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五路出擊,討伐袁紹和公孫瓚,各路進展都很順利,尤其是他這一路,幾天時間,就殲滅了公孫瓚近一半軍隊,破城隻是時間問題。
燕京城外,洛陽王的帥帳中,丁偉,徐庶,龐統三人一邊品茶,一邊談論幽州和整個戰事,顯得輕鬆無比。
殲滅了公孫攻瓚的主力白馬義從之後,丁偉並沒有對新安和燕京兩城發動進攻,按照龐統的話說,如今公孫瓚已到了絕境,隻要時間一到,瓜熟蒂落,兵不血刃便可破城,無需現在強攻,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於是,除了每天向城內射去一些勸降信外,既不圍城,也不攻城。
“稟報王爺,公孫瓚派人在城牆之外深挖壕溝,並在壕溝之中注水。”一名兵士進來稟報。
“挖壕溝?”龐統皺起眉頭,“看來公孫瓚想和我們打持久戰,死守燕京啊!”
“我們去看看吧。”
“諾!”
陳到帶著一千白馬營兵士,簇擁著丁偉,龐統和徐庶,出了大營,來到城下。
隻見在護城河的內側,燕國的許多百姓正在挖壕溝,寬和深大約都是一丈,有些地方已經挖好了,裏麵注入了一些廢水臭水,大熱天遠遠的就能聞到腐臭味。
而他們在挖的時候,城頭之上都有一千名左右的弓弩手,將箭搭在弦上,做好了攻擊準備。如果派兵去驅趕那些百姓,那麽密集的箭矢就會射下來。丁偉知道,按照公孫瓚的秉性,到那時,不管城下是敵軍還是百姓,公孫瓚都會一並射殺。
“主公,公孫瓚若真是將整個燕京城用這樣的壕溝圈起來,要攻破將會非常困難。”徐庶看了看說,“不過,這樣一來,他也就整個困死在城裏,是自取滅亡呀!”
“元直說得不錯,公孫瓚自從鬆嶺一戰之後,早已經沒有了和我等一戰的勇氣,而是要與燕京同歸於盡呀!”丁偉想到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公孫瓚和以前曆史中的一樣,沒有稱霸的能力,卻想做一方諸侯,最終都是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若是他能做一員良將,將會和張遼、徐晃一樣,立下大功。
“主公,既然公孫瓚要把自己困死在燕京城中,想必城中糧草非常充足,我們的計劃就要改一改了。”龐統笑著說,“這也給我們幫了一個忙,攻破新安就容易多了。最後留下燕京孤城,我們和奉孝兩麵夾擊,拿下青州!”
“好!”
新安城中的公孫越,每天都在關注著燕京城的情況,他知道,整個燕國的糧草,都儲存在燕京城中,他們一旦斷糧之後,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燕京城求救。
但是他心中清楚,洛陽王有一萬多騎兵,他們要想將糧草從燕京城運到新安,非常困難,或者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是若要突圍,田楷又不同意,而且,如果麵對敵軍六千兵馬,就棄城而逃,估計到時燕王,也不會饒了他,即使燕王是他的哥哥。
而正在他無計可施時,得到了消息,燕王在燕京城外深挖壕溝,又將四處城門用石塊封死,將燕京城布置的固若金湯,但同時,也將城裏的所有人困住,與外界斷絕來往。
“大哥,你這是要將我等丟棄呀!”聽到這個消息的公孫越是既害怕又憤怒,燕京城中的糧草,在他看來可用一到兩年,而公孫瓚用這樣的方法守城,即就是攻上三五年也不見得能攻破,他這是想耗死洛陽王啊!可是自己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
“來人,將龐林叫來!”
“諾!”
很快,公孫越的護衛統領龐林一身戎裝來到,縣令府大堂。
“將軍,末將奉命來到!”龐林向公孫越施了一禮。
“龐林啊,你看這新安城可守得住?”公孫越問。
“這……”公孫越的話,一下子將龐林給問的愣住了,“末將的職責是保護將軍的安全,這守城的事,末將……末將不敢妄加評論!”
