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和關羽,點起洛陽城中五千兵馬,並調集了一部分糧草,傳遞函穀關守將郝昭,隨時準備出兵攻打潼關。
可就在這時候,接到汜水關吳懿的稟報,冀州牧韓馥,兗州牧曹操,青州牧袁紹,共同起兵三萬,向汜水關而來。
汜水關吳懿隻有三千兵馬,若是韓馥,曹操和袁紹同時攻關,那很快便會被攻破,過了汜水關之後,虎牢關並未屯兵,敵軍便可長驅直入,一直兵臨洛陽城下。
董昭馬上命令關羽,帶著集結好的五千兵馬,先去汜水關,並且告訴關羽,若是汜水關丟失,一定要守住虎牢關。
關羽走後,董昭迴到驃騎將軍府,馬上草擬了幾封信,讓人飛馬送於並州的張遼,南陽的呂蒙和豫州的陳宮與黃忠。
然後他將洛陽的一切事務交給蘇芳和王越等人,帶著二百親衛,也火速趕往汜水關。
曹操,袁紹,韓馥三人組成聯軍之後,在鄴城會盟,劍指汜水關。但是他們卻並未東進,而是先準備剿滅黑山張燕,無後顧之憂之後,再西進勤王,隻是讓董昭虛驚一場。
黑山黃巾軍的帥帳中,黃巾聖女張寧坐在正位,副渠帥張燕,左路將軍管亥和右路將軍藏霸都在下首。黑山軍中的重大事情,都由他們四人商議決定。現在三大諸侯聯手要剿滅他們,黑山軍的確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了。
黑山軍現有兩萬大軍,自從進入太行山後,他們扼守住太行八陘,十萬百姓在山中耕種,基本不出去搶劫縣城,別的諸候都似乎將他們忘了。
可是沒想到,如今卻是大動幹戈,曹操,韓馥,袁紹來勢洶洶,並向他們下達了最後通牒,讓他們即刻帶著百姓和兵馬下山投降。當然對張燕,管亥,臧霸三人都許了高官厚祿。
幾年的和平生活,消磨了他們的鬥誌,如今讓曾經的硝煙之地再起戰火,負傷之土重舉刀兵,他們心中卻有一些不忍。
“大家有何話,不防直說!”看到眾人都不說話,張寧隻好先開口。
“渠帥,依我之見,不若歸順!”臧霸終於打破了沉默。
“臧宣高,你難道忘了大賢良師之誌!”張燕一聽,拍案而起,“也忘了自已的誓言!”
“我沒有!”臧霸也提高了聲音,“我是想給我們黃巾軍留條後路!”
“若是這樣的後路,我先給你斷了!”張燕抽出了腰間的佩劍,“我讓你看一看,我的這把劍會不會殺人!”
“褚飛燕,我的劍也不是用來屠豬宰羊的!”臧霸也是毫不示弱,拔出了劍!
“夠了!”張寧嬌喝一聲,“你們的劍很利嗎?那就直接殺了我,落個清靜!”
“渠帥息怒!”張寧一發怒,張燕和臧霸趕緊將劍收了。
片刻之後,張寧問道,“若是歸順,當歸順誰?”
“渠帥,你……”
“飛燕不必多說,我自有主張。”張寧打斷了張燕的話,“當年我父大賢良師,不想看到百姓被餓死,才起兵造反,想給百姓一個太平生活。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想明白了,就憑我們,根本無法給百姓一個太平生活。”
張寧自從看了裴元紹送給她的信之後,他的內心想法起了很大的變化,對起兵造反,推翻大漢王朝的初衷也產生了動搖。
百姓需要一個安定的生活,如今遍地烽火,諸侯攻伐不斷,看起來是一個機會。可一旦他豎起黃巾大旗,眾諸侯便會合力,首先滅了自己。因為大賢良師的信念與天下世家永遠相悖。其他諸侯獲勝了,世家仍然是世家,他們可以反過來支持,但唯獨不能讓大賢良師獲勝。
他們黑山軍這幾年沒有下山,與各諸侯相安無事。但是張寧明白,那是因為眾諸侯還沒有顧得上他們。總有一天,眾諸侯會發大軍來剿滅他們。
而現在這一天已經到來了,黑山軍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
“渠帥,當年大賢良師,雄兵百萬,氣勢如虹,也隻一年時間便敗了,如今我們隻有兩萬多兵馬,若是與曹操,韓馥和袁紹開戰,不出兩月,便會全軍覆沒。我們自從跟隨大賢良師起事以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可是我們死後,太行山的十萬百姓怎樣?難道也讓他們陪我們去死?”在場的幾人聽了臧霸的話,心情都顯得有些沉重,因為他們都是寒門出身,而且說句實話,自從他們黃巾軍起事以來,已經有上百萬百姓因他們而死,如今太行山上的十萬百姓,才剛剛過了幾天和平的生活,他們的臉上也才剛剛出現了一絲笑容,田間地頭能夠看到和聽到孩童的嬉戲,小溪旁邊,多了洗衣的婦女。“我想大賢良師也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宣高,我知道你的能耐,你歸順之後,必然會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片刻之後,管亥說話了,“可是渠帥怎麽辦?天下還有誰容得下渠帥?”
