滅黃巾,其實就是收降。
之後幾年,臧霸以泰山郡太守之名,將泰山郡十二縣全部收歸麾下,而對陶謙隻是名義上的歸順,大力發展生產,積草屯糧,招兵買馬。
泰山郡處於青州,袞州,徐州三州的交界地帶,治所以前在奉高,屬於袞州,臧霸後來將治所移到華縣,應該屬於徐州。臧霸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誰也不管,讓泰山郡獨立出去。
兩年前,陶謙和濟北相鮑信突然聯合起來,兩麵夾擊泰山臧霸。
陶謙以曹豹為統兵大將,陳登為軍師,出兵兩萬,氣勢洶洶,鮑信由麾下大將於禁統領一萬大軍。
這幾年,臧霸的泰山軍可謂是兵精糧足,對於兩麵夾擊,起初臧霸並未特別擔心,分兵而拒。
陳登乃徐州名士,頗有智謀,臧霸對他早就清楚,不敢有絲毫大意,親率大軍兩萬,以孫觀為副將,與之相抗。
臧霸將許多縣都放棄,決定死守華縣。華縣兵多糧足,曹豹和陳登遠道而來,若是久攻不下,糧草不濟,必然退兵。
而另一路,以吳敦為主將,尹禮為副將,與於禁對峙於奉高。
以臧霸的想法,隻要堅守一個月,曹豹和於禁必然退兵,到時再乘機掩殺,必將大獲全勝。
但是沒有想到,於禁不但勇猛異常,而且足智多謀,吳敦和尹禮不慎中計,奉高失守,兵士折損過半,節節敗退。
正在臧霸有些慌亂之時,華縣之戰出現轉機,曹豹與陳登不和,陳登負氣離去,陶謙派簡雍來勸,也沒勸住。
臧霸抓住時機,前去劫營,卻不想原來這都是陳登之計,不但自己被殺得大敗,華縣城也被詐開,孫觀兵敗,華縣失守。
無奈之下,隻得放棄泰山郡,向西逃竄。途中接到黃巾聖女張寧之令,就帶著殘兵敗將,去了黑山。
“仲台兄,你說聖女……聖女她……她……還活著!”聽完孫觀的話,裴元紹滿臉驚喜,顫聲說道。
“是啊,活著!”孫觀也從迴憶往事的悲傷中解脫出來,一臉喜色,“她就在黑山,現在是我們的渠帥,張燕是副帥,管亥也在黑山。”
“太好了,太好了……”聽到這些人都還活著,裴元紹興奮不已。
“元紹兄,安禮兄,你們厲害呀!我來到古城,發現這比我們當時的華縣好多了,兵士也強了很多,大賢良師的大業可期呀!”
“仲台兄……”裴元紹望了望楊奉,楊奉點了點頭,“不瞞仲台兄,我們現在是驃騎將軍的麾下!”
“什麽……”孫觀仿佛不認識眼前的裴元紹和楊奉,呆呆地看了半天,“你們……你們……你們背叛了大賢良師!”
“仲台兄,你聽我說……”
“我不想聽!”孫觀憤怒地打斷了裴元紹的話,“你忘了大賢良師的教誨,你也忘了自己的誓言,你還有何資格和我說話?你們這是……這是……認賊作父!”
“孫觀你給我聽好了,你怎麽說我都行,但你要是再辱及我家主公,我必不饒你!”楊奉被孫觀“認賊作父”四個字給激怒了,大聲說。
“要殺便殺,大丈夫死則死爾,我何懼之有!”孫觀也是大義凜然,他絲毫都不懼怕楊奉之言,“我罵一聲丁偉你就受不了,你可知他殺了我們多少人?一萬?十萬?還是幾十萬?你可數得清?”
“我家主公從不濫殺無辜,戰場廝殺各為其主,各安天命,這是亙古不變之理,豈能歸罪於主將?”楊奉也變得神情有些激動,“不錯,我家主公是參與了許多次大戰,幽州,青州,冀州,袞州,豫州,這些地方的每一場大戰,幾乎無一錯過,而且戰無不勝!那麽,他可曾在戰後屠殺過一個黃巾兵士?”