“龐林啊,我叫你來就是談談心,你不必擔憂。”公孫越輕輕地拍了拍龐林的肩膀,此時的他顯得非常鎮靜,倒也有一番大將的風采,“你是如何想的,但講無妨。”
“以末將觀之,這新安城萬萬守不住!”公孫瓚的一萬多大軍,包括無人能敵的白馬義從,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全軍覆沒,洛陽王軍隊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他們新安城中隻有五千兵士,如何能守?別看現在人家並未攻城,那是因為人家根本沒有把他們當迴事,因此,像龐林這樣的下級將領,對守新安城沒有一點信心。
“你說的不錯,本將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公孫越顯得有些無奈,“不過那個田仲先卻不自量力,想要以卵擊石,硬捍洛陽王的大軍啊!”
“將軍,您為主將,若要撤走,隻需一個命令,為何還要顧忌田將軍?”龐林說。
“話雖如此,但是撤走就等於是臨陣脫逃,這名不正言不順,我豈可下這樣的命令啊!還有,城外的趙雲和太史慈可都是騎兵,若是在曠野中,這兩條腿又如何跑得過戰馬呢?”公孫越搖搖頭說,“難啊……”
“將軍,我倒有一個辦法,可以安全離開新安!”
“快快道來!”公孫越聽了龐林的話,喜出望外。
“將軍,明天晚上,是田將軍負責巡城,趙雲和太史慈的兵馬全都駐紮在北門之外,田將軍必然是在北門城樓上。北門城樓上,有兩千兵馬,其餘三處,各有一千,等到半夜時分,將軍下令,將那其餘的三千兵馬全部帶上,悄悄從東門離開新安城。由於北門人馬未動,城北的趙雲和太史慈,肯定想不到,等到天亮他們發現時,將軍已到了七八十裏之外。”
“妙計呀!”公孫越聽了非常高興,“隻是我們要撤往何處呀?”
“遼東!”龐林說,“遼東兵力薄弱,若是到了那裏,海闊天高,任將軍馳騁!”
“好,好,就這麽辦!”
燕京城外,洛陽王的帥帳中,丁偉,徐庶,龐統三人一邊品茶,一邊談論幽州和整個戰事,顯得輕鬆無比。
殲滅了公孫攻瓚的主力白馬義從之後,丁偉並沒有對新安和燕京兩城發動進攻,按照龐統的話說,如今公孫瓚已到了絕境,隻要時間一到,瓜熟蒂落,兵不血刃便可破城,無需現在強攻,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於是,除了每天向城內射去一些勸降信外,既不圍城,也不攻城。
“稟報王爺,公孫瓚派人在城牆之外深挖壕溝,並在壕溝之中注水。”一名兵士進來稟報。
“挖壕溝?”龐統皺起眉頭,“看來公孫瓚想和我們打持久戰,死守燕京啊!”
“我們去看看吧。”
“諾!”
陳到帶著一千白馬營兵士,簇擁著丁偉,龐統和徐庶,出了大營,來到城下。
隻見在護城河的內側,燕國的許多百姓正在挖壕溝,寬和深大約都是一丈,有些地方已經挖好了,裏麵注入了一些廢水臭水,大熱天遠遠的就能聞到腐臭味。
而他們在挖的時候,城頭之上都有一千名左右的弓弩手,將箭搭在弦上,做好了攻擊準備。如果派兵去驅趕那些百姓,那麽密集的箭矢就會射下來。丁偉知道,按照公孫瓚的秉性,到那時,不管城下是敵軍還是百姓,公孫瓚都會一並射殺。
“主公,公孫瓚若真是將整個燕京城用這樣的壕溝圈起來,要攻破將會非常困難。”徐庶看了看說,“不過,這樣一來,他也就整個困死在城裏,是自取滅亡呀!”