其實張燕,管亥和臧霸這幾年來,之所以打起黑山軍旗號,苦苦支撐,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黃巾聖女張寧。大賢良師張角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張角隻有一個女兒,生前視為掌上明珠,如今孤苦伶仃,雖然天生聰慧,貌美如花,但現在二十幾歲了,卻還要和他們這些劫匪反賊在一起,每每想到這些,他們都覺得愧對大賢良師。
“有!”臧霸聽了管亥的話,語氣堅定的說,“如今天下諸候,隻有一人,可容渠帥!”
“誰?”
“驃騎將軍!”
“丁偉?”管亥和張燕吃了一驚,他們幾人初次在黑山會盟時,都曾說過,黃巾之敗,皆是被丁偉所賜,他們慘敗的每一仗,幾乎都是丁偉出奇謀導致的結果。若無丁偉,也許他們就不會敗,或者說不會敗的那樣快。當初他們曾商議,若要重舉大旗,必須設法除去丁偉,可是沒想到今天,臧霸竟然要歸順丁偉。
管亥和張燕正待發作,卻發現黃巾聖女張寧臉上表情平靜,似乎並沒有因為臧霸的話而生氣。
要說張寧對丁偉,以前可真是恨之入骨。但自從看了裴元紹的姓之後,她也仔細迴顧了丁偉和黃巾軍的屢次大戰。她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也讓他心中有些明悟。的確如裴元紹所說,丁偉的刀從來不會對準百姓,也不會砍向那些俘虜,尤其是在汝南,他還將許多糧草送給黃巾俘虜和百姓。而丁偉所恨者,皆是外族,對於鮮卑,匈奴,烏丸,百濟,三韓,倭寇等,都是毫不留情,他首次出征鮮卑的時候,為救百姓,帶著三千兵士,硬撼一萬多鮮卑鐵騎,不愧為大漢之英雄,塞外之長城。
“你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張寧有時會不由自主的這樣去想,這樣去問。
“臧霸,你如何能保證,丁偉為了自己的功名和利祿,不會將渠帥獻出去!”張燕現在不稱唿臧霸的字,而直唿其名,可見他心中非常生氣。
“我用我的性命保證!”臧霸站了起來,走到大賢良師張角的靈位前麵,雙膝跪倒,“大賢良師英靈在上,今我臧霸發誓,若是認人不淑,致使黃巾聖女被丁偉所害,我將挖去雙眼,自刎於大賢良師靈前!”
“宣高,你不必如此……”張寧聽了臧霸的毒誓,一股暖流湧上心田,“我命在天,死在誰的手裏都是上天注定,怎可因此而害了宣高啊!”
“渠帥放心,我相信驃騎將軍!”臧霸對著靈位磕了三個頭,站了起來,“驃騎將軍和大賢良師的理想是一致的,就是要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所有人都過上太平生活。”
臧霸將“所有人”三個字說的非常重,其他人都明白,這個裏麵也包含了他們黃巾。
“好,我同意!”張寧重重地說,然後又看了看張燕和管亥,“人各有誌,不可勉強,你們何去何從,都可自己做主。”
兩人互相看了看,向張寧施了一禮,“渠帥,你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
“渠帥,還有一事,末將想請渠帥答應。”臧霸向張寧再施一禮。
“何事,請宣高直言。”
“請渠帥嫁於驃騎將軍為妻!”
