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和五百名兵士,登上褒城城頭,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因為城頭上的守軍,已經死無完屍,而城下本來還有兩千多名預備軍兵士,可是主將侯成已經被嚇破了膽,他呆呆的坐在地上,滿臉恐懼之色,不知該如何應對,那些兵士自然不會主動前去和漢軍拚殺。
等到陳到將城門打開,城外的大隊人馬湧進城門時,這些守城的兵士才醒悟過來,侯成在親兵衛隊的護送下向後急撤,陳到帶領大隊兵馬緊追著掩殺。
兵敗如山倒,侯成完全明白過來之後想組織兵士就地防守,可是這時,已經沒有多少人聽他的命令了,全都四散逃命,侯成也隻好和兵士們一起逃。
那些跑的快的,跟在侯城的後麵,一下子變成了一排排肉盾,幫侯成擋了一些箭矢,而那些跑得慢的,有的互相踐踏而死,有的被追上來的漢軍殺死,還有一些比較聰明的,將手中兵器一扔,跪在大道的兩旁。
丁偉自從行軍打仗以來,有一條非常嚴格的軍規,那就是,一旦敵方兵士放下兵器,跪地求饒,則任何人不得隨意砍殺。當然,與外族作戰時例外,比如當初跟鮮卑大戰時,與倭兵大戰時,與烏丸,高句麗,三韓,百濟等軍隊大戰時,由於對方的殘暴行為,丁偉曾下令對於那些惡貫滿營,禽獸一般的外族兵士,隻要人頭,不要俘虜。
這樣一來,跑得慢的許多人,反而保住了性命,而跑得快的那些兵士,許多都被射殺。
侯成逃出南門的時候,加上南門處的守軍,身邊隻剩一千五百餘人。他轉過頭來看了看褒城,裏麵還是喊殺聲震天,可是他身邊的這點兵士,此時已經起不了任何作用,隻好帶著他們,向南鄭城撤去。
侯成逃走之後,城中的守軍基本上都投降,陳到共收攏了降兵約三千人,這些早已不是當年的並州軍,而是從漢中招募的,沒有多少精兵。陳到從中選了幾百人,補充到自己的軍隊中,其餘的人,按照丁偉的要求,發放了一些糧食,遣散迴家,這些兵士一個個千恩萬謝,然後離開。
奪下褒城,丁偉沒有急著進軍南鄭,而是在褒城開倉放糧,出榜安民。漢中將來要作為丁偉攻打益州和江東的根據地,因此收攏民心非常重要,如今白水關已經被太史慈攻下,不怕呂布會逃走,等到定軍山和葭萌關拿下之後,再兵合一處,進軍南鄭。
定軍山可沒有褒城那麽容易拿下,黃忠和徐庶沒有帶馬鈞炮,當然,這樣的地形即使帶上也無法發射。
鎮守定軍山的將領是楊懷,他曾是張魯麾下的大將,後來張魯投降了呂布,那他自然也就成了呂布麾下將領。雖然他沒有多少名氣,但是做事謹慎,黃忠帶著五千兵馬在山下紮下營寨,然後派人討敵罵陣,楊懷根本不予理睬,隻是依靠,險要的地形進行防守。黃忠試著攻了幾次,可是在半山腰,便被對方打了下來。不要說弓箭了,就是那些向下滾落的石塊都給漢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這讓黃忠一籌莫展。
晚上,黃忠安排好巡邏的兵士,並將大營周圍檢查了一遍,路障陷坑等都布置的非常有序,讓敵軍無法劫營,於是他趕緊去徐庶帳中,商議對策。
“軍懷,楊懷呆在山上不下來,定軍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如何是好呀?”黃忠焦急的問道。
“黃將軍,楊懷在山上準備充分,我們要是強攻,不但傷亡慘重,而且也很難攻上山去,因此要想辦法讓楊懷動起來。”
“軍師有何妙策,能讓楊懷動起來呀?”黃忠急問道。
