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忌早在並州的時候就跟著張遼,一直是張遼的親衛統領,此人作戰勇猛,隻要打起仗來,便將生死置之度外,他是張遼從一名普通兵士,逐漸提拔上來的。
本來張遼早就想將他提拔為一個偏將軍,讓他獨立領兵。但是此人雖然忠勇,卻不喜歡動腦,隻知一味的衝殺。因此直到張虎做了親衛統領之後,他才將李忌提拔為副將,準備逐漸讓他領軍。
李忌將一千兵馬整整齊齊的列成了一個方陣,十三四個人並排一行,將整個道路占滿,方陣長約十幾丈。李忌將他的大槍掛在馬上,而手裏提著雙刀,與兵士們站在了一起,眼睛盯著前方,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夏侯淵等人帶兵很快來到了李忌所列軍陣的前方。一千兵馬想要阻攔六七千曹軍,簡直是以卵擊石,因此夏侯淵,夏侯惇,於禁,潘璋等人,並未將李忌這一千兵馬放在眼裏。
但是此地道路狹窄,可謂易守難攻,大軍無法展開,潘璋大喊一聲,首先帶著他麾下的兩千多兵馬衝了過去,夏侯惇緊隨其後,也壓了上去。
夏侯淵和於禁麾下的兵馬已經所剩不多,因此在一旁觀敵瞭陣。
曹軍仿佛潮水般的湧了過來,李忌手中雙刀一揮,兵士們迎了上去。
沒有呐喊,也沒有嚎叫,隻是圓瞪著雙眼,揮舞著兵器,奮力地砍殺。前麵的人倒下了,後麵的兵士踏著同伴的屍體又迎了上來,繼續是重複著這樣的動作。
兵器入肉的聲音,比喊殺聲似乎更加刺耳,飛濺的鮮血迷住了眾人的雙眼,但沒有人顧得上去擦,隻要前麵有晃動的人影,就隻管揮刀,隻管舞槍。
在前麵指揮的潘璋和夏侯惇,在後麵觀敵瞭陣的夏侯淵、於禁和司馬懿,一個個看的臉色大變。漢軍這一次所爆發的戰力,比在山穀之中要強很多。因為他們已經抱定了必死的念頭,似乎在死之前,要努力的完成一項使命,那就是將刀和槍,刺入對方的身體。
“軍師,漢軍為何不喊叫?”夏侯淵有點受不了那種兵器入肉的聲音,他非常驚奇,為什麽這夥人沒有喊殺聲。
“他們在喊,隻不過喊聲都在心裏,這才是最厲害的!”司馬懿臉上的表情也非常複雜,心中更是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隻是驚詫於漢軍為何會如此悍勇,是什麽在支撐著他們戰勝內心的恐懼。記得曾經在史書上見過,戰國時期龐涓的魏武卒,就是這樣一群似乎沒有痛覺的家夥,享受於將手中的兵器插入對方的心髒。直到龐涓死了多年之後,這種軍魂才徹底消失了,難道漢軍又將它繼承了?
一千多兵士在五千大軍的圍殺下,其實沒有支撐多少時間,但是曹軍的這些將領,仿佛等了很長時間,因為這種場麵讓他們心裏非常難受。
終於最後一名兵士也戰死了,他的人頭被砍了下來。而在這之前,他的一條胳膊和一條腿也被打斷了,但是他倒地之後,仍然砍倒了幾名曹軍兵士,他就是這隊漢軍的統領李忌。
“仲達,一千漢軍已全部殲滅,但是我軍死傷近兩千人,現在我們還有不到五千兵馬。”夏侯惇打馬過來對司馬懿說。
“張遼如今最多也隻有一千兵馬,他們沒有船,渡不過這洪澤湖,現在是誅殺他們的最好時機,我們不能放虎歸山!”張遼雖然不是幽州五虎之一,但是司馬懿這次將他說成虎,沒有人認為不妥,有如此悍勇的兵,難道主將不是一隻虎嗎?
“好!”夏侯惇也下了決心,“給我追!”