“這……”孫觀仔細在腦海中搜尋了,還真是沒有聽到過關於丁偉屠殺黃巾俘虜的傳言,而當時的其他統領,皇甫嵩,朱儁,盧植,劉焉,董卓,王允都曾大量屠殺過,這是何原因呢?
“你想不明白,當初的我也想不明白,可是我現在明白!”
“為什麽?”孫觀的語氣已經沒有剛才那樣強烈了。
“因為我家主公的目標,和大賢良師的目標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
“太平盛世……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孫觀默默的重複著。當年在太平道,他第一次聽到大賢良師張角說到太平盛世時,心情是何等的激動啊!黃巾起義雖然僅僅一年就失敗了,可各地的黃巾軍卻依舊在戰鬥,因為他們胸中都有這樣一個宏大藍圖,朝廷和世家雖然強大,可他們身後有數百萬百姓,他們毫不畏懼!
“仲台兄,要建一個太平盛世,我們太平道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世家的支持,我們就沒有良將,沒有謀士,軍隊也都是烏合之眾,鄴城,廣宗,長社,南陽等等這些地方,我們敗的那樣慘,就是這個原因!”楊奉看到孫觀不說話了,也放緩了語氣。
“仲台兄,我希望你迴去之後將我們所說的這一切全部告訴聖女,我家主公胸懷廣闊,一定可以容下黑山軍。這普天之下,也隻有我家主公才能容下黑山軍。”
“這個……元紹兄,安禮兄,多謝你們能夠以誠相待,我迴去之後一定告訴聖女。”孫觀也並非迂腐之人,很多道理他仔細一想,也就通了。
“聖女天生聰慧,又很有大局觀,她一定會想明其中的道理,作出正確的抉擇!”裴元紹說完,又寫了一份信,讓孫觀親手交給聖女張寧。
“主公試想,張舉何人也,遼東一郡,丁鎮北卻親率五萬大軍,帶著數員大將,謀士郭嘉,所為何也?”
“丁鎮北出兵之時,我也曾想過,若是征討遼東,他隨便可以派一員大將前去,何須動用如此大軍?莫非他還想繼續遠征?”曹操對著地圖,緊鎖眉頭。
“主公說的不錯,丁鎮北此次不光是要征討遼東,還要遠征烏桓和高句麗,甚至百濟和三韓,徹底解決東北問題!”程昱在地圖的東北方向畫了一個大圈,“丁鎮北真英雄也,如此一來,整個外族將對我大漢徹底臣服!這和當年霍驃騎的封狼居婿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是啊,我年輕時曾想著,若是百年之後,能在墓碑上刻上大漢西將軍曹操之墓,則此生足矣!”曹操的眼中充滿了敬意,“如今雖不能做大漢的征西將軍,然能與丁鎮北曾並肩作戰,也無遺憾矣!”
“主公,如此看來,袁紹所謀者,並非幽州一地!”一直在聽他們倆說話的陳群突然眼睛一亮,盯著地圖說,“袁紹所圖謀者,還有青州和冀州!”
“長文說的不錯,這是一盤大棋呀!不知是誰在為袁紹所謀?”程昱若有所思。
“劉伯安為何要派兵去冀州,這顯然不是攻打冀州,但卻是給韓馥留下了口實,實為不智呀!”曹操在洛陽時,曾和劉虞有過相識。
“此必是奉陛下之口諭!”陳群接著說,“劉和乃黃門侍郎,現在突然出現在幽州和冀州,肯定是奉了皇上的口諭,讓劉虞派兵勤王,而劉虞的兵到了冀州,被韓馥困住。”
“我們能不能……”
“主公,如今天下的形勢,不是幫不幫誰的問題,而是首先要壯大自己。隻有有了實力,才能完成主公的任何夙願!”
“程長史說的對,我們的現在的目標就是拿下這兒!”陳群在地圖上一指汝南。
“好!”