“今天將軍在攻山時,我發現,這定軍山的側麵還有一座山,此山比定軍山小,但是卻更高一些,山上也有一些守軍,不過人數並不多,明日,我們找一些向導,然後我帶兵繼續在這裏佯攻,而將軍帶著一千兵馬,悄悄的拿下側麵那座山,到時候楊懷必然會去主動攻打將軍,那可就到了將軍,立功之時。”
“好!好!”黃忠聽了徐庶的話,心情大悅,“如此甚好,軍師今夜好好休息,明日看我拿下那座山。”
第二天,黃忠派出斥候,找來幾名當地的百姓,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定軍山側麵的那座山叫對山,山勢險峻,但是有小道可以通到上麵去,在對山上居高臨下,定軍山一切盡收眼底。楊懷在對山上麵駐紮著五百兵士,由一名副將統領。
於是,徐庶帶著二千兵士,出了軍營,在定軍山下,討敵罵陣。徐庶雖然是軍師,可是他早年曾是習武之人,本想著能夠仗劍走天下,除盡不平事,可是後來卻發現,這隻是他一廂情願,或者說是癡心妄想,在這亂世之中,一個人,一柄劍,力量太小了。要想除盡天下不平之事,唯有先平定這亂世,所以,他便棄武從文,開始學習兵法韜略。現在穿上盔甲,儼然成為一名儒將。
而此時,黃忠已經帶著一千兵士,悄悄離開軍營,繞到了定軍山的後麵,沿著小道,向對山上爬去。
對山上楊懷的副將叫陳休,此人生得五大三粗,雙臂有巨力,因此被楊懷看中,破格提升為副將。他聽說黃忠帶兵來攻打定軍山,非常高興,想著要和幽州狂獅一較高下。可是沒有想到,楊懷卻將他派到了這對山之上,因此他心中是非常鬱悶。
“將軍,黃忠率領一千兵馬,前來攻打對山!”
“什麽?黃忠來攻打對山?”正在生悶氣的陳休聽了兵士的稟報,一下子跳了起來,同時精神大振。
“漢軍將領黃忠率領一千兵馬,前來攻打對山!”兵士以為陳休沒有聽清楚,又說了一遍。
“來的好呀!楊將軍真是料事如神!”陳休哪兒是沒有聽清楚呀,他是興奮的有點不相信,“將本將軍的大刀抬來,準備迎戰!”
等到陳到將城門打開,城外的大隊人馬湧進城門時,這些守城的兵士才醒悟過來,侯成在親兵衛隊的護送下向後急撤,陳到帶領大隊兵馬緊追著掩殺。
兵敗如山倒,侯成完全明白過來之後想組織兵士就地防守,可是這時,已經沒有多少人聽他的命令了,全都四散逃命,侯成也隻好和兵士們一起逃。
那些跑的快的,跟在侯城的後麵,一下子變成了一排排肉盾,幫侯成擋了一些箭矢,而那些跑得慢的,有的互相踐踏而死,有的被追上來的漢軍殺死,還有一些比較聰明的,將手中兵器一扔,跪在大道的兩旁。
丁偉自從行軍打仗以來,有一條非常嚴格的軍規,那就是,一旦敵方兵士放下兵器,跪地求饒,則任何人不得隨意砍殺。當然,與外族作戰時例外,比如當初跟鮮卑大戰時,與倭兵大戰時,與烏丸,高句麗,三韓,百濟等軍隊大戰時,由於對方的殘暴行為,丁偉曾下令對於那些惡貫滿營,禽獸一般的外族兵士,隻要人頭,不要俘虜。
這樣一來,跑得慢的許多人,反而保住了性命,而跑得快的那些兵士,許多都被射殺。
侯成逃出南門的時候,加上南門處的守軍,身邊隻剩一千五百餘人。他轉過頭來看了看褒城,裏麵還是喊殺聲震天,可是他身邊的這點兵士,此時已經起不了任何作用,隻好帶著他們,向南鄭城撤去。
侯成逃走之後,城中的守軍基本上都投降,陳到共收攏了降兵約三千人,這些早已不是當年的並州軍,而是從漢中招募的,沒有多少精兵。陳到從中選了幾百人,補充到自己的軍隊中,其餘的人,按照丁偉的要求,發放了一些糧食,遣散迴家,這些兵士一個個千恩萬謝,然後離開。
