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大軍來到長安城外之後,紮下營寨,並沒有急於攻城。長安城的段煨有一萬兵馬,而袁紹現在也一共隻有一萬兵馬,僅憑他一人是無法攻下長安城的。
袁紹將許攸,逢紀,郭圖三人召集到帥帳之中,商量對策,正在這時,一名兵士進來稟報。
“稟報主公,曹操挾持皇上和眾臣,已經出了潼關!”
“什麽?”袁紹一聽,感覺頭腦發懵,這是怎麽迴事呢?皇上不是在長安城中嗎?怎麽會出了潼關?還被曹操挾持?
“曹操……皇上……潼關……這……”許攸的眼珠子在眼眶中轉了兩圈,還是想不明白?這些怎麽會聯係到一起啊?
“主公,難道說……”逢紀仿佛有些明白過來。
“元圖,你說到底是怎麽迴事?”袁紹急忙問。
“主公,皇上難道就在那五千西涼逃兵中?”逢紀臉上變換了好幾種顏色,但他最終還是說出了此話。
其實許攸和郭圖,稍稍琢磨之後,也明白了到底是怎麽迴事,但是他們心裏害怕,不敢說出來。因為讓曹操去截殺這群西涼兵的主意,是他們兩人出的。袁紹外寬內忌,肯定不會饒過他們。他們此時心裏都在想著如何補救。
“什麽,皇上就在那五千西涼兵之中?”逢紀一說,袁紹也清楚了,這時他臉色陰沉,怒視著郭圖和許攸。
“主公恕罪!”許攸和郭圖一看,嚇得趕緊跪了下來。
“你們……”袁紹用手點指,真恨不得將這二人推出斬首,但事已至此,殺了也沒有用,“你們說,現在該怎麽辦?”
許攸和郭圖長舒了一口氣,然後兩人對望了一下,許攸說,“主公,曹操雖然出了潼關,但他要迴袞州,隻有兩條路,要麽經過豫州,要麽經過冀州,不管哪條路,都不是那麽容易走的,我們此時追擊還來得及!”
“子遠,說的有理……”郭圖剛開口,但被袁紹瞪了一眼,他又將半截話咽了迴去。
“元圖以為如何?”袁紹對逢紀說話時,語氣緩和了很多。
逢紀一聽,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略作思考狀,“子遠所言倒也可行,如今沒有好的辦法,隻能如此!”
“傳令,即刻拔營,追擊曹操!”
“諾!”
袁紹大軍紮下營寨之後,又拔營而去,長安城頭的段煨心中一陣冷笑。
“哼,全都是一丘之貉!”他想起了李儒當時所說的話,“文優,你說的沒錯,當年眾諸侯討伐主公,並非忠於漢室,而是嫉妒主公之位。個個都想代替主公。袁紹曹操,你們就去好好爭吧,等你們真正的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就該明白,何為忠,何為奸了!”
袁紹帶著大軍,出了潼關之後,一路向東,不到一天時間,便到了函穀關。函穀關的守將郝昭,像對待曹操一樣,也沒有對袁紹做任何阻攔。
可是出了函穀關之後,斥候來報,曹操兵分兩路。一路由夏侯淵率領四千兵馬,由汝南潁川向袞州而去。另一路曹操親自率領,也是四千人馬,由冀州向兗州而去。
“你們說說,皇上應該在哪一路?”袁紹問許攸,郭圖和逢紀。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全都閉口不言。
“怎麽,都啞巴了?”袁紹大怒。
但是三個人卻都低下了頭,依舊沒有人說話。
“廢物,全是廢物!”袁紹氣的用馬鞭將三人指了指,硬是忍住怒火沒有抽下去,“元圖,你說!”
“啊?”逢紀一聽,差點沒噎住,這些決斷的事以前不是都問許攸嗎?他望了望許由和郭圖,兩人的眼中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這個……主公,一般來說,皇上肯定和曹州牧在一起,隻是這夏侯淵也是名將,而且兵不厭詐,而曹州牧又生性狡詐,因此皇上也有可能在夏侯淵那裏。”
“這個……”逢紀的話說了其實和沒說一樣,可是袁紹想了想,認為是這個理,他正準備下命令,卻突然發現逢紀並沒有說出該朝哪個方向追。
“主公,不如我們分兵去追!”逢紀說。
“分兵?”許攸終於說話了,“那元圖請問?如何分兵?誰去追夏侯淵?帶多少兵馬,誰去追曹孟德,又將帶多少兵馬?”
