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帶領兩營兵馬,共計一萬兩千人,悄悄來到魏軍大營,趙雲和徐庶沒有絲毫察覺,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全在破陣上麵。
為了萬無一失,徐庶又反複進行了推演,並且將步兵和騎兵充分結合起來,對趙雲和管亥再次叮嚀了一番。
第二天,雙方都做好了準備。魏軍那邊,樂進在一座高台之上,手拿各種顏色的旗幟,顯然是要指揮八門金鎖陣。李典率領三千兵馬,在高台的下麵,以防關鍵時刻漢軍攻擊高台上的樂進。
漢軍這邊,徐庶站在高台上,也是手拿各種顏色的旗幟,下麵有三千兵馬在護衛。高台的兩邊,趙雲和管亥各帶領著三千兵馬,其中各有一千騎兵,做好了攻打大陣的準備。
“擊鼓!”徐庶在高台上大喊一聲,十幾名鼓手開始擊鼓,“咚……”鏗鏘有力的鼓聲,傳入趙雲和管亥等人的耳中,讓所有人熱血澎湃。
“殺!”趙雲和管亥同時大喊一聲,六千兵馬從兩邊衝了過去。
徐庶手中的藍旗一揮,趙雲的一千騎兵迅速衝向景門,後麵的兩千步兵也衝了過來。高台之上的樂進心中微微一驚,趕緊將手中的黃旗一揮,大陣中左右翼兵士從兩翼驚門、傷門衝到景門防禦。
這時,管亥率領三千兵士,衝向了驚門。
高台之上的樂進看到了,剛剛懸起的心又放下,看來趙雲衝向景門隻是誤打誤撞,於是他將手中白旗一揮,驚門處的魏軍兵士節節敗退,很明顯,是準備將管亥的三千兵馬誘入驚門。
可是,管亥向驚門衝了一半時,高台之上徐庶的藍旗改變了方向,管亥又領兵衝了迴來,向生門殺去。
這時樂進一看,大驚,因為傷門和驚門處的兵士已經來不及迴防生門,情急之中,樂進隻好將紅旗一揮,讓杜門處的兵士,趕緊迴防生門。
徐庶看到這種情況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命令兵士大力擊鼓。
趙雲和管亥率領麾下兵士仿佛猛虎下山,奮力衝殺。管亥幾乎就要從生門攻入了,他們把從杜門衝出趕來的左翼一千多兵士已經甩在了身後。
高台之上的樂進額頭上己經滲出了汗珠,揮舞著手中的紅旗,右翼兩千兵士迅速衝了過來,堵住了管亥的大軍。
此時,徐庶將手中藍旗向右側一指,管亥率領大軍,迅速改變了方向,直接殺向了開門。
一千騎兵向開門一衝,開門之處的魏軍兵士紛紛後退,根本難以阻擋,高台之上的樂進一看,大驚失色。開門之處,是魏軍重點防禦的區域,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騎兵和步兵不同,他們左手拿盾,用拿盾的一麵對著敵陣運動,不容易被陣內弓弩手殺傷,而且南麵陽光耀眼,會降低弓弩手的命中率。
當然這一切,都是昨天探陣時徐庶想到的,昨天晚上又進行了精心的演練,因此上讓樂進防不勝防。很快,管亥帶著大軍,便從開門衝入了陣中,而此時,趙雲率領兵士也從景門殺了進去。
兩隊兵馬突入陣中後,樂進馬上改變了方式,讓所有的弓弩手對兩隊騎兵進行射殺。因為從剛才衝陣的情況,他已經發現,騎兵的機動性太強了,如果任由他們來衝殺,那陣式必然會大亂,那時再守生門,顯然是不行的。
在弓弩手的集中射擊下,漢軍騎兵傷亡慘重,但是高台上徐庶已經指明了生門的方向,這時,趙雲率領殘存的六百多騎兵拚死突擊魏軍陣中中軍一千人的步兵,中軍的步兵不敵,隻好北撤,於是趙雲又衝向了右翼一千五百兵士。
此時,管亥率領的兵士和趙雲的匯合在了一起,於是,兩隊騎兵共計一千餘人,由趙雲率領,步兵近三千人,由管亥率領,從已經混亂不堪的生門殺出。