可就在這時候,接到汜水關吳懿的稟報,冀州牧韓馥,兗州牧曹操,青州牧袁紹,共同起兵三萬,向汜水關而來。
汜水關吳懿隻有三千兵馬,若是韓馥,曹操和袁紹同時攻關,那很快便會被攻破,過了汜水關之後,虎牢關並未屯兵,敵軍便可長驅直入,一直兵臨洛陽城下。
董昭馬上命令關羽,帶著集結好的五千兵馬,先去汜水關,並且告訴關羽,若是汜水關丟失,一定要守住虎牢關。
關羽走後,董昭迴到驃騎將軍府,馬上草擬了幾封信,讓人飛馬送於並州的張遼,南陽的呂蒙和豫州的陳宮與黃忠。
然後他將洛陽的一切事務交給蘇芳和王越等人,帶著二百親衛,也火速趕往汜水關。
曹操,袁紹,韓馥三人組成聯軍之後,在鄴城會盟,劍指汜水關。但是他們卻並未東進,而是先準備剿滅黑山張燕,無後顧之憂之後,再西進勤王,隻是讓董昭虛驚一場。
黑山黃巾軍的帥帳中,黃巾聖女張寧坐在正位,副渠帥張燕,左路將軍管亥和右路將軍藏霸都在下首。黑山軍中的重大事情,都由他們四人商議決定。現在三大諸侯聯手要剿滅他們,黑山軍的確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了。
黑山軍現有兩萬大軍,自從進入太行山後,他們扼守住太行八陘,十萬百姓在山中耕種,基本不出去搶劫縣城,別的諸候都似乎將他們忘了。
可是沒想到,如今卻是大動幹戈,曹操,韓馥,袁紹來勢洶洶,並向他們下達了最後通牒,讓他們即刻帶著百姓和兵馬下山投降。當然對張燕,管亥,臧霸三人都許了高官厚祿。
幾年的和平生活,消磨了他們的鬥誌,如今讓曾經的硝煙之地再起戰火,負傷之土重舉刀兵,他們心中卻有一些不忍。
“大家有何話,不防直說!”看到眾人都不說話,張寧隻好先開口。
“渠帥,依我之見,不若歸順!”臧霸終於打破了沉默。
“臧宣高,你難道忘了大賢良師之誌!”張燕一聽,拍案而起,“也忘了自已的誓言!”
“我沒有!”臧霸也提高了聲音,“我是想給我們黃巾軍留條後路!”
“若是這樣的後路,我先給你斷了!”張燕抽出了腰間的佩劍,“我讓你看一看,我的這把劍會不會殺人!”
“褚飛燕,我的劍也不是用來屠豬宰羊的!”臧霸也是毫不示弱,拔出了劍!
“夠了!”張寧嬌喝一聲,“你們的劍很利嗎?那就直接殺了我,落個清靜!”
“渠帥息怒!”張寧一發怒,張燕和臧霸趕緊將劍收了。
片刻之後,張寧問道,“若是歸順,當歸順誰?”
“渠帥,你……”
“飛燕不必多說,我自有主張。”張寧打斷了張燕的話,“當年我父大賢良師,不想看到百姓被餓死,才起兵造反,想給百姓一個太平生活。這麽多年過去了,我也想明白了,就憑我們,根本無法給百姓一個太平生活。”
張寧自從看了裴元紹送給她的信之後,他的內心想法起了很大的變化,對起兵造反,推翻大漢王朝的初衷也產生了動搖。
百姓需要一個安定的生活,如今遍地烽火,諸侯攻伐不斷,看起來是一個機會。可一旦他豎起黃巾大旗,眾諸侯便會合力,首先滅了自己。因為大賢良師的信念與天下世家永遠相悖。其他諸侯獲勝了,世家仍然是世家,他們可以反過來支持,但唯獨不能讓大賢良師獲勝。
他們黑山軍這幾年沒有下山,與各諸侯相安無事。但是張寧明白,那是因為眾諸侯還沒有顧得上他們。總有一天,眾諸侯會發大軍來剿滅他們。
而現在這一天已經到來了,黑山軍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
“渠帥,當年大賢良師,雄兵百萬,氣勢如虹,也隻一年時間便敗了,如今我們隻有兩萬多兵馬,若是與曹操,韓馥和袁紹開戰,不出兩月,便會全軍覆沒。我們自從跟隨大賢良師起事以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可是我們死後,太行山的十萬百姓怎樣?難道也讓他們陪我們去死?”在場的幾人聽了臧霸的話,心情都顯得有些沉重,因為他們都是寒門出身,而且說句實話,自從他們黃巾軍起事以來,已經有上百萬百姓因他們而死,如今太行山上的十萬百姓,才剛剛過了幾天和平的生活,他們的臉上也才剛剛出現了一絲笑容,田間地頭能夠看到和聽到孩童的嬉戲,小溪旁邊,多了洗衣的婦女。“我想大賢良師也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宣高,我知道你的能耐,你歸順之後,必然會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片刻之後,管亥說話了,“可是渠帥怎麽辦?天下還有誰容得下渠帥?”