汝南,古城。
裴元紹自從從廣宗逃出來之後,一直到了臥牛山,投到劉僻,龔都麾下,自然也就投效了丁偉,並改名裴勇,字元紹。
裴元紹曾是大賢良師的親傳弟子,而且識文斷字,勇而有謀,於是丁偉封他為校尉,與楊奉同守古城。
這一年多來,各地黃巾殘匪幾乎都被剿滅,但有兩處卻更加強大,一處是黑山張燕,一處就是汝南臥牛山。去年古城一戰,將豫州刺史孔伷殺得大敗,一直逃到譙郡,名義上,汝南成了黃巾的天下。
黑山張燕派孫觀去汝南,聯係劉辟,龔都,楊奉和裴元紹。
孫觀首先到了古城,見到了楊奉和裴元紹。三人以前就熟識,楊奉熱情招待,酒足飯飽之後,三人來到內室。孫觀的目的,楊奉和裴元紹自然清楚。
“仲台兄,我記得你以前和宣高在泰山,為何現在卻在黑山?”楊奉問。
“唉,安禮兄,元紹兄,此事說來話長呀……”
原來,孫觀和臧霸當年率領一夥人劫了獄,救了臧霸的父親後,就在泰山落草歹寇。不久,另一股劫匪吳孰和尹禮來投,一時之間,實力大盛。
張角起事前,派太平道弟子說服他們,加入了太平道,並先後到巨鹿,聆聽張角講道,因此與楊奉等人都熟識。
張角起事後,封臧霸為徐州渠帥,讓立即響應。
臧霸也打出了黃巾旗號,攻占了一些縣城。但是徐州黃巾各自為戰,幾乎沒有人聽從臧霸這個黃巾渠帥的命令,而且依舊稱他們為泰山賊。
風雲突變,幾場大戰之後,號稱百萬之眾的黃巾軍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形勢岌岌可危。
而正在這時,徐州牧陶謙派人前來招降臧霸,雙方談了一些條件之後,臧霸同意了,隨後開始剿滅黃巾,其實就是收降。
之後幾年,臧霸以泰山郡太守之名,將泰山郡十二縣全部收歸麾下,而對陶謙隻是名義上的歸順,大力發展生產,積草屯糧,招兵買馬。
泰山郡處於青州,袞州,徐州三州的交界地帶,治所以前在奉高,屬於袞州,臧霸後來將治所移到華縣,應該屬於徐州。臧霸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誰也不管,讓泰山郡獨立出去。
兩年前,陶謙和濟北相鮑信突然聯合起來,兩麵夾擊泰山臧霸。
陶謙以曹豹為統兵大將,陳登為軍師,出兵兩萬,氣勢洶洶,鮑信由麾下大將於禁統領一萬大軍。
這幾年,臧霸的泰山軍可謂是兵精糧足,對於兩麵夾擊,起初臧霸並未特別擔心,分兵而拒。
陳登乃徐州名士,頗有智謀,臧霸對他早就清楚,不敢有絲毫大意,親率大軍兩萬,以孫觀為副將,與之相抗。
臧霸將許多縣都放棄,決定死守華縣。華縣兵多糧足,曹豹和陳登遠道而來,若是久攻不下,糧草不濟,必然退兵。
而另一路,以吳敦為主將,尹禮為副將,與於禁對峙於奉高。
以臧霸的想法,隻要堅守一個月,曹豹和於禁必然退兵,到時再乘機掩殺,必將大獲全勝。
但是沒有想到,於禁不但勇猛異常,而且足智多謀,吳敦和尹禮不慎中計,奉高失守,兵士折損過半,節節敗退。
正在臧霸有些慌亂之時,華縣之戰出現轉機,曹豹與陳登不和,陳登負氣離去,陶謙派簡雍來勸,也沒勸住。
臧霸抓住時機,前去劫營,卻不想原來這都是陳登之計,不但自己被殺得大敗,華縣城也被詐開,孫觀兵敗,華縣失守。
無奈之下,隻得放棄泰山郡,向西逃竄。途中接到黃巾聖女張寧之令,就帶著殘兵敗將,去了黑山。
“仲台兄,你說聖女……聖女她……她……還活著!”聽完孫觀的話,裴元紹滿臉驚喜,顫聲說道。
“是啊,活著!”孫觀也從迴憶往事的悲傷中解脫出來,一臉喜色,“她就在黑山,現在是我們的渠帥,張燕是副帥,管亥也在黑山。”
“太好了,太好了……”聽到這些人都還活著,裴元紹興奮不已。
“元紹兄,安禮兄,你們厲害呀!我來到古城,發現這比我們當時的華縣好多了,兵士也強了很多,大賢良師的大業可期呀!”