這是高台上的樂進,已經不知道如何指揮了,他隻能是看著漢軍衝到哪裏,將旗幟揮向哪裏。
趁著樂進指揮混亂,管亥步兵向大陣右翼出擊,然後趙雲帶領近一千騎兵繼續和魏軍左翼一千五百兵士兜圈子,在其大亂之後,又從生門殺入,突擊魏軍殘存的中軍。
很快,中軍亂作一團,然後在騎兵的追擊下落荒而逃,八門金鎖陣,徹底混亂,趙雲與管亥前後夾擊魏軍正麵步兵。
樂進一看,大勢已去,隻好鳴金收兵,李典率領三千兵士,趕緊去接應,但是徐庶又怎能放過這個良機,他手中的令旗向前一指,高台之下的三千兵士迅速衝了過去。
真是兵敗如山倒,魏軍在前麵拚命逃,漢軍在後麵,緊緊追趕,一直到了魏軍大營門口才停了下來。因為魏軍大營中還有兩萬多兵馬,趙雲和管亥不敢貿然殺入。此時徐庶鳴金收兵,趙雲和管亥,帶著得勝之師緩緩退迴了漢軍大營。
李典和樂進退迴軍營之後,清點了一下兵士,八門金鎖陣中的一萬兵馬,隻餘不足三千人,李典的三千兵士,也死傷了一千多人。曹彰本來準備率軍乘勝追殺,可是看到大陣被破了之後,他就沒有衝出去,因為他來白馬是奉了密令的,是要受諸葛亮指揮,擊破白馬趙雲的大軍。如果李典和樂進將趙雲擊敗,他自然是可以出戰的。但是這一次出乎了兩人的意料,八門金鎖陣被趙雲和管亥衝了個亂七八糟,大敗而迴,曹彰是不會忘記自己使命的。
“文謙,現在怎麽辦?”李典問道。
“唉!真沒想到這個徐庶如此厲害,能夠破了我們的八門金鎖陣。”樂進陰沉著臉,他並沒有迴答李典的問題。
李典、樂進、曹彰三人都陷入了沉默。如果趙雲破不了八門金鎖,那麽他們雖然不能擊敗趙雲,但是依靠此陣,可以擋住趙雲的大軍。可是現在,八門金鎖陣被趙雲擊破,軍隊的士氣跌到了底穀,此時若是和趙雲大戰,必然會潰敗。現在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去請諸葛亮了,盡管他們從心裏來說極不清楚。
“李將軍,樂將軍,我們還是請孔明先生過來吧!”看到李典和樂進兩人不說話,曹彰隻好開口。
為了萬無一失,徐庶又反複進行了推演,並且將步兵和騎兵充分結合起來,對趙雲和管亥再次叮嚀了一番。
第二天,雙方都做好了準備。魏軍那邊,樂進在一座高台之上,手拿各種顏色的旗幟,顯然是要指揮八門金鎖陣。李典率領三千兵馬,在高台的下麵,以防關鍵時刻漢軍攻擊高台上的樂進。
漢軍這邊,徐庶站在高台上,也是手拿各種顏色的旗幟,下麵有三千兵馬在護衛。高台的兩邊,趙雲和管亥各帶領著三千兵馬,其中各有一千騎兵,做好了攻打大陣的準備。
“擊鼓!”徐庶在高台上大喊一聲,十幾名鼓手開始擊鼓,“咚……”鏗鏘有力的鼓聲,傳入趙雲和管亥等人的耳中,讓所有人熱血澎湃。
“殺!”趙雲和管亥同時大喊一聲,六千兵馬從兩邊衝了過去。
徐庶手中的藍旗一揮,趙雲的一千騎兵迅速衝向景門,後麵的兩千步兵也衝了過來。高台之上的樂進心中微微一驚,趕緊將手中的黃旗一揮,大陣中左右翼兵士從兩翼驚門、傷門衝到景門防禦。
這時,管亥率領三千兵士,衝向了驚門。
高台之上的樂進看到了,剛剛懸起的心又放下,看來趙雲衝向景門隻是誤打誤撞,於是他將手中白旗一揮,驚門處的魏軍兵士節節敗退,很明顯,是準備將管亥的三千兵馬誘入驚門。
可是,管亥向驚門衝了一半時,高台之上徐庶的藍旗改變了方向,管亥又領兵衝了迴來,向生門殺去。
這時樂進一看,大驚,因為傷門和驚門處的兵士已經來不及迴防生門,情急之中,樂進隻好將紅旗一揮,讓杜門處的兵士,趕緊迴防生門。
徐庶看到這種情況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命令兵士大力擊鼓。