“元直說得不錯,公孫瓚自從鬆嶺一戰之後,早已經沒有了和我等一戰的勇氣,而是要與燕京同歸於盡呀!”丁偉想到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公孫瓚和以前曆史中的一樣,沒有稱霸的能力,卻想做一方諸侯,最終都是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若是他能做一員良將,將會和張遼、徐晃一樣,立下大功。
“主公,既然公孫瓚要把自己困死在燕京城中,想必城中糧草非常充足,我們的計劃就要改一改了。”龐統笑著說,“這也給我們幫了一個忙,攻破新安就容易多了。最後留下燕京孤城,我們和奉孝兩麵夾擊,拿下青州!”
“好!”
新安城中的公孫越,每天都在關注著燕京城的情況,他知道,整個燕國的糧草,都儲存在燕京城中,他們一旦斷糧之後,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燕京城求救。
但是他心中清楚,洛陽王有一萬多騎兵,他們要想將糧草從燕京城運到新安,非常困難,或者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是若要突圍,田楷又不同意,而且,如果麵對敵軍六千兵馬,就棄城而逃,估計到時燕王,也不會饒了他,即使燕王是他的哥哥。
而正在他無計可施時,得到了消息,燕王在燕京城外深挖壕溝,又將四處城門用石塊封死,將燕京城布置的固若金湯,但同時,也將城裏的所有人困住,與外界斷絕來往。
“大哥,你這是要將我等丟棄呀!”聽到這個消息的公孫越是既害怕又憤怒,燕京城中的糧草,在他看來可用一到兩年,而公孫瓚用這樣的方法守城,即就是攻上三五年也不見得能攻破,他這是想耗死洛陽王啊!可是自己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
“來人,將龐林叫來!”
“諾!”
很快,公孫越的護衛統領龐林一身戎裝來到,縣令府大堂。
“將軍,末將奉命來到!”龐林向公孫越施了一禮。
“龐林啊,你看這新安城可守得住?”公孫越問。
“這……”公孫越的話,一下子將龐林給問的愣住了,“末將的職責是保護將軍的安全,這守城的事,末將……末將不敢妄加評論!”
“龐林啊,我叫你來就是談談心,你不必擔憂。”公孫越輕輕地拍了拍龐林的肩膀,此時的他顯得非常鎮靜,倒也有一番大將的風采,“你是如何想的,但講無妨。”
“以末將觀之,這新安城萬萬守不住!”公孫瓚的一萬多大軍,包括無人能敵的白馬義從,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全軍覆沒,洛陽王軍隊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他們新安城中隻有五千兵士,如何能守?別看現在人家並未攻城,那是因為人家根本沒有把他們當迴事,因此,像龐林這樣的下級將領,對守新安城沒有一點信心。
“你說的不錯,本將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公孫越顯得有些無奈,“不過那個田仲先卻不自量力,想要以卵擊石,硬捍洛陽王的大軍啊!”
“將軍,您為主將,若要撤走,隻需一個命令,為何還要顧忌田將軍?”龐林說。
“話雖如此,但是撤走就等於是臨陣脫逃,這名不正言不順,我豈可下這樣的命令啊!還有,城外的趙雲和太史慈可都是騎兵,若是在曠野中,這兩條腿又如何跑得過戰馬呢?”公孫越搖搖頭說,“難啊……”
“將軍,我倒有一個辦法,可以安全離開新安!”
“快快道來!”公孫越聽了龐林的話,喜出望外。
“將軍,明天晚上,是田將軍負責巡城,趙雲和太史慈的兵馬全都駐紮在北門之外,田將軍必然是在北門城樓上。北門城樓上,有兩千兵馬,其餘三處,各有一千,等到半夜時分,將軍下令,將那其餘的三千兵馬全部帶上,悄悄從東門離開新安城。由於北門人馬未動,城北的趙雲和太史慈,肯定想不到,等到天亮他們發現時,將軍已到了七八十裏之外。”
“妙計呀!”公孫越聽了非常高興,“隻是我們要撤往何處呀?”
“遼東!”龐林說,“遼東兵力薄弱,若是到了那裏,海闊天高,任將軍馳騁!”
“好,好,就這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