“這……”逢紀根本答不上來。他們隻有一萬兵馬,分兵之後,五千兵馬如何追擊四千兵馬呀?
“主公,我們不能分兵,分兵之後及時追上,也奪不過來!”許攸的智謀還是要比郭圖和逢紀高,“此事我們隻能賭一把!”
“賭哪邊?”袁紹也知道,分兵去追根本不可能,否則他就不會問這些人,直接派兵就可以了。
“冀州!”
“為何?”
“賭贏了,我們自然大獲全勝,可若是賭輸了,我們也可謀得冀州,總歸有些收獲。而若是賭豫州,萬一要是輸了,我們什麽也得不到。”
“子遠說的有理。”郭圖說。
“元圖以為如何?”袁紹又問逢紀。
“我也……我也讚成。”
“好,我們就向冀州全力追擊!”
“主公,一旦曹操進入冀州,我們就該放出韓馥被殺的消息了。”許攸的眼中露出了一絲陰笑,“到那時,天下人自有說法,曹操有口難辯,冀州他也不是那麽好過的!”
“好,好,就這麽辦!”
冀州牧韓馥,這段時間消失不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可是,突然傳出,韓馥被殺的消息,天下幾乎所有的目光都看向冀州,盯著曹操,讓曹操有些欲哭無淚。
韓馥怎麽死的,曹操自然清楚,可是他卻有口難言。
原來,聯軍自從來潼關之後,袁紹就逼著韓馥,不計生死,天天去攻打潼關。韓馥隻有五千兵馬,哪兒消耗地起呀!幾天之後,已經隻剩下兩千多兵馬。
韓馥沒有辦法,隻好去找曹操,希望曹操能勸說袁紹,不要再逼他。可是曹操表麵上答應,實際卻並沒有勸說,袁紹繼續讓顏良文醜督戰,讓韓馥攻打潼關。
無奈之下,韓馥鋌而走險,當晚帶領剩餘的兵士去劫營,準備抓住袁紹,以此為要挾迴冀州。
可是沒想到,中了袁紹之計,韓馥和耿武被殺,高覽和荀諶帶著一千多殘軍逃走。
袁紹告訴曹操,先不要將韓馥被殺的消息公布出去,以免影響聯軍士氣。曹操雖然對袁紹的所作所為不滿,但是如今韓已死,也沒有辦法,隻好答應。
現在曹操非常氣憤,他無法將此事解釋清楚。
“主公,此事不必在意,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無需多作解釋,我們隻要迴了兗州就可以了。”戲誌才對曹操說,“正如我們所料,袁紹已經追到冀州。而妙才和文若他們,一定可以安全迴到兗州。”
“主公,袁紹麾下大將麹義,率領三千兵馬追過來了!”於禁催馬過來,向曹操稟報。
“麹義?”曹操皺起了眉頭,麹義可是袁紹麾下第一大將,四庭一柱中的那個柱呀!
“這個麹義,行軍的速度可真夠快的!”戲誌才若有所思,“雖然說兵貴神速,可要是過度行軍必成強弩之末呀!”
“誌才可是想殲滅麹義這三千兵馬?”曹操一下子明白了戲誌才的用意。
“正是,我想以逸待勞,拔其先鋒,讓袁紹膽寒!”
“誌才計從何出,請細細道來!”曹操也想滅一滅袁紹的威風。
戲誌才將自己的想法向曹操說了說,曹操一聽大喜,立刻讓於禁去布置。
麴義帶著三千兵士,兩天行軍三百餘裏,終於看到曹軍的影子。
隻見前麵有一隊兵馬,中間有一人,內穿盔甲,外罩紅袍,顯然就是曹操。
“前麵穿紅袍的就是曹操,活捉曹操者,賞金一千,斬其首級者,賞金八百!”麹義大喊道。
“殺,活捉曹操!”三千兵士呐喊著衝了過去
“快走!”曹操也發現了麹義,騎馬在前麵狂奔,旁邊的兵士也跟著飛快地跑。
“快,追上去!”麹義不停揮動手中大槍,指揮兵士窮追不舍。
就這樣一前一後,兩隊大約跑了五裏,前麵的曹操突然停了下來。
“停!”麹義見曹操停下來,大槍一橫,三千兵士也都停止步伐,他向四周望了望,心中感到不妙。
原來他追進了一個峽穀,這是一個伏兵的絕佳之地。而曹操突然停下來,則說明此處必有伏兵!
“快撤!”麹義大喊一聲。
“殺!”
“殺!”