其實張燕,管亥和臧霸這幾年來,之所以打起黑山軍旗號,苦苦支撐,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黃巾聖女張寧。大賢良師張角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張角隻有一個女兒,生前視為掌上明珠,如今孤苦伶仃,雖然天生聰慧,貌美如花,但現在二十幾歲了,卻還要和他們這些劫匪反賊在一起,每每想到這些,他們都覺得愧對大賢良師。
“有!”臧霸聽了管亥的話,語氣堅定的說,“如今天下諸候,隻有一人,可容渠帥!”
“誰?”
“驃騎將軍!”
“丁偉?”管亥和張燕吃了一驚,他們幾人初次在黑山會盟時,都曾說過,黃巾之敗,皆是被丁偉所賜,他們慘敗的每一仗,幾乎都是丁偉出奇謀導致的結果。若無丁偉,也許他們就不會敗,或者說不會敗的那樣快。當初他們曾商議,若要重舉大旗,必須設法除去丁偉,可是沒想到今天,臧霸竟然要歸順丁偉。
管亥和張燕正待發作,卻發現黃巾聖女張寧臉上表情平靜,似乎並沒有因為臧霸的話而生氣。
要說張寧對丁偉,以前可真是恨之入骨。但自從看了裴元紹的姓之後,她也仔細迴顧了丁偉和黃巾軍的屢次大戰。她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也讓他心中有些明悟。的確如裴元紹所說,丁偉的刀從來不會對準百姓,也不會砍向那些俘虜,尤其是在汝南,他還將許多糧草送給黃巾俘虜和百姓。而丁偉所恨者,皆是外族,對於鮮卑,匈奴,烏丸,百濟,三韓,倭寇等,都是毫不留情,他首次出征鮮卑的時候,為救百姓,帶著三千兵士,硬撼一萬多鮮卑鐵騎,不愧為大漢之英雄,塞外之長城。
“你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張寧有時會不由自主的這樣去想,這樣去問。
“臧霸,你如何能保證,丁偉為了自己的功名和利祿,不會將渠帥獻出去!”張燕現在不稱唿臧霸的字,而直唿其名,可見他心中非常生氣。
“我用我的性命保證!”臧霸站了起來,走到大賢良師張角的靈位前麵,雙膝跪倒,“大賢良師英靈在上,今我臧霸發誓,若是認人不淑,致使黃巾聖女被丁偉所害,我將挖去雙眼,自刎於大賢良師靈前!”
“宣高,你不必如此……”張寧聽了臧霸的毒誓,一股暖流湧上心田,“我命在天,死在誰的手裏都是上天注定,怎可因此而害了宣高啊!”
“渠帥放心,我相信驃騎將軍!”臧霸對著靈位磕了三個頭,站了起來,“驃騎將軍和大賢良師的理想是一致的,就是要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所有人都過上太平生活。”
臧霸將“所有人”三個字說的非常重,其他人都明白,這個裏麵也包含了他們黃巾。
“好,我同意!”張寧重重地說,然後又看了看張燕和管亥,“人各有誌,不可勉強,你們何去何從,都可自己做主。”
兩人互相看了看,向張寧施了一禮,“渠帥,你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
“渠帥,還有一事,末將想請渠帥答應。”臧霸向張寧再施一禮。
“何事,請宣高直言。”
“請渠帥嫁於驃騎將軍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