張遼和張虎率軍沿著洪澤湖向前逃了一會兒,張遼馬上改變了主意。這樣一味地逃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呀!因為他們在向曹操的地盤上逃,逃得越快,離自己的地盤越遠。張遼向周圍看了看,發現不遠處有一座小山,雖然和並州的那些大山比起來,這隻像是一個小土包,但是如果在上麵守住,曹軍想要攻上來也不容易。
“快,上山!”張遼當機立斷,帶領著一千多兵士上了這座小山。山頭不大,一千多兵士剛好可以將山頭守住。上山的正道有前後兩條,張遼和張虎各帶三百兵士守住,其它的地方也可以勉強爬上來,張遼分別安排了一些千夫長把守。
一切布置好了之後,夏侯惇和夏侯淵率軍來到了山下。
“張遼果然不同一般呀!”司馬懿看了看山上的張遼,又看了看這座山的地勢,以及漢軍的防守,“他若是逃跑,我等在後麵掩殺,可以很快將他殲滅。現在他守住上山的道路,我們若想攻上去,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就是付出的代價再大,我們也要攻上去!”夏侯惇看著山上的張遼,不以為然的說,“張文遠就是再厲害,如今也成了甕中之鱉,他還能逃到哪裏去?給我攻山!”
雖然這座山易守難攻,雖然張遼如今是大漢的名將,但是夏侯惇並不懼怕,因為漢軍的兵士太少了,夏侯惇手中有兵啊。
山口處張遼帶著三百兵士,但是他們沒有弓箭,也沒有盾牌。曹軍一邊射箭,一邊向上衝,張遼隻能指揮漢軍躲在大樹和石頭後麵,在曹軍放箭的空隙,將一些巨石推下山去。
山路很窄,隻要這些石頭推下去,一定會砸死砸傷好幾個曹軍兵士,夏侯惇也顯得非常無奈,隻能命令兵士不停的向山上射箭,讓漢軍兵士沒有很好的機會向山下扔石頭。
終於衝到了半山腰處,張遼帶著兵士殺了下去,兩軍短兵相接。張遼的兵士悍勇無比,又加上居高臨下,一下子,將曹軍殺退,然後他們又迅速的退到山上來。
這樣攻了好幾次,死傷了兩三百名兵士,夏浩惇仍然沒有攻上來,而山上漢軍的傷亡僅僅幾十人。
“元讓,不能再這樣攻了,這是添油戰術,油不盡,火不滅,乃兵家之大忌!”於禁看到這種情況後,對夏侯惇說,“我們必須另想辦法!”
本來張遼早就想將他提拔為一個偏將軍,讓他獨立領兵。但是此人雖然忠勇,卻不喜歡動腦,隻知一味的衝殺。因此直到張虎做了親衛統領之後,他才將李忌提拔為副將,準備逐漸讓他領軍。
李忌將一千兵馬整整齊齊的列成了一個方陣,十三四個人並排一行,將整個道路占滿,方陣長約十幾丈。李忌將他的大槍掛在馬上,而手裏提著雙刀,與兵士們站在了一起,眼睛盯著前方,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夏侯淵等人帶兵很快來到了李忌所列軍陣的前方。一千兵馬想要阻攔六七千曹軍,簡直是以卵擊石,因此夏侯淵,夏侯惇,於禁,潘璋等人,並未將李忌這一千兵馬放在眼裏。
但是此地道路狹窄,可謂易守難攻,大軍無法展開,潘璋大喊一聲,首先帶著他麾下的兩千多兵馬衝了過去,夏侯惇緊隨其後,也壓了上去。
夏侯淵和於禁麾下的兵馬已經所剩不多,因此在一旁觀敵瞭陣。
曹軍仿佛潮水般的湧了過來,李忌手中雙刀一揮,兵士們迎了上去。
沒有呐喊,也沒有嚎叫,隻是圓瞪著雙眼,揮舞著兵器,奮力地砍殺。前麵的人倒下了,後麵的兵士踏著同伴的屍體又迎了上來,繼續是重複著這樣的動作。
兵器入肉的聲音,比喊殺聲似乎更加刺耳,飛濺的鮮血迷住了眾人的雙眼,但沒有人顧得上去擦,隻要前麵有晃動的人影,就隻管揮刀,隻管舞槍。
在前麵指揮的潘璋和夏侯惇,在後麵觀敵瞭陣的夏侯淵、於禁和司馬懿,一個個看的臉色大變。漢軍這一次所爆發的戰力,比在山穀之中要強很多。因為他們已經抱定了必死的念頭,似乎在死之前,要努力的完成一項使命,那就是將刀和槍,刺入對方的身體。
“軍師,漢軍為何不喊叫?”夏侯淵有點受不了那種兵器入肉的聲音,他非常驚奇,為什麽這夥人沒有喊殺聲。
“他們在喊,隻不過喊聲都在心裏,這才是最厲害的!”司馬懿臉上的表情也非常複雜,心中更是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隻是驚詫於漢軍為何會如此悍勇,是什麽在支撐著他們戰勝內心的恐懼。記得曾經在史書上見過,戰國時期龐涓的魏武卒,就是這樣一群似乎沒有痛覺的家夥,享受於將手中的兵器插入對方的心髒。直到龐涓死了多年之後,這種軍魂才徹底消失了,難道漢軍又將它繼承了?