……
一陣陣喊殺聲從四麵八方傳來,接著湧出五六千兵士,將麹義的三千兵士團團圍住!
袁紹將許攸,逢紀,郭圖三人召集到帥帳之中,商量對策,正在這時,一名兵士進來稟報。
“稟報主公,曹操挾持皇上和眾臣,已經出了潼關!”
“什麽?”袁紹一聽,感覺頭腦發懵,這是怎麽迴事呢?皇上不是在長安城中嗎?怎麽會出了潼關?還被曹操挾持?
“曹操……皇上……潼關……這……”許攸的眼珠子在眼眶中轉了兩圈,還是想不明白?這些怎麽會聯係到一起啊?
“主公,難道說……”逢紀仿佛有些明白過來。
“元圖,你說到底是怎麽迴事?”袁紹急忙問。
“主公,皇上難道就在那五千西涼逃兵中?”逢紀臉上變換了好幾種顏色,但他最終還是說出了此話。
其實許攸和郭圖,稍稍琢磨之後,也明白了到底是怎麽迴事,但是他們心裏害怕,不敢說出來。因為讓曹操去截殺這群西涼兵的主意,是他們兩人出的。袁紹外寬內忌,肯定不會饒過他們。他們此時心裏都在想著如何補救。
“什麽,皇上就在那五千西涼兵之中?”逢紀一說,袁紹也清楚了,這時他臉色陰沉,怒視著郭圖和許攸。
“主公恕罪!”許攸和郭圖一看,嚇得趕緊跪了下來。
“你們……”袁紹用手點指,真恨不得將這二人推出斬首,但事已至此,殺了也沒有用,“你們說,現在該怎麽辦?”
許攸和郭圖長舒了一口氣,然後兩人對望了一下,許攸說,“主公,曹操雖然出了潼關,但他要迴袞州,隻有兩條路,要麽經過豫州,要麽經過冀州,不管哪條路,都不是那麽容易走的,我們此時追擊還來得及!”
“子遠,說的有理……”郭圖剛開口,但被袁紹瞪了一眼,他又將半截話咽了迴去。
“元圖以為如何?”袁紹對逢紀說話時,語氣緩和了很多。
逢紀一聽,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略作思考狀,“子遠所言倒也可行,如今沒有好的辦法,隻能如此!”
“傳令,即刻拔營,追擊曹操!”
“諾!”
袁紹大軍紮下營寨之後,又拔營而去,長安城頭的段煨心中一陣冷笑。
“哼,全都是一丘之貉!”他想起了李儒當時所說的話,“文優,你說的沒錯,當年眾諸侯討伐主公,並非忠於漢室,而是嫉妒主公之位。個個都想代替主公。袁紹曹操,你們就去好好爭吧,等你們真正的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就該明白,何為忠,何為奸了!”
袁紹帶著大軍,出了潼關之後,一路向東,不到一天時間,便到了函穀關。函穀關的守將郝昭,像對待曹操一樣,也沒有對袁紹做任何阻攔。
可是出了函穀關之後,斥候來報,曹操兵分兩路。一路由夏侯淵率領四千兵馬,由汝南潁川向袞州而去。另一路曹操親自率領,也是四千人馬,由冀州向兗州而去。
“你們說說,皇上應該在哪一路?”袁紹問許攸,郭圖和逢紀。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全都閉口不言。
“怎麽,都啞巴了?”袁紹大怒。
但是三個人卻都低下了頭,依舊沒有人說話。
“廢物,全是廢物!”袁紹氣的用馬鞭將三人指了指,硬是忍住怒火沒有抽下去,“元圖,你說!”
“啊?”逢紀一聽,差點沒噎住,這些決斷的事以前不是都問許攸嗎?他望了望許由和郭圖,兩人的眼中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這個……主公,一般來說,皇上肯定和曹州牧在一起,隻是這夏侯淵也是名將,而且兵不厭詐,而曹州牧又生性狡詐,因此皇上也有可能在夏侯淵那裏。”
“這個……”逢紀的話說了其實和沒說一樣,可是袁紹想了想,認為是這個理,他正準備下命令,卻突然發現逢紀並沒有說出該朝哪個方向追。
“主公,不如我們分兵去追!”逢紀說。
“分兵?”許攸終於說話了,“那元圖請問?如何分兵?誰去追夏侯淵?帶多少兵馬,誰去追曹孟德,又將帶多少兵馬?”
“這……”逢紀根本答不上來。他們隻有一萬兵馬,分兵之後,五千兵馬如何追擊四千兵馬呀?