趙雲和管亥率領麾下兵士仿佛猛虎下山,奮力衝殺。管亥幾乎就要從生門攻入了,他們把從杜門衝出趕來的左翼一千多兵士已經甩在了身後。
高台之上的樂進額頭上己經滲出了汗珠,揮舞著手中的紅旗,右翼兩千兵士迅速衝了過來,堵住了管亥的大軍。
此時,徐庶將手中藍旗向右側一指,管亥率領大軍,迅速改變了方向,直接殺向了開門。
一千騎兵向開門一衝,開門之處的魏軍兵士紛紛後退,根本難以阻擋,高台之上的樂進一看,大驚失色。開門之處,是魏軍重點防禦的區域,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騎兵和步兵不同,他們左手拿盾,用拿盾的一麵對著敵陣運動,不容易被陣內弓弩手殺傷,而且南麵陽光耀眼,會降低弓弩手的命中率。
當然這一切,都是昨天探陣時徐庶想到的,昨天晚上又進行了精心的演練,因此上讓樂進防不勝防。很快,管亥帶著大軍,便從開門衝入了陣中,而此時,趙雲率領兵士也從景門殺了進去。
兩隊兵馬突入陣中後,樂進馬上改變了方式,讓所有的弓弩手對兩隊騎兵進行射殺。因為從剛才衝陣的情況,他已經發現,騎兵的機動性太強了,如果任由他們來衝殺,那陣式必然會大亂,那時再守生門,顯然是不行的。
在弓弩手的集中射擊下,漢軍騎兵傷亡慘重,但是高台上徐庶已經指明了生門的方向,這時,趙雲率領殘存的六百多騎兵拚死突擊魏軍陣中中軍一千人的步兵,中軍的步兵不敵,隻好北撤,於是趙雲又衝向了右翼一千五百兵士。
此時,管亥率領的兵士和趙雲的匯合在了一起,於是,兩隊騎兵共計一千餘人,由趙雲率領,步兵近三千人,由管亥率領,從已經混亂不堪的生門殺出。
這是高台上的樂進,已經不知道如何指揮了,他隻能是看著漢軍衝到哪裏,將旗幟揮向哪裏。
趁著樂進指揮混亂,管亥步兵向大陣右翼出擊,然後趙雲帶領近一千騎兵繼續和魏軍左翼一千五百兵士兜圈子,在其大亂之後,又從生門殺入,突擊魏軍殘存的中軍。
很快,中軍亂作一團,然後在騎兵的追擊下落荒而逃,八門金鎖陣,徹底混亂,趙雲與管亥前後夾擊魏軍正麵步兵。
樂進一看,大勢已去,隻好鳴金收兵,李典率領三千兵士,趕緊去接應,但是徐庶又怎能放過這個良機,他手中的令旗向前一指,高台之下的三千兵士迅速衝了過去。
真是兵敗如山倒,魏軍在前麵拚命逃,漢軍在後麵,緊緊追趕,一直到了魏軍大營門口才停了下來。因為魏軍大營中還有兩萬多兵馬,趙雲和管亥不敢貿然殺入。此時徐庶鳴金收兵,趙雲和管亥,帶著得勝之師緩緩退迴了漢軍大營。
李典和樂進退迴軍營之後,清點了一下兵士,八門金鎖陣中的一萬兵馬,隻餘不足三千人,李典的三千兵士,也死傷了一千多人。曹彰本來準備率軍乘勝追殺,可是看到大陣被破了之後,他就沒有衝出去,因為他來白馬是奉了密令的,是要受諸葛亮指揮,擊破白馬趙雲的大軍。如果李典和樂進將趙雲擊敗,他自然是可以出戰的。但是這一次出乎了兩人的意料,八門金鎖陣被趙雲和管亥衝了個亂七八糟,大敗而迴,曹彰是不會忘記自己使命的。
“文謙,現在怎麽辦?”李典問道。
“唉!真沒想到這個徐庶如此厲害,能夠破了我們的八門金鎖陣。”樂進陰沉著臉,他並沒有迴答李典的問題。
李典、樂進、曹彰三人都陷入了沉默。如果趙雲破不了八門金鎖,那麽他們雖然不能擊敗趙雲,但是依靠此陣,可以擋住趙雲的大軍。可是現在,八門金鎖陣被趙雲擊破,軍隊的士氣跌到了底穀,此時若是和趙雲大戰,必然會潰敗。現在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去請諸葛亮了,盡管他們從心裏來說極不清楚。
“李將軍,樂將軍,我們還是請孔明先生過來吧!”看到李典和樂進兩人不說話,曹彰隻好開口。