一千多兵士在五千大軍的圍殺下,其實沒有支撐多少時間,但是曹軍的這些將領,仿佛等了很長時間,因為這種場麵讓他們心裏非常難受。
終於最後一名兵士也戰死了,他的人頭被砍了下來。而在這之前,他的一條胳膊和一條腿也被打斷了,但是他倒地之後,仍然砍倒了幾名曹軍兵士,他就是這隊漢軍的統領李忌。
“仲達,一千漢軍已全部殲滅,但是我軍死傷近兩千人,現在我們還有不到五千兵馬。”夏侯惇打馬過來對司馬懿說。
“張遼如今最多也隻有一千兵馬,他們沒有船,渡不過這洪澤湖,現在是誅殺他們的最好時機,我們不能放虎歸山!”張遼雖然不是幽州五虎之一,但是司馬懿這次將他說成虎,沒有人認為不妥,有如此悍勇的兵,難道主將不是一隻虎嗎?
“好!”夏侯惇也下了決心,“給我追!”
張遼和張虎率軍沿著洪澤湖向前逃了一會兒,張遼馬上改變了主意。這樣一味地逃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呀!因為他們在向曹操的地盤上逃,逃得越快,離自己的地盤越遠。張遼向周圍看了看,發現不遠處有一座小山,雖然和並州的那些大山比起來,這隻像是一個小土包,但是如果在上麵守住,曹軍想要攻上來也不容易。
“快,上山!”張遼當機立斷,帶領著一千多兵士上了這座小山。山頭不大,一千多兵士剛好可以將山頭守住。上山的正道有前後兩條,張遼和張虎各帶三百兵士守住,其它的地方也可以勉強爬上來,張遼分別安排了一些千夫長把守。
一切布置好了之後,夏侯惇和夏侯淵率軍來到了山下。
“張遼果然不同一般呀!”司馬懿看了看山上的張遼,又看了看這座山的地勢,以及漢軍的防守,“他若是逃跑,我等在後麵掩殺,可以很快將他殲滅。現在他守住上山的道路,我們若想攻上去,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就是付出的代價再大,我們也要攻上去!”夏侯惇看著山上的張遼,不以為然的說,“張文遠就是再厲害,如今也成了甕中之鱉,他還能逃到哪裏去?給我攻山!”
雖然這座山易守難攻,雖然張遼如今是大漢的名將,但是夏侯惇並不懼怕,因為漢軍的兵士太少了,夏侯惇手中有兵啊。
山口處張遼帶著三百兵士,但是他們沒有弓箭,也沒有盾牌。曹軍一邊射箭,一邊向上衝,張遼隻能指揮漢軍躲在大樹和石頭後麵,在曹軍放箭的空隙,將一些巨石推下山去。
山路很窄,隻要這些石頭推下去,一定會砸死砸傷好幾個曹軍兵士,夏侯惇也顯得非常無奈,隻能命令兵士不停的向山上射箭,讓漢軍兵士沒有很好的機會向山下扔石頭。
終於衝到了半山腰處,張遼帶著兵士殺了下去,兩軍短兵相接。張遼的兵士悍勇無比,又加上居高臨下,一下子,將曹軍殺退,然後他們又迅速的退到山上來。
這樣攻了好幾次,死傷了兩三百名兵士,夏浩惇仍然沒有攻上來,而山上漢軍的傷亡僅僅幾十人。
“元讓,不能再這樣攻了,這是添油戰術,油不盡,火不滅,乃兵家之大忌!”於禁看到這種情況後,對夏侯惇說,“我們必須另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