“主公,我們不能分兵,分兵之後及時追上,也奪不過來!”許攸的智謀還是要比郭圖和逢紀高,“此事我們隻能賭一把!”
“賭哪邊?”袁紹也知道,分兵去追根本不可能,否則他就不會問這些人,直接派兵就可以了。
“冀州!”
“為何?”
“賭贏了,我們自然大獲全勝,可若是賭輸了,我們也可謀得冀州,總歸有些收獲。而若是賭豫州,萬一要是輸了,我們什麽也得不到。”
“子遠說的有理。”郭圖說。
“元圖以為如何?”袁紹又問逢紀。
“我也……我也讚成。”
“好,我們就向冀州全力追擊!”
“主公,一旦曹操進入冀州,我們就該放出韓馥被殺的消息了。”許攸的眼中露出了一絲陰笑,“到那時,天下人自有說法,曹操有口難辯,冀州他也不是那麽好過的!”
“好,好,就這麽辦!”
冀州牧韓馥,這段時間消失不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可是,突然傳出,韓馥被殺的消息,天下幾乎所有的目光都看向冀州,盯著曹操,讓曹操有些欲哭無淚。
韓馥怎麽死的,曹操自然清楚,可是他卻有口難言。
原來,聯軍自從來潼關之後,袁紹就逼著韓馥,不計生死,天天去攻打潼關。韓馥隻有五千兵馬,哪兒消耗地起呀!幾天之後,已經隻剩下兩千多兵馬。
韓馥沒有辦法,隻好去找曹操,希望曹操能勸說袁紹,不要再逼他。可是曹操表麵上答應,實際卻並沒有勸說,袁紹繼續讓顏良文醜督戰,讓韓馥攻打潼關。
無奈之下,韓馥鋌而走險,當晚帶領剩餘的兵士去劫營,準備抓住袁紹,以此為要挾迴冀州。
可是沒想到,中了袁紹之計,韓馥和耿武被殺,高覽和荀諶帶著一千多殘軍逃走。
袁紹告訴曹操,先不要將韓馥被殺的消息公布出去,以免影響聯軍士氣。曹操雖然對袁紹的所作所為不滿,但是如今韓已死,也沒有辦法,隻好答應。
現在曹操非常氣憤,他無法將此事解釋清楚。
“主公,此事不必在意,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無需多作解釋,我們隻要迴了兗州就可以了。”戲誌才對曹操說,“正如我們所料,袁紹已經追到冀州。而妙才和文若他們,一定可以安全迴到兗州。”
“主公,袁紹麾下大將麹義,率領三千兵馬追過來了!”於禁催馬過來,向曹操稟報。
“麹義?”曹操皺起了眉頭,麹義可是袁紹麾下第一大將,四庭一柱中的那個柱呀!
“這個麹義,行軍的速度可真夠快的!”戲誌才若有所思,“雖然說兵貴神速,可要是過度行軍必成強弩之末呀!”
“誌才可是想殲滅麹義這三千兵馬?”曹操一下子明白了戲誌才的用意。
“正是,我想以逸待勞,拔其先鋒,讓袁紹膽寒!”
“誌才計從何出,請細細道來!”曹操也想滅一滅袁紹的威風。
戲誌才將自己的想法向曹操說了說,曹操一聽大喜,立刻讓於禁去布置。
麴義帶著三千兵士,兩天行軍三百餘裏,終於看到曹軍的影子。
隻見前麵有一隊兵馬,中間有一人,內穿盔甲,外罩紅袍,顯然就是曹操。
“前麵穿紅袍的就是曹操,活捉曹操者,賞金一千,斬其首級者,賞金八百!”麹義大喊道。
“殺,活捉曹操!”三千兵士呐喊著衝了過去
“快走!”曹操也發現了麹義,騎馬在前麵狂奔,旁邊的兵士也跟著飛快地跑。
“快,追上去!”麹義不停揮動手中大槍,指揮兵士窮追不舍。
就這樣一前一後,兩隊大約跑了五裏,前麵的曹操突然停了下來。
“停!”麹義見曹操停下來,大槍一橫,三千兵士也都停止步伐,他向四周望了望,心中感到不妙。
原來他追進了一個峽穀,這是一個伏兵的絕佳之地。而曹操突然停下來,則說明此處必有伏兵!
“快撤!”麹義大喊一聲。
“殺!”
“殺!”
……
一陣陣喊殺聲從四麵八方傳來,接著湧出五六千兵士,將麹義的三千兵士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