奪下褒城,丁偉沒有急著進軍南鄭,而是在褒城開倉放糧,出榜安民。漢中將來要作為丁偉攻打益州和江東的根據地,因此收攏民心非常重要,如今白水關已經被太史慈攻下,不怕呂布會逃走,等到定軍山和葭萌關拿下之後,再兵合一處,進軍南鄭。
定軍山可沒有褒城那麽容易拿下,黃忠和徐庶沒有帶馬鈞炮,當然,這樣的地形即使帶上也無法發射。
鎮守定軍山的將領是楊懷,他曾是張魯麾下的大將,後來張魯投降了呂布,那他自然也就成了呂布麾下將領。雖然他沒有多少名氣,但是做事謹慎,黃忠帶著五千兵馬在山下紮下營寨,然後派人討敵罵陣,楊懷根本不予理睬,隻是依靠,險要的地形進行防守。黃忠試著攻了幾次,可是在半山腰,便被對方打了下來。不要說弓箭了,就是那些向下滾落的石塊都給漢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這讓黃忠一籌莫展。
晚上,黃忠安排好巡邏的兵士,並將大營周圍檢查了一遍,路障陷坑等都布置的非常有序,讓敵軍無法劫營,於是他趕緊去徐庶帳中,商議對策。
“軍懷,楊懷呆在山上不下來,定軍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如何是好呀?”黃忠焦急的問道。
“黃將軍,楊懷在山上準備充分,我們要是強攻,不但傷亡慘重,而且也很難攻上山去,因此要想辦法讓楊懷動起來。”
“軍師有何妙策,能讓楊懷動起來呀?”黃忠急問道。
“今天將軍在攻山時,我發現,這定軍山的側麵還有一座山,此山比定軍山小,但是卻更高一些,山上也有一些守軍,不過人數並不多,明日,我們找一些向導,然後我帶兵繼續在這裏佯攻,而將軍帶著一千兵馬,悄悄的拿下側麵那座山,到時候楊懷必然會去主動攻打將軍,那可就到了將軍,立功之時。”
“好!好!”黃忠聽了徐庶的話,心情大悅,“如此甚好,軍師今夜好好休息,明日看我拿下那座山。”
第二天,黃忠派出斥候,找來幾名當地的百姓,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定軍山側麵的那座山叫對山,山勢險峻,但是有小道可以通到上麵去,在對山上居高臨下,定軍山一切盡收眼底。楊懷在對山上麵駐紮著五百兵士,由一名副將統領。
於是,徐庶帶著二千兵士,出了軍營,在定軍山下,討敵罵陣。徐庶雖然是軍師,可是他早年曾是習武之人,本想著能夠仗劍走天下,除盡不平事,可是後來卻發現,這隻是他一廂情願,或者說是癡心妄想,在這亂世之中,一個人,一柄劍,力量太小了。要想除盡天下不平之事,唯有先平定這亂世,所以,他便棄武從文,開始學習兵法韜略。現在穿上盔甲,儼然成為一名儒將。
而此時,黃忠已經帶著一千兵士,悄悄離開軍營,繞到了定軍山的後麵,沿著小道,向對山上爬去。
對山上楊懷的副將叫陳休,此人生得五大三粗,雙臂有巨力,因此被楊懷看中,破格提升為副將。他聽說黃忠帶兵來攻打定軍山,非常高興,想著要和幽州狂獅一較高下。可是沒有想到,楊懷卻將他派到了這對山之上,因此他心中是非常鬱悶。
“將軍,黃忠率領一千兵馬,前來攻打對山!”
“什麽?黃忠來攻打對山?”正在生悶氣的陳休聽了兵士的稟報,一下子跳了起來,同時精神大振。
“漢軍將領黃忠率領一千兵馬,前來攻打對山!”兵士以為陳休沒有聽清楚,又說了一遍。
“來的好呀!楊將軍真是料事如神!”陳休哪兒是沒有聽清楚呀,他是興奮的有點不相信,“將本將軍的大刀抬來,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