“仲台兄……”裴元紹望了望楊奉,楊奉點了點頭,“不瞞仲台兄,我們現在是驃騎將軍的麾下!”
“什麽……”孫觀仿佛不認識眼前的裴元紹和楊奉,呆呆地看了半天,“你們……你們……你們背叛了大賢良師!”
“仲台兄,你聽我說……”
“我不想聽!”孫觀憤怒地打斷了裴元紹的話,“你忘了大賢良師的教誨,你也忘了自己的誓言,你還有何資格和我說話?你們這是……這是……認賊作父!”
“孫觀你給我聽好了,你怎麽說我都行,但你要是再辱及我家主公,我必不饒你!”楊奉被孫觀“認賊作父”四個字給激怒了,大聲說。
“要殺便殺,大丈夫死則死爾,我何懼之有!”孫觀也是大義凜然,他絲毫都不懼怕楊奉之言,“我罵一聲丁偉你就受不了,你可知他殺了我們多少人?一萬?十萬?還是幾十萬?你可數得清?”
“我家主公從不濫殺無辜,戰場廝殺各為其主,各安天命,這是亙古不變之理,豈能歸罪於主將?”楊奉也變得神情有些激動,“不錯,我家主公是參與了許多次大戰,幽州,青州,冀州,袞州,豫州,這些地方的每一場大戰,幾乎無一錯過,而且戰無不勝!那麽,他可曾在戰後屠殺過一個黃巾兵士?”
“這……”孫觀仔細在腦海中搜尋了,還真是沒有聽到過關於丁偉屠殺黃巾俘虜的傳言,而當時的其他統領,皇甫嵩,朱儁,盧植,劉焉,董卓,王允都曾大量屠殺過,這是何原因呢?
“你想不明白,當初的我也想不明白,可是我現在明白!”
“為什麽?”孫觀的語氣已經沒有剛才那樣強烈了。
“因為我家主公的目標,和大賢良師的目標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
“太平盛世……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孫觀默默的重複著。當年在太平道,他第一次聽到大賢良師張角說到太平盛世時,心情是何等的激動啊!黃巾起義雖然僅僅一年就失敗了,可各地的黃巾軍卻依舊在戰鬥,因為他們胸中都有這樣一個宏大藍圖,朝廷和世家雖然強大,可他們身後有數百萬百姓,他們毫不畏懼!
“仲台兄,要建一個太平盛世,我們太平道是不可能成功的,沒有世家的支持,我們就沒有良將,沒有謀士,軍隊也都是烏合之眾,鄴城,廣宗,長社,南陽等等這些地方,我們敗的那樣慘,就是這個原因!”楊奉看到孫觀不說話了,也放緩了語氣。
“仲台兄,我希望你迴去之後將我們所說的這一切全部告訴聖女,我家主公胸懷廣闊,一定可以容下黑山軍。這普天之下,也隻有我家主公才能容下黑山軍。”
“這個……元紹兄,安禮兄,多謝你們能夠以誠相待,我迴去之後一定告訴聖女。”孫觀也並非迂腐之人,很多道理他仔細一想,也就通了。
“聖女天生聰慧,又很有大局觀,她一定會想明其中的道理,作出正確的抉擇!”裴元紹說完,又寫了一份信,讓孫觀親手交給聖女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